沧溪民居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3040
作品名称: 沧溪民居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4/001
起始页: 0167.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居住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沧溪民居,位于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清园,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 该建筑在历史上几易其主,但根据建筑体内部结构布局特别紧凑,平面面积极其有限,室外活动场地狭小,装饰简单等多方面特征来分析,建造者的经济状况并不充裕,虽较一般贫困农户要好,却也尽在富农或小地主之间,故而现代称此宅为“小康人家住宅”。1982年由景德镇市地区沧溪村迁来清园。 建筑的结构为穿逗式构架,其平面布局充分地利用了狭小有限的面积,尽可能地增加了住房数量,这应该是由于家庭成员过多,过于集中的原故。结构上提高了楼层的高度,使之不限于储藏物品的实用功能,完全适合用于日常起居。此宅面阔采用了“明三暗五”的形式,同时利用屋顶的变化,在左右厢房后增设两个附属小天井,从而解决了两侧梢间住房内采光和通风。 结构上的灵活多变,达到了平面的空间得以充分利用的良好效果,形成沧溪民居的一大特点。采用多天井的做法,增加了左右轴线上的横向布局,不仅解决了原来的梢间的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同时也达到了通过多轴线而改变建筑朝向的方式,迴避了居民住宅不过“三间五架”的限制,充分地显现出工匠的构思巧妙。据此可见,沧溪民居在建筑结构上的特征,使之较一般的规整而又严谨的清代民俗建筑遗存更为具有建筑史学研究的价值。 1987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出版者: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景德镇位居全省文物大市之列,现有地面文物1,146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我市历史文物不仅像所有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独特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