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坑坞古瓷窑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2850
作品名称: 银坑坞古瓷窑址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4/001
起始页: 0096.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5
主题词: 窑址(考古)-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银坑坞古瓷窑址,位于景德镇市郊南银坑坞村,隶属于昌江区竟成镇。 银坑坞三面环山,在五个自然村及八角湾水库边散布着13处窑业堆积,均为宋代遗存,13处堆积总面积约22,000平方米。其大多数因村民建房、修路、修水塘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只有八角湾水库东侧和碓家坞的2处保存完好。窑址堆积情况如下: 1、蓝家井村南侧堆积,面积765平方米,以烧影青碗为主,堆积上主要是影青圈足碗和假圈足斗笠碗,其釉色晶莹剔透,有刻花。遗址上建有平房一栋,对窑址破坏很大。 2、郑家坞自然村,有4处堆积:1号堆积东西长50米,南北宽41米,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遗址上建有3栋平房,房后山坡可见部分堆积,主要是匣钵堆积,并伴有少量影青刻花碗残片,其釉色晶莹,刻花精美。2号堆积,东西长65米,南北宽41米,面积约2,600多平方米,其堆积较薄,除窑具外,器物也仅见影青斗笠碗的残片,村民陈迪胜在该遗址上建房,对遗址破坏较大。3号堆积在1号堆积的东边,两处相距约百米,已毁。4号堆积在小妹子窳,其上建有炸药仓库。 3、八角湾水库,东、西两侧有二处堆积:东侧环水库30米均是窑业堆积,因延伸至水中,面积无法测算,遗物以匣钵、垫饼等窑具为主,器物可见影青碗、盖罐、盏和盏托等。西侧堆积因地处偏僻而保存完好,遗址上灌木、杂草丛生,四周动土即可见匣钵等窑具,器物仅见影青花口小碗残片,面积约2,800平方米。 4、白庙下自然村,有堆积2处:一在枫树山林场南山分场宿舍西侧,因建房有部分破坏,房后残留的350平方米堆积保存尚好。裸露堆积的最厚处有1米,遗物可见漏斗式匣钵、平底匣钵、垫饼等窑具,遗物残片可见白釉矮足小碗、唇口小盏等,为宋早期遗物。距村东约1公里的碓家坞有1处堆积,保存较好,因与山相连而不易辨别。 5、红庙下自然村,有堆积2处:一在石边坞,面积约700平方米,一在塘坞口,面积较大,约2,000多平方米,两处堆积上均建有数栋房屋及窑房,破坏严重。遗物可见:桶式匣钵、漏斗式匣钵、垫饼、垫圈等窑具。器物残片可见:直口卧足盏、盏托、盏杯、折腹碗、高足碗、浅圈足刻花斗笠碗、大圈足碗、瓜棱碗及浅圈足小碗等。 6、草坦上自然村,村西小水塘边有一遗址,由南向北倚山堆积,最厚处有70厘米,可见漏斗式匣钵、垫饼及影青碗的残片。 7、叶家坞的铜锣山,有窑址一处,东距银坑坞小学约600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32米,堆积最厚处有3米。遗物以匣钵、垫饼等窑具为主,并有支圈覆烧窑具。器物可见白釉宽边圈足盏、影青高足碗(有唇口和侈口二种)、斗笠碗、平底碟、水盂、刻莲瓣碗、刻莲瓣大足盘及少量盏托。其中白釉宽边圈足盏可见四个小垫痕,是支钉装烧向垫饼装烧过渡的一种装烧形式,时间当在北宋早期。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出版者: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景德镇位居全省文物大市之列,现有地面文物1,146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我市历史文物不仅像所有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独特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