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沟灌渠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2835
作品名称: 天门沟灌渠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4/001
起始页: 0087.pdf
分类: 遗址
创建时间: 南北朝萧梁太平年间(556年-557年)
分类号: K878.4
主题词: 水利工程-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天门沟灌渠,位于市区东南部湖田,始建于南北朝萧梁太平年间(556年-557年)。 天门沟渠水由南山三宝蓬山溪水汇成,自南向北蜿蜒曲折流经杨梅亭后在豪猪岭南麓进入天门洞隧道,向西流入湖田村,横贯整个湖田窑遗址,再流入湖田坂,全长约1,860米。 天门洞隧道是天门沟渠的主要部分,全长约170米,为开凿红石岩层后形成。解放后,为服务农田灌溉,沿沟两边修筑了红石护坡,后期横贯流经湖田古瓷窑址的部分全部用水泥预制板覆盖。 根据《浮梁县志》记载: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饶州推官顾应祥在疏浚天门沟渠时获得一快残碑,上有“太平年端午日凿”等字样。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出版者: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景德镇位居全省文物大市之列,现有地面文物1,146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我市历史文物不仅像所有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独特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