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0136
作品名称: 景德镇窑
其他名称: 镇窑;蛋形窑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356.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Q174.6
主题词: 陶瓷-化工生产-化工设备

作品简介

景德镇窑 简称镇窑,又称蛋形窑。是我国陶瓷工业生产中的特有窑炉,历史悠久。曾一度成为国外陶瓷窑炉的典范。18世纪英国的纽卡斯特窑、德国的卡塞尔窑,都是模仿镇窑构筑的。 镇窑分为柴窑和槎窑两种。柴窑约200立方米容积,以松柴为燃料;槎窑容积较小,以槎柴为燃料。因镇窑形似半个鹅蛋,又称蛋形窑。作为窑类属平焰式间歇式窑。其施工为景德镇“挛窑店”族传绝技,由余氏独家经营,有传子不传女之说。窑炉建造时,火坑较内地平均深1米,坑底不能浸水,必须建在干爽地基上。火坑建成后将窑墙地基夯平,窑门向窑囱处升高倾斜,在地基上铺砖地面,在地面上拉中线定出窑的中轴,由窑门3米处和挂窑处两侧拉直线为窑直墙线,窑头处和观音堂处放半圆曲线,为弧墙线。据此砌筑约2米厚护墙,护墙用红砖砌筑,内用碎砖和泥浆填塞,护墙高约3米。护墙与内墙之间留有空隙带,用以隔热和窑身膨胀收缩,空隙带宽20~30厘米,空隙间填上砂土。这些操作都可由一般泥工配合挛窑师傅进行,唯内窑墙和窑顶用23×8.5×3.5厘米窑砖砌筑,内窑墙竖向为曲度墙,曲度根据满窑时利用匣钵排列间隙的“灵活吸水孔”要求确定。由于常以“小肚”(位于“大肚”后约7米)为分装大小器匣钵的分界线,墙壁曲度突急。砌筑内窑墙要用搓泥压砌,即窑砖砌上墙后,要求达到用手力拉不开的程度。这是挛窑师傅的基本功,非一般泥工所能达到。当从内窑墙砌至发蓬时,由一名挛窑师傅将泥搓成面状,站在长条凳板上用力一抛,全部泥浆成弧状准确无误搭在砌窑砖面上,这是绝技之一;另一名挛窑师傅即将窑砖搓泥压贴一次成拱,弧度圆滑全在手中变化自如,且其所贴砌之窑顶上可以走人,这是绝技之二;整个窑体砌成卧式半个鹅蛋形,既不用模架,又不用尺规,仅凭手拉一条中线,依据握砖时大拇指与砖距离以“一支香”、“一拳头”等收分口诀,熟炼地将窑身各处纵断面构成半椭圆形。由于各处弧度略有差异,挛窑师傅以点吸黄烟斗的香的厚度和巴掌厚度作为坡率收分成弧度的尺度,坡率则以上悬中线和横拉斜线确定之,这是绝技之三。在距离顶蓬最高点往后1.8米处为“大肚”,窑身为烟囱的交界处为“挂密口”,紧接着沿烟囱底为一通道,两处侧墙称“燕尾”,是为了负荷烟囱重量而放置的。“挂密口”到“小肚”一段谓之“想理”,“小肚”至“大肚”一段谓之“窝里”。以上各段处断面排砖多少都有定数。“挂密口”后部囱底即“余堂”,囱下顶、墙合拱收头处为“观音堂”。砌至此位置时,窑身内胆墙即完成。窑顶最高处5.4米,前高后低呈14.5度坡度角。全窑留有15一18厘米的望火孔6个,即发火孔、分析孔、腰火孔等。内窑墙和窑顶砌好后,在护墙上部(即拱蓬下部)堆放7到8层横放窑砖,以保持窑顶被拱的横推力推塌。为增加护墙的整体强度,防止墙体分裂,常在护墙中置放木料增加墙体拉结力。窑底板面层铺厚约30~40厘米“老土子”,以利耐火保温。 镇窑房是一栋面积近千平方米的穿逗式两层木构架建筑。窑炉位置占窑房的四分之一,其它均为两层楼台,台层高度9尺,为装匣、开窑、选瓷之用。二层楼台贮备松柴,楼面荷重每平方米1.2吨。构架是均为9×9尺的方形柱网,承重梁为高1.6尺拼合板枋,板枋上用1.8寸厚的跳板铺成,柱子采用木质密突的香樟及栎树,柱径一尺有余,荷重能力较大。窑户老板为节约造价,平日收集上述树干,其树干上部要求应能达到3道板坊穿榫入柱即可,其下部自然弯曲任何形状则不予计较。落地拼装时按柱脚实际尺寸调整磉位,然后起板竖架。其因材施工,巧于搭接,真可谓之匠心独具。1962年,在农村发展瓷业生产,采用杉木建造一批槎窑窑房,其造价比上述树干窑房为高。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