潴育麻砂泥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土壤》
唯一号: 140434020230000075
专题名称: 潴育麻砂泥田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053.pdf
专题类型: 自然资源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潴育麻砂泥田,指由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水稻土,它在我市比较集中分布于鹅湖盆地和黄坛公社的一部分。共2,72万亩,占全市水稻土总面积的7.7%。划分为四个土种,即:中潴灰麻砂泥田,中潴麻砂泥田,强潴灰麻砂泥田和弱潴麻砂泥田。现以中潴灰麻砂泥田说明。 中潴灰麻砂泥田,主要分布在鹅湖盆地(鹅湖、天宝、创业、庄湾、区农科所和金竹山,瑶里一部份),尤以鹅湖、天宝、创业等地最为集中,黄坛公社也有少数分布,全市面积20810.05亩,分布地形多为丘谷,有坂田也有垄田。粮食年产量一般为700--900斤/亩,高的可达1500斤/亩,低的只有500斤/亩,产量很不平衡。农业利用方式为肥—一稻——稻或闲一一稻——稻。一般红花田间管理水平低,鲜草产量不高,只有1000---2000斤/亩。土壤耕作层一般较浅,不超过15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多在2.0%以上,速效氮、速效磷都比较高,只是速效钾含量偏低,呈微酸性,所以本土屑的各土种,今后在改良措施上应适当加深耕作层,种好红花,增施钾肥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协调养分。兹以鹅湖公社0347号剖面为例,其性态特征如下: 耕作层(A)0-10厘米,浅灰色,中壤,小块,少量根锈。 犁底层(P )10-18厘米,灰色,中壤,小块,少量锈纹,紧; 潴育层(W)18—100厘米,灰一灰黄色,一中壤,棱块状结构,可见铁锰结核,中量锈纹和胶膜。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土壤

《景德镇市土壤》

《景德镇市土壤》主要描写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开展土壤普查,查清土壤底细,是合理改良利用土壤,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实行科学务农的基础,也是搞好农业区划和规划,实行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建设。景德镇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于1980年11月,至1984年4月完成了全部成果编制工作。同时,还为各社、场编绘了1/2.5万比例尺的土壤图,土壤养分图、土壤改良利用图和部份社、场低产田分布图、PH值图等,共计2574幅,写出了各公社级土壤普查报告30份,填写各种表格180份,为各社、场开展土壤普查成果应用提供了依据。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