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土的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高岭》
唯一号: 140434020230000058
专题名称: 高岭土的传说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087.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在高岭村流传着有关“高岭土”的故事,赋有神 奇色彩。 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在高岭山下的村庄里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姓高,主妇宁氏。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小孩子,租种地主老财的几亩山区特有的“冷浆田”,由于连年遭灾,一年下来的收获除了交租,所剩无几,不得不靠山红薯,南瓜、野菜充饥。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 高氏夫妇虽然度日艰难,但心地却特别善良。平日里只要听说谁家揭不开锅,宁愿自己挨饿,也要省下口中的那点粗粮给人送去,方圆数里的穷苦乡亲,没有不知道高氏夫妻的热心肠, 有一年冬天,气候特别寒冷。这天一大早,寒风呼号,滴水成冰,老高抱了捆柴草,准备送往邻村,给一位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的老太婆生火取暖。可刚把屋门打开,只见屋檐下躺着个衣衫槛楼,几乎被冻僵的白发老头。他心中一惊,忙叫来老伴宁氏,把老人拉到屋里床上,盖上家里仅有的一床破棉絮。见老人仍在瑟瑟发抖,冷得不行,老高又脱下自己身上仅有的一件破棉袄,压在老人身上。宁氏则忙去灶下烧了碗滚烫的姜汤,俯在床边,一勺一勺地缓缓地喂进老人嘴里,老人捂了被子,又喝了热汤,终于慢慢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 高氏夫妻见老人醒转过来,心中十分高兴。便亲热地询问老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怎么倒在这里?老人没有回答,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叹息。过了一会儿,老人问老高夫妻能不能给他弄碗米粥 喝?说他已是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 高氏夫妻听了,不由为难起来,家里早已是粒米无存了,如何熬得成稀粥?但想到帮人之难,救命要紧,商量后便到地主老财家去借那一斗还二斗的米, 米终于借采了。高氏夫妻又忙着生火熬粥,不多会,一大碗热腾腾的稀粥,端到了老人面前,饿慌了的老人也不客气,端起碗筷,一气吃了个精光。 说来也怪,白发老人刚把粥吃下去,原焦黄的脸色顿时变得红润起来,病没有了,精神也好了。一会儿,他下床站了起采,激动地拉住老高夫妻的手,感叹道:‘你们夫妻真是名不虚传的好人啊!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们的,待我走后,你们可到村后的高岭山的峰顶上,一口气挖它个九九八十一锄。那里有你们需要的东西,。说完,一声哈哈大笑,立即无踪无影了。老高夫妻好生奇怪:难道是神仙下凡?不管怎样,两人按照白发老人的吩咐,果真扛了把锄头,顶风冒雪上了高岭山顶。奋臂挥锄,使劲挖掘起来,一锄,二锄……七十,八十,当挖到九九八十一锄时,地下当真出现了奇迹,只见刚才还是黑黝黝的泥土,一下全变成白花花的糯米粉,他们捧回家,放在锅里一煮,软乎乎,香喷喷,甜滋滋,赛过所有佳肴,高氏夫妻顿时乐得合不拢嘴,接着兴冲冲地跑村串户,叫来穷苦乡亲,一道上山去挖糯米粉。大家把糯米粉挑回家里,又是做汤圆,又是打糍粑,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开心。 不久,地主老财得知消息,即令狗腿家丁守住山村,并贴出通告说,高岭山是他所有,任何人不得进入半寸,若有违者,定送官府治罪。接着,又亲自上山督阵,让人挖了一大筐‘糯米粉。抬回家中,做成汤圆。可是才吞下几只,就双手捂住肚子,哭爹喊娘地在地上直打着滚儿,不消半柱香的功夫,就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命呜呼了,原来,“糯米粉”做成的汤圆,吃进他的肚子里,立即变成了又大又硬的石块。如此一来,哪有不死之理。 这天晚上,老高夫妻又梦见那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告诉他们,那天他得知地主老财前去高岭山顶,便立即在“糯米粉”里渗进了山水,今后虽然不能再吃了,但可以拿来做瓷器,做成的瓷器和玉器一样晶莹漂亮, 第二天一早,夫妻二人又忙把这个消息告诉穷苦乡邻,于是大家齐心协力,上山采矿和泥做坯,烧制成碗,盘、杯、碟……,果真件件洁白,光彩照人,高岭村,高岭土,从此身价百倍,天下扬名。

知识出处

高岭

《高岭》

高岭土,出自离景德镇4J公里的高岭村之高岭山。其土具有可塑性、粘结性,分散性、耐火性,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工艺性能,有可贵的实用价值,自从十八世纪传到国外后,就成为矿物学上高岭石这一名词,它是以高岭村名而命名的。高岭之名遍及全世界,人们也心向高岭,古往今来至高岭考察、研究,参观的人不知其数,至今该地已成为文物保护重点和旅游参观景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