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集弄民宅的历次维修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996
专题名称: 祥集弄民宅的历次维修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279.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1980年全市明代建筑普查时,对该宅产权变更、维修情况进行了调查,因原始房契遗失,其宅资料也不全,因此,建国以前房屋的维修情况不明,但经专业人员现场考察,部分木、石构件损毁严重,其主要原因为年久失修所致。据当时上报维修方案记载,危及房屋安全的有:(1)立贴式木构架有二根立柱(直径60厘米,高6米)霉朽虫蛀,失去支承载能力。(2)有四根月形大梁(直径60厘米,两根长6米,两根8米),有的开裂,有的已经蛀断用砖体顶替。(3)3号民宅南面砖墙曾倒塌过,只是进行临时性修补,仍然鼓凸歪斜,11号民宅北面砖墙裂缝较大,而且呈发展趋势。(4)屋面缸瓦与小青瓦破损较多,望砖断裂掉落不少,雨水从破瓦渗透到椽子、桁条、梁柱引起腐烂。(5)木结构大部分发现白蚁活动的迹象,有些构件已被白蚁食蛀一空,白蚁防治刻不容缓。危及房屋使用寿命和影响民宅原貌有:(1)漆面老化,漆皮脱落,失去防腐功能,另有一些涂金构件已失去光泽;马头墙粉刷脱落,绘画残缺不全,屋檐雨水直灌墙体。(2)门窗、板壁毁损较多需补充完善。(3)石质柱础、地栿毁坏较重需维修补充。(4)原有的地下排水沟堵塞,雨水不易排出,使室内处于长时间潮湿状态,易引发木构件腐烂,应疏通排水沟,并引水出屋进入市内下水道排水网。(5)室内50×50厘米地面青砖破碎严重,地面高低不平,应按原样烧制填补。 1982年,该宅划归文化部门后,由于资金所限,故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对危及房屋安全的重要构件进行了抢修,剔补更换了腐朽的梁柱,整修了开裂的墙体。1989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又对白蚁防治采取措施,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职工技术委员会,承担对祥集弄民宅木构件等进行了历时3年的白蚁虫害治理工程,效果良好,现未见虫害再次侵袭。为全面保护维修好该宅,江西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祥集弄11号3号民宅维修方案的批复》文件,文号为赣文物[1996]49号。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遵照文件批复内容分阶段历时四年完成了如下维修保护工作:(1)特约都昌县多宝建筑公司组织古建维修专业队伍承担此维修工作。(2)对被白蚁蛀空、腐朽的梁、柱、枋构件再次进行了全面修补,更换。(3)对3号建筑民宅后厅厢房、天井周围歪斜严重随时都有倒塌可能的部位,采取了局部落架整修。修复方法为,先测绘构件分布图,然后修右边观左边相互观摩,尽量用原树种按原样复原,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4)对屋面破损的缸瓦和小青瓦以及望砖进行了全面添补。(5)疏通了11号、3号两幢建筑室内暗沟并与外界下水道连通,恢复补齐了原汁原味的地面青砖,解决地面潮湿问题。(6)对原有油漆构件脱落,重新抹灰刷漆。(7)安装了消防栓3只,即口径100毫米1只,口径65毫米2只。(8)全面更换民宅内老化的电缘设施,采取布线不影响外观的方法,全部设在暗处,加大线径,用2.5以上的铜芯护套线外套PVC管,总闸设在古建筑外,人离闸关,确保室内无电源。(9)祥集弄民宅历经1996年、1998年、1999年三次百年罕见的洪水浸泡,尤其是11号建筑水淹2米多深,因房屋内木地板下水不易排出,引起地板多处霉烂,其它木质槅扇门、槛窗、板壁出现变形,油漆普遍脱落,墙体沙浆也出现水化。针对洪水灾害的影响,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及时清洗建筑内脏物,对部分构件涂刷油漆,添补墙缝,更换霉烂地板等。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