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彩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928
专题名称: 古彩瓷
其他名称: 硬彩瓷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222.pdf
专题类型: 工业产品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古彩也叫硬彩,釉上五彩。是瓷器彩绘艺术中一种风格古朴的传统装饰,它的用色、纹饰和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色彩对比强烈,尤其红绿鲜明,故而有“美在大红大绿,妙于古色古香”之誉。 古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明代称大明五彩,是从唐三彩、宋代红绿彩演变过来的。明宣德朝产生了矾红彩,是青花、矾红同绘在一器物上的装饰方法。到成化朝五彩很流行,但均与青花结合,以青花勾轮廓线,再填入釉上红、黄、绿、紫,连青花共五色。嘉靖万历时期的彩瓷,除了白地红彩和素三彩外,主要有两类:一是红、绿、黄为主的纯粹釉上五彩;二是釉上多种彩结合的青花五彩瓷器。《饮流斋说瓷》云:“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这里所指的“硬彩”,就是康熙五彩,或称“康熙彩”、“康熙美术”。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蓝彩烧成的色调,浓艳程度能超过青花,而康熙时期黑彩,黑漆般光泽衬托在五彩的画面中,更加强了绘画的效果。而且康熙五彩所用的色彩,数量比明代大大增多。特别是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嘉靖在矾红、霁蓝等地上描金的单一手法,在五光十色的画面中,往往能达到增加富丽娇艳之目的。雍正以后,虽也有一些精致的古彩作品,但釉上彩瓷主要向粉彩方向发展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古彩瓷生产不断扩大,古彩技艺也随着时代而发展。其构图方法不受自然景象的限制,丰富饱满、完整匀称、结构严密。一件古彩作品往往画面上占有很大面积不留较多空白,主题纹样都安排在器皿的主要部位,以求突出主题。如古彩人物吸收了古代版画艺术和年画艺术成就,不拘于人物发丝、衣服等细节的描画,更不去追求光线明暗的变化,而是抓住不同人物的主要特征,着力进行概括简化。 古彩靠“单线平涂”来表现各种人物、花鸟、山水等形象,就是先用红黑两种油料勾线,干后再填色,所填颜色没有明暗渲染,只是平填。古彩颜色烧成后,呈玻璃状,透明坚硬,像嵌在瓷器上的宝石闪闪发光。它虽然基本色不多,但有冷暖、强弱、色度、色相、远近对比和变化,尤其是呈色效果透澈明亮,色彩诱人,百看不厌。1990年艺术瓷厂生产的古墨彩瓷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出版者:中国档案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历史上对景德镇作过贡献的名人,当代国家级和省级陶瓷大师、教授、副教授、 先进人物,以及知名人士共500名;景德镇瓷器产品、工、农土特产、特色小吃共53个;陶 瓷文化、名胜古迹、人文生态景区、景观共47个。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