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传闻浚泗井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880
专题名称: 凄美传闻浚泗井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19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浚泗井地处中华南路南端,为珠山区太白园街道辖地。它是景德镇城市中一条古老而颇有名气的里弄名称。弄内有一口明代古井,系明代居住在此地的一名进士,为方便附近居民用水,在自家门口挖掘建造的。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进士井”。后因繁衍生息,人烟稠密,逐渐形成街道里巷聚居地。当地群众为敬仰这位进士,便以“进士井”命名为弄巷名称。一直沿用下来,后因谐音才易名为“浚泗井”。 “进士井”虽已易名为“浚泗井”,然而关于“进士井”的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据传,明朝末年,此处住有一个大户人家,主人叫邵胖子,家财万贯,夫妇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单生一女,取名爱芬,视为掌上明珠。 爱芬自幼不善针线,酷好文墨。邵胖子请塾师来家讲学,爱芬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满腹文才。她长年深居闺阁,攻读诗文,心高志远,想外出游览,见见世面。 一天,爱芬禀明父母,请求赴京赶考。二老十分为难地说:“你乃女流之辈,外出多有不便,岂能远道赴京?我们实难放心。”爱芬胸有成竹地回答:“我可女扮男装,有何不可外出?”二老宠爱娇女,无奈之下应允了。于是,她便和丫环乔装改扮,取名邵奋,启程赴京。 来到京城,爱芬便急忙赶往考场。不意门官说她误了考时,不准进入试场。爱芬哀求,门官执意不准,便在试场门前争吵起来,喧哗之声,惊动了监考官前来询问。 爱芬禀告说:“小生因途中染病,延误考期,万望大人开恩,准于应试。” 考官上下打量一番,见爱芬眉清目秀,举止斯文,求学心切,动了怜悯之心,便说:“你要进考场,倒也不难,我出副对联,你若对得上,准许进入考场;若对答不上,此期休考,下次再来。” 爱芬听后忙说:“请大人快快出联。”考官持扇捋须,念出上联:“扇摇千须动。”爱芬思索片刻,见考场对面理发匠正拿木梳理发,便对曰:“梳举万发平。” 考官频点头,接上又出第二联:“一笔分二色。”爱芬见二门官正在磨墨写字,触景生情,立刻对答:“二墨共一颜。”考官听罢,心中甚喜,便将她带进试场。结果爱芬考中了进士。欣喜之余,她心想:自己乃女儿之身,恐有欺君之罪,便辞官不就,回归故里,办起一所私塾,免费给学生授课。她教学尽心,待人热情,抚爱学子,远近闻名。百姓纷纷送孩子前来就读,学生越来越多,私塾也越办越好。 寒冬腊月的一天,学生们在院内的空地上玩耍追逐,晒太阳取暖。一名顽童不慎滑入井内,爱芬闻讯赶来施救。因救人心切,她不顾自身安危而纵身跳入井中,迅速将学生托起,结果学生得救,爱芬却溺水而亡,献出年轻的生命。 学生们及邻里百姓万分悲痛,为悼念爱芬,将古井命名为“进士井”。爱芬舍己救人的故事,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永恒怀念。 (清华根据王学琪口述整理。)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