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芳名景德镇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849
专题名称: 御赐芳名景德镇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09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在世界各地,从小学开始,凡读过中国古代史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中国有个瓷都景德镇。“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说起景德镇这个名称的来由,却有一段非同寻常的动人故事,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瓷器发源于陶器,历史记载“新平陶冶,始于汉世”,新平镇是景德镇最早的名称。新平镇在昌江之南,唐代时又叫昌南镇,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进步了,景德镇的陶器生产已进入到瓷器阶段。清乾隆年间《景德镇陶录》的作者蓝浦说:“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生产的人多了,陶瓷产品运销境外,为朝廷所注意。公元583年,南朝陈叔宝继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大造宫室,下令要新平镇烧制瓷柱础进献华林园,当时虽然未烧成,名声却传开了。数十年后,到唐高祖武德年间,新平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时出现了两位制瓷名人,一个叫陶玉,一个叫霍仲初。陶玉所制瓷器精美到接近珍贵的玉器,当时被称为“假玉器”,霍仲初烧制的是现在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的青瓷,“土墡腻,质薄”,制作工艺达到“莹缜如玉”的程度,深得唐高祖垂青,下令霍、陶两人制瓷进御,并设立监务所督理陶务。历史发展至宋代,这时工商业已非常繁荣,而景德镇这一流传千古的名称也诞生了。 原来,景德是宋真宗的建国年号,这就要说一说宋真宗了。公元998年,宋真宗赵恒继位,时年三十,即位时有得力大臣寇准等辅佐,经济有所发展,但真宗好事奢华,不思进取,辽兵时时进犯。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圣宗萧太后率军二十万大举南侵,直逼澶州(又名澶渊,今河南濮阳),威逼汴京。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勉强率军抵抗,登上黄河岸边的澶渊城楼上,御驾亲征,士气大振,打了胜仗。可是这位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一心求和,最后接受了不公平的条件,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说起这个议和条约,北宋虽损失不少金、银、绢帛财物,却未失去一寸土地。过去无论古今中外,打败了仗都难免要丧失土地,而这次为何寸土未失呢?民间有个动人的传说,认为是瓷器立下的功劳。传说辽邦那位萧太后,可非一般人物,堪称女中佼佼,她文武双全,戎装是英姿女将,粉妆是倩雅淑女。她自幼向往中原文化,喜琴棋,爱古玩。十年前杨继业抗辽被困陈泉谷口(山西朔县南),辽军将抢掠到的一只民间影青贯耳杯献她。她见此杯如玉般华彩,爱不释手,视如珍宝,可是在军旅途中不慎打破,深以为憾,就连瓷片也舍不得丢弃。这次议和,想到机会来了,她向议和使者出示贯耳杯瓷片,提出若能在三月内烧出这种莹润的瓷器二十万件进献,即可不要割让一寸土地。宋君一看瓷片,大吃一惊:“这样的宝瓷到哪里去造?”这时一个懂得古玩的大臣细看瓷片之后说:“启奏皇上,臣从这瓷的色泽质地看出,只有江南新平镇的‘霍窑’可以造出。”真宗一听,急忙遣使带着御旨,飞马催舟,日夜兼程赶到了新平镇。但见此地水秀山清,资源丰富,窑火熊熊,出产的瓷器琳琅满目,同样色泽的贯耳杯随处可见,不禁满心欢喜。经过使臣的监制,不出两月,就生产出了各式青瓷器三十万件,并火速催舟运到了汴京。真宗看了这么多珠光宝气的瓷器,大喜过望,忙提出二十万件提前交货。萧太后一见,自然是欣喜不已,议和成功,降旨撤退了全部人马。 真宗龙颜大悦,加封了使臣,并派出监窑官到新平镇,发展瓷业生产。自此,新平镇烧制出的精美瓷器都在底款上书有“景德年制”,这样一来,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得到真宗御许,把新平镇改为景德镇。在封建年代,中国有四大名镇(朱仙镇、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而以皇帝年号封镇者,只有景德镇独享此誉,从此景德镇更名震寰宇了。 (西米)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