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1月乐平市文物普查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唯一号: 140432020210007551
事件名称: 1962年11月乐平市文物普查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4/001
起始页: 0304.pdf
事件类型: 文化事件
起始时间: 1962年11月
发生地点: 乐平市

事件描述

1962年11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计宏祥、邱子峰三人在江西省文管会郭远谓和乐平县文化馆程养年协助下,对乐平地区作了一个多月的洞穴调查,结果在乐平城东北30公里处的涌山岩洞,发现了华南各地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化石。这一发现,不论是在这一动物群的地理分布上,还是在对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以及江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上,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1982年9月,开始了第一次全市文物大普查,主要对象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窑址、古建筑和革命文物,这次普查规模较大,大致摸清了乐平市文物分布情况,公布了首批市文物保护单位16处,并于1989年3月完成《乐平市文物志》初稿编撰。 2002年1月,主要对乐平全境1,630余个村落,就戏台的现存状况,进行了为期半年时间的普查,经过“地毯式”调查,结果发现乐平仍存有乡土戏台412座,其中明清时期的有79座,民国的有59座,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时的有106座,改革开放至现今有168座。 2004年7月,主要是对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古民居建筑进行专题普查,通过问卷式调查,并经不完全统计,了解到现存较完整的古民居(特指有天井的)仍有500余幢。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出版者: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景德镇位居全省文物大市之列,现有地面文物1,146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我市历史文物不仅像所有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独特性。

阅读

重要人物

黄万波
相关
计宏祥
相关
邱子峰
相关

相关地名

乐平市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