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枫树山林场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唯一号: 140431020230001132
机构名称: 国营枫树山林场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15/002
起始页: 0094.pdf
前置机构: 江西第五林区
起始时间: 1926

机构描述

国营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为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重点投资营造的用材林基地之一。总场辖9个林业分场(所)、1个农业分场、5个工厂企业、58个林业队,分布在瑶里、鹅湖、新平、王港、湘湖、寿安、竟成、西郊、吕蒙、三龙、洪源、福港、罗家、先锋等14个乡场,造林主要树种有杉树、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毛竹、油茶等,经营山林面积51万亩,森林覆盖率40.7%,活立木蓄积70余万立方米。全场有777户、29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68人,职工1489人。 民国15年(1926)5月,浮梁县域内设立江西第五林区。16年春,改称为江西省农林局庐山林业经营总场第三分场。未数日,撤消农林局及林业总场,又改为景德镇林场,并规定景德镇林场以造薪炭林为主。15~25年,在灵芝山、天麻山、放牛山等7处开辟苗圃地84.3亩,栽种马尾松、黑松、刺槐、宝树、乌桕、油桐、油茶及果树等910多万株。26年,景德镇林场经营林地计7.31万亩,其中河东区9780亩、河西区9350亩、南山区5.40万亩。28年,南山区马尾松播种造林5.40万亩,并培育出大量松苗,供应浮梁、鄱阳、万年、德兴、婺源、乐平县发展松树林,以满足陶瓷生产的需要。 1949年6月21日,市人民政府接管景德镇林场,成立国营景德镇林场。1951年6月7日,景德镇林场并人赣东北林管所,作为林管所内的直属机构。1952年,国营浮梁专区与上饶专区合并,改名为浮梁县林场。1955年上半年,扩建为江西省南山林场,接受省、县双重领导。1956年3月17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南山林场划分为两场。5月,划定昌江以南归南山林场,为县辖,场址设银坑坞;昌江以西为国营景德镇林场,归市管辖,面积为1.65万亩,场址河西森林公园。1957年,国营景德镇林场改名国营景德镇市综合垦殖场,作为安排全市上山下乡300多名干部和120名上海青年的生产劳动基地。1958年7月25日,浮梁县南山林场改为浮梁县南山综合垦殖场,并将县畜牧场并人。年底,南山综合垦殖场与景德镇综合垦殖场合并,组成国营景德镇市枫树山综合垦殖场。1968年更名为国营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同时保留国营景德镇市枫树山综合垦殖场名称。 1952一1985年,国营枫树山林场造林保存面积总计21万余亩,其中杉树林11万亩、马尾松7万亩、湿地松3.1万亩。1985年,完成抚育间伐面积6170亩,为国家提供木材4613立方米。国营枫树山林场是以林养林,多种经营的事业单位。根据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采取“以工促林,以短养长”的方针,大力发展场办企业,兴办了瓷厂、木材加工厂、无线电元件厂、食品厂和建筑运输业等。1984年,在全省国营林场造林和多种经营活动评比中,名列第二。1985年,全场总产值71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83万元。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