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市立初级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唯一号: 140431020230000780
机构名称: 景德市立初级中学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14/001
起始页: 0067.pdf
起始时间: 1928年

机构描述

景德市立初级中学,创于民国17年(1928),由市长平宝善委任汤有光筹建并任校长。校址初设何家洼时敏小学(市第二幼儿园现址),半年后迁中山公园景德阁(中共市委宿舍现址).筹办时,拟初中与简师合一,各招一班。后因简师未获省厅批准,新生入学统按初中编班。首招男女学生70名.后因市的建制撤销,民国20年(1931)更名景德镇立初级中学,隶属浮梁县,施文谟继任校长。学生人数最多时达150人。 学校经费,创办时市政委员会议决,由本市特设电灯附捐(按每盏收银洋一角)充作常年.经费,不足由房捐补助。同时接受社会和个人捐助。民国20年,“都帮”陈冲西以父亲丧礼捐建二层教学楼一幢;“徽帮”施维明捐教学仪器全套。改镇中后,电灯附捐停付,原定房捐时发时欠,学校经费拮据。 市中教师,多数是大学毕业生,还有日、德留学生和当时陶瓷美术界名流。教师是聘任制,聘书对所任课程、每周节数、每月薪额均有说明,并附有《教师规约》等。初期月薪最高者可超过60元(银圆),职员一般为20元左右。批作业、阅试卷另补助“钟点费”。之后,由于经费欠缺,货币(法币)贬值,教师待遇相应下降。 学校由校长一人综理校务,下设教导、训育、事务三处,均由教员兼主任。此外有师生代表组成的“经济稽核”“伙食管理”等委员会;学生有“学生自治会”.教师每天轮流值日,填写校务日志,记载当日大事,由校长定期查阅签字;各教室设“教室日志”,每天由值日生填写,训育主任查阅签字。教师实行坐班制。寄宿生管理由训育主任负责。 民国23年(1934),省教育厅批准镇立中学改办职业学校,停招初中班、改办饰瓷科。次年,拟续办成瓷科未遂,即与县立初级饰瓷职业学校合并,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组成陶职初中部。镇中后期正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之际,不少进步青年,投身革命,有的奔赴延安,有的参加新四军,有的在本市从事抗日活动,其中有潘启琪、张云樵、张国钧等,日后他们均成党的领导干部。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是一种记录和总结景德镇市教育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旨在提供教育相关的统计数据、政策规划、教育改革、师资培养等信息。教育志通常包含对教育系统的描述、教育政策的分析、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组织结构、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学生的招生和毕业情况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