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文词堂会班与文词戏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唯一号: 140431020210001928
机构名称: 景德镇文词堂会班与文词戏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330.pdf

机构描述

景德镇文词,又称:“文南词”、“八音文南词”,伴奏的丝弦乐器有:二胡、琵琶、三弦、杨琴、月琴、箫、边鼓、简板等八音,文词板式有:“正板”、“顶板”、“快板”、“慢板”、“倒板”等,曲调有“文南词”、“八音文南词”、“弹簧”、“叠断桥”、“鲜花调”、“倒扒桨”、“红绣鞋”、“夜落金钱”、“倒春来”、“下象棋”、“花鼓调”等,还吸收了“浙调”、“秦腔”以及民歌小调等,因而委婉悠扬,娓娓动听,后来逐步改进提高,旋律具有八音独特风格,又由于不用武场大锣大鼓,故称为“八音文词”。 文词演唱的剧目有:《八音天官》、《文公上寿》、《文表借衣》、《秦雪梅教子》、《吕蒙正祭灶》、《磨房会》、《窦公送子》、《韩湘子化斋》、《僧尼会》、《卖草墩》、《王婆骂鸡》、《永乐观灯》、《陈姑赶船》、《大打花鼓》、《花亭会》、《补缸》、《小放牛》、《青风亭》、《乌龙院》、《陈琳救主》、《正德戏凤》、《貂禅拜月》、《背子赶会》、《三司大审》、《尼姑下山》、《瞎子看灯》等四、五十折。演出形式,多为自拉自唱,或一人兼儿角,也有专唱一角的,堂会一般为八至十余人,生旦净末丑齐全,有的堂会班有专门的桌围、椅披、烛台、瓷板小屏风等,很受观众欢迎。 1880年(清光绪六年),江西宜黄县的文词艺人高来庆流落到景德镇,以卖唱为生,住在景德镇阔弄里坯房工人刘团头家,并收了第一个徒弟刘团头,刘又介绍了瓷业工人顾眯子、洪水山等人为徒。1887年,高来庆患瘟疫病死。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由顾眯子、刘团头为首组织了第一个文词堂会班--“高乐堂”,有文词艺人十余人。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左右,汪寿山、汪启明等人组成“喜乐堂”(兼唱石牌调)。1917年(民国六年),吴贤良、吴海青、乐希毛又组成了文词堂会班“老乐堂”。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余松标、杨女女、张焕生等组织了“永乐堂”。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张定山(绰号油咀)、汪天生邀集文词艺人熊金喜、刘贤才(细乌眼)等人组织了“新乐堂”(兼唱京剧堂会,张定山唱京剧大花,唱文词则为小生、正生)。1942年(民国卅一年)秋,周求高、冯作茂、夏巧亭等组织了“义乐堂”。 这些堂会班,分别活动在本镇城乡,有婚嫁、祝寿、暖窑神等,往往要请他们唱一夜甚至二、三夜。他们的人员不十分固定,有的人分头参加两个堂会班演唱。大多是谁接洽了一堂演出,谁就临时做班头组班。每唱一夜的钱,除了付给每个艺人掌子钱(即工钱)外,还要上交一些给堂会做公共积累。因每个堂会班每年都有固定的日子(大都在八月后,如“义乐堂”是八月二十日),集中一天做老郎菩萨会,这一天要摆出老郎菩萨神位,堂会中每人都上香祭拜,放鞭炮,团聚吃酒,并公布一年添置丝弦乐器等公共积累开支账目,议定堂会重大事项,再演唱戏文,自我娱乐。 抗日战争前,全镇各文词堂会班,很少有女艺员。抗战初年,景德镇卖唱的女子逐渐增多,但唱曲的女子有的不会搞乐器,故而需要唱文词的男艺人帮忙拉琴伴奏,合伙走街串巷卖唱。又为了和武词(饶河戏坐堂班)打对台,争夺文娱市场,由于东家需要堂会班唱文词曲目外,还要求女子加唱些小调,如:“卖油郎”、“扬州相思”、“十二月想郎”、“打倒贴”、“扬州十打”、“外甥嫖姨”、“洒金扇”、“白牡丹”、“小放牛”、“卖花球”、“下象棋”、“玉美人”、“大小争夫”、“报花名”、“十月怀胎”、“满江红”、“十月嫖”等小曲,因而,文词堂会班吸收了女艺员。于是,女子唱堂会便盛行起来。后来女艺人也学会了唱文词戏曲中的女角色,文词男艺人也会唱小调中的男角,使之两全其美,各扬所长,更受欢迎。 男女艺人合作唱堂会后,便又进一步开始踩地戏,多在做喜事等的人家当晚唱完堂会后,兴犹未尽,应其要求,另外加钱踩地戏,即在东家厅堂上演出,多为二、三个演员,化妆也很简单,东家若有胭脂、水粉涂抹一下就上场,若无胭脂,则用红纸蘸水当胭脂,无水粉,则用牙粉或爽身粉代替。服装也是因陋就简,女的上身一件花褂子,下身系条红裙子,头上插几朵花,男的大都穿件长褂子,戴顶礼帽,倘若是丑角,则用条白布巾当水裙系在腰上,头上扎条包头(绉纱),即能演出。开始,演出多为二、三人的小戏,如《小放牛》、《白牡丹》、《洒金扇》、《看外甥》、《大小争夫》、《补缸》、《寡妇上坟》、《打花鼓》等十多个剧目。早期较有名的演员有:邬金花、余翠花、江菊香(绰号“鱼崽眼”)、何春发(绰号“发崽仂”)、王水义、傅草包等人。 后来,文词戏艺人童镇巴佬以及饶河戏艺人赵子枫(卖苟)、于银标(牛仔)等又教会了不少文词戏传统剧目,还传授了走台步等戏曲表演动作,艺术上有所提高,于是,艺人们自己出钱制了一些服装、冠帽、髯口、道具与锣鼓,多按原堂会班为基础,组成了文词戏班。常演文词戏的演员有二十多人,但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仍由某人接到了一场戏,就做临时班头,按演出剧目所需,聘请演员,一般每场戏不少于七、八人(含伴奏三、四人),演出剧目,仍多为文词小戏,如:《青风亭》、《秦雪梅教子》、《马山劝友》、《花亭会》、《宋江杀惜》、《磨房会》、《游子踢球》、《正德戏凤》、《大打花鼓》、《背子赶会》、《四门骂鸡》、《陈姑赶船》、《尼姑下山》、《卖草墩》、《巴斗关》、《湘子化斋》、《洞宾戏牡》等。文词戏踩地戏逐步得到发展,不仅为东家喜庆演出,后来,坯房窑厂的工人也请他们去演出。正当方兴未艾之际,国民党浮梁县警察局的侦辑队长郭昆以“有碍风化,影响社会秩序”为由,晚上常到处捉拿艺人,每逢遇上演出,即将艺人捆绑送警察局牢房,非得交罚款取保才释放,文词戏男艺人多是半工半艺的,便不敢轻易演出。 1938年夏,文词戏艺人余松标,因同时又参加了军乐队(系民间自发组织的管乐队,俗称洋鼓洋号队,因穿军装奏乐,故又称军乐队),通过军乐队疏通了警察局,在厂前、佑陶灵祠(风火仙)斜对隔街的西面空场上,开办了“军乐茶社”(露天),内搭戏台演出文词戏。除演出文词小戏、折子戏外,还演出《木兰诗》、《玉堂春》、《乌龙院》、《合玉环》、《白兔记》等正本戏十多本。开演前,奏洋鼓洋号吸引观众,并在演戏前,演唱小曲,因而夜夜满场,受到观众欢迎。到秋凉后,迁至板坊弄口中山路上的“赣北楼”演出,至冬月才停演。 每年入冬至腊月中旬后,景德镇坯房歇了工,农村也是农闲,景德镇唱文词戏的艺人三十多人(不包括不会演戏的唱文词堂会艺人与清唱小曲艺人),自愿组合成三个小戏班,班头分别为余松标、熊荣贵、洪水山、廖金标等人,各带领艺人分赴浮梁及波阳、乐平等邻县农村演出(江口叫“钻雀”,即讨糕演出。)直到农历正月底。(春季瓷厂开工后,则在城里晚上演出。)艺人的工资不固定,按各人从艺水平高低而评定(称为“打枣子”),即由班头接到一场戏演出后,全部戏金除箱租和化妆品以及杂用开支外,再将剩余部分,按工份(即枣子)高低分配。1943年,梁厚生文词班,约有十五、六人,歇在波若庵弄一屋内,集中办伙食,专门踩地戏,晚上演出,有时一夜可赚几块光洋。主要演员有江筱金(鱼仔眼,女小旦)、邬金花(女旦)、黄水义(号三只手,正生、小生)、何春发(男旦)、傅忠明(号草包,丑角)、傅贵生(小生、正生)等,很受欢迎。 1943年秋,浮梁县民众教育馆举办了全镇“民间说书艺人训练班””,有男女曲艺与文词小戏艺人五十余人(不包括瓷业半工半艺人员)参加,学习了两个月,对艺人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改革唱词,自编节目,这期间,白天由民教馆发给生活补贴费,参加学习,晚上则各自演唱,结束时发了结业证书,并成立了“浮梁县说书小戏研究会”,夏巧亭担任总干事,陈明初任副总干事,下分三个组:文词组(十余人),清唱组(十余人),说书组(七、八人),共三十余人,每半月开会一次,当时为抗日宣传做了一定的工作,如:堂会班唱堂会,往往在前面要加唱一些抗日爱国的小段子,如:“日本强盗滚出中国”等节目,其他曲艺,说书艺人也演唱了不少抗日爱国宣传节目,如:“东洋鬼子太猖狂”、“手拿锄头除野草”等小调,“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抗战胜利时,他们三十多人参加游行,演唱了自编的“迎接抗战大胜利”节目,受到欢迎,直到抗战胜利后,这个研究会才停止了活动。 景德镇文词戏较有名的艺人有:童镇巴佬(上手、导演)、周求高(男旦)、熊荣贵(小丑,满台窜,行行都行,还能拉琴,熊金贵侄)、余松标(须生)、余腊里(小生)、张奂生(老生,老旦)、张炼民(小丑,张奂生之子)、傅贵生(小生)、拗古(花脸)、何春发(旦角)、刘嘟咀(男正旦)、江筱金(鱼仔眼,女花旦)、邬金花(花旦)、段杏娥(正旦)、熊筱红(小旦)。还有景德镇著名的三把半“梁子”(胡琴,比喻为琴师):三把梁子即徐福田、熊金贵、吴贤良;杨女女,为半把梁子,也有人说熊金贵因琴风油滑,称为半把梁子。(早年称为半把梁子的人,叫新元麻子,抗日战争期间,被飞机炸死。) 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文词艺人参加了其他工作,大部分艺人和采茶戏艺人以及曲艺艺人一道,参加了市曲艺队,在财神下弄的大众曲艺场演出。 1952年11月,著名文词戏艺人徐银泉(群众曾誉称“都昌梅兰芳”)、王卖牛等十余人,应邀从都昌县来镇,参加大众曲艺场演出,一时阵营增强,演出剧目丰富,(徐银泉演出的文词戏,系由湖北黄梅流传而来,与景德镇的文词戏不尽相同)不仅演出不同的文词戏,亦上演采茶戏与曲艺节目,受到观众欢迎。 1954年,采茶戏艺人及部分文词戏艺人、曲艺艺人,如:徐银泉、马金莲等,成立景市采茶剧团,于1955年4月进入到毕家下弄原新新舞台(后称采茶剧院、昌南剧院,即今游艺场)演出。剩余的文词戏艺人与曲艺艺人仍在大众曲艺场演出,后该场所被有关部门收回。1959年,在沿河路八卦图处,政府资助市曲艺队建了一座曲艺场,坐东朝西,舞台坐北向南,可容观众二百余人,小舞台上除演唱曲艺节目外,仍演出文词戏小剧目,并演出过创作的文词剧目《豆腐西施》(正本)、《一女许三郎》(中型戏)等,还演出过瓷偶戏(配唱饶河调)。1965年,因曲艺场靠近原景德镇日报社址,报社扩建,曲艺场迁移到赛宝坦(即今莲社南路瓷器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文词戏停止了演出活动。但至今,民间仍有爱好者,业余演唱。 1980年,一批半工半艺的文词戏艺人,由昌江区文化馆组织在该馆后边的小型剧场(今红卫电影院后边,走财神上弄进出)售票演出,约近两个月,有吴坤太(负责人之一)、冯茂林(小生,负责人之一,工人)、刘金兰(花旦,原波阳赣剧团演员,当时在文化馆临时工作)、张炼民(小丑,东风瓷厂工人)、余海生(正生、老生,光明瓷厂工人)等二、三十人,演出了《望江亭》、《陈姑赶船》、《乌龙院》等七、八个正本文词戏,以及《僧尼会》、《文表借衣》、《安安送米》、《洞宾戏牡》、《卖草墩》等一批文词小戏,也演出了部分赣剧,如:《合玉环》、《乾坤带》等剧目,并演出了现代戏剧目,很受欢迎,小剧场能容二百多观众,夜夜客满。演出收入除付场租等开支外,演职员按枣分分配(即打枣子)。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顾眯子
相关
洪水山
相关
刘团头
相关
高来庆
相关
汪寿山
相关
汪启明
相关
吴贤良
相关
吴海青
相关
乐希毛
相关
余松标
相关
杨女女
相关
张焕生
相关
张定山
相关
汪天生
相关
刘贤才
相关
熊金喜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