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同春班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唯一号: 140431020210001910
机构名称: 景德镇市同春班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314.pdf
行业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起始时间: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左右
结束时间: 1947年

机构描述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左右,景德镇市登科上弄土果坦(今为红光瓷厂厂房),冯家喜(原籍都昌县南丰乡乌系坂村人)开办。冯家喜全家以饶河戏班为业,他当班头,兼做官衣师傅管衣箱,长子冯秋崽,演老旦兼管钱、账,次子冯都佬演小生,兼做外班头。 主要演员还有:正生盛火保(乐平人)、余海生(都昌人),老生陶家毛(都昌人),先后为驮梁旦的有余毛崽(都昌人),刘大牛(都昌人),邹会里(乐平人)、武旦冯奂生(都昌人,四妹师徒弟),大花邹民国(乐平人),二花江小(德兴人),三花于银标(绰号牛仔,波阳人)与姓赵的(绰号洋面粉,乐平人)。该班聘用演员,以一年为期,全班演员多时达三、四十人。其中冯都佬与邹民国较为著名。 冯都佬演小生,身材高,嗓子好,《《芦花荡》、《黄鹤楼》、《吕布戏貂禅》、《辕门射戟》等,是他的拿手好戏。尤其是他扮相英俊,表情真切动人,演到剧中动情处,脸上可变换出现红、紫气色,加上唱得激越清亮,感人至深,还曾受到饶河戏四大名班中同行名角的赞誉,很受观众欢迎,有时演出插花达数十朵。后他又做外班头联系演出,浮梁四乡,他走到哪里,哪里都认识这个都佬。大花邹民国也受欢迎。他主要以唱功取胜,嗓子尤其好,演出时,一、二里外,亦常能听得清晰。有次演《龙虎斗》,他饰赵匡胤,演唱气势非凡,字正腔圆,响遏行云,如雷贯耳,仅那一次就接受插花达二十八朵之多,只可惜,他演大花身材略矮了些。另外,著名饶河戏演员刘四妹、徐克三(鼻涕王)、吴天水、侯仙梅等人都先后搭过此班演出。 该班盛时能演出一百多个整本戏,平时也能演出七十多个整本戏,常备戏折,可由东家点戏上演,常演剧目亦不少。该班虽能与四大名班媲美,但主要活动于景德镇市与浮梁四乡,享有一定声誉。也曾到婺源、乐平、万年、波阳以及皖南祁门、东至等地演出。婺源盘山曾有每年八月演华佗戏的习俗,要连演八天。此班曾接连去了三次,但每次都有演员死在那里,二花江小、龙套头江草包、托盘旦郭正保都有灵牌画在戏台上。后来戏班便不肯去那儿演出。 1945年,该班曾在景德镇市老明星大戏院演出,前后约一年多时间,著名演员吴天水、俞六喜、邵泉、徐德寿等曾在此时搭班,演出过《《节孝图》(小旦吴天水、小生邵泉)、《哑夫驮妻》(正旦俞六喜)、《桂枝写状》(小生邵泉)、《跑城》(老生徐德寿)、《教花枪》等剧目,经常满座,很受欢迎。当年8月15日晚,正演出时,获日本投降消息,顿时一片欢腾。 班头冯家喜约于1935年左右去世,继由其二子接班,其长子秋崽约于1947年春去世,过了二、三个月,冯都佬邀集拢子弟,在景德镇市郊官庄余家村连演了四、五夜,当时该村财主余家彬因与城里某衙门的人有隙,那人借助专员公署的势力,以禁赌戏为名,派人前去封箱抓人。后来,人虽释放了,但戏箱被陷,冯都佬遭此打击,一病难起。经奔走,约一年后,才叫都佬去领箱。但领回的多是破旧的戏衣,好一点的戏衣,据说被演文词戏的余松标疏通在专员公署的亲友,获准拿走。冯都佬忍气吞声,将戏箱卖给了浮梁石鼓的太子班后,便沉疴不起,仅四十多天,就含恨而逝,年仅四十多岁。从此,戏班告散。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冯家喜
相关
冯秋崽
相关
冯都佬
相关
盛火保
相关
余海生
相关
陶家毛
相关
余毛崽
相关
刘大牛
相关
邹会里
相关
冯奂生
相关
邹民国
相关
江小
相关
于银标
相关
邹民国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