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古今谈》
唯一号: 140430020230000341
人物姓名: 唐英
人物异名: 字:俊公;别号:俊公;俊公氏;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君士人;陶人;榷陶使者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13/001
起始页: 0068.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682
卒年: 1756
籍贯: 关东沈阳

传略

唐英字俊公,别号俊公、俊公氏、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君士人、陶人、榷陶使者等。关东沈阳人,生于1682年,卒于1756年,清代朝廷派驻景德镇的督陶官。唐英自康熙三十六年起,供役养心殿(宫廷手工艺作坊)长达20余年,对工艺生产非常熟悉。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任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奉命驻景德镇协理陶务,至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十一月,结束陶务离镇。他在景德镇协理陶务的15年中,为发展陶瓷生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记载,雍正六年秋季,唐英一到景德镇,便来到瓷工当中,与工人们吃住在一起。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基本上掌握了制陶的要领。在此基础上,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绘制《陶成图》。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著成《陶成纪事》。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撰成《陶冶图说》,并制图20幅,对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进行了科学总结。唐英的这些著作,对指导、促进景德镇的瓷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镇督陶期间,唐英还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传世作品甚多,他的力作“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行书笔筒”、“冬青釉隶书瓷板”、“粉彩三果盘一等,现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处。为纪念这位曾为发展景德镇瓷业生产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督陶官,1987年有关部门在市郊盘龙山兴建了一座庄严、古朴的“唐英纪念室”,室内陈列了唐英的画像、塑像及著作。为使后人了解唐英的事迹,广播电视部门还专门拍摄了一部《督陶官一唐英》的电视故事片,该片于“第二届中国瓷都一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前夕摄制完毕,节日期间在景德镇电视台正式播出。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古今谈

《景德镇陶瓷古今谈》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景德镇陶瓷古今谈》主要描写了景德镇从古至今陶瓷的工业发展历史,工业经验和陶瓷销售等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督陶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