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瓷都纵横》
唯一号: 140430020230000328
人物姓名: 八大
人物异名: 原名:朱耷;良月;何园;刃庵;道朗;人屋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143.pdf
性别:

传略

“八大”,男,原名“朱耷”,他还用过“良月”、“何园”、“刃庵”、“道朗”、“人屋”、“驴屋”、“传綮”、“雪个”、“个山”、“个山驴”、“破云樵者”等许多别名。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世居南昌,其父祖都能书善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艺术的薰陶。据说,他8岁时就能作诗,11岁时又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他在画上落款署名时,常把“八大山人”四个字连草写成形似“哭之”或“笑之”字样,寓意“为故国的沦亡而痛哭,为自己的苟且偷生而苦笑”。明亡后,他隐居在南昌近郊的寺观,生活在简陋的“寤歌草堂”之中,孤寂贫寒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八大”痛遭家国之变,为僧为道,佯疯佯哑,慷慨啸歌,寄情书画,所以在他的诗跋中出现过不少隐晦幽涩的语句。在他的画中,即大多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眼睛向上,以状白眼问青天;或残山剩水,老树枯枝。在这里,人们不难看出,他是苦心孤诣地以极其含蓄幽奥的象征手法,来表现他对清廷永不屈服的精神的。当然,他的笔下也出现过不少勃勃欲飞的凫鹤,活泼灵动的游鱼,清新疏朗的莲荷,生意盎然的花卉。

知识出处

瓷都纵横

《瓷都纵横》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瓷都纵横》系编著者继《瓷都及其高峰》出版之后的又一本专集。是研究瓷都史的部分成果,也是一本很好的景德镇乡土参考教材,人们读后能感受到景德镇不愧为古今中外制瓷史上的第二都,有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对于从事制瓷管理、生产、科技、工艺、美术、历史、考古、教育的工作人员,以及文物、外事、外贸、旅游工作者,瓷器收藏爱好者,一般社会读者等,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