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如圭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唯一号: 140430020230000030
人物姓名: 邹如圭
人物异名: 字:洁珊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335.pdf
性别:
出生年: 1879
卒年: 1962
籍贯: 江西宜丰县

传略

邹如圭 (1879—1962年)字洁珊,江西宜丰县人,民盟成员。1906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次年赴日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深造;1913年毕业回国。历任江西省陶业学校校长、江西陶业试验所技正、景德镇陶业管理局陶瓷试验所主任、景德镇陶研所技师、工程师等。 1913年,邹如圭从日本学成回国,便与张浩一起研究在饶州陶业学校建成了第一座八个火门的倒焰式煤窑,试烧的瓷器符合要求。1934年随江西陶业试验所迁来景德镇,并兼任陶业人员养成所的教师。1936年,在景德镇陶业管理局试验所任技正。建国后,中共景德镇市委领导聘请邹如圭负责以煤代柴窑炉改革的技术工作。邹与陶研所老师傅万鸿逵共同研究,组织了技术改造小组,利用陶瓷专科学校的小型试验室,用钟家山煤炭燃料进行试验。邹如圭和工人一起劳动,亲自测窑温,看火候,作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经过多次改进,烧出了洁白如玉的瓷器。市委决定,投资兴建煤窑,确定在东郊童亍银家山筹建基地(今宇宙瓷厂)。在试烧中,邹如圭反复研究烧炼技术,进行多次改进,解决了一些烧窑中的技术问题,如烟道升高、吸入孔扩大、掺入淮南煤等,1955年在建国瓷厂新厂以煤代柴烧炼瓷器成功。1956年在全市推广。1958年窑形又由方窑改为圆窑、隧道窑,从而为景德镇的窑炉改革做出示范。 邹如圭还编写了《陶瓷产品年代发展简史》、《周代陶瓷制度》、《春秋时代窑业》、《战国时代陶瓷技术》等著作。翻译了《中国工艺沿革》,对某些文物作了确切年代的鉴定,对恢复和发展传统颜色釉也作出了努力。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任
职位
校长
职位
技正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