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宾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唯一号: 140430020230000016
人物姓名: 童宾
人物异名: 字:定新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328.pdf
性别:
出生年: 1567
卒年: 1599
籍贯: 明代浮梁里村

传略

童宾 (公元1567—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父母早丧,遂投9币学艺,在窑厂做工。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监潘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监督制造大器青花龙缸,久未烧成。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了“例外苛索”,对窑工进行鞭笞以至杀害,瓷工处境十分凄苦。童宾看到同役瓷工的困苦,非常愤慨,便毅然地纵身跳入火内,以示抗议。同窑的瓷业工人悲愤万分,决心烧好窑内瓷器,表示对童宾的哀悼。第二天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这种缸直径一米,高60多厘米,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当时能烧这样大的器皿,是瓷器烧成上的重大成就。 童宾投窑焚身以后,余骸葬于凤凰山。童宾之死,激起了瓷业工人的义愤,全镇工匠群起焚烧了税署和官窑厂房。此举吓坏了潘相,偷偷地只身逃走。在瓷业工人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不得不在御器厂的东侧修建“佑陶灵祠”,为童宾立祠,并号之为“风火仙”。现在还一直保留着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祠内供奉的童宾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烧炼工人的师祖,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佚手、三侠手、二佚手等各脚窑工形象,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 清代督陶官唐英,曾命人将明代落选的损器,一口脱底的青龙缸从僧明寺抬到火神祠,筑台高置。并写有《火神传》、《龙缸记》等,记载童宾事迹。瓷业工人中至今还流传着有关童宾的故事。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专题

矿使
职位
窑务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