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彤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942
人物姓名: 孙彤辉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5/001
起始页: 0276.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53年9月
籍贯: 上海市
非亲属: 柯和根

传略

孙彤辉,女,原籍上海市,1953年9月出生于上海。现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执教。现任职称讲师。 孙彤辉自小学起学习美术,1970年5月,初中毕业后,由上海下放到江西省崇义县偏远乡村插队落户。 赣南老区,民情淳厚,风俗古朴。从繁华都市来到穷乡僻壤,孙彤辉很快适应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艰苦的环境,磨砺了她坚韧的耐力;新鲜的感受,激发出她旺盛的创作热情。她坚持练习素描、速写,满怀激情为公社、县城绘制宣传画。她的艺术才能,得到赏识,接连参加地区、省里举办的美术创作学习班。 八年山区生活,终日与宽厚淳朴的山民交往,倾听他们的苦乐悲欢,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流于笔端,泻于纸上。孙彤辉在这段难忘的岁月里,在民情乡俗里寻找创作题材和表现手法,接踵创作发表了剪纸、年画等通俗艺术作品。 1978年,孙彤辉考入赣南师专艺术系,原有的生活积累,随着绘画技巧的提高,使其美术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她的美术作品先后6次参加江西省美术作品展览,有的入选全国科普美术作品展览。1982年,她的《花果情》获萍乡市美术作品创作一等奖。在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上,她与柯和根合作的雕塑《牧》系列、油画《马》系列,被入选展出,同时获江西省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1984年,孙彤辉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任教。景德镇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引她为之心醉神迷。她观精品,访名师,从头学起,熟悉陶瓷材质、釉色、颜料,勤习绘瓷技艺,终有所获。 孙彤辉研习陶瓷美术创作,主攻工笔人物画,专习釉上彩绘和釉下五彩。她的创作,追求朴实、自然、率真,用笔简练传神,设色清丽淡雅,多作工笔画以练笔力。兼长于书法、摄影,从姊妹艺术的借鉴运用中,拓宽陶瓷美术创作的路子。她的陶瓷美术作品,数量不多而质量较高,显示出潜在的陶瓷美术创作能力。1991年,第二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期间,她创作并送展的《四美》瓶和《春》、《夏》、《秋》、《冬》四季瓶,分别被台湾客商以3000元和4500元人民币收购。青花《婴戏图》10公分瓷盘,被香港客商以600元人民币收藏。珍珠釉综合装饰《杨家女将征西图》瓶(合作),1992年获景德镇市第二届“青春杯”大奖赛二等奖。 孙彤辉在艺术实践中,长于总结经验,专心著书立说。自1987年始,与柯和根合著的《人物装饰画》、《绘画变形》、《新派图案》、《新潮装饰人物1000例》,先后由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出版者: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选编介绍了173名活跃在当今景德镇瓷坛画苑的名家、高手、新秀,旨在为海内外提供一本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史料性的工具书,为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展览展销提供资料借鉴,为后人留下翔实可性的文字史料。本书坚持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从严掌握入选标准,第一卷重点介绍景德镇陶瓷美术界在1992年12月底以前被评聘或获称号的教授、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正式授誉的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第二卷重点介绍从艺30年以上并获市级专业奖的工艺美术师、讲师;获市级一等奖或连续3次获市级以上专业奖者;自学成才技艺拔尖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