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917
人物姓名: 刘超鸿
人物异名: 乳名:刘林益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5/001
起始页: 0226.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8年9月
籍贯: 江西省泰和县
非亲属: 毛龙汲;胡献雅;曾龙昇;蔡金台;杨海生;段茂发;蔡寿生

传略

刘超鸿,男,乳名刘林益。原籍江西省泰和县,1938年9月出生于江西泰和螺溪乡水路村。现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执教。1993年6月被评聘为副教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雕塑研究会会员、景德镇雕塑研究会会员。 刘超鸿的祖母和母亲为闻名乡里的绣花能手,他自小即对民间工艺饶有兴趣,1951年读小学时,即有美术习作参加全县小学生美术竞赛,获第一名。1958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得到毛龙汲、胡献雅等陶瓷美术家指导,并受益于陶瓷美术家曾龙昇、蔡金台、杨海生、段茂发,为从事陶瓷雕塑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超鸿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司职于陶瓷雕塑的传统技法的教学和科研。在学院安排下,他师从陶瓷堆雕名师、陶瓷美术家蔡寿生,主攻堆雕技艺。他曾前往桂林、泰山、华山、嵩山、九华山、庐山、井冈山,受龙门、麦积山、敦煌石窟的雕刻艺术之感染,并对霍去病墓前石雕、秦兵马俑细心观摩。曾往石湾、宜兴、唐山、醴陵、淄博及龙泉、磁州、耀州、吉州等瓷区和名窑考察,赴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临习古代传统瓷艺珍品。 刘超鸿在六十年代初即有堆雕作品《牡丹》、《西厢记》,发表于《陶瓷美术》杂志。他发挥堆雕技艺之特长,融合捏、镂、刻等多种技巧,结合造型特点,采用多种装饰手法,极力开拓堆雕瓷艺的表现领域。在创作中善于把握形体、色彩、工艺相互间的协调性,力求达到古朴典雅又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 刘超鸿的堆雕作品,刀法苍劲有力,干脆利落;形象生动传神,细腻有韵,构图设色新颖别致,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其手法多样:捏得细巧,塑得逼真,堆得浑厚,镂得玲珑。注重写意与写实并用,画与雕结合,时有别具匠心之作。或配以唐诗宋词,以丰富作品的内涵;或画上花鸟虫鱼,以美化作品的诗韵。如他的青花斗彩《鱼》瓶(由日本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购藏),画上几条鱼后又雕上一条鱼,体积起伏有变化,色彩对比有层次,别开生面,颇有新意。 刘超鸿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老工人学毛选》瓷雕,1964年参加全国美展,由景德镇陶瓷馆收藏。《万马奔腾》木雕,1972年参加全国工艺美展,由轻工业部收藏。堆雕《八仙飘海》笔筒,1990年获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三等奖。堆雕《八骏图》,由新华社拍摄图片,分发驻外使馆。 刘超鸿的作品先后多次参加在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举办的名作展,作品流传日本、美国、西欧和东南亚诸国。他曾参加过江西展览馆、江西工艺美术馆、井冈山博物馆、余江“血防”纪念馆内的大型雕塑的设计制作。1985年7月在景德镇群艺馆举办作品展。1988年由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装饰图案选》。 他的作品和论文,先后发表于《景德镇日报》、《江西日报》、《陶瓷美术》、《景德镇文艺》、《中国陶瓷》,景德镇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对其进行宣传报道。其人名和从艺传略列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出版者: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选编介绍了173名活跃在当今景德镇瓷坛画苑的名家、高手、新秀,旨在为海内外提供一本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史料性的工具书,为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展览展销提供资料借鉴,为后人留下翔实可性的文字史料。本书坚持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从严掌握入选标准,第一卷重点介绍景德镇陶瓷美术界在1992年12月底以前被评聘或获称号的教授、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正式授誉的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第二卷重点介绍从艺30年以上并获市级专业奖的工艺美术师、讲师;获市级一等奖或连续3次获市级以上专业奖者;自学成才技艺拔尖者。

阅读

相关专题

会员
职位
会员
职位
会员
职位
会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