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822
人物姓名: 张景寿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5/001
起始页: 0034.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20年10月
籍贯: 江西省乐平市
非亲属: 程意亭;马毓桂;汪厚铎;程仁学;徐卜祯;徐家振

传略

张景寿,男,原籍江西省乐平市,1920年10月出生于江西乐平塔前乡太安村。1979年退休前在景德镇市新华瓷厂美研室,专职从事陶瓷美术设计和创作。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曾任景德镇市政协第三届委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 张景寿生长于一个贫苦农家,8岁时,得到同村乡邻、景德镇花鸟瓷画名家、“珠山八友”之一的程意亭先生启蒙,得其传教绘画,识字作文。他12岁便作画资助家用,每逢年节,身负画作走村串户,以画艺谋生。曾与马毓桂、汪厚铎、程仁学、徐卜祯、徐家振等研习中国画,并结为“艺舟画友”。1936年,他父亲变卖家产送子求学,让他追随程意亭,进入浮梁陶瓷职业学校,师生之谊,情同父子。在承师教、学技艺的年月里,张景寿不仅懂得了作画,更懂得了如何做人。 在浮梁陶瓷职校求学期间,张景寿开始接触并研习任伯年等名家的画作和艺论。身受程意亭的教诲,他勤悟深思,对中国画和西画均作探究,从写实和写意、现实与浪漫相结合上,着力于寻找东方传统绘画与西方艺术表现手法的契合点,并在长期从事陶瓷花鸟画的艺术实践中,坚持学传统而自成一格,以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熔铸于陶瓷绘画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画风画技,以花鸟瓷画而饮誉瓷苑。 张景寿1954年进入景德镇第一画瓷社,并先后在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省陶瓷工业公司技术科、建新瓷厂、景德镇瓷厂、轻工业部陶研所、新华瓷厂,从事专业创作和陶瓷装饰设计。他引恩师程意亭为从艺做人的楷模,为弘扬景德镇瓷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后起之秀。为发展乐平经济,他帮助乡亲脱贫致富,以艺授人,为乡里造福,退休之后,又培训出数十名家乡子弟。为此,江西省数家新闻单位以消息、通讯介绍和宣传他的技艺和人品。《乐平县志》记载了他的传略和艺术成就。 张景寿的艺龄长达60余年,创作和设计出大量陶瓷美术作品。他以粉彩花鸟瓷画见长,画面多为紫藤花鸟,深得程意亭之真传。他的花鸟瓷画,笔力老到,技艺精湛,工写兼备,形神俱佳。善于准确捕捉表现对象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意蕴,造型赋神,笔无妄下;表情达意,艺趣天成。具有品位高、格调雅的艺术特色。他平素所作,多以粉彩花鸟为主,兼及中国画、青花瓷绘。晚年之作,以大幅瓷板画为主,笔力不减当年而多有情趣。所作粉彩《东篱秋色》5尺2瓷板画,笔势遒劲,构图大方。 张景寿的花鸟瓷画,早年即流传海外,颇受工艺品收藏家之青睐,每以重金收藏。日本、香港、美国、澳门、印尼等地均有他的作品收藏,其中粉彩《牡丹鹦鹉》千件鱼尾瓶,被日本客商高价购藏。年画《百鸟图》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井冈山画报》、《陶瓷美术》发表作品多幅。1992年《瓷都艺星》、《景德镇日报》1993年3月16日以专文评介其人其作。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出版者: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选编介绍了173名活跃在当今景德镇瓷坛画苑的名家、高手、新秀,旨在为海内外提供一本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史料性的工具书,为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展览展销提供资料借鉴,为后人留下翔实可性的文字史料。本书坚持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从严掌握入选标准,第一卷重点介绍景德镇陶瓷美术界在1992年12月底以前被评聘或获称号的教授、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正式授誉的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第二卷重点介绍从艺30年以上并获市级专业奖的工艺美术师、讲师;获市级一等奖或连续3次获市级以上专业奖者;自学成才技艺拔尖者。

阅读

相关专题

委员
职位
会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