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火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114
人物姓名: 陈火莲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457.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27年
籍贯: 弋阳中畈冷水坞

传略

(1927-)女,赣剧演员(小旦)。弋阳中畈冷水坞人,出身于贫苦家庭,为谋生计,父母双双进入戏班。陈火莲12岁开始学戏,在“小京舞台”拜饶州四大名旦之一的吴天水为师,首次演出的剧目是“小放牛”。随着技艺的提高,演出的剧目也日渐丰富,拿手戏有《陈姑赶船》、《碧桃花》、《贵妃醉酒》、《百花台》等。离开“小京舞台”,又先后到过“同春舞台”和“明经同乐”两个戏班。建国后1950年赴省入实验剧团任演员,1952年患病停止演出,养病期间,于1953年来到乐平,被乐平赣剧团极力挽留,成为该团出色女旦,直至退休。 陈火莲学戏专心致志,不但认真学习道白和唱腔,在做功上也处处留神师傅的一招一式。她在向另一名旦王清和学习《碧桃花》时,有一段放油灯、添油、剔灯心、扯灯系绳的虚拟表演动作。她目不旁视,心无外慕,看得仔细,听得认真,轮到她表演时,解索放灯,如绳在手;添加灯油,仿佛滴油成线,挑剔灯芯,两根灯芯先后有序;扯灯升高,归回原位时,为防止灯斜油倾,两手持绳,小心翼翼……,表演得十分生动形象,细腻逼真。在《二度梅·大堂别》骂相一场戏里,口齿清晰,骂得痛快淋漓,而且运用眼神衬托气氛,抒发感情。演唱《陈姑赶船》,要翻七样调门,每一调门,她都唱得字正腔圆,各具特色。1954年上饶地区戏曲代表团赴省参加“江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陈火莲为代表团成员,演出赣剧高腔《法场生祭》获得好评。 陈火莲表演出色,唱腔高亢而婉转,她唱“二凡”调,常挟有花腔,别是一番风味。同行、老师傅和观众都夸她扮相好,身段好,嗓子好。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