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榜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060
人物姓名: 石金榜
人物异名: 小名:和尚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431.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93年
卒年: 1939年
籍贯: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石家坂村

传略

(1893-1939)赣剧演员。小名和尚,祖籍都昌县石家坂村,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于景德镇市四图里。父亲石冬寿,是饶河戏班演小花面的。少年时,读过几年书,后又到景德镇窑厂学打杂。青年时,正逢北伐战争,到处抓壮丁,他弟兄三人居大,且老二是聋子,老三年幼,正轮上他是壮丁,只好彻夜逃生。逃到波阳乡下,跟着一个戏班(毛俚班)乞讨为生。因乡下风俗,凡戏班演戏,当地都要接亲戚朋友来观看,并待以酒肉,所以乞丐也易得到饭食。那个戏班有个演老旦的,叫长洪,得知他的原委,又见他常跟着戏班,也能唱几句戏文,聪明伶俐,便收下为徒,学小花面(小丑)。后在该戏班入股,并被推为外班头,负责打前站等外交事务。约1922年,内班头珍珠矮子死后,又成为内外双兼的班头。为了振兴戏班,他改革陈规:将包账改为分账。以前,演员的包银(工资),由班头负责,议定了每年多少钱,分文不能少。生意不好,班头就赔本。改为分账,则是除掉开销,主、配角演员按分数多少分成(叫“打棗子”)使大家都为戏班尽力。他又让老婆使出积蓄,到乐平添置一批新行头(戏衣、盔头等),并聘请了一批好的演员,如驮梁旦徐四妹、挂须面有金师(小名祁门佬)、小生程表登、二花面怀俊师、小旦恒仂(小名余干佬)等,并将戏班,定名为“江西同乐”。由于他掌的这个戏班,常在波阳、浮梁,并出入安徽省的至德、太平、石台、祁门等县演出,为了区分安徽班、京班等,显示江西特色,故取此名。“江西同乐”在皖南、浮梁一带很有名,他很早就启用自己的女儿石祁香、四妹师的女儿徐金凤演小旦,以前都是男人演旦角,这在饶河戏班是个创举,群众都知道是石和尚的班子,他还在带班演出时,掩护了被追捕的红军逃走。 1933年,在波阳新桥王家(石的岳丈家)一带演出时,著名的“明经同乐”班因内部不和散伙,班头胡光头来找石金榜合伙,以“江西同乐”班为班底,重新组班,用“明经同乐”班名,合伙后,阵营更强,有驮梁旦吴天水师、武旦四妹师、挂须面同茂师、小生方乐安、老旦邹红腊里、武老生高金水、武小生侯仙桃、邹金水、小花面侯仙梅、唐花子、武生苏天才等,都各有绝技,每到一地,都是人山人海,喝采声不断,名声大振。石金榜经营戏班后,也煞费苦心,使“明经同乐”班成为名符其实的四大名班之一。但是,合伙后,戏班渐渐内部不和,胡光头早蓄谋想独吞戏箱,1936年在万年饶家埠演出时,胡光头一派的人抢夺戏箱,发生争吵,原“江西同乐”的戏箱也被抢去不少,终于戏班散伙,各奔前程。 散班后,石金榜元气大伤,无力重新组班,迫于生计,在波阳、浮梁农村教“太子班”,剩余的衣箱,先是出租,后变卖精光。至今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西湾王家村留下的“明经同乐”戏箱,就是当年他卖给的。后抑郁成疾,1939年,在运戏箱至景德镇的途中病故,年仅四十六岁。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赣剧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