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龙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0283
人物姓名: 曾龙升
人物异名: 字:龙生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321.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00年
卒年: 1964年
亲属: 曾山东;曾继荣

传略

曾龙升(1900~1964),字龙生,其父兄都是雕刻木工,他从小就对立体雕刻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14岁时,随叔父到景德镇学艺,20多岁时他的瓷雕技艺便崭露头角,不仅圆雕超群,而且浮雕、捏雕、镂雕等技法也独树一帜。他忘情于创作,每捏成一件作品,都喜形于色。为求作品的逼真生动,他经常去野外采集花草,捕捉鸟虫带回家进行观察,作为创作的原型。有一次他在山上挖到一串带疤结的棘条藤,回家后,根据九九盘长的民间风俗,精心雕凿修饰,数月后,一个大小绵延,充满吉祥喜庆意味的九头灵芝根雕艺术品成功问世,此作对曾龙升的瓷雕创作具有启迪意义。 曾龙升生性寡言,只要手上有泥捏,便不露声色陶醉于捏雕之中,不管谁同他说话,他不是答非所问就是哼哼哈哈了事。久而久之,人们都以为他耳朵不行,慢慢地给他起了个“曾聋子”的绰号。他为了潜心于自己的创作,竟默认了这个绰号。他尤其对传统人物瓷雕深有研究。代表作有《西藏佛》、《十八罗汉》、《济公和尚》等。抗战时期,应旅美华侨之请创作出高达2米的“孙中山瓷像”,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并被美国博物馆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献出。他的举动受到市人民政府的赞赏,并派他到南昌传授技艺。1958年,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所创作的人物瓷雕《天女散花》、《屈原》、《文天祥》、《陶渊明》等作品,手法精巧、衣纹繁复、生动细腻并富有深刻寓意。其中《天女散花》最为成功,这件高1.34米的雕塑,突破了传统的手法,不上彩,不开相,纯用质地洁净,透明感强的高白泥塑制,衣饰线条流畅,形象丽质端庄,一反古代天女手托花篮的飘动式造型,巧妙地置天女于凌云飘逸的花蓝之中,给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和圣洁、美丽、高雅、真善美的意趣,此雕塑被收入故宫博物馆珍藏。他主创的瓷质“大龙船”高56厘米、长120厘米、宽30厘米,船上亭台楼阁座落有致,造型极富民族风味,船上150多个不过2.3厘米的各民族人物五官清晰,表情丰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借鉴新的表现手法,塑造的《钟馗捉鬼》瓷雕,用影青釉装饰雄健浑厚,那种嫉恶如仇的艺术感染力,使人观后无不赞服。作品完成后,恰逢著名剧作家田汉来景考察,观后欣然命笔题诗:“禹鼎凌烟笔意殊,曾家绝技蜚瓷都;于今有鬼犹多事,喜得钟馗试剑图。”鉴于他对瓷雕艺术的卓越贡献,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市美术工作协会主席等职。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专题

会员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