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国忠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0274
人物姓名: 洪国忠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317.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8年
亲属: 洪炎喜;洪燕平
非亲属: 任相仁

传略

洪国忠,祖籍江西东乡,1938年出生在景德镇瓷业工人之家。 其父洪炎喜(1913~1986),11岁到景德镇园器脱胎坯坊学徒,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洪炎喜跑过买卖,也和兄弟合伙办过瓷厂,但都没有改变贫困的家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景德镇市建新瓷厂工作。1952年,在大搞技术革新热潮中,发明“一刀法”,被授予江西省甲级劳动模范,有幸上北京登上观礼台见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1954年,调市陶瓷馆工作,并参与中国与德国技术合作制瓷任务。1959年,从事陶瓷色釉的配制直至退休。 洪国忠从小喜欢玩坯泥,他总是跟在父亲的后面,在这个制瓷师傅身边看看,那个制瓷师傅身边瞧瞧。有时还认真地模仿大人操作做瓷。 洪国忠读过两年私塾,1952年进小学,1954年高小毕业后考入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举办的“景德镇市机械制瓷技术训练班”。通过6个月的学习培训,以优异的成绩留在陶研所试制组,拜任相仁为师,重点学利薄胎。任师傅教得耐心,洪国忠学得认真,每天十几个小时,屁股不离坐椅。利坯是手工制作陶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工序,对于产品的器型,厚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既要利好外型,还要利好内型,要准确估计储泥厚度在高温熔融状态时的负荷及收缩率对产品的影响。器型以烧出来能对上图样为准,薄度以烧出来不会变型为限。洪国忠初学时,烧出来的产品往往事与愿违。对此,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并不泄气,而是细心琢磨蓄泥厚度与坯胎外型的关系,他通过一连串的坯体与瓷器的对照实验,终于悟出其中的奥妙。他在实验过程中,每制作一种造型,都要留下一只坯胎不烧,然后将烧出来的瓷器与坯胎对照,看它们的收缩变化情况。有一次他把坯拿在手中横看竖看,突然发现当坯胎右斜转到45°时,正好与瓷器外型相吻合。经过再次反复试验,终于找到其中的规律:“图纸平放,坯胎向右斜450,则胚胎与瓷器外型相似,烧出来的瓷器能对上图样。”由于他刻苦钻研,很快成为陶研所利坯的一员主将。1956年,《中国青年报》曾专题报道他的学习毅力和尊师爱徒的事迹。1961年,景德镇陶瓷局任命他为工人技术员,时年23岁。 1963年,外交部需要一只与国外签字盖章用的24厘米长方印合。开始采用镶、印、注浆等方法成型,印合上下子口无法吻合,可是交货快到期,大家非常着急。在研讨会上,他通过分析瓷器缺陷原因,提出利坯拉坯饼子在正反两面收缩不同的原理,采用做两块厚饼子,两个正面合起来削成一个长方形印合,结果获得成功。1975年,又圆满完成毛泽东主席用瓷敬制任务。 洪国忠从事陶瓷事业40余年,对陶瓷制作颇有研究。尤其对手工成型中的利坯工序,不仅付出了许多辛勤汗水,而且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与体会。他认为:掌刀用力要均匀,弹坯灵感集中听,内外刀路走平稳,上下利头稳而轻。他还在实践中体会到,一般学习利坯,直至成才,大体要经历如下三个阶段:一、学习锉刀定死坯,练手劲与练刀法,刀路走平稳不打震,老师傅出样能大致跟上;二、能独立操作,照图放尺出样,根据不同型样的特点,合理储泥,分析一般产品出现的毛病。三、能利各种复杂产品,懂得各式坯体结构与烧成关系,从理论上加以解释产品出现毛病的原因,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他学技术很刻苦,搞制作精益求精,4厘米~60厘米的薄胎瓶,2厘米~30厘米的薄胎碗,无不得心应手。他制作的薄口皮灯,1983年获景德镇市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陶研所大部分绘画人员参赛作品都出自他设计制作的坯胎。1984年,中国在美国主办“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美方指定在展览项目中要有传统制瓷表演项目。洪国忠两次远渡重洋赴美国西雅图和波士顿表演,历时14个月,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应有贡献,受到国际友人的频频称赞。 洪国忠的儿子燕平1977年生,随父学艺。已是一名利坯能手。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