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怀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0228
人物姓名: 王恩怀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298.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5年
亲属: 王秀春;王步;王清平;王声怀
非亲属: 刘雨岑

传略

王恩怀,1935年生,祖籍江西丰城。自其祖父于晚清同治年间从事陶瓷艺术以来,已连续4代,共10余人,历时120余年,为景德镇瓷业作出重大贡献,1979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陶瓷美术家称号。 其祖父王秀春(1851~1904),12岁到景德镇学习陶瓷绘画,精于青花,为当时绘制青花高手。 其父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常署陶青老人。 王步幼小时,在父亲的艺术薰陶下,喜爱绘画。1907年,王步时年9岁,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学徒5年。徒满出师时,所在工场倒闭,只得靠画鸟食罐为生。鸟食罐虽为蕞尔小物,但酷爱艺术的王步,凭借着自己的充沛精力,刻意求精,很得顾主赏识。1919年,陶瓷名家吴霭生发现他的艺术才能,聘他入瓷业美术社。此时,吴霭生不惜工本,仿古维新,只求精品。王步朝夕研制明清官窑名品,在研究传统中受益颇多,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6年,吴霭生病逝,王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创新。他潜心研究八大山人等历代名画家的笔墨殊途,表现技法上始由工笔、工写结合至借鉴水墨画技法,揉合于一体绘制青花,作品雄浑、豪迈、简朴、大方、清新有致,一洗晚清的繁缛格调,在当时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尚,被誉为“青花大王”。 解放后,王步的青花艺术受到重视,他又振作精神,重操青花技艺。1953年,他设计首批建国瓷,选题有时代精神,品种大都是欣欣向荣的花卉及各种图案等国外使馆用瓷的餐、茶具,亦有春风柳燕、咏梅图等出国展览瓷。1954年,创作的渣胎碗青花《荷花》、《向日葵》等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深受人民喜爱。1956年,为中德(东德)、中保(保加利亚)等国际技术合作,提供了整套有关釉下彩绘的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1959年,为建国十周年创作成批的高、精、尖献礼作品,其中有全市首创的青花釉里红2.06米的巨型万件大瓶及大桌面等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王步“敢于创新、自成机杼”。其作品有的在国内外画册上发表,有的在日本、苏联等国家印成精美图片,有的为国内外馆藏机构及鉴赏家收藏。他为青花艺术开拓的新画风,对后人影响深刻。1959年,市政府授予他“陶瓷美术家”称号。1959年国庆十周年期间,被选派赴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1983年,景德镇陶瓷馆曾举办“王步青花艺术展览”,并多次召开各层次的研究座谈会,探讨王步青花艺术。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当代中国》,王步业绩被列入“献身工艺美术事业的人”标题之首专文介绍,并配发照片。 王恩怀有两位兄长,其长兄声怀,1929年生,从事陶瓷艺术50年,精于青花,且一专多能。早在青年时代创作的粉彩菊花,在陶瓷美术界中影响很大。1956年调轻工厅陶研所工作,创作绘制的牡花图案等国家用瓷花面,受到人民的称赞。1964年调新华瓷厂工作。他对陶瓷工艺勇于探索,大胆革新,改青花带水贴花,在生产中被广泛采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获省级发明奖。他创作的秋菊、翠梅等陈设瓷,多次被选送出国展览,受到好评。为少数民族设计的青花斗彩新莲餐、茶具,深受藏民喜爱,大量投产,经久不衰。 二兄希怀(1932~1982),自幼酷爱陶瓷艺术,是王步青花艺术的得意传人。他勤奋好学,大胆探索,创作颇丰,精品迭出,所创作的青花,清新高雅,作品梅花、荷花、芙蓉等,多次被选送出国展览,受到国内外人士高度评价。双梨花等作品,被外交部定为国家用瓷的专用画面。1956年,他率先在轻工厅陶研所试验釉下五彩,在景德镇市红旗瓷厂推广使用,为景德镇釉下装饰闯出一条新路。 王恩怀自幼受家父的艺术熏陶,酷爱陶瓷艺术。1950年毕业于江西省陶瓷专科学校。此后,在家随父学艺。1954年考入市陶委,拜陶瓷名家刘雨岑为师,攻研粉彩。他既有先父的“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家学遗韵,又得名师“创新意于情理之中”的悉心指点,同时善于吸收古今名家书画作品之精华。他擅长粉彩花鸟,对青花、新彩、青花斗彩、陶瓷造型、日用陶瓷花面设计及综合装饰均有研究。他曾先后承担过国家用瓷、礼品瓷、出国展览瓷和新产品、新花面等多方面的创作设计任务。 1959年,他接受外交部下达的国家用瓷创作设计任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选材及表现形式与器型装饰的关系;立体器型与平面装饰的完美结合;通景画面布局中的分割穿插、转折而又自然过渡及相互组合到连贯呼应;纹样的疏密虚实和色彩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直到从单件到成套餐具、茶具、酒具、咖啡具形成统一的整体,同时还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欣欣向荣的时代感。经过精心设计,终于获得成功。经专家鉴定:《山茶花》、《梅花》、《水仙》等作品,完全符合国家外事要求,被外交部指定用于国家用瓷专用画面。其中《山茶花》入选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评比”,获一等优秀作品奖(日用瓷)。 1964年,王恩怀被调到高级美术瓷厂,从事日用陶瓷装饰画面的创作设计。当时的中国日用陶瓷装饰花纸才起步,极大地影响了景瓷的出口,他毅然担当起该厂的出口日用陶瓷器型与画面创作设计任务。为做好这项工作,从市场需要出发,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了解到的市场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经过努力,设计出30多种新造型、新画面投放市场。其中《蝴蝶兰》、《喜鹊梅》、《红梅》印刷花纸,连续多年畅销国内外市场,经久不衰。 王恩怀在40余年的陶瓷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无论是寥寥数笔的小品,还是精心营构的大作,笔下无不是倾注对生活的热情,挥洒成形神兼备诗意盎然的妙品;无论是活泼淘气的小松鼠,或是倾神学语的鹦鹉,还是鲜翠朱紫的花果,无不跃然瓷面,气韵天然。他的青花釉里红《晨露晓趣》六方扁瓶,充分运用青花釉里红材质特点,描绘出晨露中盛开的牵牛花和活泼的小鸟,寥寥数笔,神形毕肖,栩栩如生。他亦善综合装饰,其作品《春韵图》综合装饰玉珠瓶,以淡绿纹片釉为底色,在釉下施彩青花玉兰,釉上施彩牡丹、海棠,色彩缤纷典雅,相映生辉,构图变化多姿,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他的青花斗彩《大寿图》瓷瓶,采取在对比中求统一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釉下用色彩浑厚、庄重的青花画枝干桃叶,在釉上用胭脂色施彩硕果,构图按器型而变化,苍劲有力的青花枝干和片片翠蓝的桃叶衬托于累累的硕果之中,色彩对比强烈,但又安静协调灵动,使人感到果香浮动、赏心悦目。他的《芳园春色》100件粉彩瓶,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举行的全国陶瓷美术展评中荣登榜首。 王恩怀的长子王清平,1962年出生,1976年随父学艺。就职于景德镇市为民瓷厂艺研所。其作品经常被选送到国内外展览,在评比中多次获奖,其中综合装饰《农家幽趣》200件瓶、《白木槿花》45头餐具获国家级奖。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