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凡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0225
人物姓名: 王大凡
人物异名: 名:堃;别号:希平居士;黟山樵子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296.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88年
卒年: 1961年
亲属: 王晓帆;王怀俊;王怀治;王怀明;王怀亮;王筱兰;王莹
非亲属: 汪晓棠

传略

王大凡(1888~1961),名堃,别号希平居士,黟山樵子,少年时代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13岁时来到景德镇,在姐夫的“红店”里学习陶瓷图案技法。拜汪晓棠为师。在良师的悉心指导下,不仅在绘画上有所建树,诗词歌赋也有长足的进步。1915年,所作瓷板画《富贵寿考》荣获当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牌。 1922年,王大凡参与王琦等人创办“瓷业美术研究社”和《景德镇工艺时报》,旨在推动中国瓷业美术发展,培养陶瓷艺术人才和进行学术宣传。1926年,瓷业美术研究社被溃散的北洋军阀刘宝堤军队抢夺,被迫解散。1928年秋,与王琦联络同仁汪野亭、刘雨岑等发起成立“月圆会”,每逢月圆之时集会互相观摩作品,交流创作心得,为推动景德镇陶瓷技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解放后,王大凡先后在工艺社、美术合作社从事陶瓷绘画的研究工作。1956年,调轻工部陶瓷研究所任研究员。1959年,首批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为中国文联美术家协会高级会员、曾当选省政协常委、省美协常务理事。 在漫长的绘画艺术生涯中,王大凡坚持以诗入画,以画入诗。他创作的艺术作品和题材多源于历史典故、民间小说、小说故事中的历代贤臣良将和诗词歌赋。著有《希平草庐题画诗稿》(未出版)。其代表作品有《木兰从军》、《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晚期主要作品有《大禹治水》、《苏武牧羊》、《梅妻鹤子》、《闯王进京》、《新八仙》等,深受中央首长和美术界大师的赞赏。《人民画报》、《人民中国》等刊物曾刊载其业绩与作品。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专题

研究员
职位
高级会员
职位
常委
职位
常务理事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