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远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0150
人物姓名: 杜重远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273.pdf
性别: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898年
卒年: 1943年
籍贯: 吉林省怀德县

传略

杜重远(1898~1943),吉林省怀德县人,是一位热忱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他曾为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改革倾注了心血,与景德镇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杜重远早年留学日本,专攻陶瓷。毕业回国后,决心经营瓷业,以实业救国,曾在沈阳开办隆兴瓷业公司。1934年初,他应当时江西省政府的邀请,来到江西,并亲临景德镇深入调查,写出了《景德镇瓷业调查记》报告,以后又与国民党当局多次交涉,对景德镇的瓷业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洋瓷倾销,景瓷衰落,工艺退化,许多瓷窑停火。百余座烟囱,出烟的不过十之一二。所以省城有人主张,将瓷业中心从景德镇迁往九江,也有的主张迁到鄱阳。如果这些意见得到实施,景德镇的瓷业将毁于一旦。在这重要抉择时刻,杜重远经过深入调查,全面地分析了景德镇的情况,向当局报告,力辟众议,大声疾呼:“景德镇为我国第一产瓷名区,其景况之隆替,非特系乎民生之荣枯,抑且关于文化之兴衰”。指出衰落的原因,是“政府之放任所致也”,他吁请“实业当局、各方领袖,急起设法,速谋补救,勿使此千年国粹而淹没沉沦,则幸甚矣”经过他多方努力,国民党当局才决定重振景德镇瓷业,并由杜重远主持其事,避免了景德镇瓷业中心的人为转移。 杜重远通过调查,他制订了改革陶瓷工业的措施。认为瓷业只有各方加以改进,“内外兼攻,百弊尽除,非特恢复原状,且将发扬而光大之”。关于改进的措施,提出了以下诸项:一、取缔“禁春窑”(春节以后窑停烧二月);二、禁止“买位置”(烧窑工向窑主交钱买岗位);三、取缔宾主固定制,规定各行各业可以货随客便;四、确定窑身规格;五、筹设原料精制厂,统一下料配方;六、创办模范窑厂、瓷厂;七、成立陶研所;八、建议柴窑改煤窑;九、创办陶瓷试验所;十、办瓷业陈列馆;十一、设立陶瓷推销处,广开销售渠道;十二、筹设供销合作组织,组织瓷器参加土特产展览;如此等等。虽然其中大都因故未能实现,但这些改革措施的提出,犹如“吹绉一池春水”,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波澜。 1934年12月成立陶业管理局,杜重远担任局长。他首先创办了“陶业人员养成所”,从上海、南昌等地招收高小毕业生,共72人,通过灌输进步思想,赋予艰苦责任,以后这些人中不少成了抗日救亡骨干。其次创办旧式模范瓷厂和新式工厂,采用机器制瓷。并与瓷业改革相配合,按不同地段,不同行业,分别在徽州会馆小学、何家洼小学、福建会馆小学和湖口会馆小学等地,办起了若干个工人训练所,对工人进行时事、文体与技术教育,共训练瓷业工人1695人。同时利用瓷业管理局门口的场地,办起露天讲演场,进行国内外形势与瓷业改革的教育。通过一系列工作,团结了一大批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为景德镇瓷业的恢复与发展做出贡献。还组织了一批人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使曾经一度沉寂的景德镇出现了活跃的气息。 杜重远于1935年因《新生周刊》事件,被迫暂时离开景德镇。1936年和1937年回景德镇视察和演讲,1937年底正式离开陶业管理局。1943年,在新疆惨遭盛世才毒手而为国捐躯。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专题

局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