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257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佛教
分类号: D635.56
页数: 4
页码: 2275-2278
摘要: 佛教传人景德镇较早,三国吴时,浮梁有双峰寺,晋代有显教寺,在浮梁县城的南隅,已废弃。清时为先农坛。古人有“晋代风流尽徘徊、木影重”之句。
关键词: 宗教工作 佛教

内容

佛教传人景德镇较早,三国吴时,浮梁有双峰寺,晋代有显教寺,在浮梁县城的南隅,已废弃。清时为先农坛。古人有“晋代风流尽徘徊、木影重”之句。
   北魏年间,浮梁县建有高际庵(旧称高际禅寺),规模较大,占地达500平方米以上,唐、宋、元三朝均有不少文人来寺并留下诗句刻碑文。
   唐天宝十二年(753),僧用创能仁禅寺;元和七年(812),僧珐创隆安寺;大中年间(847-860),僧幽公创宝积禅寺,宋僧佛印修戒于此;大中七年(854),僧普创建青峰寺,寺在浮梁县城东隅青峰山。该寺元末毁,明洪武年重修。宋乾德元年(963),僧崇首创黄山禅寺,寺庙座落在浮梁县鹅湖镇天保宋村的黄山。元代末年(1368),兵焚。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万历年间扩建,更名为皇山寺。
   宋真宗(998—1022)时,僧秀松在镇市都创建景德寺,元毁。明洪武二年(1369)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修。宋景德年问,僧秀松禅师在市南山建居云寺(后称南云寺),尔后,古寺毁于兵焚。
   宋有万寿寺(今景德镇市蛟潭区内蒋村万寿山),寺前小溪山上还留存北宋名士王仲舒、金君卿游览时留下的题字摩岩石刻。
  宋绍兴九年(1139),僧敬在市东南湖田村南河南侧石门山建石门寺;绍兴十年(1140),僧绍溪在里仁都肠府山建呖府寺。元末毁,明洪武元年重修。
   明洪武间在长芗都建禅师庵,在里仁都(今莲花塘)建五龙庵(此处旧称“和尚坞”)。
   清道光十二年(1832)《浮梁县志》记载的寺庙计125处,仅隋、唐、五代时期兴建的就有16座。
  清末民国期间,景德镇境内曾建过一些寺庙,均属民间信仰。诸如镇上的仙娘庙(1901年建)、华陀庙(1915年建)、杨泗庙(1915年建)、老关帝庙(1921年建)、财神庙(1930年建)、王灵官庙(1938年建)。境内实际住有出家人的庙宇仅二、三十处。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时有寺13所,庵3所,其中住有和尚3人、尼姑3人、居士21人、斋公5人、斋婆4人、信徒63人。1965年整顿寺庙后,仅保留佛教禅师庵、老关帝庙及道教斗姆宫3处,僧、尼剧减。“文化大革命”中,所有道观寺庙全部停止活动,许多庙宇被拆毁或改作其他用房,僧尼被赶出寺庙,信教群众也受到冲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宗教政策逐步开放。1981年5月,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肠府古寺对外开放,为景德镇市佛教活动场所。1982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文件后,宗教工作出现新的局面。1984年6月,省人民政府确定颐府古寺为全省重点寺庙。
   第二节寺庙
   高际寺高际寺,旧称高际庵,位于浮梁瑶里,始建于北魏年间。
  在高际寺前一里处有一座石板桥,名“一心桥”。桥边有一座3层结构的六角亭,亭内有宋代名人黄庭坚、范成大、朱熹和元代代州司马陈东等人诗词刻碑。过了一心桥,到达仰天台,高际寺就在眼前。这里苍松吐翠,林壑幽美,奇峰怪石,栩栩如生,层峦叠嶂,紫烟袅袅,流泉飞瀑,风光如画。在西侧坡上,建有一座佛塔,此塔建于唐朝,高约17丈。此塔分5面,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
  高际寺有3堂6室,背北峰,朝南山口。正殿供奉释迦牟尼像,二进大堂为传经房和贵宾休息处,后进为住持和长老的禅房。大院左边是寮房,右边是斋堂。后院是客房,客房院内有异树奇花和一口小水塘。出后门,上行108米,就到东塔之下。此塔全用片石米浆和石灰砌成,上有南宋进士杨万里(1127—1206)用竹竿捆芦苇沾泥浆书写的四个大字:“高际禅寺”。
  宝积禅寺宝积禅寺座落于浮梁旧城北去3华里处。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该寺原名冷泉寺,在浮梁县三里都马兰山下,因被洪水冲毁,故于唐大中年问(847-859)由名僧幽公迁至今地重建,取名宝积寺。其意有两种说法,一为宝山临近昌江,河滩金沙遍地,故名“宝积”;又为于兹禅师言道,佛以启迪智慧为“宝”,沉淀灵根净化人生为“积”,其寓意两者皆有之。
   宋庆历三年(1043),年仅12岁的林丁原在此出家为僧。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他应召人京,觐见神宗皇帝,并以他非凡的谈吐、广博的见识和对佛经义理的宣释,深得皇帝和各位大臣的叹服,神宗当即称他为“僧中之魁”,赐其法号为“佛印”,把高丽国进贡来的磨衲金钵赏赐给他,还敕封宝积寺为“佛印道场”。
   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修宝积寺时,在寺后建了一座“三贤堂”,祀奉佛印、苏轼、黄庭坚。宝积寺因佛印而成就了一段历史上的辉煌。然而自元以后,累建累毁,至今只剩孤碑遗迹。
  1985年,宝积寺正在恢复重建之中。当地政府致力于开发旅游资源,使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得到很好的交融、挖掘和保护,使之为社会和人类服务,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肠府古寺肠府古寺座落于景德镇市昌江西畔的肠府山四图里段东麓山谷。据清道光十二年《浮梁县志》记载,呖府山古称阳阜山。也有传说,大禹治水后,驻足结庐于此,炼丹修行,功成飞入天庭。玉皇敕封其为“砀府真君”,故后人以“呖府”二字冠其山,谓其寺。
   据说在唐代,四川云僧在呖府山建寺庙。北宋庆历二年(1042),浮梁进士金君卿到寺中道览,并吟诗留念。
  据史记,宋绍兴三年(1133)秋,抗金名将岳飞自江州(今九江)取水道入朝,浮鄱江,渡昌水,驻于肇阳石壁之下,为呖府古寺题下楹联一副:
   “机关不露云垂地;心镜无瑕月在天”。
   当时山僧朗日为感激岳飞,款待3天而去,从此以后,古寺香火更旺。
   宋绍兴十年(1140),僧人绍溪募化十方,在旧址南侧建起一座小庙,仍名“呖府寺”。
   元朝末年,寺毁于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兵焚中。明洪武元年(1368)在毁址上重建此庙,继而又毁。
  清朝,僧人重建此庙,正名“呖府古寺”,其名沿续至今。凡以后所造建的寺庙与原始庙址均相距三百余米。原庙为“内”寺,现庙为“外”寺。“内”寺有清泉一泓,终年不竭,名曰“祥云泉”。清朝中期,肠府古寺残景悲凉,一落千丈。嘉庆二十二年(1818),诗人郑廷桂的诗记叙了古寺废墟,诗云:
   “机关不露云垂地,心镜无瑕月在天。
   闲诵岳王楹帖句,吻山寺废几何年”
  解放后,古寺由佛教僧众和居士护持,香火不断。“文化大革命”中,古寺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1981年5月,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肠府古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1982年7月(农历6月19日),首次举行观音法会。1984年6月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寺庙。现保存的是民国初年的一幢一进三开间的类似民居的建筑,门楣上墨书“肠府古寺”四个大字,大殿供奉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弥勒等菩萨像。
   观音阁观音阁,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位于里仁都石棣山层崖上,山崖下为昌江,背东朝西,下有一亭,西有短墙,阁前祀观音大士。清乾隆帝曾畅游观音阁,钦赐观音坐正殿,文昌坐后殿。由阁的左边进去是外客厅,客厅后面是方丈室。方丈室的右面,有石阶环绕而上,直到得月台。台前全用石板铺地,靠西面围有石栏杆。再往上就是大雄宝殿,里面塑有如来佛像,清嘉庆时重修,并建文昌阁。
  民国初年,住持僧观莲法师募化景德镇“三帮”(徽帮、都帮、杂帮)商人和城乡信士子弟捐资重修,于民国5年(1916)春动工,民国6年8月竣工,建成3层楼阁“宝山楼”。
  1972年,因新建青塘电厂公路,殿宇被毁十有八九,最后只剩一座观音殿。
  景德寺景德寺座落在景德镇市昌江西岸的凤凰山上。史书记载宋真宗笃信佛道二教,即位时在全国各地大肆修建庙宇寺院,多处寺院都钦赐他的景德年号作为寺院的名称。所以当地相传“未有景德镇,先有景德寺”这一说法。
  据清道光十二年《浮梁县志》记载,景德寺始建于宋真宗景德年初(1004),原寺位于景德镇市小港咀工农街(今陶销仓库),由当时的僧人秀松禅师开创,规模宏大,兴盛一时。当时江西刺史王十朋慕名来寺参观后题诗:
   十里林郊山四围僧迎刺史启禅扉
   莫从宦海扬帆去还指乡园信马归
   民隐须陈怀夜漏圣恩未报愧朝衣
   斯来触我梅溪念何日红尘隔翠微景德寺元时毁于火,明洪武二年(1369)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由景德镇刘希圣善士护持。时至新中国成立时仅存一座天王殿,其余殿堂只存遗迹。
  南云寺南云寺,古名居云寺。由宋高僧秀松禅师于景德年间启建,距今一千余年。据传,当时景德镇南山(南云寺今址)山松秀丽,鸟语花香,一年四季,风景宜人,禅师乃选此建寺,并留下“景德皇帝景德泉,天下清名天下享”之偈语,从此景德瓷器蜚声海内外。尔后古寺毁于兵焚。
  20世纪90年代,有景德镇信士于居云寺旧址前后启建了“三佛殿”、“观音殿”等寺院殿堂。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高际寺
相关作品
宝积禅寺
相关作品
肠府古寺
相关作品
观音阁
相关作品
景德寺
相关作品
南云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