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台站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2527
颗粒名称: 第一章台站建设
分类号: TU248.8
页数: 6
页码: 2243-2248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江西省景德镇市广播电视的台站建设。
关键词: 广播电视建筑 台站建设

内容

第一节城市有线广播站
   城市流动广播1950年,景德镇市开始流动扩音广播,广播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4-6月,设备有一部50瓦扩音器,两个喇叭,一台小型发电机,一个工作人员;第二个阶段是6-8月,固定了地点(地点不详);第三阶段是9-12月,有三部扩大机,20个喇叭,四个话筒。
  市有线广播站1951年4月5日成立有线广播站(另一说:据1954年市政府办公室编纂的“景德镇市五年大事记”中所载:“1951年5月1日有线广播站正式成立”),当时全部设备仅有一个40瓦扩音机、两只5瓦号筒扬声器,一位工作人员。受当时电源条件限制,播音亦是时播时停。
  1952年,广播站设在南门头(老新华书店右侧)一幢三层楼内,人员有三人,一部300瓦扩大机,两只高音喇叭。
  1953年,广播站搬到南门头(京剧团对面)。购置了TY -2X250瓦扩音机(附前级增音控制器),500瓦扩大机2部,机房内有一部铁壳控制桌,一部日本进口的钢丝录音机,一部长城牌铁壳五灯电子管收音机。
  1953年,市区广播线路二条,一条由南门头至陶瓷销售公司门口,约500米;另一条由南门头到斗富弄,约500米。
  1954年,机房设备有250瓦扩音机2部,新添置500瓦扩音器一部,50瓦的收音带扩音机一部(作转播用),一部旧铁壳美国产7灯收音机(作收讯用),10—15瓦号筒扬音器20只,分别安装在街边繁华地段。
  1955年,扩大器8部,扬音器128只。同年,广播线路陈旧,经常发生碰线、断线故障,每天专门接线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整天,是年下半年全市机关、工厂、学校安装广播线,坚持正常开展广播体操,在三、四季度增加喇叭150只。
  1956—1958年,广播站添置一部500瓦扩音机。广播线路分四端输出:东到新厂,西到河西枫树山,南到银坑坞,北到半边街,线路长约12.5公里。
  1956年6月1日建立浮梁广播站,逐步在各区、乡所在地安装喇叭244只。1959年随着其县城划归景德镇市而进入城市广播站广播网。
  1957年,全市有喇叭514只,输送电力2300瓦。
  1958-1959年,公社、工厂、街道广播站迅速建成,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个广播网。在建站过程中,一切筹建工作都是在社、厂等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单位自己负责,全部经费都由群众自觉筹集。当年,喇叭数量已达1797只,输电量2485瓦。
  1958年,景德镇市有线广播站的发展在全省中发展较快,表现突出。当年山西省曾派广播事业代表团来市参观,并赠以红旗。
  1959年3月,浮梁广播站和景德镇市广播站合并。为发展城区有线广播,开始了扬音器人户工作,入户扬音器总数达5200只。当年,同时高速度地发展有线广播,使有线与无线并举,二者互相辅助,互相促进。因而仅在上半年内,就使许多过去还没有来得及建站的公社和没有广播站的工厂、办事处全部都建立了广播站。据统计广播站达25个(安装扬音器5000只),输送电量(扩音机总功率)3890瓦,各社场、各办事处、十大瓷厂都有自己的广播站,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广播网。全市已拥有收音机900部,喇叭5100只,普及到全市每个车间、生产队和每个居民区。全市平均每13户有一只喇叭,其密度为当时全省最高记录,在全省广播事业会上被评得先进红旗。
  1960年按照市区地形和机器发射能力,新建天线。高度50-60米,检修地网,将糜烂铁线改换铜线。喇叭数量增加到8000只,城市有38761户,约平均五户一只喇叭;农村32596户,平均约7户一只。年底达13000只,全市平均5户多一点一只喇叭。
  1961年加强了机器维修工作,健全了各项制度,停播事故大减少,音质音量有所改善。特别是改装了天线地网,对提高发射功率起到一定作用。
  1962年,根据市委指示,对城乡基层广播网进行了一些调整,停止了一部分不够条件、质量不高的广播站。从总的情况看,保留一部分条件较好、能坚持正常播音的广播站。广播站的数量虽比过去减少了,但在质量上经过整顿已有提高。1962年,发射机输出电力是1000瓦,不能覆盖全市城乡,原因是天线不符合标准,地网易于失效,而中波发射主要是靠地网起作用。若将天线由现在36米加到60米,地网应用电解铜线装设到山下潮湿地带,以求提高发射功率。这样做工程较大,加上物资缺乏,天线、地网不能彻底改装,只能初步改进,使发射功率保持稳定。
  同年,为了解决广播与电话串音的矛盾,并为今后广播网发展准备条件。根据市委指示,一方面停止了广播台利用电话线对农村广播,改由农村广播站直接转播本台发射节目。并在工人新村建立闸刀房,每晚7—9时定时广播、传送讯号。此时,浮梁各地都能听到广播,传送讯号停止后,电话线恢复通话。另一方面加强了广播台直接对城市输送有线广播,设立了专门的有线转播站,固定了专人管理。对广播线路进行全面整修,喇叭作了合理调整与充实,比原来增加了三倍多。绝大部分喇叭均已人户,并逐步恢复了收费制度,喇叭音质音量都比过去有改善。
  1964年,贯彻省第八次广播工作会议精神以后,集中力量大抓城乡广播网的整顿,巩固和重点发展工作,使广播宣传阵地日益扩大,喇叭数量显著增加。到年底统计,市区喇叭由1963年138只增加到777只。联通市站的城乡基层站,由1963年的4个站350只喇叭增加到10个站773只喇叭,当年全市能够听到市站节目的喇叭共有1845只,比1963年562只增长了3倍多。
  为进一步整顿和恢复全市广播网,市委、市人委成立“整顿广播网领导小组”,保证整顿广播网工作的顺利进行。领导小组的成员以市委宣传部和人委有关领导为主,吸收邮电、广播、财政、工会等有关部门参加。整顿广播网的力量培训,各公社抽调1-2名电话员、广播专职机线员,由邮电局和广播站集中短期培训,为全面整顿和恢复广播网准备了技术力量。根据省财政厅、省广播局规定:“广播站的经费主要依靠地方和群众自筹,同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精神,市站附设中心站,其设备则由地方附加费解决。工矿企业广播站的建设经费(除用户喇叭由用户自费外)和市站内部设备,由地方附加费拨款。地方附加广播网建设费5400元,由市财政局在地方自筹费内拨款。
  按地区先后接通市站与工厂广播站的线路,逐步发展街道和里弄喇叭。1964年恢复戴家弄至太白园和扩展市站至工人新村的两路主线,使这些地区的工厂广播站能转播市站节目,并在靠近线路居民中发展一些用户喇叭。1964年下半年恢复和发展通往东郊工业区和市郊公社广播线路,以便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形成一个广播网。
  1965年以后,特别是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城市广播迅速发展。广播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它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为宣传、普及毛泽东思想服务,尤其是当时提出“传达毛主席指示不过夜”的口号,使各级党政部门更为重视发展有线广播,景德镇建立工厂、大队广播站21座,厂矿企业广播10座,安装各类扬音器9400余只。
  1968年12月至1969年4月,电台革委会响应中央号召,学习山东滕县的普及农村广播网的经验,把党中央的声音传送到广大贫下中农的家中。于是开展了帮助全市各社(场)建广播站的工作,瑶里公社做得又快又好,做到了村村安装广播线,户户有喇叭响,田头、村口有高音喇叭。为此市革委会专门在瑶里召开现场会,市革委会主任刘建华(文革前的省委组织部长)到会讲话,号召向瑶里学习,加快全市农村普及广播网的建设。
  1969年,采用了载波广播技术,自制设备,在市区至各公社(场)的电话线上同时输送载波广播信号,电话、广播互不影响,市台信号已覆盖全市24个公社(场)。
  1976年,通过全面整顿城市有线广播网,市区共安装广播喇叭10750只,为1965年的4倍。线路长度304华里,基本上做到了条条线路通,只只喇叭响。同时,协助许多厂矿、学校和较大单位,建立80多个城市广播放大站。
  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开展了全市性的有线广播网大整顿。市委拨给有线广播专用经费,街道居民委员会从人力、物力方面支持,并动员群众自筹资金,购买广播喇叭和讯号线,同时,还从留城待业青年中选派6名青年协同架线,安装喇叭。在发展广播事业中,坚持一手抓无线,一手抓有线,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又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做到有主有次,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各个击破。仅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市区的南北两个区全部线路的整顿任务。共整修换新线路100多公里,增加喇叭6000多只,做到条条里弄通广播,户户能听喇叭响。
  1978年以后,由于城市无线电收音机日益普及,电视事业大发展,有线广播的发展出现滑坡现象,规模缩小,扬声器锐减。全省多数地区呈下降趋势,但景德镇市仍保持发展势头,用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对市区和市郊区进行混合覆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全市有街道、工矿、学校广播站97座,人户扬声器增到2.15万只。
  1978年增加有线广播喇叭6300只,更新广播线路50000米。
  1977—1978年埋设了市至区站地下线71公里,架设了广播专线76公里,使市区和乡、场广播站联成广播网。
  1979年成立景东区、景西区广播站,除转播上级台站节目以外,还开办自己的节目,一般是“社(场)新闻”、“经验交流”、“文艺”等。
  1984年,全市城乡拥有大小广播站、放大站97个,入户喇叭21514只。有线广播专线、主线、架空线和地下线总长达3277公里。同年,根据市委景党发[84]35号文件精神,停止市区有线广播。
   第二节无线广播电台
   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
   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于1959年3月1日正式成立。1959年9月25日开始播音。全天播音4小时,是当时全省第一座市级台。
  1959年2月1月,开始筹建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是年2月,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为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将景德镇市广播站和浮梁县广播站合并成立台站合一的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在筹备过程中,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送来300瓦发射机一部。市委及时解决了经费、干部、房子等重大问题,并相应地作出了支持建台的决定,因而得到全市各有关部门的无私援助。邮电局调来一个长途机务班;电厂调来高压线工人共20人,架设起33米高木杆天线;建筑工程局用两天两晚的时间建造了一座30平方米机房;临川县广播站及时支援500斤铜。经过奋战七昼夜,在莲社路旁荒芜的废丘上建成了发射台。由于得到各部门大力支持,使用资金仅35000元。台内拥有33米高木质天线杆,一部300瓦发射机,发射功率为300瓦,波长214.28公尺,频率1400千周。
  1963年5月24日,根据全省只设一个电台的精神,景德镇电台中止播音。
  1963年2月至9月,无线广播停止,设备封存,人员裁减,但建制未撤消。全台工作人员33人。台内设新闻部、技术部和中波办公室。无线电设施使用执照退回省邮电管理局。1963年9月发射机房迁太白园。根据省战备会议精神,市委拟请市人委于7月5日召开恢复市广播电台筹备工作会议,并以景发[65]125号文件下达,决定于1965年10月1日起开始播音,功率由300瓦扩大到1000瓦,频率1400千周。
  1965年9月26日,广播电台迁到太白园,恢复正常发射,每天三次,电台发射功率增至1000瓦,频率不变。
  1981年,古城中波发射台启用,太白园发射台同时停播。
  1968年电台频率改为1476千赫。
  1972年电台频率改为1467千赫。
  1985年9月25日,调频广播正式播音,立体声广播同时试播,功率100瓦,频率为104.3兆赫。
  调频广播具有音色好、杂音小、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在市区及近郊农村有调频段的收音机,都可以收到这一频率的调频广播。立体声广播发射机具有立体声和单声道并容的性能,所以没有立体声调频功能的收音机,也可以听到立体声广播的节目。
  无线广播实验台景德镇广播实验台称806台,建于1964年,台址在太白园,占地4.5亩,安装1千瓦发射机2台,300瓦发射机l台。用1台1千瓦发射机、频率14阗千赫播出电台节目,其余2台用于广播实验。另外就600、800、927、1521千赫等频率实验。发射天线均为76米高的铁塔。
  1976年4月开始筹建至1977年8月完工的中波台,座落在古城乡官庄村。新建无线广播中波发射台,占地面积12800平方米,基本投资19.8万元。架设76米高拉线式发射铁塔4座及长7.5公里传音电缆,发射功率共3千瓦;还有三部10千瓦的发射机随后投入使用。同时,铺设地网四副,圆直径120米,埋设紫铜线总长度28800米,转播中央、省和发射市台广播节目。
  1980年以后,陆续增加1千瓦发射机1台,10千瓦发射机2台。
  1983年底,从福建前线电台(今海峡之声电台)购置两部7.5千瓦广播发射机(一主一备),高低压配电柜、天馈系统、50干伏安发电机组等技术设备,全天播出节目时间10时15分,全天各机累计播音57小时30分。加大了无线广播的发射功率,扩大了广播覆盖面。全台工作人员13人,全市人口覆盖率69.4%。
   是年,中波台试制并使用了“一塔多频”新技术和“天馈线倒换”新装置,使两套发射机可以轮换工作,保证了安全播出。
  1984年3月完成设备搬迁,安装、调试7.5千瓦中波发射机。
  1985年9月1日,无线广播采取线路传播和调频相结合,传输中控室至发射台的广播信号。
   第三节景德镇市电视台
  景德镇电视台景德镇电视台的前身是景德镇电视差转台。1979年初,市广播电台向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市区马鞍山筹建千瓦彩色电视发射台。这一要求得到上级部门及省广播厅支持,经协商达成协议:土建工程由景德镇市解决,发射机经费由省厅解决。随即成立彩色电视转播台筹备小组。并由市政府出面召集全市各三线厂家集资13万元。5月破土动工,10月建成400平方米的发射机房。12月装机调试就绪。1980年元月,马鞍山发射台开播。景德镇彩色电视转播台的建成,是江西省第一座地、市级中功率彩色电视发射台,该台占地3200平方米,主要转播省电视中心台的节目和中央台第一套电视节目。由小功率差转台改建成中功率1千瓦的彩色电视转播台,收二频道(高山台)发六频道,图像伴音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覆盖面增大。
  1981年,市广播电视局自筹资金10万元,筹建马鞍山发射台铁塔工程,在郑州邮电部设计院协助下,设计101M电视发射、微波接收两用自立式主塔,在河北邮电部保定铁塔厂加工,铁塔自重40.8吨,造价(含天线桅杆、四层蝙蝠翼)8万元。1982年6月组织四辆大型平板汽车直驰保定,6月下旬铁塔部件全部运抵马鞍山顶,7月由省厅天线安装队会同全省各转播台天线工组成20多人的铁塔安装施工队,仅用一个月时间架起了101米自立式天线铁塔,架4层16片蝙蝠翼天线,覆盖面扩大。施工费耗资2万元(含塔基处理)。
  在实施铁塔工程同时,还自筹资金10万元,在桂林邮电部532厂购进5瓦、4吉赫微波发射接收机两套机组。在邮电部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助下,于1982年9月26日开通庐山至景市微波电路,全长直线距离127.6公里。当时,该线路是全省第一条超长距微波传输电路,在全国是第二长的微波电路。至此,景德镇市的电视转播手段已进入较为先进的正规化轨道,步人现代化行列。电视传播质量大大提高(全图像伴音),直接人口覆盖率为80%以上,与乡镇差转台联网后全市城乡人口覆盖率达95%,并覆盖邻县部分地区。1983年由市财政拨款21.1万元购置1千瓦双通道彩色电视发射机一台,新辟八频道为转发江西电视台播出节目专用频道。
  1983年2月着手建立景德镇电视台,第一批设备投资20万元,设备有摄像机、编辑录像机、便携录像机、放像机、简易字幕机。1983年12月19日,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景德镇电视台,正式对外呼号。
  1985年投资5万美元,直接从日本进口一批摄、录、编设备,9月底设备全部到达,基本满足了当时市级电视台的工作需要。同年5月1日,八频道发射功率由50瓦扩大到1000瓦。
  电视差转台1970年,由领导与技术人员组成筹建南山电视差转台会战小组。12月,在景德镇市郊海拔500米的南山顶建起了90平方米发射机房一座,基建投资5000元。为了节约经费,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广播电台全体同志参加运砖、砂、水泥等义务劳动,并发动全市小学3—5年级学生,投人为建电视台做贡献的运砖义务劳动。工程技术人员自制安装调试大型铜线网状喇叭型接收天线,架设10米高十字发射天线一副,架设4公里高压(6300L)输电线路,4公里电话线路一条。当时国内尚未有厂家生产电视差转机,因而该设备也只能由电台技术人员自行装配。经过半年的筹建,电视差转台于1971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发射功率50瓦,接受省电视台五频道节目(梅岭),由一频道发射,覆盖市区人口60%以及波阳、乐平的部分地区。每天晚上6时开机,10时结束,每周播出时间28小时。由于远距离接受信号弱,只有2-3级。1974年,庐山701电视转播台投入运行,信号加强。马鞍山差转台迁至市内景德镇饭店七层楼顶;同时,从广播事业经费中挤出4000元购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电视设备厂50瓦差转机一台,收发频率改为收二(庐山台)发四频道转播省台节目,接收天线是双层五单元天线阵,发射天线是双层十字天线,覆盖市区人口70%。
  随着市电视事业的发展,不少单位和农村为了观众收看好电视节目,先后建立电视差转台。市农村共有电视差转台38座,直接扶助经公桥、储田、峙滩、西湖、桃墅等5个乡、村建成了差转台。1979年12月江西无线电厂(713厂)电视差转台建成投入使用。1985年1月乐平县电视差转台(草鞋山)建成开播,功率50瓦,发12频道。同月,鹅湖区电视差转台建成开播,功率50瓦,收六发九。同年2月,鹅湖区南安乡北安村自筹资金建成全市第一座村级电视差转台,并投入使用。
  微波站1982年9月22日,景德镇市彩色电视转播台的自立式钢材结构微波电视发射铁塔安装完毕。这座全省最高的发射塔塔基根开13.8x13.8米,塔高101米,全部用角钢热镀锌制成。微波天线直径3.2米。微波中继设备安装在庐山701电视台机房,与省微波电路电视信号中频接转,接收设备安装在本台机房内。收播发射后,大大提高电视接收质量。
   第四节省广播电视厅驻市记者站
  省广播电视厅驻市记者站于1982年12月建立,当时只有2人,1983年增调1人,共3人。记者站历年来发稿任务每年150篇,拍电视片每年发稿量达80多件,最多时一年拍片量100多件,历年都超额完成任务,有的年份稿件采用量较多时达180篇。在发稿任务中获奖作品有:1984年《景德镇雕塑瓷厂效果好》获江西电视台新闻二等奖,同年《陶瓷设计师》获江西电视台专栏节目奖,作者:周贵邦。同年7月批评报道《景德镇市外贸部门对瓦楞纸保管不善,造成严重破损》获省电台三等奖,作者:于木水。1985年《景德镇下水道年久失修,积水淹没马路》获江西电视台三等奖,作者周贵邦等。
   表7-1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台站分布情况
   说明:含乐平。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