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2526
颗粒名称: 广播电视志
分类号: G225.6
页数: 26
页码: 2243-2266
摘要: 广播电视是党的主要宣传阵地之一,创业35年以来,对景德镇广大瓷业工人和干部为主体的社会群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 广播 电视 景德镇

内容

景德镇市有线广播事业创始于1950年4月。1951年4月5日成立景德镇市有线广播站,正式开始广播。1956年5月成立浮梁县广播站。其后数年间不断发展,在工厂和农村建成了一批基层广播站,普及了有线广播。1959年大力发展城乡有线广播,开始了喇叭入户工作,一个以市站为中心,连接千家万户的有线广播网已形成。同年4月,景德镇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从此,无线与有线广播相结合,扩大了广播覆盖面。1971年5月,南山电视差转台建成并投入使用。1983年,庐山至景德镇的电视微波电路开通。这是全省第一条超长距微波传输电路,使电视转播手段现代化。同年增办了六频道自办节目,由转播台发展成为电视台,标志着景德镇市电视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984年,有线广播的重点转向农村,市区有线广播逐渐被无线广播和电视所取代。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广播电视网已经形成。
  广播电视是党的主要宣传阵地之一,创业35年以来,对景德镇广大瓷业工人和干部为主体的社会群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一章台站建设
   第一节城市有线广播站
   城市流动广播1950年,景德镇市开始流动扩音广播,广播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4-6月,设备有一部50瓦扩音器,两个喇叭,一台小型发电机,一个工作人员;第二个阶段是6-8月,固定了地点(地点不详);第三阶段是9-12月,有三部扩大机,20个喇叭,四个话筒。
  市有线广播站1951年4月5日成立有线广播站(另一说:据1954年市政府办公室编纂的“景德镇市五年大事记”中所载:“1951年5月1日有线广播站正式成立”),当时全部设备仅有一个40瓦扩音机、两只5瓦号筒扬声器,一位工作人员。受当时电源条件限制,播音亦是时播时停。
  1952年,广播站设在南门头(老新华书店右侧)一幢三层楼内,人员有三人,一部300瓦扩大机,两只高音喇叭。
  1953年,广播站搬到南门头(京剧团对面)。购置了TY -2X250瓦扩音机(附前级增音控制器),500瓦扩大机2部,机房内有一部铁壳控制桌,一部日本进口的钢丝录音机,一部长城牌铁壳五灯电子管收音机。
  1953年,市区广播线路二条,一条由南门头至陶瓷销售公司门口,约500米;另一条由南门头到斗富弄,约500米。
  1954年,机房设备有250瓦扩音机2部,新添置500瓦扩音器一部,50瓦的收音带扩音机一部(作转播用),一部旧铁壳美国产7灯收音机(作收讯用),10—15瓦号筒扬音器20只,分别安装在街边繁华地段。
  1955年,扩大器8部,扬音器128只。同年,广播线路陈旧,经常发生碰线、断线故障,每天专门接线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整天,是年下半年全市机关、工厂、学校安装广播线,坚持正常开展广播体操,在三、四季度增加喇叭150只。
  1956—1958年,广播站添置一部500瓦扩音机。广播线路分四端输出:东到新厂,西到河西枫树山,南到银坑坞,北到半边街,线路长约12.5公里。
  1956年6月1日建立浮梁广播站,逐步在各区、乡所在地安装喇叭244只。1959年随着其县城划归景德镇市而进入城市广播站广播网。
  1957年,全市有喇叭514只,输送电力2300瓦。
  1958-1959年,公社、工厂、街道广播站迅速建成,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个广播网。在建站过程中,一切筹建工作都是在社、厂等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单位自己负责,全部经费都由群众自觉筹集。当年,喇叭数量已达1797只,输电量2485瓦。
  1958年,景德镇市有线广播站的发展在全省中发展较快,表现突出。当年山西省曾派广播事业代表团来市参观,并赠以红旗。
  1959年3月,浮梁广播站和景德镇市广播站合并。为发展城区有线广播,开始了扬音器人户工作,入户扬音器总数达5200只。当年,同时高速度地发展有线广播,使有线与无线并举,二者互相辅助,互相促进。因而仅在上半年内,就使许多过去还没有来得及建站的公社和没有广播站的工厂、办事处全部都建立了广播站。据统计广播站达25个(安装扬音器5000只),输送电量(扩音机总功率)3890瓦,各社场、各办事处、十大瓷厂都有自己的广播站,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广播网。全市已拥有收音机900部,喇叭5100只,普及到全市每个车间、生产队和每个居民区。全市平均每13户有一只喇叭,其密度为当时全省最高记录,在全省广播事业会上被评得先进红旗。
  1960年按照市区地形和机器发射能力,新建天线。高度50-60米,检修地网,将糜烂铁线改换铜线。喇叭数量增加到8000只,城市有38761户,约平均五户一只喇叭;农村32596户,平均约7户一只。年底达13000只,全市平均5户多一点一只喇叭。
  1961年加强了机器维修工作,健全了各项制度,停播事故大减少,音质音量有所改善。特别是改装了天线地网,对提高发射功率起到一定作用。
  1962年,根据市委指示,对城乡基层广播网进行了一些调整,停止了一部分不够条件、质量不高的广播站。从总的情况看,保留一部分条件较好、能坚持正常播音的广播站。广播站的数量虽比过去减少了,但在质量上经过整顿已有提高。1962年,发射机输出电力是1000瓦,不能覆盖全市城乡,原因是天线不符合标准,地网易于失效,而中波发射主要是靠地网起作用。若将天线由现在36米加到60米,地网应用电解铜线装设到山下潮湿地带,以求提高发射功率。这样做工程较大,加上物资缺乏,天线、地网不能彻底改装,只能初步改进,使发射功率保持稳定。
  同年,为了解决广播与电话串音的矛盾,并为今后广播网发展准备条件。根据市委指示,一方面停止了广播台利用电话线对农村广播,改由农村广播站直接转播本台发射节目。并在工人新村建立闸刀房,每晚7—9时定时广播、传送讯号。此时,浮梁各地都能听到广播,传送讯号停止后,电话线恢复通话。另一方面加强了广播台直接对城市输送有线广播,设立了专门的有线转播站,固定了专人管理。对广播线路进行全面整修,喇叭作了合理调整与充实,比原来增加了三倍多。绝大部分喇叭均已人户,并逐步恢复了收费制度,喇叭音质音量都比过去有改善。
  1964年,贯彻省第八次广播工作会议精神以后,集中力量大抓城乡广播网的整顿,巩固和重点发展工作,使广播宣传阵地日益扩大,喇叭数量显著增加。到年底统计,市区喇叭由1963年138只增加到777只。联通市站的城乡基层站,由1963年的4个站350只喇叭增加到10个站773只喇叭,当年全市能够听到市站节目的喇叭共有1845只,比1963年562只增长了3倍多。
  为进一步整顿和恢复全市广播网,市委、市人委成立“整顿广播网领导小组”,保证整顿广播网工作的顺利进行。领导小组的成员以市委宣传部和人委有关领导为主,吸收邮电、广播、财政、工会等有关部门参加。整顿广播网的力量培训,各公社抽调1-2名电话员、广播专职机线员,由邮电局和广播站集中短期培训,为全面整顿和恢复广播网准备了技术力量。根据省财政厅、省广播局规定:“广播站的经费主要依靠地方和群众自筹,同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精神,市站附设中心站,其设备则由地方附加费解决。工矿企业广播站的建设经费(除用户喇叭由用户自费外)和市站内部设备,由地方附加费拨款。地方附加广播网建设费5400元,由市财政局在地方自筹费内拨款。
  按地区先后接通市站与工厂广播站的线路,逐步发展街道和里弄喇叭。1964年恢复戴家弄至太白园和扩展市站至工人新村的两路主线,使这些地区的工厂广播站能转播市站节目,并在靠近线路居民中发展一些用户喇叭。1964年下半年恢复和发展通往东郊工业区和市郊公社广播线路,以便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形成一个广播网。
  1965年以后,特别是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城市广播迅速发展。广播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它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为宣传、普及毛泽东思想服务,尤其是当时提出“传达毛主席指示不过夜”的口号,使各级党政部门更为重视发展有线广播,景德镇建立工厂、大队广播站21座,厂矿企业广播10座,安装各类扬音器9400余只。
  1968年12月至1969年4月,电台革委会响应中央号召,学习山东滕县的普及农村广播网的经验,把党中央的声音传送到广大贫下中农的家中。于是开展了帮助全市各社(场)建广播站的工作,瑶里公社做得又快又好,做到了村村安装广播线,户户有喇叭响,田头、村口有高音喇叭。为此市革委会专门在瑶里召开现场会,市革委会主任刘建华(文革前的省委组织部长)到会讲话,号召向瑶里学习,加快全市农村普及广播网的建设。
  1969年,采用了载波广播技术,自制设备,在市区至各公社(场)的电话线上同时输送载波广播信号,电话、广播互不影响,市台信号已覆盖全市24个公社(场)。
  1976年,通过全面整顿城市有线广播网,市区共安装广播喇叭10750只,为1965年的4倍。线路长度304华里,基本上做到了条条线路通,只只喇叭响。同时,协助许多厂矿、学校和较大单位,建立80多个城市广播放大站。
  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开展了全市性的有线广播网大整顿。市委拨给有线广播专用经费,街道居民委员会从人力、物力方面支持,并动员群众自筹资金,购买广播喇叭和讯号线,同时,还从留城待业青年中选派6名青年协同架线,安装喇叭。在发展广播事业中,坚持一手抓无线,一手抓有线,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又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做到有主有次,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各个击破。仅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市区的南北两个区全部线路的整顿任务。共整修换新线路100多公里,增加喇叭6000多只,做到条条里弄通广播,户户能听喇叭响。
  1978年以后,由于城市无线电收音机日益普及,电视事业大发展,有线广播的发展出现滑坡现象,规模缩小,扬声器锐减。全省多数地区呈下降趋势,但景德镇市仍保持发展势头,用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对市区和市郊区进行混合覆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全市有街道、工矿、学校广播站97座,人户扬声器增到2.15万只。
  1978年增加有线广播喇叭6300只,更新广播线路50000米。
  1977—1978年埋设了市至区站地下线71公里,架设了广播专线76公里,使市区和乡、场广播站联成广播网。
  1979年成立景东区、景西区广播站,除转播上级台站节目以外,还开办自己的节目,一般是“社(场)新闻”、“经验交流”、“文艺”等。
  1984年,全市城乡拥有大小广播站、放大站97个,入户喇叭21514只。有线广播专线、主线、架空线和地下线总长达3277公里。同年,根据市委景党发[84]35号文件精神,停止市区有线广播。
   第二节无线广播电台
   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
   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于1959年3月1日正式成立。1959年9月25日开始播音。全天播音4小时,是当时全省第一座市级台。
  1959年2月1月,开始筹建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是年2月,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为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将景德镇市广播站和浮梁县广播站合并成立台站合一的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在筹备过程中,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送来300瓦发射机一部。市委及时解决了经费、干部、房子等重大问题,并相应地作出了支持建台的决定,因而得到全市各有关部门的无私援助。邮电局调来一个长途机务班;电厂调来高压线工人共20人,架设起33米高木杆天线;建筑工程局用两天两晚的时间建造了一座30平方米机房;临川县广播站及时支援500斤铜。经过奋战七昼夜,在莲社路旁荒芜的废丘上建成了发射台。由于得到各部门大力支持,使用资金仅35000元。台内拥有33米高木质天线杆,一部300瓦发射机,发射功率为300瓦,波长214.28公尺,频率1400千周。
  1963年5月24日,根据全省只设一个电台的精神,景德镇电台中止播音。
  1963年2月至9月,无线广播停止,设备封存,人员裁减,但建制未撤消。全台工作人员33人。台内设新闻部、技术部和中波办公室。无线电设施使用执照退回省邮电管理局。1963年9月发射机房迁太白园。根据省战备会议精神,市委拟请市人委于7月5日召开恢复市广播电台筹备工作会议,并以景发[65]125号文件下达,决定于1965年10月1日起开始播音,功率由300瓦扩大到1000瓦,频率1400千周。
  1965年9月26日,广播电台迁到太白园,恢复正常发射,每天三次,电台发射功率增至1000瓦,频率不变。
  1981年,古城中波发射台启用,太白园发射台同时停播。
  1968年电台频率改为1476千赫。
  1972年电台频率改为1467千赫。
  1985年9月25日,调频广播正式播音,立体声广播同时试播,功率100瓦,频率为104.3兆赫。
  调频广播具有音色好、杂音小、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在市区及近郊农村有调频段的收音机,都可以收到这一频率的调频广播。立体声广播发射机具有立体声和单声道并容的性能,所以没有立体声调频功能的收音机,也可以听到立体声广播的节目。
  无线广播实验台景德镇广播实验台称806台,建于1964年,台址在太白园,占地4.5亩,安装1千瓦发射机2台,300瓦发射机l台。用1台1千瓦发射机、频率14阗千赫播出电台节目,其余2台用于广播实验。另外就600、800、927、1521千赫等频率实验。发射天线均为76米高的铁塔。
  1976年4月开始筹建至1977年8月完工的中波台,座落在古城乡官庄村。新建无线广播中波发射台,占地面积12800平方米,基本投资19.8万元。架设76米高拉线式发射铁塔4座及长7.5公里传音电缆,发射功率共3千瓦;还有三部10千瓦的发射机随后投入使用。同时,铺设地网四副,圆直径120米,埋设紫铜线总长度28800米,转播中央、省和发射市台广播节目。
  1980年以后,陆续增加1千瓦发射机1台,10千瓦发射机2台。
  1983年底,从福建前线电台(今海峡之声电台)购置两部7.5千瓦广播发射机(一主一备),高低压配电柜、天馈系统、50干伏安发电机组等技术设备,全天播出节目时间10时15分,全天各机累计播音57小时30分。加大了无线广播的发射功率,扩大了广播覆盖面。全台工作人员13人,全市人口覆盖率69.4%。
   是年,中波台试制并使用了“一塔多频”新技术和“天馈线倒换”新装置,使两套发射机可以轮换工作,保证了安全播出。
  1984年3月完成设备搬迁,安装、调试7.5千瓦中波发射机。
  1985年9月1日,无线广播采取线路传播和调频相结合,传输中控室至发射台的广播信号。
   第三节景德镇市电视台
  景德镇电视台景德镇电视台的前身是景德镇电视差转台。1979年初,市广播电台向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市区马鞍山筹建千瓦彩色电视发射台。这一要求得到上级部门及省广播厅支持,经协商达成协议:土建工程由景德镇市解决,发射机经费由省厅解决。随即成立彩色电视转播台筹备小组。并由市政府出面召集全市各三线厂家集资13万元。5月破土动工,10月建成400平方米的发射机房。12月装机调试就绪。1980年元月,马鞍山发射台开播。景德镇彩色电视转播台的建成,是江西省第一座地、市级中功率彩色电视发射台,该台占地3200平方米,主要转播省电视中心台的节目和中央台第一套电视节目。由小功率差转台改建成中功率1千瓦的彩色电视转播台,收二频道(高山台)发六频道,图像伴音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覆盖面增大。
  1981年,市广播电视局自筹资金10万元,筹建马鞍山发射台铁塔工程,在郑州邮电部设计院协助下,设计101M电视发射、微波接收两用自立式主塔,在河北邮电部保定铁塔厂加工,铁塔自重40.8吨,造价(含天线桅杆、四层蝙蝠翼)8万元。1982年6月组织四辆大型平板汽车直驰保定,6月下旬铁塔部件全部运抵马鞍山顶,7月由省厅天线安装队会同全省各转播台天线工组成20多人的铁塔安装施工队,仅用一个月时间架起了101米自立式天线铁塔,架4层16片蝙蝠翼天线,覆盖面扩大。施工费耗资2万元(含塔基处理)。
  在实施铁塔工程同时,还自筹资金10万元,在桂林邮电部532厂购进5瓦、4吉赫微波发射接收机两套机组。在邮电部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助下,于1982年9月26日开通庐山至景市微波电路,全长直线距离127.6公里。当时,该线路是全省第一条超长距微波传输电路,在全国是第二长的微波电路。至此,景德镇市的电视转播手段已进入较为先进的正规化轨道,步人现代化行列。电视传播质量大大提高(全图像伴音),直接人口覆盖率为80%以上,与乡镇差转台联网后全市城乡人口覆盖率达95%,并覆盖邻县部分地区。1983年由市财政拨款21.1万元购置1千瓦双通道彩色电视发射机一台,新辟八频道为转发江西电视台播出节目专用频道。
  1983年2月着手建立景德镇电视台,第一批设备投资20万元,设备有摄像机、编辑录像机、便携录像机、放像机、简易字幕机。1983年12月19日,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景德镇电视台,正式对外呼号。
  1985年投资5万美元,直接从日本进口一批摄、录、编设备,9月底设备全部到达,基本满足了当时市级电视台的工作需要。同年5月1日,八频道发射功率由50瓦扩大到1000瓦。
  电视差转台1970年,由领导与技术人员组成筹建南山电视差转台会战小组。12月,在景德镇市郊海拔500米的南山顶建起了90平方米发射机房一座,基建投资5000元。为了节约经费,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广播电台全体同志参加运砖、砂、水泥等义务劳动,并发动全市小学3—5年级学生,投人为建电视台做贡献的运砖义务劳动。工程技术人员自制安装调试大型铜线网状喇叭型接收天线,架设10米高十字发射天线一副,架设4公里高压(6300L)输电线路,4公里电话线路一条。当时国内尚未有厂家生产电视差转机,因而该设备也只能由电台技术人员自行装配。经过半年的筹建,电视差转台于1971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发射功率50瓦,接受省电视台五频道节目(梅岭),由一频道发射,覆盖市区人口60%以及波阳、乐平的部分地区。每天晚上6时开机,10时结束,每周播出时间28小时。由于远距离接受信号弱,只有2-3级。1974年,庐山701电视转播台投入运行,信号加强。马鞍山差转台迁至市内景德镇饭店七层楼顶;同时,从广播事业经费中挤出4000元购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电视设备厂50瓦差转机一台,收发频率改为收二(庐山台)发四频道转播省台节目,接收天线是双层五单元天线阵,发射天线是双层十字天线,覆盖市区人口70%。
  随着市电视事业的发展,不少单位和农村为了观众收看好电视节目,先后建立电视差转台。市农村共有电视差转台38座,直接扶助经公桥、储田、峙滩、西湖、桃墅等5个乡、村建成了差转台。1979年12月江西无线电厂(713厂)电视差转台建成投入使用。1985年1月乐平县电视差转台(草鞋山)建成开播,功率50瓦,发12频道。同月,鹅湖区电视差转台建成开播,功率50瓦,收六发九。同年2月,鹅湖区南安乡北安村自筹资金建成全市第一座村级电视差转台,并投入使用。
  微波站1982年9月22日,景德镇市彩色电视转播台的自立式钢材结构微波电视发射铁塔安装完毕。这座全省最高的发射塔塔基根开13.8x13.8米,塔高101米,全部用角钢热镀锌制成。微波天线直径3.2米。微波中继设备安装在庐山701电视台机房,与省微波电路电视信号中频接转,接收设备安装在本台机房内。收播发射后,大大提高电视接收质量。
   第四节省广播电视厅驻市记者站
  省广播电视厅驻市记者站于1982年12月建立,当时只有2人,1983年增调1人,共3人。记者站历年来发稿任务每年150篇,拍电视片每年发稿量达80多件,最多时一年拍片量100多件,历年都超额完成任务,有的年份稿件采用量较多时达180篇。在发稿任务中获奖作品有:1984年《景德镇雕塑瓷厂效果好》获江西电视台新闻二等奖,同年《陶瓷设计师》获江西电视台专栏节目奖,作者:周贵邦。同年7月批评报道《景德镇市外贸部门对瓦楞纸保管不善,造成严重破损》获省电台三等奖,作者:于木水。1985年《景德镇下水道年久失修,积水淹没马路》获江西电视台三等奖,作者周贵邦等。
   表7-1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台站分布情况
   说明:含乐平。第二章技术
   第一节制作
  广播节目制作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线广播站播音员并收音员晚上抄中央台纪录新闻,有时白天还要主播市内重要会议新闻。机房设备只有250瓦扩音机二部,作转播用的50瓦收音机一部,另有一部铁壳美国产七灯收音机作收讯和转播用。1959年电台建立后,播音效果良好,大约在20公里以内可以收到电台的讯号。1961年采用录音播出,1962年为了从录音、放音、增音以致发射各个环节提高广播音质,由广播服务部机务组负责电台增音、发射、录音工作。并同时向省台传送了录音新闻。
  电视节目制作1983年,市广播电视局为了办好电视,紧缩各方面的开支,将经费集中在增添电视设备上,上半年用了近20万元购买录象、摄像设备;下半年又用20万元申请近5万美元的外汇进口录像、摄像设备(首批引进日本索尼摄录设备)。为丰富自办文艺节目和试办电视新闻节目创造了条件。10月1日试播景德镇市新闻和文艺节目。12月景德镇电视台建立以后,制作了一批思想内容健康和富有地方特色的电视节目。每周播出自办节目3次,计15小时零5分。
  1984年,电视台摄制第一部电视剧《刑08》上下两集,参加全国城市电视台电视剧评比获“金牛奖”。
  1985年,为了充实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市财政拨外汇5万美元,直接从日本引进一批80NY摄录、特技等设备(第二批引进)。这批设备全部到达后,基本满足了当时市级电视台的工作需要,新闻节目增加重播二次,综合文艺节目由每周二次增至七次。同年10月1日,播出景德镇电视台拍摄的第一台《国庆文艺晚会》取得良好效果,在市内引起强烈反响,迈出了自办节目的第一步。
   第二节接传
  无线广播收转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1980年11月在官庄建成中波发射台,发射机房距播控室(设电台内)7.5公里,播出节目由电缆传送,传音电缆加装均衡网络,传音技术指标达部颁乙级。至1985年,电缆老化严重,5对传音线中的3对已完全损坏,其余2对传输质量极差。因此,在电台内增量100瓦调频广播发射机,播送中波广播同一节目,兼负向中波广播发射机(功率7.5千瓦)提供节目源。
   有线广播传输1953年市区广播线路有二条,长约2公里,1956-1958年市区广播线路扩展为4条,长约25公里。
  1956年5月7日,省邮电局、省广播电台发出《关于利用乡村电话线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的联合通知》和1957年9月25日省邮电局、省广播局《关于颁发“利用县内电话线路开办农村有线广播台、站的协议”联合通知》。景德镇市在1958年开始借助电话线路对农村广播网的节目传送。1961年在原有线路基础上,架设广播专线约40华里,在没条件架设专线的地区帮助各广播站检修设备和线路,使全市农村都能听到广播。11月1日起市委批准利用电话线对农村广播。1962年为解决广播与电话串音矛盾,并为今后广播网发展准备条件,根据市委指示,一方面停止了利用电话线对农村广播,改由农村广播站直接转播本台发射节目;另一方面加强直接对城市输送有线广播。1964年恢复利用电话线对农村开放广播,由1963年Ⅱ个公社增加到4个公社,广播专线由1963年80公里增至100公里。1969年,采用载波广播技术,在全市的电话线路上传送市台的载波广播信号,电话、广播互不干扰。载波设备自制,载波频率15KHZ。1977年发展农村广播网,架设农村广播专线地下线71公里。1978年,为加强地埋广播专线日常维护,广播站技术人员试制地下线故障测试仪,利用跨步电压,检测地下线故障点,通过近一年故障排除实例,整理出用于砂土地带和粘土地带的检测数据和资料。探测仪采用20赫检测信号(先用400赫检测信号,查找地下线走向),测灵敏度提高,即使漏电电阻达30兆欧姆,仍可准确地检测出大部分断路或短路故障;采用选频放大器和间歇检测信号,加强对50赫地电流和其他工业干扰的抑制,提高检测可靠性。1978年架设广播专线76公里。1981年广播电台信号是由两条地下线(全长70多公里),分别送到两个区广播站,再由区广播站送到各社、场,从而基本上形成了以区站为中心的有线广播网独立传输系统。
  电视接收1970年,景德镇广播电台抽调6名技术人员,赴无锡电视差转台学习,其间组装50瓦黑白电视差转机一台,次年5月在市郊南山装机,自行制作安装、调试大型铜线网状喇叭形接收天线和高10米十字形发射天线,收5频道(梅岭702台频道)发1频道,差转江西电视台播出节目。
  1974年3月,在景德镇饭店八楼改用呼和浩特电视机厂产50瓦电视差转机、双层十字天线,收2频道(庐山701频道)发4频道差转江西电视台播出节目。
  1980年,马鞍山1KW彩色电视转播台开播,用双层五单元天线接收2频道(庐山701台),或5频道(梅岭702台)电视信号,发射频道为6频道。
  1983年开通庐山至景德镇的微波电路,市电视转播手段进入正规化的轨道。同年,市财政拨款购置1KW八频道双通道发射机一台,转发省电视台节目。
  1984—1985年,鹅湖区、蛟潭区分别以9频道和8频道(差转机功率50瓦)转播景德镇电视台节目。
   表7-2景德镇市1970—1985年电视发射台转播台情况
   第三节播送
  无线广播1959年9月25日,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发射功率300瓦,频率1400千赫。1963年9月26日发射机房迁太白园,发射机功率增至l千瓦,频率不变。1968年频率改1476千赫,1975年再改1476千赫。
  1978年,市郊古城乡官庄村建中波广播发射台,架76米铁塔天线,铺设长7.5公里传音电缆。1979年底传音电缆均衡网络传输技术指标达部颁乙级。1983年底电台从福建前线电台(海峡之声电台)购置7.5千瓦广播发射机、天馈线系统设备、50千伏安发电机组、高低压配电柜等技术设备,于1984年3月完成设备搬迁、安装、调试,7,5千瓦机正式播音,提高发射机功率,扩大广播覆盖率。1985年传音电缆报废,电台增开100瓦调频广播发射机,频率104.3兆赫,播中波广播同一节目,进行市区调频广播覆盖的同时,为官庄村7.5千瓦中波广播机提供节目源。
  1984年实验电台(八0六电台)有广播发射机2台(1000瓦和300瓦)1千瓦机1400千赫播景德镇人民台节目,1976年该台搬迁扩建,架76米天线4副,装1千瓦机4台,1986年完成“一塔多频”科研任务,因而实验开机由3台增至5台。
  有线广播1950年建收音站,有一部扩音机、两个喇叭,至年底增至3部扩音机、4个话筒、20只喇叭。1959年建立了广播站25个,输送电量为3890瓦。全市拥有收音机900部,喇叭增加到5100只,平均每13户有1只,其密度为当时全省最高。1964年联通市站的城乡基层站10个站773只喇叭。全市能够听到市站的喇叭共1845只。
  电视广播景德镇电视台共有6台发射机,5个频道,六频道为自办节目,1983年12月19日正式开播,功率1000瓦。八频道转播江西电视台节目,功率1000瓦;十三频道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功率1000瓦;十九频道转播中央电视第二套节目,功率1000瓦。二十五频道转播中央教育一台节目,功率1000瓦,同时,还有二套卫星接收设施,一套微波。
   表7-3景德镇市1959-1987年中短波发射转播情况
   表7-4景德镇市1950—1985年城乡有线广播历年覆盖情况表7-4-1景德镇市1950—1985年城乡有线广播历年覆盖情况第三章广播电台节目
   第一节节目内容
  政治节目解放初期,节目内容以政治为中心,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紧密配合抗美援朝、增产捐献、镇压反革命运动等内容、组织报告会,结合市实情作广播讲话。市二届四次人民代表会议开会期间,转播了会议重要报告及会议决议。结合时事与景德镇市中心运动进行广播,朝鲜战争开始谈判后,每日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录新闻,用景德镇话播送。每逢节日出动宣传车,节日前对节日重要历史意义进行宣传。
  1953年1月5日,向全市转播了各界代表追悼斯大林逝世纪念大会实况。同年3月12日,市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成立,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贯彻婚姻法广播大会,收听群众达5万余人。同年12月25日,市总工会、广播站联合兴办“工人深人学习总路线广播动员大会”,听众达38000多人。当场全市职工认购国家建设公债22亿元。
  1954年6月25日,市委宣传部、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政协、总工会、广播站联合举办广播大会,动员全市人民积极学习、讨论“宪法草案”,收听群众达35000余人。
  1955年,春节前举行“巩固工农联盟,支援解放台湾”广播大会,17800名职工收听,会后以实际行动提出保证516件。同年,举办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广播大会,当场有18430人在会场上签名。
  1961-1962年,加强政策宣传,凡是中央、省、市领导机关发布的会议公报、消息、决议、指示,一般都全文播送。并且根据各级党报有关社论精神,进一步从理论上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通俗讲解。有关党对农村人民公社各项政策,在“广播论坛”、“学习园地”等节目里先后播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民主集中制”、“家庭付业”等20多篇文章和讲话。
  1964—1965年,大量宣传反映当地的大好形势以及宣传全国和全世界的政治斗争形势。使全市人民“站在家门口,看到五大洲”。坚持转播中央台每天播出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国际时事”,声援巴拿马人民反美爱国斗争,录制了游行实况,还组织了各方面人士作了广播讲话。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以文件形式向基层广播站提出应注意的四个问题:(1)及时准确地转播上级台有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专题节目和重要文章;(2)播出的稿件一律要经党委审查同意;(3)……(4)按照毛主席六条标准全面审查唱片和胶带节目内容。
  1979年,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调整国民经济计划,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宣传叶副主席国庆讲话等。在整顿社会秩序和开展民主与法制教育中,针对性的采访和组织了200多篇稿件,并且根据广播特点,应用广播对话、录音通讯、录音讲话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经济节目1955年,宣传了市委二次工业会议和第四届瓷业工会代表会议精神,促进了生产,出现了很多先进事例;对瓷业技术改革中的“烘坯”、“烘窑柴”、“渣饼吸水”、“火龙烘坯问”等有效办法,反复进行推广宣传。同年又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宣传,推动劳动竞赛的开展。参加竞赛的职工有8000多人,占职工总数80%以上。为配合发行新币和节约粮食运动,设置了专题广播报告,并组织了一次各界人民广播座谈会。
  1958年,在大跃进时期,为了充分发挥广播的宣传、鼓动作用,把广播站设在郊区炼钢炉旁、或铁路工程基地、或防洪抢险各个阵地。
  1959年,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广播动员大会,擂台比武誓师广播大会、庆功广播大会、现场广播大会、广播报告会等。红星瓷厂技术革新成就和先进事迹经常通过广播介绍后,使许多革新新项目在全市各瓷厂及时得到推广,使生产效率全面提高,激起了一个学红星、赶红星、超红星的技术革新高潮,加速了全市瓷业生产实现机械化的进程。
  1959年2月,召开市先进生产者会议时,以会议所提出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为中心,以优质高产红旗竞赛运动为内容,请先进生产者到广播站,组织一个广播座谈会,以便迅速贯彻会议精神,立即开展红旗竞赛。1958—1959年举办的一系列组织工农业生产高潮广播大会,都曾经引起不断涌现的新纪录,进行了实况转播,使会议的组织教育作用,通过广播在更大范围内显示出来,不仅把会议上的竞赛热潮让广大瓷业工人都能听见了解,而且鼓舞着广大瓷业工人迅速掀起了一个竞赛高潮,于是出现一系列的新人新事,成为连续播出节目的组成部分。
  1961-1962年,着重设置了宣传了瓷业为中心的各条战线新成就节目。
  1964—1965年,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全市人民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继续贯彻自力更生方针,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
   文艺节目1951-1953年,广播站有十几张旧唱片。文艺节目主要是自办节目,请戏剧演员和民间艺人到广播筒前演唱。1955年,除播送全国流行歌曲、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等唱片外,还经常组织业余剧团、工人业余剧团、民间艺人、小学生参加文艺播唱,每周文艺周末晚会听众约10000人左右。
  1956年以后,唱片达到了千余张,并能够录制文艺节目。还备有基本的乐器,自己能够演唱和创作一部分文艺节目。
  1961年,配合政治中心办好文艺节目,每周在组务会上根据政治节目的安排,确定文艺节目的中心,配合政治节目内容,举办专题文艺节目。组织专业、业余文艺团体演唱,扩大节目来源。除了有计划的安排好日常文艺节目外,还要办好珠山百花台,大戏连续广播、本周新歌、文艺知识介绍、周末晚会等。
  1962年,文艺节目不仅加强了编排、采制工作,而且自己改编、演播了广播剧“白围裙”、电影剪辑“前哨”等。着重办好每周播送一次的“珠山百花台”、“周末文艺晚会”和两次广播影剧。
   第二节节目设置
  1950年设置了“民主改革讲座”。
  1953—1955年,设置了“广播讲演”、“广播报告”、“广播大会”。
  1955年设置了“卫生讲座”和“体育讲座”。
  1958年设置了“学理论”节目。
  1959年设置了社会主义教育讲座达25次。
  1955—1959年,富有民族风格的“广播大会”节目,发展到“广播动员大会”、“比武誓师广播大会”、“广播报告大会”等形式。为了普及科学知识,举办了经常性的“学科学、讲卫生”节目。
  1959年,根据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精神,以反右倾,鼓干劲为纲。连续召开了5次广播大会;第一次以解决原燃料生产为主题广播大会后,引起各单位自力更生解决原燃料的热潮;接着召开了“决战八九月”,迎接国庆十周年广播大会后,出现了一个“春潮”猛涨的新局面。
  1961年,设置了“对厂矿广播”节目,以配乐朗颂形式,加深听众的印象,又设置播送了一组反映社会新风尚的专题节目,其中有三篇通讯:题为㈠改邪归正,浪子回头金不换;㈡物归原主,蔡金妹全家欢喜;㈢老人落水,林泉根见义勇为。1962年设了“瓷都生活”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了“谈虚论实”节目,其中开辟了理论讲座,政治讲话,思想杂谈等篇章。设了“珠山百花台”、“大戏连续广播”、“本周新歌”、“文艺知识介绍”、“周末晚会”等几个固定性的文艺节目。
  1963年设“瓷都生活”节目。传播先进经验、陶瓷美术作品、科学常识等节目。在稿件形式上采取录音通讯、录音报道、人物讲话、杂文、通讯、故事、散文、诗歌、快板等。同年夏季,组织了一个“防暑降温”专题节目,选择了东风瓷厂老工人余阳生作典型,通过他们解放前后烧窑经历的对比,反映旧社会瓷业工人的悲惨遭遇,引起阶级兄弟的共鸣。
  1964年,综合性“城乡生活”节目改为两个政治性节目,即“本市新闻”、“专题节目”。同年自办文艺节目,根据党的文艺方针和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全面进行了审查清理。对于一些有问题的老节目,全部停止播送,每天播出的全部是革命歌曲、革命现代戏、革命故事等。为了扩大文艺节目来源,一年来还邀请了市专业和业余剧团录制革命现代戏49个,讲1385分钟。同年开辟了“国庆专题广播”节目,从1964年9月21日起连续播送。系统地组织了陶瓷工业机械化,以煤代柴烧炼瓷器,农村人民公社化无比优越性,以及工交、基建、手工、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成就报道,在群众中影响很深。
  1977年设置“全面质量管理讲座”,在全国质量月活动中,宣传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各厂矿工人在工作岗位上边生产、边听喇叭里的经验介绍,使质量活动取得显著成绩。
  从50年代起到80年代中期,坚持设置了广播体操节目,使全市机关、企业、商店、居民都可以按时开展广播体操活动,创造了一个人人“为四化”锻炼身体的环境。
  1979年4月,景德镇电台恢复自办节目。在努力办好原有节目的同时,增办了“学科学”、“业余美术讲座”、“新闻广告”等三个文字节目。在节目内容上,播送了大量的科技知识,加强节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又增办了“每周一歌”、地方戏曲等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选播科技知识稿件400余篇,播出英语讲座29课。
  1981年增办“知识与生活”节目及“银幕上的歌声”、“广播小说”等节目。
  1982年3月27日,广播电台增办“瓷城风貌”、“生活顾问”、“科技之声”、“昌江文学”等四个专题节目,每周播放两次,每次15分钟。
  1983年电台增办“名作欣赏”、“广播影院”、“空中乐坛”、“广播文艺”、“广播书场”等节目。
  1984年11月20日,由“生活顾问”、“科技之声”合并为“知识与生活”,每周播送两次,每次10分钟。同时,增设“青年之声”节目。
  1985年增办“听众点播”、“全省专业致富经验大联播”、“调频立体声”等节目。同时,从11月2日起增加部分节目播出容量和次数。
   第三节广播节目生成
  1950年除了抄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录新闻外,还经常组织广播报告,“七一”请首长作了5次报告,“八一”请战斗英雄、列军属代表到广播筒前讲话。“国庆”节请首长报告6次,每次听众达2000人左右,广播站常有听众有200余人。在组织收听工作上,安排了专业人员收听、报告有关信息,每个喇叭都有一个收听组长。
  1952年,广播时间为晚上7-8时,有“景德镇新闻”、“文艺”两个节目。
  1953年,建立了黑板报,一个编稿,一个刻印,同时将稿件送到各单位分别登载黑板报。广播时间为晚7—9时,节目照旧。
  1954年,广播站无论什么稿件都是直播,每天晚上只播音1-2次,晚上播音员在21点钟以后,抄中央记录新闻约到23点左右。1955年,每天播音时间2小时,自播1小时。自播节目的安排,每周星期六为文艺周末晚会,日常为景德镇市新闻、时事新闻、通俗讲话、文艺节目四种。1955年上半年共播音195次,计30140分钟,播出各类稿件和材料1118件次。转播省台劳动教育的重要节目一次,听众达8200多人。与市政治协商会、工会等单位举办声势浩大的广播大会和广播座谈会共5次,听众达85000多人次。此外,对全市人代会和庆祝“五一”节大会都作了实况转播。
  1956年以前,每天播音仅一次计2小时。1956年以后,唱片已数以千计,而且有了录音机,能够录制许多文艺节目,还配备了基本乐器,自己能够演出和创作出一部分配合政治中心的文艺节目。
  1956年~1958年每天播音时间增至6小时,早晚各一次。
  1959年每天播音时间三次计7小时。1959年以前自办新闻节目,每天播出字数3000字。1959年以后,自办经常性的文字节目有7个,每天播出字数9000字,稿件体裁多种多样,有评论、消息、通讯、特写、录音报导等。
  1958—1959年,曾试开门办节目,举办了“学理论”节目,请市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主办,内容联系实际,收效较大。请宇宙瓷厂举办一个临时性的“革新花开宇宙瓷厂”专题节目。这个节目,就形式而言,有消息、通讯、书记讲话、现场录音;就内容而言,有事实、有人的活动、有经验介绍、有实况音响、见物见人。1959年电台建立后,每天正常播音时间为三次计7小时,白办了一个新闻节目,每天播出的字数3000。
  1961年,根据“八字”方针的精神,调整了播音时间,提高了节目质量,播音时间由每天三次改为二次。全年共播音1825小时,平均每天播音5小时。在播音时间比重上,全年共转播中央台、省台节目577小时,占31%;自播节目共达1248小时,占69%。自播时间中,文字节目共达365小时,占29%;文艺节目共763小时,占61%;其它120小时,占10%。全年播出各种稿件2752篇,共计180万字。其中消息1628篇、通讯300篇、评论192篇、对话40篇、访问记16篇、谈话180篇、文章68篇、专题新闻40个。
  1962年,播音时间达620小时,平均每天播音4小时30分。自办节目时间平均每天占整个播音时间73.3%。其中自办文艺节目时间占整个节目时间的25%。播音工作由于采取了“先录后播”的办法,基本上消灭了差错,播音感情也有所改善。同年,由于贯彻“精办节目”的方针,进一步调整播音时间,上半年保持二次播音,下半年改为三次播音。“瓷都生活”节目每周播出12次(其中重播6次)每次15分钟;“谈虚论实”节目,每周播出6次(其中重播三次),每次10分钟。充分发挥广播特点,提高了广播宣传的准确性、生动性。
  1964年,进一步贯彻“精办节目”的方针,首先在保证继续转好上级台规定必转的重要节目以外,对景德镇台自办节目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全年保持了每天早晚两次播音,平均4小时。自办的政治节目播出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增加到40分钟。
  1965年继续贯彻“精办节目”的方针,播音时间由每天2次改为4次,即增加上下午两次工间操和供工厂转播的专题节目。
  1979—1982年两次广播节目调整,频率为1467千周,波长为204.50米,全天共播音8小时。第一次播音为2.5小时,从5时35分至8时,(其中15分钟广播体操,15分钟新闻,15分钟音乐,30分钟新闻和报纸摘要)。周二、四、六有15分钟“学科学”节目,周一、五有15分钟戏曲节目。第二次播音为2.5小时,从9时55分至12时35分,(其中20分钟学习节目,10分钟音乐戏曲,20分钟全市广播站联播节目,还有10分钟国际新闻,15分钟“学科学”节目周二、四、五、六,文艺一、三、日)。第三次播音为3小时,从18时30分至21时30分(其中15分钟的新闻节目,5分钟的天气预报,15分钟的科学知识,30分钟对农村广播,30分钟各地广播电台联播节目,30分钟的英语讲座)。1982年2月15日广播节目再次调整,频率为1467千周,波长为204.50米,全天播音8小时。第一播音为6-8时,10分钟的广播体操(即从6时05分至6时15分),15分钟广告和文艺节目(即从6时15分至6时30分),30分钟新闻和报纸摘要(即从6时30分至7时),2分钟新闻(转播省台节目),从7时—7时20分,5分钟的天气预报,10分钟本市新闻,5分钟的瓷城风貌(周一、四),“生活顾问”周二、五,“科学技术”周三、六。第二次播音从9时35分-12时30分。第三次播音从17时5分-21时30分。
  1983年坚持广播宣传自己走路的方针,在广播节目安排上作了适当的调整,坚持以自办节目为主,具体表现有五多:cl)自办节目增多。每天8个多小时的播音时间,自办节目占70%以上;(2)广播稿件增多。1983年的稿件播出量比前一年增加了600多篇;(3)文艺节目增多。播放了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和歌曲;(4)批评性稿件增多。电台编辑部共收到群众来信145件,有选择地播送了这些来信,反映了群众的呼声;(5)增办了新的节目5个。
   第四节节目交流
  1981年以后,城市电台开始横向联系,交换新闻稿。这种横向联系突破了省、区的界限,形成了具有全国性的节目交流。景德镇电台收到的交换稿,来自全国城市电台,不下百余家。其中还有不少省级台,如东北的辽宁台、华北的山西台、华中的湖南湖北台、华南的广东台等。景德镇电台从1986年9月开办的“外台信息”节目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已播发各兄弟台的交换稿件千余篇。这个综合性的外埠集锦节目,已成为瓷都人民必听新闻。
  1984年5月20日,由景市电台和南昌电台联合举办了“全国、市(地、州、盟)电台文艺节目南昌交流会”。
   第五节节目反馈
  建起一个强有力的广播通讯网,是贯彻“全党办广播,全民办广播”方针的有效措施。1959年市委宣传部以[59]002号文件下达,通知全市各级党组织,在本单位干部和工农群众中发展一批广播通讯员,以便加强和电台联系,共同办好广播。据此,依靠各级党组织发展700余名通讯员,并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建立通讯组。此后,经常性地抓通联工作,采取既抓重点又抓一般,重点培养,全面发动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开会和地段分单位开会与通讯员交换情况,研究报告意见。通过记者深入下去,经常和通讯员联系,加强组织辅导,以及按时发给报导提要,这样一来,很快把通讯员的力量调动起来了,不但来稿数量日益增多,而且内容一般都符合中心工作。同时,有些通讯员还经常主动来电台反映情况,询问当前报导任务。据统计,1959年平均每月通讯员来稿达750件。很多通讯员为了把新闻及时报送,都是在百忙工作中利用休息和睡眠时间写稿。不少单位对于时间性很强的消息,都是及时打电话甚至连夜派专人把稿件急速送到电台。1959年各瓷厂“决战十二月”,提前跨进60年的战斗中,只要他们一完成计划,哪怕是深更半夜,都是立即摇电话告诉电台。在通讯组织不断健全、巩固的同时,又学习徐州台的经验,在通讯的基础上建立业余编辑部,按时提出报导计划,经常组织和领导本单位通讯员写稿,甚至编组一个完整的节目,这就比通讯员作用更大了,它无形中给电台在编外增加广播人员,大大扩充了编辑力量。有了它,电台编辑记者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到更重要的报导上去,对弥补电台编辑人员不足起到很大作用。同时,由于他们比电台更加接近群众和生产实际,因而来稿内容生动有力,使节目的思想和指导性大大加强,而且也能消除通讯员工作中的重要失实现象。
  1963年,在整顿提高原有通讯队伍的基础上,聘请一批骨干分子作为景德镇台特约通讯员或特约作者。另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密切与听众联系,除了接近工作进行口头联系外,还做好书面联系工作,每月发一次听户意见卡,每半年发一次听户意见表,每季按不同系统分别召开一次听众座谈会。1965年整顿、巩固和扩大通讯队伍,加强对通讯员思想教育和业务指导,定期拟发报导提要,举办“广播通讯”刊物,开展通讯工作的评比竞赛。
  1979年,根据农村通讯队伍力量薄弱,广播稿件少的情况,举办了两期农村通讯员学习班,培训了60多名社场通讯员骨干,使农村稿件数量逐渐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城市也举办了一期通讯员骨干学习班,还协助一些区局单位举办了通讯员学习班,采取讲课、辅导等各种措施,提高通讯员的政策水平和写作技巧。与此同时,还分别在城市农村,召开了广播员工作会议,加强了广播员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把厂矿和社场广播站办好。由于培训和扩大了通讯队伍,1979年的稿件数量比1978年增加30%多,每日平均播稿量由1978年5篇,增加到7篇,多年来“稿荒”问题基本解决,稿件质量也相应提高。
   第四章电视台节目
   第一节节目设置
  1983年10月1日景德镇电视台播《本市新闻》和文艺节目,每周2次,每次10分钟。1985年《本市新闻》增加2次重播(即:首播、重播共4次)。
  1985年综合文艺节目,由每周2次增至7次,每周播出4小时。广告类1984年7月开始文字广告。
   第二节电视节目生成
   景德镇电视台于1984年开办自办节目。当时,采编在职人员4人,新闻节目采取不定期播出的方式试播,每次播出新闻约3—4条画面新闻,无口播,新闻播音员不出图像。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景德镇新闻基本走上正常运转的轨道。1985年开始创办周三新闻。全市人民从屏幕上见到景德镇新闻男女播音员,新闻节目日趋完善,片头片尾、声像、新闻并举,信息量增大。
   第三节节目反馈
  1985年6月,景德镇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刑068》,获得了全国城市台春节大联播节目《金牛奖》后,中央电视台影视业务指导提出对《刑》剧的看法:景德镇电视台紧跟时代步伐,在人员少、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能拍出象“刑”剧这样无论创作态度与艺术趣味都比较严谨、向上的电视剧,可喜可贺,全剧的主题思想得到较好的体现。剧中许多戏,导演、摄像、音响都处理的比较真实,镜头组也很流畅,尤其是音乐很有特色,干净、简练、衬托了剧情,制造了气氛。剧的开始也有特色,呜呜急促的警笛,红光飞旋的警灯,几次快速闪现的字幕,将剧推向观众眼前,制造了气氛,产生了悬念。“刑”剧能寓启迪于娱乐中,不搞庸俗的嘘头,也是可贵之处。但作为一部惊险样式的剧,首先要惊险地扣人心弦,将观众“留在屏幕前”,方能将编导的观念“融进艺术的形式中”,“刑”剧就存在够紧凑、平淡,矛盾冲突不够激烈,如:剧情节前半部与后半部联系不够自然,人物形象也不够鲜明,剧中有几处明显的破绽,这可能与编导拘泥于背景材料有关。
  1982年,电视覆盖面占总人口70%,同年,中央、省、市三级混合覆盖率96.1%。
   第五章经营服务
   第一节广播电视服务部
  1956年2月21日“广播服务部”成立(另一种说法:1954年建立了广播事业服务部,主要任务是供应广播器材,维护和维修广播工具)。
  服务部的前身是电声商店(又称电讯行),由个人开设,是在1956年全市公私合营高潮中接收过来的。当时,为了成立广播事业专门服务的特种行业店,成立了广播服务部。业务范围是:出售唱片、留声机、收音机、扩大机等。除此之外,服务部的技术人员还承担广播站的所有技术工作,(包括机房值班),直至1959年成立广播电台时为止。
  1957年,市区照明电力不足,就扩大了业务范围,出租和修理汽灯、安装整流器。
  1958年“大跃进”期间,广播服务部有很大发展,当时,县、市合并,县、市两站的技术力量均集中在服务部,人员增至近20人,经营范围增加了出售各类无线电元器件。由于人员多,服务力量强,开始自己安装生产收音机、扩大机出售,并首创吸铁器与整流器的安装,配套使用,支援瓷业生产,为陶瓷原料的净化,提高瓷器质量起到一定作用,由于没有机械加工外壳的能力,仅安装10余部。此后,移交到市陶机厂生产。
  1959年更名为“广播电台服务部”。
  1960年在器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积极组织货源,满足广播网发展的需要,一季度超额完成营业计划,4、5月亦按计划完成,但由于器材来源困难,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业务开展有一定影响。
  1961年,遵循党的“八字”方针,配合城乡广播网站的整顿工作,作出了良好成绩,全年帮助各地广播站和广大听众修理扩大机196架、收音机1218部、喇叭793只,并千方百计组织和销售各种扩大器21架,收音机127部,喇叭375只,唱片3786张以及其它各种广播设备、器材。
  1962年,把广播设备和收听工具的修理当作一项首要任务,既要使门诊修理工作达到又快又好,又要不定期组织力量下去巡回修理,以保证全市广播设备和收听工具都能得到经常使用。为了适应修理工作的需要以及配合巩固、充实、提高广播网,还必须组织一定的广播器材供应,满足本身修理业务和基层广播站器材供应。
   “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是提供大会用机和基层广播站的修理,人员减少到8人。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广大用户的需求,出售了大量的高传真收音机、放大器、各种唱片、电唱机、盒式原声录音带等。
  1980年又更名为“广播电视服务部”,同年开始出售、修理电视机。
  1981年共接待顾客10万人次,零售唱片7万多张,销售半导体收音机890台,电视机2765台(其中购销1885台),营业额和盈利都超过往年。
  1982年,经营电视机的生意兴隆,并由黑白发展到彩电。由于经营工作中,服务周到,信誉好,保修及时,出售无锡“虹美”(红梅)黑白电视机占全市销售额五分之三。
  1983年,服务部的全体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用,自己动手整修店容店貌,积极扩大经营范围,主动增加营业时间,生意越做越活。据统计:一年共销售收音机1213台,电视机2309台,收录两用机559台,零售唱片41473张,录音磁带2万多盒。还为基层广播站提供成套广播设备20余套。
  1985年,在电视机市场开发后,一种以营业为目的的录像放映业务在全市兴起,内容大多以武打为题材,广大观众,特别是中、青年争相观映。由于录像带供不应求,各录像队竞相私自翻录,交换走私录像带,一些专业设备的单位和个人从中牟利,社会上逐步形成交易市场。面对音像市场的繁荣,为满足群众对录像制品的要求,引导音像市场向健康方向发展。当年,服务部经销品种600余个,有时达700以上,随着经营数量的增多,修理技术也日益得到提高,凡是服务部经销的彩电、黑白电视机、各种高中档收录机及其无线电、家用电器均能修理。
   第二节景德镇无线电瓷厂
  1959年12月,江西省广播管理局、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合办景德镇无线电瓷厂。当年,在市艺术瓷厂调来一个生产小组,地点:江家坞2号,人员约50-60人,拥有的一幢生产厂房,生产品种有电瓷、805电子管的管帽、管座、高压线上的瓷头、瓷鼓、保护器、防水灯头、避雷套、瓷夹板、瓷呆子、高频瓷等新产品。至1960年有20余种,日产量0.725吨。
  景德镇无线电瓷厂开办后受到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按照1960年6月,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草拟的《关于广播事业三年规划和八年设想》的材料,其中《三年主要任务》中称:“扩大无线电瓷厂:今年基建起部分厂房,人员发展150-200人,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年产值为35万元,试制产品12种,其中要有尖端的两项。1961年人员发展为300—500人,并相应地建立厂房,年产值为80万元,能生产大部分无线电瓷产品。1961年省广播局派黄美直、张炳生等驻厂协助工作。1962年发展为800-1000人,相应地建立厂房,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大量生产各种无线电瓷,年产值为128万元。(此规划由于客观形势变化,未能实现)。
  1962年,江西省广播管理局江广网[63]90号文件中称:“我局和景德镇市台合办无线电瓷厂,去年三月份经市委决定撤销后……”,1962年3月停办。停办的原因:根据当事人回忆是缺乏技术力量,不能生产出6600V高压线上的瓷头,邮电线路上用的瓷鼓,还有一种子母扣式的内装电器材料的瓷件等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同样在电台草拟的《规划和设想》草案中的《八年初步设想》中称:“我们的无线电瓷将大量出口,而且质量居于世界第一位”。由于设想与现实情况有差距,因此,无法实现。停办以后,省广播管理局对[63]信字第022号函悉后,以江广网[63)字第90号文件,函复《景德镇无线电瓷厂处理资财情况》。
  1962年3月经市委决定撤消后曾指定该厂副厂长、会计留厂办理结束工作清理债款债务,并将全部资财进行了清产核资上报。
   第六章教育科技
   第一节专业培训
  1959年以前,培养广播干部的方式主要是在工作中边做边学和自办训练班。1959年,为适应公社化广播网发展的需要,自己出师资,编教材,举办了2期广播干部训练班。教材内容是按照实际需要编排的,既有技术又有业务,培训出来的干部最能适应当时基层广播站的需要。
  1960年开办了两期训练班,3月开办了编、播人员训练班,8月举办了第二期机务人员训练班,时间均为10天。
  1961年,遵照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根据省局、市委的指示精神,针对景德镇市广播事业的具体情况,大力整顿城乡广播网,对没有条件架设广播专线的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整了喇叭。为了使全市农村都能听到广播,在电台发射能力不强及当时农村缺电的情况下,从11月1日起恢复了利用电话线对农村广播。在12月2—16日,开办了一次广播人员短期训练班,来自公社、垦殖场、厂矿、企业广播站29名编、播、机务人员,经过半个月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编、播业务和技术知识。
  1962年,对基层广播人员,采取经常辅导与突出培训的方法。所谓经常辅导,主要是电台的机务、编播人员下乡、下厂工作时,向其传授技术,给予业务指导。经常召集基层广播人员会议,汇报情况,交流经验,反映问题,帮助解决;所谓突出培训,主要是开办短期训练班。这种训练班每年冬季都办,训练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互教互学。
  1964年6月,进一步整顿、恢复全市广播网而培训力量,各公社(场)抽调1-2名电话、广播专职机线员,由市邮局和广播站集中短期训练,为全面整顿恢复广播网准备技术力量。
  1965年,广播站经常召开基层广播人员业务学习会;又通过举办训练班,集中进行培训,有时还个别传授技术。
  1977年,加强市区有线管理组本身业务学习的同时,对全市厂矿、企业基层单位广播站的线路维修员及广播员进行业务轮训,提高了他们维修操作能力。
  1979年,针对农村通讯队伍薄弱,广播稿件少的情况,分别在东区、西区举办了两期农村通讯员学习班,培训出60多名社场通讯员骨干,使农村稿件数量逐渐增多,质量有所提高。城市也举办了一期通讯员学习班,采取讲课、辅导等各种措施,提高通讯员的政策水平和写作技巧。
   第二节学术研讨
  1962年,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从全市25个广播站进行串音问题的检查,发现产生广播串音几种情况:①市电台无线广播和对街道、旧城两条线路的广播均无串音,三龙公社那条线路有串音,影响通话;②所测听的25个基层广播站,其中不串音的有17个站,有少量串音但不影响通话的有5个站。25个基层站的线路,用专线广播的有22个站,用电话线广播的有3个站。其串音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用专线比用电话线串音少;二是用双线又比用单线串音少。
  为什么用专线、双线广播比用电话线、单线广播串音少呢?因为专线广播不需要通过电话总机,双线又不需要打地线,广播线与电话线都是分开的,故不容易引进串音。而用电话线广播,广播线路要通过电话总机,单线又需要装地线,容易与电话地线接通,引进串音。显然,用专线、双线广播比用电话线、单线广播串音少,但也不等于不串音,如果设备质量不高,装置管理不善会引起串音。相反,即使用电话线、单线广播,如果设备质量好,也不会引起串音。例如,西湖和全民公社,同是用电话线、单线广播的,由于西湖电话总机质量好,线路比较整齐,维护管理又比较好,故无串音;而全民公社由于电话总机质量不好,线路繁杂、混乱,管理又不善,故串音严重。引起串音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总机绝缘不良,互相串话。
  2.线路维护管理不善,以致电话线碰到树木、建筑物等,容易引起漏电,也有的瓷头破裂了,便将线直接放在弯脚或木杆上,造成绝缘不良。
  3.广播线与电话线平行,相隔很近,容易串音。如新光耐火材料厂广播站广播时打电话到市里不串音,而打电话到浮南矿却串音,原来该厂有一条广播线与邮电局送农村总线平行很近;又如经公桥到市里三龙到杨家店两条线,距离只有一市尺,所以全民公社广播时,也造成三龙串音。
  4.广播电压输出过高,单线广播地线埋得不深,产生串音。如樊家井等广播站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5.广播地线与电话地线共一根地线引起串音。寿安公社广播站就是典型事例。
  6.双线电话杆上架设单线电话引起串音。如寿安公社到市里有根电话单线,是放在双线杆上的,广播时就有串音。测听时把单线搞断,再打电话就无串音了。
  7.电话总机上的号牌线圈碰到机架,就会影响整个串音和串话,避雷器绝缘不良,也会引起串音。
  1959年,成立了广播科学研究小组,组员5—7人,以研究解决串音问题为主要内容。
   第七章管理
   第一节机构
  广播收音站始于1950年4月,工作人员一人,工作地点都是流动性的。同年6月以后,增加了一位负责人,固定了地点,明确了收音站的工作在行政上由市府文教科直接领导。为了及时吸收群众意见和保护喇叭不致损坏等工作需要,每个喇叭设一位收听组长(由店员工人担任)。
  1951年4月成立有线广播站,按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巩固和健全广播收音网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确所有收音站和广播站在行政上均由当地人民政府领导,在业务上则应受省新闻行政机关和省人民广播电台双重领导,在政治上必须受当地宣传机关领导。以避免收音站工作因领导机关管理不善、重视不够而陷于自流以致停顿的现象,使广播工作适应当时开展各项政治工作和群众运动的需要。
  1955年,广播站的工作进人正常轨道,站内设站长1人、编辑1人、广播收音1人、机务3人。建立了请示报告、业务学习等制度,广播通讯网开始形成。
  1956年2月,成立广播服务部。6月1日,成立浮梁县广播站。
  1957年,有线广播站内设机构为:行政、编播、广播服务部、机务组。工作人员8名,其中:机务5人,站长、编辑、播音员各1人。
  1959年撤消浮梁县建制,并入景德镇市,浮梁县广播站亦随之归属景德镇市广播电台。
  1960年,市委宣传部[60]%号文件任一名广播电台总编室主任,并参加编委。.
  1962年,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调整人民广播电台内部机构:①恢复文艺播音组。主要负责组织编排文艺节目及全部播音工作,并担任编写部分知识性稿件;②将现编播组改为政治节目组。主要任务是地方新闻采访和改编工作以及广播、采编录音报道、专题节目等,并且负责办好“谈虚论实”政治理论性节目;③恢复机务组。主要负责电台增音发射、录音及培养电台练习生。④保留事业管理组。主要负责全市广播的整顿、规划,帮助基层广播人员维护线路和喇叭,指导广播站的编播业务和技术操作。为了全面加强广播网维护管理工作,解决广播网管理人员少、范围大的矛盾,采取事业管理组与广播服务部、机务组合署工作的办法,实行分片包干、任务到组、责任到人,统一检查和评比。1963年,市人民委员会第一次行政会议提出将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改为景德镇市广播站,同年5月编制委员会遵照省第六次精简会议精神,决定将景德镇市人民广播电台改为市广播站。
  1965年,根据省战备会议精神,市委决定恢复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并从10月1日起开始播音,与广播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文革”期间设编委会,在编委会统一领导下,设立编辑部,分新闻、文艺播音二个组。同时设行政管理科,并成立广播事业管理处,下设机务、广播二个组。
  1967年4月23日,市一中、商校、共大分校、师范学校等“造反派”联合发出通告,接管市有线广播站,改名为“景德镇市革命造反派广播站”。
  1970年,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景德镇市差转台。
  1978年,编制委员会的景编[78]24号文件,关于电台职能机构的批复,同意设人事秘书科、事业管理科。原设各组予以撤销,电台所属其它机构不变。
  1979年,建立蛟潭、鹅湖两个区广播站。
  1980年11月,经市委决定成立景德镇广播事业管理局。
  1983年4月成立景德镇电视台,8月正式开播。同年10月,根据市委[83]51号文件精神,将景德镇市广播事业局改为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局,与市电台合署办公。
  1985年,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局与景德镇电视台实行合一体制。是年7月,景德镇广播电视报创刊。
   第二节宣传管理
  1955年广播网开始形成,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广播事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广播网的形式也随之扩大,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期间,特别是1956年发展尤为显著。
  1959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继续大跃进的形势和人民政府对广播事业愈来愈高的要求,建立起了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从此,有线与无线同时并举,二者互相辅助,互相促进,在此情况下,首先抓好无线带动有线,因而在社社场场,各办事处和十大瓷厂都有自己的广播站,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强有力的广播网。
  1959年开展红旗竞赛,建立定期评红旗稿、红旗节目和红旗周的评比制度,方法有二:一是通过评稿让大家评;二是层层鉴定。1963年利用每周星期三学习日评红旗稿。
  1961年电台内部加强了机器维修,健全了各项制度,因而停播事故大大地减少,音质音量有所改善,特别是改装了天线地网,对提高发射功率起了一定作用。同时对提高播音质量采取了几种做法:(1)加强播音员的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经常下乡、下厂和听众见面,丰富感情;(2)集中精力备好稿件,做到不播无准备的稿;(3)多采取录音播出减少差错。播音员兼搞编辑,分担一定节目,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为播音制造有利条件。
  1962年负责全市广播的整顿和规划,帮助基层广播人员维护线路和喇叭,指导广播站的编播业务和技术操作。为了解决广播网管理人员少、范围大的矛盾,采取事业管理组与广播服务部、机务组合署作战的办法,实行分片包干,任务到组、责任到人,统一检查和评比,以便全面加强广播网维护管理工作。
  1963年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台内会议制度:坚持每周一次组长联系会议和各部门工作研究会,每月一次全台工作大会,隔周一次民主生活会。
  1964年电台与市人民武装部、邮电局制订《农村紧急电话与有线广播的联合暂行规定》,规定了广播时紧急电话使用方法、范围、线路维护管理等事项。1965年,全面正确贯彻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首先是端正思想认识,结合本单位实际,实行两手抓的办法,即:一手抓宣传,一手抓事业,一手抓无线,一手抓有线。“四抓”的中心内容,是以狠抓质量为中心。宣传工作中,贯彻“精办节目”的方针,要贯彻这一方针,必须解决四个具体问题:一是广播对象。所谓对象是为谁服务?由于景德镇市以瓷业为主,确定以瓷业工人和干部为主,兼顾其它听众,这样符合市实际情况,也突出了服务对象特点;二是广播内容。所谓广播内容,在宣传上突出中心,兼顾一般,党的中心工作,是听众所关心的,一般都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在宣传角度上面向广大听众,扩大报道面,多讲共性内容;三是广播形式。所谓广播形式,是如何运用和充分发挥广播工具的特点,广播是靠声音传达给听众的,听众对广播“快”的要求比报纸更严格,所以编写稿件时,特别是强调短小精悍;四是播音工作。所谓播音工作,是提高播音质量,不断丰富播音感情,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稿件内容,耐心、亲切、热情地同听众谈话。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对城乡有线广播网有计划地进行了整理,使其更好地为“四化”服务。在城市巩固有线广播网,将少数没有连通的工厂企业广播站全部连通起来。在农村大力发展有线广播网,建立广播专线,将所有社、场广播站全部连通起来。
  1980年以后,在认清广播电视大发展的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进行改革,着重在“短”和“快”上下功夫,充分发展广播的优势和特点,节目安排上作了适当调整,坚持以自办为主,转播为辅。1984年继续进行新闻改革,根据“真、新、短、快、多、活、强”七个字的要求,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大力增加新闻稿件的时效性;二是加强稿件的指导性;三是充分发展广播电视的优越性。1982年—1985年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作了具体发展规划,增办专题节目,调整新闻节目,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准确、迅速、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并在专题节日中具有地方色彩。事业方面:加强中波建设,加快建设微波支线,整顿、提高、积极发展农村有线广播。
   第三节转播管理
  建国初期,因只有广播收音站,不具备转播条件,采取收听抄录上级电台播出的广播纪录。1955年以后,转播工作逐渐形成制度,作为宣传纪律遵循。
   广播转播:1954年播音员每天都要抄中央纪录新闻至晚上11点左右。1955年上半年每天播音时间2小时,转播时间1小时。1956—1958年市有线广播站与市协商会、工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声势浩大的广播大会和广播座谈会共5次以及市人代会议和庆祝“五一”节大会,都作了实况转播。
  1958年把广播和阐明党的政策与布置工作的群众性会议结合起来,进行实况转播。
  1959年建立景德镇人民广播电视台以后,准时转播中央、省台联播节目。1961年转播中央、省台节目达577小时,占全年播音时间31%。1962年停止了利用电话线对农村广播,城乡基层广播站都转市电台发射的节目,同时,坚持转播好中央台的联播节目“国际时事”以及“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每天转播时间1小时40分钟。1963年在贯彻“精办节目”方针的同时,首先保证继续转播好上级台规定必转的重要节目。
  1965年播音时间由每天2次改为4次,即增加上、下午2次工间操和供工厂转播的专题节目。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军事管制以后,规定全天转播中央人民电台节目。1976年3次播音中转播时间有3个半小时。1978年每天转播时间3个小时40分钟。1981年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广播要自己走路,要有自己的新闻和评论,自办节目增多,相应地减少了转播节目的时间,转播时间2小时零5分钟。1982年每天转播时间1小时35分钟。
  电视转播:1980年建成电视转播台。1981年电视台为了保证电视转播不致中断,自力更生地架设接收黄山的电视天线,同时还增置了一台备用机(100瓦差转机)并安装投入使用,又架设了一条备用低压电源上山。由于有两部机器,足以使电视不停播。
  1981年有线广播基本实现了市至公社专线化,城市线路已换旧更新,全年共换线、架线11600米,维修居民用户喇叭400多只。农村两条地下线路采取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维修管理办法,线路畅通率有显著提高。无线广播进一步完善,上半年完成了无线发射台的搬迁工作,经过均衡补偿的新增音线使用,使播音质量有提高。电视转播为了排除工业干扰,提高播出质量,在干扰比较严重的电瓷厂和新华印刷厂进行抑制干扰多次试验并安装屏蔽室,有效地抑制了该厂的工业干扰。
  1983年城市有线广播,着重抓了八条线路的维修工作,共检修300多个故障。对中波台集中力量狠抓了两部7.5千瓦中波发射机的拆机、运输、安装和调机工作,此机开播后,解决了农村一些边远社(场)和乐平县听不到市电台广播的问题。
   第四节经费管理
  1952年在新闻支出款内设广播事业项支出,1959年无此项数字。1960起通讯和广播支出款内,分设通讯和广播事业拨款、通讯事业费、广播事业费3项。1979年按广播电台经费、电视经费、县广播站经费、其他广播事业费等6项范围分别统计。1982年改称广播电视事业费。从1952年至1985年共支出400.48万元,占同期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的2.58%以上。
  1966年—1970年未分款的基本建设投资520.54万元,主要用于朱溪铜矿、电视台等项的建设。
  1955年,市人民委员会同意收取用户喇叭维护费,以[55]会办秘字第188号通知精神,按收听用户装置喇叭收费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实行的。所收经费应根据国家财政制度,并由市人民委员会财政科统一管理使用。1965年制订和健全广播网维护管理制度,实行分级负责和统一管理,全面推行喇叭收费制度,根据省级财政厅、省广播局联合通知精神,结合景德镇市以往收费经验,重新修订收费办法,报请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执行。
  1982年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继续实行事业经费和行政经费包干使用的办法,继续实行办公费用发本票的办法,用钱要严格审批的制度,做到一支笔审批,手续不健全,财务上不付款。
   广告收费。1985年7月1日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规定,广告播出每60秒收费8元,插播广告60秒收费10元,广告制作费每60秒收费20元。
  1959—1969年市级广播电视事业费26.3万元,乡级4万元;1970—1978年市级75万元,乡级15万元;1979—1984年市级258万元,县级23万元,乡级6万元。
  1972—1990年固定资产投资,县级29万元,地市474万元;1972—1980年市级93万元,县级11万元;1981—1987年市级281万元,县级8万元。
   第五节职工管理
  1950年4月建立广播收音站,一名职工,是年6月增加1名职工。1953年有职工4人,1954年有职工6人。1956年广播业务扩展,广播线路延长,喇叭数量增多,职工有8名(其中三名未有正式编制)。1959年市、县两站合并后有职工30余人(其中浮梁县广播站6人),1968年全台职工45人。1976—1979年职工人数由63人增至69人。1979年西区广播站人员2名,东区广播站人员3名。1988年浮梁县制恢复后相继建立县广播站,有人员12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播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职工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1985年市局职工95人,县级9人,乡级28人。
  广播电视职工中主要人员来自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50年代以后,毕业分配来的人员较少,1959年广播电台成立后仅中专生2名、大专生1名;60年代逐步增多,有大专生7名(其中以江西大学新闻系为多)中专生7名;70年代分配来的大专毕业生中,专业技术门类增多,如14名大专生就有新闻、无线电、军事机械技术、文艺、党政等5个专业,中专生有2名;80年代至90年代分配来的大专毕业生32名,中专13名,其中有复旦大学物理专业、武汉大学摄影专业、南京工程学院无线电专业的学生等,适应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1959年景德镇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以前的人员,一般是从干部中调入;二是从社会上选择吸收,电台成立后,市县两站合并,浮梁县广播站人员一同进入。1960年创办无线电瓷厂时,由艺术瓷厂调来一个小组进行生产,人员17人。此后历年在本市各系统内外陆续调进人员有12人(领导人员更换不在此例),从部队复员转业安置有10余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对老龄干部、工人实行退休制度,离退休人员的指标可由子女顶替。1984年以后,为了照顾多子女职工,顶替补员职工子女有20余人,空额指标改为内部招工,该系统职工子女,需经考试合格才能录用,作为合同制工人。
   广播电视职工队伍的壮大,使人员年龄、文化层次等也随之发生变化。
  1953年市广播站有职工4人,女职工2人占50c70。
  广播电视职工队伍属老中青三种类型,1955年6名职工中有4名是年青人,80年代以前青年人占绝大多数,80年代初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年龄结构逐步转向中年型,80年代中,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宣传艺术水准的提高,有一批专业特长的年青人加入广播电视队伍,成为一支活跃的新生力量,原有中青职工年龄结构转向老龄化。
  50年代文化程度较低。60-70年代职工文化素质通过培训和毕业分配、调进少数大专毕业生,职工文化素质有所提高。80-90年代分配来的大专毕业生增多,职工文化素质提高明显;同时部分职工通过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高考教育等学习途径,以求提高文化水准,使专业干部文化素质也相应得到增强。在市局干部职工中50-60年代只有中专生1名,函授生1名,大专生1名。60-70年代有中专生7名,大专生8名,自学考试大专生1名,70—80年代中专毕业2名,大专生17名,函授大学1名。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较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所占比例较大,民主人士少。1955年市有线广播站6名职工中有共产党员1名,共青团员4名,占职工总数80%以上。1976年63名职工中有共产党员23名,占职工比例30%。1980年64名职工中共产党员27人,占职工人数4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连续不断的大中专毕业生及青年学生就业加入广播电视职工队伍中,他们既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在市局134名职工中党团人数达到92%,占总人数比例80%。
  从工作性质分,可分为专业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其中以专业人员为多,专业人员中又可分为工程技术人员、编采人员、播音人员和艺术人员等。1955年行政管理人员只有1人,编辑、收音、机务方面的专业人员有5人。1956年8名职工中专业人员有7人,行政管理有1人。1968年45名职工中行政管理人员有7人,专业人员占绝大多数。1976年63名职工中行政管理人员有9人,专业人员中编播14人,工程技术26人,广播服务10人。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景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