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间文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247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民间文艺
分类号: I207.7
页数: 3
页码: 2124—2136
摘要: 民间文艺主要描写了景德镇曲艺、灯彩等民间技艺。
关键词: 民间文艺 景德镇

内容

曲艺
   景德镇曲艺有昌江大鼓、讲传说书、文词、道情、小调、莲花闹6种,都用景德镇方言说唱,流行已久。
   昌江大鼓1874年,安徽宿县鼓书艺人张昆山到景德镇,在黄家洲说唱淮南大鼓书,深受瓷业工人、船民及其他劳动者的喜爱。
  1912年冬,张昆山收了画瓷工人刘世澄(号虼蚤)为徒。刘世澄白天画瓷,晚上学鼓书,3年后辞工不做,摆场子说大鼓书为生。张昆山把黄家洲书场让给徒弟,自己到何家湟另开书场。师徒俩每场必满,生意兴旺。刘世澄觉得用安徽口语说唱,很是拗口,征得师傅同意,改用景德镇方言说唱,为创造昌江大鼓进行了探索。1923年,张昆山收了第二个徒弟——湖北孝感县人陈梦楼。张昆山虽然是景德镇曲艺界一代宗师,但仍然是一贫如洗,1925年冬病死在何家洼墩头上。刘世澄于1926年5月在九江说书,被当地流氓恶棍打伤,无钱医治,死在公厕内。
  陈梦楼继承师傅衣钵,仍在黄家洲说唱大鼓书,他前后收了徐天福、陈明初、夏巧亭3个徒弟。1935年冬,陈梦楼吐血死在书场。此后3个徒弟各自摆场说唱大鼓书,昌江大鼓经他们3个人的发展创造,才正式形成。
  1943年秋,浮梁民众教育馆组织全镇说书唱曲艺人学习宣传抗日新书目、新曲子。同时成立浮梁县说书唱曲训练班,公推夏巧亭为总干事,陈明初为副总干事,组织民间艺人开展抗日宣传。夏巧亭、陈明初、徐天福3人都下茶馆说唱大鼓书,群众戏称他们是书场三鼎甲。当时,其他鼓书艺人也很活跃,富商弄河边有罗豆腐佬,祗陀林有江女保(盲人)、赛宝坦有金早生、湖南码头有曹广东佬、厂前冯都佬、财神弄河边有汪松德等等。主要书目有《薛家将》、《西游记》、《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封神榜》、《万花楼》、《七侠五义》等30多部。
   讲传说书讲传说书是专讲不唱,有的是照书本宣讲,有的不用书本,只是将内容熟记在心,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
  清咸丰初年,有个经营瓷器的小商人陈公本,外号陈快嘴,在外地经商时喜欢听说书,后来经商蚀本,生活无计,于1855年正月,在厂前照壁墙下摆几条板凳讲起传书来了。从此,景德镇人把这种形式称为讲传,又因手捧书本,所以也有人叫说书,陈公本就是这一曲种的创始人。此后,讲传艺人相继出现,到清末民初时就相当兴盛,火神庙有曹麻狗、厂前有冯忠和、八卦图有刘金石(穷秀才出身)、黄家洲有冯老倌。这种讲传说书延续至今。
   文词1880年,宜黄民间说唱艺人高来庆,到景德镇卖唱为生唱的就叫文词,从此这一曲种就流人了景德镇。
  文词,唱的都是戏文,只唱不演,所以称为堂会,也叫公堂文词。8个艺人组成一堂,鼓板、月琴、三弦、琵琶、二胡、扬琴、板胡、笛子共8件乐器,自拉自唱,生旦净丑大家分担,所以又称为八音文弹词。民国初年又吸收本地的民间小调,发展成文词曲剧。可以演一些小戏曲,如《安安送米》、《雪梅教子》、《文表借衣》、《蒙正祭灶》等20多出。唱文词的堂班有:1889年由顾急子、刘团头等组成的高乐堂;1894年由汪寿山、汪启旺等组成的喜乐堂;1917年由韩烂头、徐福田等组成的老乐堂;1931年由余松标、杨女女等组成的永乐堂;1938年由张定山、吴贤良等组成的新乐堂;1942年由周求高、冯作茂等组成的义乐堂等等。
  景德镇城乡有婚寿酬神等喜庆活动,都会请他们去唱堂会。其中徐福田、吴贤良、杨女女、熊金贵4人是很有名的琴师,号称景德镇的三把半胡琴(其中熊金贵因琴风流滑,大家只承认他为半把)。
  道情1911年夏,高安艺人刘水德到景德镇串街走巷卖唱为生。他唱的是《卖花记》、《白扇记》、《乌金记》、《合同记》、《破肚记》等通俗唱本,很受镇民欢迎。道情只用一副简板、一只道情筒。唱腔仅一种旋律,演唱者用快慢轻重等表达感情变化,能发出平板、缓板、快板、悲板4种节奏。
  民国初年,盲人谌东科(12岁)在景德镇打莲花闹讨饭,14岁时被刘水德收为徒弟学唱道情,师徒俩栖身于华陀庙,相依为命。谌东科天资聪慧,3年后就能单独演唱,技巧方面比师傅还胜一筹。谌东科21岁时,刘水德病死。从此,谌东科成了景德镇有名的道情艺人。
  1932年,谌东科开始在黄家洲摆场子说唱道情。他的主要曲目有《血袍记》、《合同记》、《乌金记》等。群众将他的名字叫别了字,东科讹为冬瓜。一提起冬瓜瞎子的道情,无人不称赞他唱得好。
  1956年2月,谌东科参加了江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会演。1959年又参加了全省第一次曲艺会演。两次都获得了奖励。
  小调小调又称清唱,20世纪50年代末还叫过清音。清代,景德镇有几家妓院,妓女们在接客时都唱苏州、扬州一带的小调,如《扬州相思》、《扬州十打》、《茉莉花》、《夜落金钱》、《跌断桥》、《虞美人》、《下象棋》等。1926年,徐福田、吴贤良、熊金贵等琴师被妓院请去拉胡琴伴奏,这几位琴师同时又是文词的琴师,因此江苏小调从此与文词融为一体,成为文词堂会的曲目。抗战期间,学唱小调的妇女多了,她们参加说书唱曲训练班,改革唱词,宣传抗日救国。新中国建立后大多数都参加了曲艺队。1958年8月,段杏娥、张滴如、萧集明赴北京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曲艺会演。
  莲花落光绪末年,有个走江湖的艺人到景德镇乞讨,因为他是哥老会的老大,人称陈老大,真名不详。他善唱莲花闹,手拿叶子板,随口编词,见什么唱什么,如“走了东家到西家,拜了状元拜探花……”如果这家有个老太婆,他就唱“慈眉善目老太婆,年纪要活一百多,样子和气精神好,赛过当年杨令婆”。后来收了刘水德为徒,刘水德又传给了谌东科。
   这种莲花闹,北方叫数来宝,有的地区还叫金钱板。
  十番班俗称吹鼓手,就是为婚丧喜庆服务的民间乐队。明、清时这种乐队由10种乐器组成,故称十番班。后来逐渐减少,至民国时只剩下唢呐和锣鼓,必要时加一支大号(俗称先锋)。建国后,有时竞减至一对唢呐吹奏。
   这种十番班,并无专业班社,只是由一个人挂牌,有了主顾,临时请乐手组成,人数可多可少,由主顾需要而定,任务完成即散。
   灯彩
  龙灯由于景德镇是“工匠来八方”之地,又是万商云集之处,各种风格的龙灯也汇集于此。有瓷龙(茶杯盖、汤匙、酒杯等组成)、银龙(金银首饰扎成)、草龙(稻草扎成)、板凳龙(条凳组成)、桥板龙(木板连接而成)、香龙(每节龙身上插许多线香,不用腊烛)、炭篓龙(即断龙,又称散龙)、绸龙(用绸布扎成)、花灯龙(花灯组成)、布龙、纸龙、灯笼龙(纸灯笼组成)等等。就龙头而言,又有园头龙、高额龙、长嘴龙、杈角龙、肉角龙、刺角龙、长鼻龙、隆鼻龙等等,是各种龙灯的总汇。特别是五王庙的神龙,一只直径约2米铁龙头,龙头上再糊纸。以后请龙时层层加糊,旧纸并不撕毁。如果糊得太厚,需要换新,必需选吉日举行隆重的仪式。龙身13节,披黄布彩绘鳞片。神龙出巡时,沿街大小店铺,全都香案迎接,燃放鞭爆。由于龙头太重,不能起舞,只能由人们扛着略作左右摆动,沿前、后街游走一遍再回庙。
   蚌壳一个扮蚌壳精(女),身背大蚌壳,一开一合;一个扮老渔翁,手拿鱼网,当街表演,活泼、诙谐。
  狮子玩狮子实际上是一种武术活动。景德镇的狮子有乌一黄二的说法,打乌毛狮子的,还必须是全市武功最好的,黄毛者居第二。但一般都喜欢背绿毛狮子上街,意思是不跟人争高低,以免惹事生非。玩狮子时,首先都要当街表演一通武术,如大刀、双刀、锏、三节棍、九节鞭、齐眉棍等。
  高跷、抬阁高跷、抬阁都是按戏文化妆游行,并不表演。高跷大都是外地人,抬阁则都是本地人,用小孩扮戏中人物,坐在固定的抬架上让大人们抬着走。这些活动一般都是迎神赛会、元宵闹花灯时才举行。
  曲艺队1949年9月,鼓书艺人夏巧亭、陈明初、金早生、江女保等人组织了说书改进小组,由夏巧亭任组长。1950年2月又吸收了文词、小调、道情等曲种的艺人参加,改名民间艺人学习组,仍由夏巧亭任组长,这便是市曲艺队的前身。
  1952年5月,民间艺人学习组发展到60多人。市文教科决定成立景德镇市民间曲艺队,由文化馆领导,选举夏巧亭为队长,陈明初为副队长。队内设说书组、文词组、道情组和清唱组。
  1954年春,又改名为景德镇市曲艺队,由市文教科领导,派干部来队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此市曲艺队走上了正轨。
  1958年8月,夏巧亭、段杏娥、张滴如等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夏巧亭被评为红旗曲艺工作者(全国仅13个),同时被接纳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1959年春,在八卦图河边建造了曲艺场,可容纳观众200人,为文词、清唱的场所,其他各组都有自己的演出场所。艺人们按规定向市曲艺队缴纳公益金和公积金,艺人的福利事业有了初步的保障。
  1963年,市文教局派汪庭仁来队主持工作,夏巧亭改为曲艺工会主席。不久,汪庭仁离队,又派洪长来队工作。直到文化大革命,曲艺队被撤消,夏巧亭、陈明初、罗水生等主要曲艺艺人被下放农村劳动,许多曲艺艺人被迫改行。
  1979年11月,夏巧亭赴北京参加全国第四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和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曲协理事,1982年9月,又当选为中国曲协江西分会副主席。1981年,景德镇市进行曲艺艺人登记。1982年2月成立昌江区曲艺队,属昌江区领导,区文化馆负责业务管理。艺人们自选队长,自负盈亏,市文化局派夏巧亭到昌江区文化馆工作,辅导曲艺队曲(书)目的整理、修改。从此,景德镇市民间曲艺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专题

昌江大鼓
相关专题
讲传说书
相关专题
文词
相关专题
道情
相关专题
小调
相关专题
莲花落
相关专题
十番班
相关专题
龙灯
相关专题
蚌壳
相关专题
狮子
相关专题
高跷、抬阁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