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文化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2466
颗粒名称: 第—章 文化艺术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12
页码: 2115—2126
摘要: 文化艺术主要描写了景德镇群众文化建设、剧种与剧团、电影、民间文艺等内容。
关键词: 文化艺术 景德镇

内容

第一节群众文化
   群众艺术馆
  机构沿革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各地,为配合抗日救国动员民众,加紧实施社会教育,决定在每一行政区划内设一民众教育馆。当时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设在景德镇,而景德镇属浮梁县管辖,故设江西省立浮梁民众教育馆。当年9月2日江西省务会议决定委任周德之为馆长,全馆共14人,内部分设生计、艺术、教导3个部,各部设主任1人,下设干事或事务员2至4人。
  1943年8月,周德之离任,蔡懋贞继任馆长。1947年初改由范一夏任馆长,直至1949年5月。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军管会接管了民众教育馆,9月改为人民教育馆,12月改名文化馆。文化大革命中,文化馆称群众文化组,归口景德镇市文化管理站管理。1971年,又将群文组与工人文化宫合并,组建为阶级教育展览馆。1972年阶级教育展览馆撤消,恢复文化馆建制,因馆址无着,仍然借用工人文化宫部分活动室办公。1980年9月,根据文化部关于恢复地市级群众艺术馆名称的通知,景德镇市文化馆正式定名为景德镇市群众艺术馆。1980年11月13日,工人文化宫大楼失火,馆藏书籍资料及开展业务活动的全部设备损失殆尽,只好借用新华书店4楼的一间9平方米房间办公。1983年,群众艺术馆新大楼建成。
  1949年9月改称人民教育馆时,馆内人员就自己动手,设计了木壳幻灯机,绘制了内容健康的幻灯片,每天晚上为市民群众放映《白毛女》、《血泪仇》等。举办周末讲座,吸引了大量听众来馆听讲演。当时最受欢迎的是地委书记黄永辉的革命传统讲座,市政府工商科长崔云树的关于工商政策报告和文教科长项振东的有关当前形势讲座。
  1951年2月,为配合土改工作和镇压反革命,文化馆请著名画家彭友善绘制了两套宣传挂图,在街头展出,后由浮梁地委宣传部调至所属各县巡回展览。
  新中国建立初期,文化馆还承担了大量的文化行政工作,凡到景德镇演出的剧团,其演出计划、剧目审查等工作,都归文化馆负责。1954年参加江西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的景德镇市代表团,就是由文化馆负责组建的,此类任务直到1954年10月成立市政府文化科时停止。
  1962年10月,文化馆组织音乐工作者广泛搜集、记录民歌,共整理出各种民歌172首,编印了景德镇市第一本民歌集。
  1964年12月,以文化馆为骨干,先后组织了3批农村文化工作队,深入山区农村为农民放电影、演戏,搞图片展览,进行文艺辅导,办图书阅览和发行等,每次下乡历时2个月,足迹遍及全市24个社场。
  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里,市文化馆先后组织了业余话剧团、举办了简谱学习班和各种不同内容的文艺学习班,广泛开展了唱歌演戏活动,为基层培养了大批骨干,还承担了全市各单位群众业余文艺活动的辅导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虽然组织机构瘫痪,业务活动受到干扰,由于馆内工作人员努力,仍然坚持编印活动月报、印发革命歌曲和各种小型演唱材料,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1980年9月,市文化馆改为市群众艺术馆。1985年,全馆在编人员42人,其中党员16名,共青团员10名,民主党派人士8名。全馆干部职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2人,中专学历4人,高中学历10人。有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11人。
  群众歌咏月1980年以来,每年都有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全市性的歌咏活动。到1983年8月,市人民政府批转了市文化局、市总工会、市文联等9个单位《关于开展全市第四届群众歌咏月活动的联合报告》后,歌咏月活动正式形成每年举办一次的定规,并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领导分别担任正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市群艺馆和市音协、舞协负责具体工作。
  随着全市群众性歌咏活动的开展,基层业余歌手不断涌现,市群艺馆以业余艺术团的形式把他们组织起来,坚持业余培训,使他们成为历届歌咏月活动的骨干。
  美术作品联展1985年6月1日,由景德镇市群艺馆倡议,全国7个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绍兴、桂林、洛阳、大同、承德、景德镇)群众艺术馆美术作品联展在景德镇市揭幕。景德镇市群众艺术馆从群众美术作品中挑选了20件作品参加展出,,内容主要反映历史文化名城的名胜古迹、风光新貌、风土人情、传统工艺等。品种有油画、国画、水彩、水粉、版画、素描等。在景德镇市展出后,又到各参展城市进行展出,历时半年。
   表3-1景德镇市1985年11月城乡文化馆、站、室情况
  文化服务1984年以来,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摸索前进,采取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城市与农村相结合,以城市为主;辅导与创作相结合,以辅导为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主”的途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人员、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艺术有偿服务,开办了老、中、青、少、幼等各种文艺培训班、学习班、辅导班及业余文艺学校、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景德镇分校以及在全省率先开办的少儿课余文艺学校、附设艺术幼儿园等。同时广泛开展同工矿建立定向辅导联系,根据需要,派专人上门服务,收取适当的报酬,以文补文,解决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
  1981年初,江西省文化厅肯定了景德镇市抓三级文化网点建设的经验。3月16日在景德镇市召开了全省城市街道文化工作会议,中央文化部群文局局长许翰如到会,对景德镇市的做法表示赞赏,给予了鼓励。随后,三级文化网点建设又向农村发展,各区、乡也相继建立文化馆、站,并办起了适应农村文化生活需要的放映队和业余剧团。据市文化局社会文化科统计,普及面达98%。
   第二节剧种与居U团
   剧种
  傩戏地处浮北区的西湖乡桃墅村,历来流传着古老的傩戏,当地村民称为“五举戏”。新中国建立前夕,每逢春节期间在祠堂演出。邻村邀请时,也到附近的乡村巡回演出。最长时演至麦收季节,新中国建立后即停止活动。
  “五举戏”演出时,有专门的假面具、服装道具和打击乐器(这些都已毁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无丝竹乐器。有自己的节目,按顺序演出的是开天辟地、出举人头、和合二仙、魁星点斗、土地神卖麝香、孟姜女哭长城、寿星骑鹤、王母骑凤、地嚎啕(饶河班子演目莲戏称为天嚎啕)。其中孟姜女哭长城在祠堂是不演的,只为办丧事的人家演出。
  黄梅戏浮梁的兴田、江村、勒功、西湖等乡,都与安徽毗邻,历来都是黄梅戏流行地区。与祁门交界的勒功乡其山下村有黄梅戏业余剧团,教师兼主演吴翠英,早年曾与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一起学戏,嫁来江西后,在其山下务农,将黄梅戏带到勒功乡,农闲时为乡亲演出。另外还有一个唱小生的谢少奇,安徽望江人,新中国建立后,也常来西湖乡等乡村传艺,教唱黄梅戏。
  饶河戏饶河戏是赣东北地区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历来就为景德镇人民喜爱,不但常年有戏班演出于各会馆舞台上,民间如市郊小港咀、樊家井、里村及部分瓷业工人中还有业余串堂班,小港咀的菜农萧泉水以唢呐著称,瓷业修模工人彭春发以胡琴和笛子见长,这二人在50年代都成了业余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浮梁的经公桥、勒功、江村等乡,都长期有过饶河戏业余剧团。1949年3、4月间,因社会秩序混乱,在景德镇演出的饶河戏班《小京舞台》暂时离景。同年10月,又重新组班返回景德镇在湖南会馆演出,这个戏班就是后来的景德镇市赣剧团的前身。
  三角班三角班是由湖北黄梅县流传过来的一种小戏。据湖北省《黄梅采茶戏志》编辑部提供的史料,早在清咸丰之前就已传遍了赣东北各县农村。道光初年,黄梅县遭水灾,黄梅采茶戏艺人邢绣娘到景德镇逃荒要饭,以唱黄梅采茶调为行乞手段,吸引了不少听众,绣娘因而在景德镇传艺。从此,黄梅调在景德镇落地生根,绵延不绝,其影响不亚于饶河戏,瓷业工人中有一批半工半艺的三角班艺人,他们每年在寒冬腊月坯房不能开工时,就相邀集班到附近各县农村演出,以维生计,次年开工又散班回厂。平时,窑户老板谢窑神或家中办喜事,也常请他们去“踩地戏”。新中国建立后,以这些三角班艺人为骨干,吸收曲艺、文词戏等艺人组成大众曲艺场,发展成了景德镇采茶戏。
  京剧据1937年3月25日《赣北日报》广告:“国光大戏院有平剧戏班演出日夜场”,为已知的景德镇市早期的京剧演出。此后,每年都有京剧戏班来景德镇演出。民间还有一批京剧爱好者(俗称票友),经常组织业余京剧演出。如1947年11月1日《民力报》载:“浮梁团管区成立周年纪念,占司令择于本月2日在司令部举行平剧公演,并邀请本市名票金桂芬、李福田等参加公演”云云。直到新中国建立,景德镇的京剧演出从未间断。
  越剧由于景德镇市地处赣东北,与越剧之乡的浙江毗邻,因而越剧很早就进入了景德镇。据老艺人金香红回忆,30年代初越剧尚处于“的笃班”时就曾到赣东北各地演出。1941年9月2、5、6日《赣北日报》连续报导:有姚某自鹰潭聘请来绍兴班女演员20余人,假老明星戏院演出。经老艺人回忆,这个戏班叫“天然舞台”。抗战时期,又有“凤凰舞台”,“八,一三越剧团”等来景德镇演出。“瑞月舞台”从1948年演至1949年4月,由于国民党部队的伤兵经常到戏院闹事,演出难以进行,才离开了景德镇。
   徽剧在景德镇经商的徽州人,带来了家乡戏徽剧,但没有专业班社,而是以串堂班的形式,专为徽州商人婚、寿喜庆唱堂会。
  话剧据爱好话剧的老医生施文开回忆,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浮梁县党部的余甘霖、余树芬等人就组织过文明戏(话剧)的演出,1940年浮梁戒严司令部等机关代表20余人在陶业管理局召开“九·一八”纪念筹备会,决定青年团负责组织平剧和话剧演出,为已知的景德镇早期话剧活动,但没有职业话剧团,演员大多是学校教师和机关工作人员。此后,几乎每年都有话剧演出。1947年春节,部分学校教师组台演出话剧《生死恋》,国民党当局疑为赤色活动,于1947年4月将参加演出的主要人员拘禁审查,话剧公演被迫中止,但学校仍有话剧演出。1948年1月底,省立陶业专科学校在校园演出四幕话剧《不是小事情》;1949年1月底演出了古装话剧《林冲夜奔》等。
   剧团
  景德镇市京剧团前身是1951年2月组建的中共浮梁地委文工团第二分团,团长流沙(兼二分团团长),二分团副团长徐伯轩、杜云涛。著名京剧汪派老生金桂芬、武旦芙蓉花(邹佩英)、白玉琴、老生王少培、巴天池(兼导演)等为基本演员。1951年7月改为浮梁专区京剧实验剧团,同时,新新舞台停演,后台的新胜京剧改进剧团大部分演员并人,阵容更为齐整。这期间,曾演出新戏《将相和》、《七巧姻缘》、《太平天国》、《江汉渔歌》等,并曾访问革命老根据地和慰问志愿军伤病员演出,反映良好。1952年2月,改名为浮梁专区京剧工作团。1953年2月10日,南门头人民京剧院竣工,剧团改名景德镇市人民京剧团。1954年4月登记为民营公助的民间职业剧团。1955年5月10日,定名为景德镇市京剧团,设置秘书、演出二科,又先后从上海、武汉等地邀请了部分主要演员,如:号称南刘北李的著名武生刘五立,主要演员张铭声(老生)、董明艳(武旦)、陈啸兰(花旦)、韩湘文(小生)等。1956年2月,被批准为地方国营剧团,3月,市人民政府任命张铭声为团长,陈啸兰、刘五立任副团长。1958年12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嫡传弟子王富英应邀来团,1960年5月任副团长。
  30多年以来,剧团在省内外享有声誉,颇有影响。其特点是班底强、阵容齐、好戏不断。剧团除上述一批著名演员与主要演员外,还有小有名气,有一出或几出拿手好戏的演员,如:彭青奎(花脸)、童玉昆(老生)、陶凤君(老旦)、王晋尘(老生)、陈松龄(小丑)、陈志鹏(武生)、许震庭(武生)、于清华(小丑)等。为了培养后备人才,剧团以随团学习,家传子弟的形式,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如:张金龙、张玉龙(武生)、刘珠玲(花旦)、王全喜(老生)、袁鸣云(武旦)、周莉莉(花旦)等,同时还有计划地培养了一批演奏员和舞台工作人员,使综合艺术平衡发展,后继有人。
  剧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戏不断,好戏连台。1958年9月,创作演出的《英雄杨春增》(赵英年编剧、张铭声、陈志鹏主演)在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大会上,获创作、演出奖,《林冲夜奔》(刘五立主演)也获演出奖。《英雄杨春增》还得到著名戏剧家张庚等人的高度评价。1959年又被定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于6月至7月再次赴南昌演出亦获好评。此外,1959年8月,剧团奉调上庐山,为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演出头、二本《红娘》等剧目,获得好评。部分演职员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合影。1960年8月,全省第三届(首届青年演员)戏曲会演,张玉龙主演的《挑滑车》,张金龙主演的《林冲夜奔》、刘珠玲主演的《宇宙锋》,袁鸣云主演的《盗仙草》,均获表演奖。
  60年代,尤以小型现代戏《五岔口》演出影响深远。1965年3月,在南昌演出《五岔口》(石奎济、曹兆祥改编)、《向前看》(曹兆祥改编)受好评,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并合影。7月,经加工提高的《五岔口》(江金惠改编、李虎臣、刘五立导演)代表江西省参加华东区京剧现代戏会演,主演刘五立、王全喜、刘丽芳都获得好评。而且,上海、北京等全国许多京剧团后来都学演了这个剧目,北京戏校还把它作为教学剧目。12月,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来景市视察,也在群英堂观看了《五岔口》。此外,1962年,王富英曾主演《海瑞上疏》,受到好评。1963年1月,著名戏剧家田汉、周贻白、郑君里、安娥等人来景市,观看了该团演出的《打銮驾》、《古城会》、《二本红娘》、《长坂坡》等剧目,田汉同志等在座谈会、报告会上,对刘五立同志的表演艺术,多次赞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主要演员都被打成文艺黑线人物,被造反抄家,古装戏衣箱被毁,剧本等书刊资料散失或被焚。1968年,随着各剧团演职员下放农村,全市各专业剧团合并为市文工团,京剧团改为下属的一个连,演出剧目仅限于几个“样板戏”。
  1971年,京剧团恢复建制,1978年10月,排练演出《宝莲灯》,连满60余场,受到群众空前欢迎。接着,排演了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的大型观代戏《曙光》(汪宗林改编,王秀凡导演,张玉龙饰演贺龙),受到普遍好评。1979年9月,为赴南昌参加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观摩演出大会,京剧团集中创作力量,对胡仲愚创作的大型剧目《龙床恨》进行全面修改加工,在南昌演出后,荣获创作二等奖、导演奖、舞美奖、音乐奖,主要演员刘珠玲,、王全喜、彭青奎等获表演奖。该剧还荣获江西省优秀文艺创作奖。舞美设计也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舞美展览。1979和1980年,京剧团连年被评为市先进单位,受到中共景德镇市委与市革委表彰。1980年,改编演出的《包公自责》(曹兆祥改编,袁鸣霖导演,张玉龙、韩湘文、刘丽芳主演)也受好评,后上庐山演出亦受欢迎。安徽徽州专区京剧团还学演了此剧目。
  1981年4月,赴南昌参加全省现代戏、儿童剧会演,演出大型现代戏《白莲花》(汪宗林改编,导演王全喜、汪宗林),荣获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和导演奖。9月底至10月,江西省第二届青年演员会演,周莉莉演出《宇宙锋》,胡彩萍、刘利民演出《打焦赞》,分获优秀青年演员奖;王国范、邱辉、张军分获表演奖。京剧团作为景德镇市代表团的一个演出队,在此会演中与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努力,使代表团获大会风格奖,受到省、市领导嘉勉。1982年创作演出的新编大型历史故事剧《美人醉》和大型现代戏《潘溪口》,在景市1982年度创作剧(节)目会演中,均受到好评,并获得奖励。
  景德镇市赣剧团1949年9月,流散在乐平、波阳、万年等地的饶河戏班“小京舞台”、“同春舞台”以及“太子班”(业余戏班)的艺人,先后相邀到景德镇,在私人合股经营的“泰安戏院”演出,生活十分困难。1950年3月,中共景德镇市委接受省文联石凌鹤主任的建议,指示市总工会接管该戏院,改办“工人戏院”,5月1日正式公演。1950年夏,省文联委员程耘平及武建伦、程南豪来戏院开展戏改工作。1952年4月,《工人戏院》由政府接管,戏班改为《上饶专区赣剧二团》,由专区文联主任流沙任团长,不久由王仕仁任团长,李福东任副团长。1953年6月,景德镇市升为省辖市,剧团改名为景德镇市赣剧团。1954年4月,剧团登记为民营公助的民间职业剧团,1956年2月,被批准为地方国营剧团。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剧团古装戏衣箱被毁,资料散失,老艺人及主要演员多被批斗,1968年10月,剧团被撤销,演职员大多被下放农村,少数并人市文艺工作团。1977年9月,省、市批准开办了“江西省文艺学校景德镇市赣剧班”,并相应成立了“景德镇市赣剧团筹备小组”。1982年11月,正式恢复剧团建制。(1988年11月,在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中,为调整布局,经市政府批准,赣剧团再次被撤销。)
  剧团保存了丰富的传统剧目。据1961年11月统计,能演出的整本戏211个,单折戏187个,共计398个。同时对挖掘传统剧目摸底,有整本戏158个、单折戏282个,共440个剧目可以挖掘。有少数古老剧目近于失传,但该团尚能演出,如:《万寿亭》,该团在当时就常演出。(可惜“文化大革命”使不少当时挖掘的传统剧目又遭散佚。)
  历年来,剧团参加江西省各类会演,也多为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如:1954年10月,以《打金枝》(聿人、舒羽整理,程履芬导演)《桃花装疯》(蔡哗邦整理导演)、《水漫金山》、《张三借靴》等四个剧目,参加江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好评。高金水(饰《打金枝》中的唐王),彭德才(饰《打金枝》中郭瑗),石书昆(饰(打金枝)中郭子仪),王耕梅(饰《桃花装疯》中桃花),侯仙梅(饰《张三借靴》中张三)分获表演奖,乐师王元澄获音乐奖,老艺人马火泉获艺术劳绩奖。高金水演唱的《打金枝》唐王唱段,被录制成唱片发行。1959年,邹秋太、王典水演唱的《二进宫》,邹秋太演唱的《打金枝》唐王唱段,也被录制成唱片发行。
  1959年5月,演员洪兆宁、程素娟、郑天凑参加江西古典戏曲汇报团,在中国戏典研究院小剧场演出《法场生祭》(弋阳腔《卖水记》之单折),受到梅兰芳等著名艺术家关注,并上台接见了演员。
  1960年,参加江西省第三届(首届青年演员)戏曲会演,青年演员洪兆宁(饰《桂枝写状》的李桂枝)、潘森祥(饰《打狼屠》的庞X)、李庭璋(饰《打狼屠》的庞郝氏),分获表演奖。
  1963年1月,全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戏剧家田汉和周贻白、郑君里、安娥等人,于17日晚观看了该团演出的传统戏《复水记》(舒羽整理、程履芬导演),高度评价了饰演崔氏的陈桂英的表演艺术。
  1963年7月,《齐王哭殿》(曹兆祥整理改编,程履芬导演)调省汇报演出,受到好评。
  此外,剧团也积极组织创作新戏。1958年10月,以《混天起义》(程耘平编剧,原戏曲本名《夏廷宜》,程履芬、吴留义改写,程履芬导演)参加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获剧目演出奖,彭德才获表演奖。1962年2月,程履芬移植导演的《女巡按》(根据田汉原著《谢瑶环》改编移植)连演40多场,受到观众欢迎,并获市文教局多项奖励。剧团还积极排演了不少现代戏剧目,如《刘胡兰》、《雷锋》、《苦菜花》、《丰收之后》、《江姐》(连演40多场)、《山乡风云》、《社长的女儿》、《红灯记》、《平原作战》等。1982年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柳河情深》(编剧王建民、吴文治,导演王秀凡)参加市创作剧(节)目会演,获多项奖励。1986年,与乐平赣剧团合演大型创作剧目《梨园恨》,参加江西省首届玉茗花戏剧节,获鼓励奖。还曾改编排演了一批连台本戏,如《天宝图》、《拾扇图》、《三门街》等。
  剧团拥有知名度颇高的老艺人,其中有赣剧(饶河戏/音乐家王仕仁,高腔演员高金水(正生)、李福东(二花)、龚泰泉(老旦)、郑瑞笙(小生)、俞六喜(小旦)、徐双林(小丑)、马火泉(小丑)等人。1952年秋,这批人均奉调赴省,参加组建江西赣剧团(当时为江西实验剧团)和江西省文艺学校(当时为江西省赣剧演员训练班),并留省任教。当年他们与信河班演员一道,代表江西省赴武汉参加中南区戏曲会演,龚泰泉主演的《太君辞朝》获优秀表演奖,并与郑瑞笙等代表江西老艺人赴北京参加了国庆宴会,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1958年,中国戏曲研究院选中赣剧老艺人李福东的折子戏《江边会友》(李饰尉迟恭),于9月赴北京,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资料片。
   一批老艺人调省后,一批中青年艺人脱颖而出,如:邹秋太、彭德才、陈桂英、王耕梅、王元澄等人,都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
  景德镇市采茶剧团1952年4月,市文联派干部将流散在民间的三角班艺人和说唱艺人以及文词戏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大众曲艺场”,在财神下弄设场演出,这就是景德镇市采茶剧团的前身。1953年,一批小型采茶戏和文词戏被陆续整理上演,11月,誉为“都昌梅兰芳”的著名文词戏艺人徐银泉等来景市加入演出,受到欢迎。1954年4月1日,上级批准正式成立景德镇市采茶剧团,10月赴南昌参加江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移植演出了瓷业工人罗迈生创作的小型现代戏《有窍门》,使戏曲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了瓷业工人的形象,还演出了传统小戏《冒雪回窑》、《卖棉纱》,《有窍门》获节目演出奖,刘尧生、马金莲获表演奖。1955年1月,剧团由财神弄迁至毕家下弄的新新剧院。4月,登记为民营公助的民间职业剧团,又适逢在景市演出的华北歌舞团解体,侯镇云等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加入采茶剧团,他们开始记录整理传统唱腔,在排练新剧目的艺术实践中,发展和创新了各种板式、新腔,并吸收了赣剧、京剧的部分锣鼓经和间奏曲牌,使景德镇采茶戏的声腔在湖北流传来的黄梅采茶戏的基础上,有了新发展。1956年2月8日,剧团正式转为地方国营。
  1956年2月,剧团改由浮梁县办。此时移植了《秦香莲》、《白蛇传》等剧目,特别是《白蛇传》中的盗仙草,使采茶戏第一次有了武打戏。5月,剧团首次到波阳、乐平、万年和九江、都昌等地巡回演出。1957年4月启程,在长江沿岸各城市演出达半年之久,其精心移植的《追鱼》、《党的女儿》等剧目,在武汉等地演出,得到普遍好评,被誉为百花园中的山茶花(见《长江日报》剧评)。1958年9月,创作演出现代戏《铁树开花》,参加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获剧目演出奖、创作奖。
  1959年市县合并,剧团于3月恢复景德镇市采茶剧团名称。1960年8月,经整理的传统小戏《补碗》,参加江西省第三届戏曲(青年演员)会演,获演出奖,邵金兰获表演奖。1961年,移植上演《刘三姐》,连满七十余场,盛况空前,景市文教局授予重点剧目奖等各种奖励。1962年8月,景市歌舞团撤销,大批年轻的歌舞演员与演奏员调入,使剧团艺术素质进一步提高。
  1963年1月,著名戏剧家田汉、周贻白、郑君里、安娥等来市观看了该团演出的《卖棉纱》、《咽城》,田汉称赞“很朴素,很动人”。1963年是采茶剧团演出现代戏最多的一年,也是艺术上更成熟的一年。
  剧团还高度重视现代戏新剧目的创作,组织创作人员到瓷厂深人生活,创作了塑造瓷业工人英雄形象,反映烧炼车间火热生活的现代戏《窑前战歌》,1964年11月赴南昌参加省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16日在艺术剧院演出获得成功,受到省党政领导的接见鼓励并合影。中共省委领导还亲自召集南昌市各大用煤单位的党政领导到场观看,号召大家向剧中的先进人物学习,推动以节约用煤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1965年2月,《窑前战歌》由省文化局印成单行本,作为交流剧目,发行全国。
  1965年6月,剧团奉命撤销,只留少数人组成采茶剧队,并人市文工团。12月,采茶剧队参加全省农村文化工作队调演,演出了新编小型现代戏《腾房间》,获得赞扬。省内外不少剧团移植演出了这个戏。1966年5月,经省文化局批复:同意将采茶剧队恢复为采茶剧团。1968年10月,采茶剧团第二次被撤销,大部分演职员下放农村,少部分留在市文工团歌舞队。1973年,创作了小型现代戏《拖拉机往哪儿开》,和《腾房间》一起赴省参加观代剧和儿童剧会演,《腾房间》被选编入《江西小戏选》,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文工团歌舞队扩建为市歌舞剧团,内分歌舞队、采茶剧队。1980年,采茶剧队移植演出《孙成打酒》、《孔雀东南飞》、《团圆之后》等剧目,深受群众欢迎,8月在波阳演出,11月又在景德镇本市上演大型现代戏《神秘的大佛》和《不准出生的人》等剧目,11月20日,采茶剧队再次被撤销。
  1982年底,部分采茶戏演员,自发组织排演了江元龙创作的大型现代戏《甜甜蜜蜜》,于1983年初参加景市1982年度创作剧(节)目会演,荣获创作二等奖,导演奖、表演奖、舞美奖、音乐奖等多项奖励。不久,又参加省创作剧目调演,亦受好评并获奖励。
  景德镇市越剧团1949年,越剧流散艺人金香红、丰艳香等在乐平自发组织的“华新舞台”,于9月来到景德镇,集体加入毕家下弄的新新舞台,与京剧同台演出。与此同时,周路口的新民舞台也从屯溪请来了“京夹绍”的邹家班。1950年3月,这两家戏院的越剧演员合并,在新民舞台演出,并派人去杭州请来了著名小生花月坤和她的丈夫——主要琴师,因她演技好,行头新,很受观众欢迎,剧场经常客满,后台便公推花月坤为负责人。1951年4月,以花月坤为首的58名越剧艺人组成“新民越剧改进剧团”,由市劳动科扶助并领导,健全了组织制度,院团一家,统一管理,这便是景市越剧团的前身。
  1952年秋,新民舞台迁移到程家巷上弄,花月坤等离去,王桂英从杭州来团参加演出,剧团改称新民越剧团。1953年3月,王桂英被选为团长。1954年以后,从上海、杭州等地又陆续请来一批编、导、演员,阵营很是齐整。
  1955年4月,剧团经整顿登记为民间职业剧团,并招收了12名学员。1956年2月,正式批准为地方国营,改称为景德镇市越剧团,由政府委任王桂英为团长,王世玉为副团长。
  历年来,越剧团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认真进行戏剧改革,净化舞台,积极创作、改编、整理、移植了不少优秀剧目。1958年参加江西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演出了大型现代剧目《两户人家》、《鲤鱼跳龙门》(编剧何明炎)获剧目演出奖。1959年,全国妇联代表团来市观看了该团演出的《三线姻缘》,受到代表们好评,并接见合影。
  1960年,王桂英整理改编的《长工与彩娥》参加江西省第三届戏曲会演(首届青年演员会演),谢小芳、王世玉获表演奖。同年,剧团自筹经费8万元,市文教局资助5万元,开工新建竞成剧院,1961年9月竣工,隆重演出了剧团创作的历史故事剧《击瓯楼》,受到社会各界好评。1962年元月,剧团自编的《两户人家》、《击瓯楼》,整理出新的《长工与彩娥》等获市文教局奖励。1963年1月,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剧协主席田汉等人来市观看了《长工与彩娥》后,接见了演职员,并合了影,在以后的座谈会上,田汉等人盛赞演出朴素生动,形象感人。4月,剧团赴省,在南昌剧场演出《文成公主》,欧阳武副省长观看了演出,并接见演职员合了影,省电台转播了全剧的录音。剧团又赴上海、浙江等地演出,还赴武汉、马鞍山、株州等地演出,并深入矿山、农村演出,上演了《雷锋》、《杨立贝》、《井冈山人》、《师生之间》等现代戏,均受到好评,扩大了剧团影响。
  1965年演出大型现代戏《椰林怒火》,景德镇日报发表剧评《莽莽椰林怒火烧》,倍加赞赏。8月,正当积极排演《舞台姐妹》时,剧团奉命撤销。
  1966年年底,原越剧团一部分演职员回到原团址——景市竟成剧院参加运动。1967年1月21日,经中共景德镇市委决定,批准恢复成立“景德镇市满江红越剧队”,又经与文艺工厂协议,工农兵剧院(竟成剧院当时改的名称)划归越剧队接管。1968年10月,满江红越剧队被撤销,人员遣散,有的回到原越剧团撤销时调往的单位,有的下放农村劳动。
  景德镇市歌舞团景德镇市歌舞团始建于1958年9月,原名景德镇市歌舞剧团,成员选用瓷业工人中的优秀文艺骨干和市各戏曲剧团、文化单位、青年学生中擅长歌舞的人才,同时还得到上海市文化局支持,调来少数专业歌舞演员和招收了上海青年宫业余艺术团的骨干来团工作。江西省歌舞团也派来了几位歌舞教员、导演等人来团辅导。到1959年初,全团演职员已达40人。
  1959年元旦,在市人民文化宫首次公演大型话剧《烈火红心》。随后参加省拥军慰问团赴乐平为铁道兵8509部队演出。其后全团分成两队分赴新平、经公桥公社深入生活,进行整训,开展创作,为正式公演积累节目。一批自己创作整理的歌舞节目产生,如《山歌联唱》、《红色歌曲大联唱》、《心里有点想婆家》、《巧干歌》以及舞蹈《丰收乐》等。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又创作了反映瓷业工人生活的舞蹈《彩绘姑娘》、《窑工舞》、《八猫舞》,这些歌舞节目大部分成为保留节目,经常轮换公演,《彩绘姑娘》还被江西工人文艺代表团排练,进京参加全国职工文艺会演,并被收入电影记录片《万紫干红》,在全国放映。
  1960年5月,省文化局决定,从景德镇市歌舞剧团抽调一大批演员充实省歌舞团,留下了少数业务骨干物色培训歌舞学员,二次建团。在万寿山艰苦奋斗一年后,于1961年夏重新外出,在省内巡回演出半年之久,于1962年春节载誉回市。
  歌舞团成立五年,由于经费、场地、编制等原因,1960年曾二度变换归属,上半年由市手工业管理局代管,下半年划归市总工会,一度改名《瓷都歌舞团》。当时的总工会主席王德科兼团长。
  1962年7月,歌舞团正式撤销,大部分人员调采茶剧团工作。1968年,各专业文艺团体合并为文艺工作团,内设歌舞话剧连。1976年元旦,正式恢复歌舞团建制,设歌舞队和采茶剧队。1981年舞蹈演员杜琴、余祖录和独唱演员沈志宁参加省第二届青年演员会演,均获表演奖。同年再次调整,撤销了采茶剧队。1982年9月,又与市话剧团合并为景德镇市歌舞话剧团,分设歌舞、话剧两个队,这两个队经费独立核算。1985年,话剧队撤销,恢复景德镇市歌舞团。
  1984年年底为探索文艺团体体制改革,与乐平矿务局签订协议书,成立了经济文化联合体。同年,该团创作的优秀保留节目《彩绘舞》、《盼归》,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二等奖。杜琴创作并主演的《龙腾风舞》于1984年参加华东六省一市舞蹈会演,获创作三等奖。
  1985年参加江西省音乐节,由刘少军、姚泉荣研制,余传玖演奏的“瓷瓯”,获特别节目奖。歌曲《摘南瓜》(曹达富词、周国华曲)获创作一等奖,歌曲《牵着妈妈的衣襟》(田波词,和汉曲)、《我的故乡是瓷城》(田波词,和汉曲)、《腾飞吧,中华》(曹达富词,姚泉荣曲)获创作三等奖,演员朱雅芬、占桂芳、沈志宁、朱莉莉均获得表演奖。
  1985年11月,省文化厅受文化部委托,在南昌召开了“文化科技授奖会”,对景德镇市歌舞团彭满金、李正明研制的“舞台激光显示器”,姚泉荣、刘少军整理发掘、研制的“瓷瓯”给予了奖励。
  景德镇市话剧团景德镇市话剧团成立于1964年7月,演员绝大部分来自北京、天津等地,导演崔可夫、副导演毛铮,共约40人。1965年6月,与采茶剧队合并组成文工团,为话剧队。曾公演《海滨激战》、《赤道战鼓》、《南方来信》等剧目。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文艺团体合并为景德镇市文艺工作团,内设歌舞话剧队。1971年,市文工团继续保留话剧队,先后4次参加全省文艺调演,演出了集体创作剧目《祭红》、《瓷城的春天》、《昌江春潮》等。1978年1月,市文工团撤销,正式恢复市话剧团建制。
  1979年赴上海演出创作剧目《李白成》(江元龙、崔可夫、张迪编剧,崔可夫导演),受到上海市领导、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热情欢迎,全国有20多个省市兄弟团(院)来沪观摩,作家姚雪垠、著名导演崔嵬等来信,祝贺演出成功。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举行了专题座谈,上海电台、电视台现场录音录像,全场播放。
  1981年,省青年演员会演,市话剧团赴省演出《李白成》片段,获得好评。饰演李白成的演员傅守信获优秀青年演员奖。
  市话剧团部分演员还多次应邀参加电影、电视拍摄。1979年,应长春电影制片厂《祭红》摄制组邀请,傅守信等部分演员参加了该片的拍摄。1982年,江西省电视台录制电视剧《主人》,赵玉华应邀担任了主要角色。接着,赵玉华等人又在江西电视台录制的电视剧《田螺湾的趣事》中担任了角色。同年,演员王健、刘闽榕又应邀参加八一制片厂《红线》的拍摄。1983年曹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与江西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三叶草》拍摄。1985年,正当上演《阿混新传》时,奉命撤销。
  景德镇市飞车走壁团景德镇市飞车走壁团始建于1957年,演员大多数来自福建、广东,如陈鸿添、刘新昌、王天保等。节目除向国内外其他飞车走壁团学习之外,也有部分自己独创的节目,如《自行车折头走壁》、《双摩托车赛跑》、《四车对飞》等,将造型艺术融人飞车,既紧张惊险,又灵巧优美,为广大观众所欢迎。
  飞车走壁团建团后,曾到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巡回演出,其中在广州一地就连续演出达一月之久,《羊城晚报》曾发表文章,予以赞扬。1960年底,飞车走壁团撤销,大部分人员调入电影院,少数不愿者自行离去。
   第三节电影
  1932年,扬州人赵寿延在景德镇毕家下弄的奉新会馆开办了景德镇第一家电影院——明星电影院,手摇式放映机、无声电影,景德镇人称为影巴子戏。1934年,迁到程家巷上弄一家瓷行放映。1937年春,赵寿延与人合伙,在福建会馆办起了新明星大戏院,淘汰了手摇放映机,租来两台放映机放有声电影,赵寿延经营电影院,虽然赢利,但受不了地痞流氓、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终于负债累累,于1947年4月服毒自杀,之后由景德镇人程又堂任经理,直到景德镇解放前夕才歇业。
  1949年5月,程又堂独资将程家巷上弄的大瓷行建成明星电影院,用35毫米提包机放映。1950年2月3日,中共浮梁地委派程辉到电影院任经理,为公方代表,电影院改名中华电影院。1950年5月,中共浮梁地委拨款在中山路中段西侧动工兴建人民电影院,同时正式接管中华电影院。1952年夏,人民电影院竣工,首映《白毛女》,盛况空前,景德镇市电影放映业从此进入一个新时期。
  1954年4月,成立农村电影放映队,1956年8月又成立第二放映队,电影放映开始面向农村。1962年,成立红卫电影院和东郊电影院,市区放映点向工厂区发展。
  1964年5月,成立市电影管理站,1972年改为电影放映管理处,1973年4月成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79年兴建光明电影院,1980年春节正式营业,1983年2月又建成了东郊电影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电影网点遍布城乡,截至1985年底止,除市内4家电影院外,工厂35毫米放映单位38家,农村35毫米集镇电影院5家,农村16毫米集镇电影院9家,16毫米放映俱乐部18家,工矿办16毫米俱乐部12家,农村16毫米放映队19个,8.75毫米放映队74个。全市城乡总共有189个放映单位,共接待观众34642526人次,放映收入2499895元,发行收入1201622元,上缴国家利润195600元。
   第四节民间文艺
   曲艺
   景德镇曲艺有昌江大鼓、讲传说书、文词、道情、小调、莲花闹6种,都用景德镇方言说唱,流行已久。
   昌江大鼓1874年,安徽宿县鼓书艺人张昆山到景德镇,在黄家洲说唱淮南大鼓书,深受瓷业工人、船民及其他劳动者的喜爱。
  1912年冬,张昆山收了画瓷工人刘世澄(号虼蚤)为徒。刘世澄白天画瓷,晚上学鼓书,3年后辞工不做,摆场子说大鼓书为生。张昆山把黄家洲书场让给徒弟,自己到何家湟另开书场。师徒俩每场必满,生意兴旺。刘世澄觉得用安徽口语说唱,很是拗口,征得师傅同意,改用景德镇方言说唱,为创造昌江大鼓进行了探索。1923年,张昆山收了第二个徒弟——湖北孝感县人陈梦楼。张昆山虽然是景德镇曲艺界一代宗师,但仍然是一贫如洗,1925年冬病死在何家洼墩头上。刘世澄于1926年5月在九江说书,被当地流氓恶棍打伤,无钱医治,死在公厕内。
  陈梦楼继承师傅衣钵,仍在黄家洲说唱大鼓书,他前后收了徐天福、陈明初、夏巧亭3个徒弟。1935年冬,陈梦楼吐血死在书场。此后3个徒弟各自摆场说唱大鼓书,昌江大鼓经他们3个人的发展创造,才正式形成。
  1943年秋,浮梁民众教育馆组织全镇说书唱曲艺人学习宣传抗日新书目、新曲子。同时成立浮梁县说书唱曲训练班,公推夏巧亭为总干事,陈明初为副总干事,组织民间艺人开展抗日宣传。夏巧亭、陈明初、徐天福3人都下茶馆说唱大鼓书,群众戏称他们是书场三鼎甲。当时,其他鼓书艺人也很活跃,富商弄河边有罗豆腐佬,祗陀林有江女保(盲人)、赛宝坦有金早生、湖南码头有曹广东佬、厂前冯都佬、财神弄河边有汪松德等等。主要书目有《薛家将》、《西游记》、《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封神榜》、《万花楼》、《七侠五义》等30多部。
   讲传说书讲传说书是专讲不唱,有的是照书本宣讲,有的不用书本,只是将内容熟记在心,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
  清咸丰初年,有个经营瓷器的小商人陈公本,外号陈快嘴,在外地经商时喜欢听说书,后来经商蚀本,生活无计,于1855年正月,在厂前照壁墙下摆几条板凳讲起传书来了。从此,景德镇人把这种形式称为讲传,又因手捧书本,所以也有人叫说书,陈公本就是这一曲种的创始人。此后,讲传艺人相继出现,到清末民初时就相当兴盛,火神庙有曹麻狗、厂前有冯忠和、八卦图有刘金石(穷秀才出身)、黄家洲有冯老倌。这种讲传说书延续至今。
   文词1880年,宜黄民间说唱艺人高来庆,到景德镇卖唱为生唱的就叫文词,从此这一曲种就流人了景德镇。
  文词,唱的都是戏文,只唱不演,所以称为堂会,也叫公堂文词。8个艺人组成一堂,鼓板、月琴、三弦、琵琶、二胡、扬琴、板胡、笛子共8件乐器,自拉自唱,生旦净丑大家分担,所以又称为八音文弹词。民国初年又吸收本地的民间小调,发展成文词曲剧。可以演一些小戏曲,如《安安送米》、《雪梅教子》、《文表借衣》、《蒙正祭灶》等20多出。唱文词的堂班有:1889年由顾急子、刘团头等组成的高乐堂;1894年由汪寿山、汪启旺等组成的喜乐堂;1917年由韩烂头、徐福田等组成的老乐堂;1931年由余松标、杨女女等组成的永乐堂;1938年由张定山、吴贤良等组成的新乐堂;1942年由周求高、冯作茂等组成的义乐堂等等。
  景德镇城乡有婚寿酬神等喜庆活动,都会请他们去唱堂会。其中徐福田、吴贤良、杨女女、熊金贵4人是很有名的琴师,号称景德镇的三把半胡琴(其中熊金贵因琴风流滑,大家只承认他为半把)。
  道情1911年夏,高安艺人刘水德到景德镇串街走巷卖唱为生。他唱的是《卖花记》、《白扇记》、《乌金记》、《合同记》、《破肚记》等通俗唱本,很受镇民欢迎。道情只用一副简板、一只道情筒。唱腔仅一种旋律,演唱者用快慢轻重等表达感情变化,能发出平板、缓板、快板、悲板4种节奏。
  民国初年,盲人谌东科(12岁)在景德镇打莲花闹讨饭,14岁时被刘水德收为徒弟学唱道情,师徒俩栖身于华陀庙,相依为命。谌东科天资聪慧,3年后就能单独演唱,技巧方面比师傅还胜一筹。谌东科21岁时,刘水德病死。从此,谌东科成了景德镇有名的道情艺人。
  1932年,谌东科开始在黄家洲摆场子说唱道情。他的主要曲目有《血袍记》、《合同记》、《乌金记》等。群众将他的名字叫别了字,东科讹为冬瓜。一提起冬瓜瞎子的道情,无人不称赞他唱得好。
  1956年2月,谌东科参加了江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会演。1959年又参加了全省第一次曲艺会演。两次都获得了奖励。
  小调小调又称清唱,20世纪50年代末还叫过清音。清代,景德镇有几家妓院,妓女们在接客时都唱苏州、扬州一带的小调,如《扬州相思》、《扬州十打》、《茉莉花》、《夜落金钱》、《跌断桥》、《虞美人》、《下象棋》等。1926年,徐福田、吴贤良、熊金贵等琴师被妓院请去拉胡琴伴奏,这几位琴师同时又是文词的琴师,因此江苏小调从此与文词融为一体,成为文词堂会的曲目。抗战期间,学唱小调的妇女多了,她们参加说书唱曲训练班,改革唱词,宣传抗日救国。新中国建立后大多数都参加了曲艺队。1958年8月,段杏娥、张滴如、萧集明赴北京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曲艺会演。
  莲花落光绪末年,有个走江湖的艺人到景德镇乞讨,因为他是哥老会的老大,人称陈老大,真名不详。他善唱莲花闹,手拿叶子板,随口编词,见什么唱什么,如“走了东家到西家,拜了状元拜探花……”如果这家有个老太婆,他就唱“慈眉善目老太婆,年纪要活一百多,样子和气精神好,赛过当年杨令婆”。后来收了刘水德为徒,刘水德又传给了谌东科。
   这种莲花闹,北方叫数来宝,有的地区还叫金钱板。
  十番班俗称吹鼓手,就是为婚丧喜庆服务的民间乐队。明、清时这种乐队由10种乐器组成,故称十番班。后来逐渐减少,至民国时只剩下唢呐和锣鼓,必要时加一支大号(俗称先锋)。建国后,有时竞减至一对唢呐吹奏。
   这种十番班,并无专业班社,只是由一个人挂牌,有了主顾,临时请乐手组成,人数可多可少,由主顾需要而定,任务完成即散。
   灯彩
  龙灯由于景德镇是“工匠来八方”之地,又是万商云集之处,各种风格的龙灯也汇集于此。有瓷龙(茶杯盖、汤匙、酒杯等组成)、银龙(金银首饰扎成)、草龙(稻草扎成)、板凳龙(条凳组成)、桥板龙(木板连接而成)、香龙(每节龙身上插许多线香,不用腊烛)、炭篓龙(即断龙,又称散龙)、绸龙(用绸布扎成)、花灯龙(花灯组成)、布龙、纸龙、灯笼龙(纸灯笼组成)等等。就龙头而言,又有园头龙、高额龙、长嘴龙、杈角龙、肉角龙、刺角龙、长鼻龙、隆鼻龙等等,是各种龙灯的总汇。特别是五王庙的神龙,一只直径约2米铁龙头,龙头上再糊纸。以后请龙时层层加糊,旧纸并不撕毁。如果糊得太厚,需要换新,必需选吉日举行隆重的仪式。龙身13节,披黄布彩绘鳞片。神龙出巡时,沿街大小店铺,全都香案迎接,燃放鞭爆。由于龙头太重,不能起舞,只能由人们扛着略作左右摆动,沿前、后街游走一遍再回庙。
   蚌壳一个扮蚌壳精(女),身背大蚌壳,一开一合;一个扮老渔翁,手拿鱼网,当街表演,活泼、诙谐。
  狮子玩狮子实际上是一种武术活动。景德镇的狮子有乌一黄二的说法,打乌毛狮子的,还必须是全市武功最好的,黄毛者居第二。但一般都喜欢背绿毛狮子上街,意思是不跟人争高低,以免惹事生非。玩狮子时,首先都要当街表演一通武术,如大刀、双刀、锏、三节棍、九节鞭、齐眉棍等。
  高跷、抬阁高跷、抬阁都是按戏文化妆游行,并不表演。高跷大都是外地人,抬阁则都是本地人,用小孩扮戏中人物,坐在固定的抬架上让大人们抬着走。这些活动一般都是迎神赛会、元宵闹花灯时才举行。
  曲艺队1949年9月,鼓书艺人夏巧亭、陈明初、金早生、江女保等人组织了说书改进小组,由夏巧亭任组长。1950年2月又吸收了文词、小调、道情等曲种的艺人参加,改名民间艺人学习组,仍由夏巧亭任组长,这便是市曲艺队的前身。
  1952年5月,民间艺人学习组发展到60多人。市文教科决定成立景德镇市民间曲艺队,由文化馆领导,选举夏巧亭为队长,陈明初为副队长。队内设说书组、文词组、道情组和清唱组。
  1954年春,又改名为景德镇市曲艺队,由市文教科领导,派干部来队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此市曲艺队走上了正轨。
  1958年8月,夏巧亭、段杏娥、张滴如等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夏巧亭被评为红旗曲艺工作者(全国仅13个),同时被接纳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1959年春,在八卦图河边建造了曲艺场,可容纳观众200人,为文词、清唱的场所,其他各组都有自己的演出场所。艺人们按规定向市曲艺队缴纳公益金和公积金,艺人的福利事业有了初步的保障。
  1963年,市文教局派汪庭仁来队主持工作,夏巧亭改为曲艺工会主席。不久,汪庭仁离队,又派洪长来队工作。直到文化大革命,曲艺队被撤消,夏巧亭、陈明初、罗水生等主要曲艺艺人被下放农村劳动,许多曲艺艺人被迫改行。
  1979年11月,夏巧亭赴北京参加全国第四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和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曲协理事,1982年9月,又当选为中国曲协江西分会副主席。1981年,景德镇市进行曲艺艺人登记。1982年2月成立昌江区曲艺队,属昌江区领导,区文化馆负责业务管理。艺人们自选队长,自负盈亏,市文化局派夏巧亭到昌江区文化馆工作,辅导曲艺队曲(书)目的整理、修改。从此,景德镇市民间曲艺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专题

昌江大鼓
相关专题
讲传说书
相关专题
文词
相关专题
道情
相关专题
小调
相关专题
莲花落
相关专题
十番班
相关专题
龙灯
相关专题
蚌壳
相关专题
狮子
相关专题
高跷、抬阁
相关专题
傩戏
相关专题
五举戏
相关专题
黄梅戏
相关专题
饶河戏
相关专题
三角班
相关专题
京剧
相关专题
越剧
相关专题
徽剧
相关专题
话剧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