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监测类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239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监测类别
分类号: X830.7
页数: 4
页码: 1989—1992
摘要: 1975年10月,景德镇市环境监测站正式成立。开始对景德镇地区大气、水体等各种环境要素质量状况;对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状况进行经常性监测和监视性监测。其监测类别分:例行监测(经常性);事故监测;污染源监测(监督性);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监测;环境治理工作效果评价监测等5大项。
关键词: 景德镇市志 环境保护 监测类别

内容

1975年10月,景德镇市环境监测站正式成立。开始对景德镇地区大气、水体等各种环境要素质量状况;对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状况进行经常性监测和监视性监测。
  其监测类别分:例行监测(经常性);事故监测;污染源监测(监督性);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监测;环境治理工作效果评价监测等5大项。
  例行监测是国家指令性任务,其监测项目频率以及结果统计均按国家统一规定要求实施。
  地表水监测1975年,开始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共设监测断面12个。
  表17一1景德镇市地表水监测断面基本情况地表水每年按丰、平、枯水监测6次,按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项目有:pH、悬浮物、总硬度、溶解氧、生物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铅、镉、铜、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色度、嗅等21个项目。
  大气监测1976年,开始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常规监测。1985年前在城区按功能分区,共设4个监测点,1985年增至7个。
   表17-2景德镇市大气监测布点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每年按春、夏、秋、冬四季各监测一次,每次连续监测5天。1982年前每天按6时、12时、18时、24时各采样一次,1982年开始改为每天按6时、10时、14时、18时各采样一次。样品均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监测项目有:总悬浮微粒(TSP)、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NO,)、灰尘自然沉降量(降尘量)。
   表17-3景德镇市大气监测分析采样分析概况
  降水酸度监测1982年,开始对城区降水酸度进行监测。当年,景德镇市环境监测站被列为全国酸雨监测网络之一,按酸雨一级站以及降水酸度测报技术要求共设3个监测点,即市气象台、市茶厂、市环境监测站。表17-4景德镇市降水酸度监测分项采样分析概况
   事故性监测80年代,开展事故监测。其间,较典型的事有:
  1981年9月至10月间,由于江西黎明制药厂工业废水长期清污不分流,污水亦未净化,导致对附近农田作物造成危害,使得毗邻的西安村晚稻减产6万斤。经市环境监测站取样分析,其化学耗氧量(COD)浓度达2835毫克/升,超过国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7倍;酚浓度为2.0毫克/升,超过国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倍。
  1983年5月31日凌晨4时许,景德镇火力发电厂第一灰场副坝内的灰水越过坝顶,导致灰坝缺口达11米宽,灰水漫过约40亩菜地流人昌江。座落在灰水排水口附近的观音阁自来水因沉淀池滤板堵塞停水,电厂亦被迫停机达15天之久。其黑水浸及下游数十里,河水遭到严重污染。市环保办、市监测站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监测,测定被灰水污染的昌江河水中悬物农度为7451.7毫克/升,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13.9倍。
  1985年5月至12月,景德镇市华风瓷厂原料精制车间,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农田灌溉渠道,不仅堵塞了灌溉渠道,而且造成对临近的吕蒙乡古城村的农田和鱼塘的污染。经市环境监测站测定分析,其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70676毫克/升,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140倍。
  污染源监测1976年,环境监测站开始对区域内污染源进行监测,为配合市内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作,对各污染源、污染物进行了以水系分流域的污染源监测,按系统分行业的污染监测,以及按污染物性质的分类监测等全面的监测。
  水污染源监测景德镇市辖区主要河流是昌江,年纳污水量为1953.1万吨,废水中主要有害物排放总量为4.310万吨。其中:悬浮物39110吨;化学耗氧量3294吨;生物需氧量655吨;六价铬0.189吨;铅0.5吨;酚0.7吨;氰0.2吨;石油类21.5吨;硫化物6.2吨;氟化物6吨;铜0.7吨;锌0.6吨。
  主要污染源是造纸厂、黎明制药厂、景德镇火力发电厂、焦化煤气厂、电瓷电器工业公司、皮革厂、各大瓷厂、昌河机械厂、859厂、740厂、999厂、523厂、景德镇陶瓷厂等。
  大气污染源监测景德镇市年排放废气总量870507万标立方米,有害物质年排放总量为71748吨。其中各有害物质排放量分别为:烟尘30036吨、二氧化硫11963吨;氮氧化物9258吨;一氧化碳20589.2吨;氟化物0.45吨;铅2.58吨。
  主要污染源是景德镇火力发电厂、焦化煤气厂、水泥厂、电瓷电器公司、各大瓷厂、景德镇陶瓷厂、景德镇机务段、以及汽车(机动车)尾气。
  噪声监测1979年,开始对城区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监测。1981年,在城区采取0.5x0.5(平方公里)划分网络区域,进行全面性的环境噪声测定。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监测进入80年代后,开始对污染源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监测。
  1983年12月,对市焦化煤气厂新建项目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大气中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水质中酚、氰化物、硫化物、PH、化学耗氧量、环境噪声、土壤中酚、氰化物等本底值,共取得监测数据75850个。
  1984年9月,对江西黎明制药厂新建车间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大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质中PH、化学耗氧量、溶解氧、生物需氧量、悬浮物、环境噪声、土壤中氯化物等本底值,共取数据60600个。
  1985年10月,对市纸箱厂扩建项目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大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降尘、环境噪声等现状值,共取得数据3819个。
  环境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监测1975年,开始对市属各企业单位的窑炉、锅炉等治理工程进行效果监测。
  1975年12月17日,对市景兴瓷厂倒焰园窑玻璃纤维布袋式除尘器进行监测,测定其除尘效率为97.6%。
  1976年11月25日,对市制酱厂1.5吨锅炉沉降室除尘器进行监测,测定其除尘效率为64.1%。
  1977年7月21日,对713厂4吨锅炉沉降室除尘器进行监测,经测定其除尘效率为64%。
  1978年5月31日,对红旗瓷厂4吨锅炉水池沉降室除尘器进行监测,测定其除尘效率为76.6%。
  1979年1月22日,对昌河机械厂6.5吨锅炉挡墙喷水沉降室式除尘器进行监测,测定其降尘效率为8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