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技术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208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技术管理
分类号: R194
页数: 1
页码: 1622
摘要: 全市制药工业随着生产发展,逐步建立起一套技术管理体制和办法。 江西黎明制药厂在建厂初期,生产班组内设技术管理人员和厂部分析室,主管技术和质量工作。1970年厂部成立中心试验室,负责全厂的新产品研制工作。在每一个产品投产后,建立车间试验室,负责产品的扩产,降耗工作。1979年厂部设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指导工作。1980年为加强科研技术工作的领导,成立厂技术委员会,并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技术责任制。
关键词: 医药管理 技术管理

内容

全市制药工业随着生产发展,逐步建立起一套技术管理体制和办法。
  江西黎明制药厂在建厂初期,生产班组内设技术管理人员和厂部分析室,主管技术和质量工作。1970年厂部成立中心试验室,负责全厂的新产品研制工作。在每一个产品投产后,建立车间试验室,负责产品的扩产,降耗工作。1979年厂部设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指导工作。1980年为加强科研技术工作的领导,成立厂技术委员会,并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技术责任制。
  全厂制定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凡是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包括中间体)都制定完整的工艺规程,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和岗位责任制。新产品在试车过程中以及较复杂的现场试验,都要建立试行(暂定)工艺规程,岗位操作和岗位责任制。对于新产品或连续停产半年以上又投人生产的产品,在生产前,由产品技术人员对从事该产品生产的工人进行工艺和设备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后,再进行操作。对新调人人员,除履行上述教育外,还要经过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为保证产品的优质、高产,全厂把不断改进产品工艺作为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磺胺甲基异恶唑新工艺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磺胺甲基异恶唑、乙酰丙酮、胃溃宁等3项工艺改革,于1979年获江西省科学成果奖。1980年7月,改进甲氧苄氨嘧啶的环合工艺,并摸索出五倍于谬摅含量与比重的内在规律,提高了批得量,使产品的总收率提高了3%。1984年对氨苄青霉素生产过程进行多处工艺改革,使总收率由1983年59.67%提高到63.62%;磺胺甲基异恶唑在1974年生产时总收率仅33%,经过不断改革工艺,总收率已达40%以上。
   景德镇制药厂于1958—1967年由市医药公司业务科兼管理技术工作。1968—1982年设厂实验室负责技术管理,1983-1984年设厂实验室负责技术管理,分离后设技术质检股。
  1958年以来产品大多数系移植引进品种。1958年全厂生产的23个产品系移植种德堂药店的传统加工品种。1959-1971年根据《全国中成药处方集》的处方、工艺生产24个品种。1972~1978年引进9个品种、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和《江西省药品标准》(1974年版)生产。1978—1985年引进5个品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生产。
  1958—1969年厂根据市医药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投料配方,依照老药工传授的传统工艺制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由老药工或生产人员随时进行改进,没有建立生产台帐和工艺制度。1969年一般生产工艺问题就由新成立的实验室解决。1971年以后,生产工艺,都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或省(市)药品标准工艺,自行设计一份综合性生产工艺卡。1982年制药企业整顿后,设立生产技术股,负责全厂生产并监督工艺执行。生产事先订计划,尔后填写生产通知卡并附制备工艺,经审核,厂长批复后给有关车间股室,再由仓库配料(包括饮片加工炮制),下道工序班组复核领料(复核品种、数量和质量)。1983年编写了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设计各种剂型每道工序的生产工艺记录卡,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岗位操作和工艺卫生,认真填写工艺记录卡。同年,建立较健全的生产台帐和工艺制度,对生产中出现的工艺问题,由技术股负责解决。
   景德镇市生化制药厂设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由质检机构兼管技术工作。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