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98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行业
分类号: F407.4
页数: 7
页码: 1529—1535
摘要: 行业主要描写了景德镇机械工业陶瓷机械行业、农业机械、直升机制造、汽车修造、船舶修造等内容。
关键词: 机械工业 行业

内容

第一节陶瓷机械
  景德镇陶瓷机械厂前身是解放前一家私人开设兼机械修理的小厂,1955年公私合营,1958年扩建为国营景德镇市机械厂。1959年8月,市机械厂在城区东郊红石塘新建占地3万余平方米的厂房,添置各种动力设备100多台,职工1000多人,还兴办一所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景德镇市机械工业学校,设有大专、中专两部,师生达400多人。市机械厂的产品有球磨机、真空练泥机和双缸隔膜泵等十几个陶瓷机械品种,为陶瓷生产由手工制瓷向机械制瓷过渡创造了条件。
  60年代初,大批精简职工,学校撤销,只剩下200余人。1962年,改名为景德镇市陶瓷机械厂。1964年,经轻工业部批准为轻工业部陶瓷机械定点厂,隶属关系由市工业交通局划归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开始逐渐恢复专业制造陶瓷机械。
   “文化大革命”期间,迫使陶瓷机械厂改变生产方向,制造“两枪”(半自动步枪、轻机枪)、“三机”(汽油机、柴油机、发动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兴旺,新产品不断出现,销售前景宽阔。1978年,全厂工业总产值235.45万元,到1985年上升为624.9万元,增长1.6倍有余。
  1979年,被轻工部定为全国陶瓷机械技术归口单位、标准化中心、有职工900余人。主要产品有球磨机、隔膜泵、磁选机、压滤机、真空练汲机、摩擦压砖机、滚压成型机、多孔窑推进器等。产品除用于陶瓷行业外,还适用于电瓷、建筑陶瓷、污水处理、食品等行业。品种由原来5—6个老产品发展到50多个。除供给景德镇外,还销往全国20几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越南等国。
   景德镇制造陶瓷机械,除陶瓷机械厂以外,还有5个厂:
  景德镇陶瓷机械二厂,原系生产包装陶瓷的木箱和加工陶瓷模型原料的石膏厂。因其机械设备和技术能力较强,70年代为景德镇市陶机修配厂。80年代初易名景德镇陶机二厂。1986年Ⅱ月与陶机厂合并。
  景德镇市轻工机械厂,建于1978年,隶属陶机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有职工200余人。主要生产日用陶瓷机械、高档陶瓷机械、建筑陶瓷机械、卫生陶瓷机械等。产品还适用于化工、医药、食品行业。
  景德镇市防尘机械厂,建于1978年,系陶机二厂下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有职工60余人,主要生产LLG型系列带式吸尘器,1985年荣获省经委颁发的新产品证书。
  景德镇窑炉建筑安装公司,原系窑炉建筑的专业单位,后扩展为全国陶瓷建造安装窑炉的国营企业。公司建造窑炉从单一的陶瓷行业发展到纺织、冶金、电子、化工等行业,设有机械、电器、建筑等项工程的制作和场地。产品基本纳入系列化、标准化,达20多个规格品种。整套安装设备和机械设备,均能自己制造。
   景德镇市专用设备厂,是为电瓷生产提供专用设备的专业厂,有除铁器搅拌机、振动筛等产品,并销往国内其他产瓷区。第二节农业机械
  随着市属工业不断发展,各行业需要不断增加,市政府要求增加一些工业门类,于1965年12月24日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增加“五小”即小农机、小化肥、小电机、小机床和小仪表(压力表)的工业门类,新建5家企业。小农机是在拖拉机站保养场基础上增加30人成立的农机修造厂(现为高压紧固件厂)。由于有1959年市机械厂(现陶瓷机械厂)试制生产20马力煤气机的经验,在全市拖拉机会战中,农机厂开始试产柴油机,主要是为市生产小型拖拉机作好动力准备。同时市农业机械的生产,其品种规格有耕作机械一双铧犁,双滚轧耙(与中小型拖拉机配套);排灌机械——丰收-35型混流泵,40米扬程工业泵,65型人力自动插秧机;收割机械——人力打谷机,园盘对滚收割机和割禾器;饲料加工机械——磨盘式粉碎机,双锤切割式饲料粉碎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型、3型碾米机,磨盘式磨粉机等。同时为了适应全市农业发展需要,农机配件供应不上,农机厂曾为江西拖拉机厂配套生产丰收-27型拖拉机气缸盖,试生产柴油机的球铁曲轴,福克森-35型拖拉机液压升降控制阀,东方红-54链轨式拖拉机的链轨销等配件,481气缸盖成为农机厂的主要配件产品。
  市农机厂先后生产立式1105、2105柴油机,卧式105W柴油机(此机后作为市小四轮拖拉机的动力)功率为15马力。同时还试产495柴油机,其功率为50马力。
  基础件生产是从1970年形成的。1970年3月和10月,市革命委员会分别成立汽车、拖拉机会战指挥部。将制造汽车、拖拉机配件分解安排给各机械企业生产试制。第一机床厂生产高压油泵(柱塞式),陶瓷机械厂生产汽车发动机,农机厂生产小四轮拖拉机发动机,印机厂生产汽车方向机的球西蜗杆;并决定农机厂划出一个车间和二轻局的园木社合并成立螺丝厂,专门生产汽车、拖拉机的高强度螺栓、螺母和标准件——气缸盖的双头螺栓、连杆螺栓、主轴瓦螺栓、飞轮螺栓等,成为基础件行业专业厂。市螺丝厂在原基础上发展后并人农机厂,即现在的高压紧固件厂,是全省领先的高强度螺栓生产专业厂,其产品从M12直到M56高强度螺栓规格不断齐全,产品大部分为全国各大油田、炼油厂、冶金企业和各种有高压容器配套的连接高强度螺栓,产品可靠性很高。此外,还生产与大中型塔吊配套的高强度螺栓,网架结构高强度螺栓等。1985年,生产紧固件227.4万件,产值161.4万元。景德镇气门厂生产农机、汽车气门配件,同时还生产部分195柴油机的机体、飞轮和气缸盖配件以及部分球铁曲轴,1985年生产气门128.7万件,产值329.6万元。
   第三节直升机制造
  航空工业部部属昌河飞机制造厂(代号三七二)、乐河机械厂(代号三七〇)、景波机械厂(代号三三四七)和第六0二所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迁建于市区域内,其中三七二厂、六〇二所于城区东郊。三厂一所,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受到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和破坏,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调整和改革,这三厂、一所从科研设计到试制定型,从发动机到主机的生产总装,形成了中国初具规模的直升机生产基地。三厂一所占地面积共445.5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75.4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建筑面积134.98万平方米,生活区建筑面积140.47万平方米,职工总数为1.27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达1985人(工程师以上有982人)。
  第六〇二所于1969年12月15日成立。专门从事直升机研究、设计工作,这个所一方面要从事各种型号直升机的设计,同时还要围绕直升机特有技术问题,包括直升机的基本理论、新结构、新系统开展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现已形成一支专业配套,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一定素质的技术队伍。在优化设计、动强度分析、新升力系统研究、抗坠毁技术、光测试验技术等方面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具备进行全机静力、振动试验,部件疲劳试验,元、部件抗坠毁试验、光测试验的能力,并进行过几个型号的强度试验。在系统试验方面,具备操纵、液压、燃滑油系统模拟或原理试验的能力,同时建成了联合试车台,在特设、火控试验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手段。经过十多年的基本建设,达到工种配套、设备齐全,并开始进行复合材料加工。有关车间已具备加工大型标准试验设备、专用机床与自动生产线的水平,以及制造飞机组合件、部件和进行装配的能力。
  1969年11月22日,经航空工业部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确定昌河飞机制造厂定点江西景德镇市。乐河机械厂定点乐平县(现为市辖县)。
   昌河飞机制造厂为直升机主机厂,于1970年1月建立。多年来该厂坚持不懈地进行直-8型直升机的试制和生产,终于将直-8送上蓝天,同时,还进行直-6的试制,直-5旋翼、自动倾斜仪、前主起落架和歼-6伞舱的生产,“718”工程舰载直升机的改装,“超黄蜂”的修理等。
   乐河机械厂是直升机发动机厂,在完善发动机主体生产线、减速器生产线同时,还进行了直—6型机发动机和减速器系统的试制,承担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直-8型发动机的研制,以及对引进的国外直升机发动机的主减速器的修理,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试制生产能力,能承担较高水平的产品设计、研制和加工、制造。
  景波机械厂是一个为飞机配套的专业化锻铸厂。于1970年12月开始兴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拥有5吨以下模锻件、1吨以上自由锻件和有色、黑色、压铸等铸件的生产能力,具有较强的各种模具制造能力和百吨重的、大型、笨重设备的起重、吊装能力。对铝合金等温精铸初步研制成功,铝合金淬火加热炉超温报警装置处于调研准备阶段,结构钢木质晶粒度和过热断口研究进入试样加工和试验阶段,钢结硬度合金锻模试验已完成模具设计工作,对延长模具寿命的试验也进行了探索。自1977年投入试产以来,为十几个机种生产了大量的锻铸件,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38.5%。
   三厂一所基建竣工后即转入科研、试制生产。1970年10月,昌河飞机制造厂利用零部件成功地组装了1架直-6型直升机。1'972年3月,开始部分直-5型直升机配件的生产。乐河机械厂进行直-6发动机和减速器系统的试验,使中国直升机动力从活塞式向涡轴化发展迈开了第一步。602所除进行直—6机设计定型及直-7机的研制任务外,还承担了“718”工程舰载直升机分系统的改装设计任务。1976年10月,景波机械厂依靠自己的施工力量,完成基建工程收尾工作和设备安装调试。逐步完善锻铸生产线,形成试产能力,并试制成功直-7型机22项5吨模铸件。1976年,昌河飞机制造厂重新调整建设布局,同年年底,602所与兄弟单位完成了直-6机定型前的全部设计、试验、试飞和其他技术工作,并于11月6日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关于直—6机、涡轴-5发动机设计定型报告》,获得批准,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的直-6机研制科技成果奖。后因设计方案多次更改,工程几度返工,再加上其他原因,直—6、直-7两机下马。1978年8月,国家计委、国务院国防工办批准,昌河飞机制造厂以直-8型为代表产品,计划年产直升机80架,零配件20架份,总投资1.1亿元扩建厂房。1979年12月,三厂一所完成“718”工程舰载直升机的改装设计和改装试制任务,为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和1982年中国水下发射火箭取得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航空工业部和国防工委的电贺和嘉奖。经国防科委评定,获5项科学技术成果奖。1985年12月11日下午,国产直-8型02架机首飞蓝天成功。
   第四节汽车修造
  修理民国35年(1946)景德镇仅有浮梁汽车修理所,属南昌修车厂管理。民国38年2月1日,单独成立浮梁修车厂,其业务属省公路局领导。50年代,浮梁汽车运输中心站、市汽车运输公司和市商业储运公司3家各设汽车修理厂或车间(小组)负责本单位的汽车中修、小修和保养。汽车大修、新制车身、驾驶室等,都要送往南昌、上饶等地修理。60年代到70年代,国营市汽车修配厂、景德镇养路段机修厂和集体经济性质的向荣汽车修理厂、洪源汽车配件厂、景东汽车修配厂和12个修理店相继成立,形成汽车大修、中修、小修、二保和打气、充电等各种汽车修理技术格局,解决了修车不用出市的问题。
  80年代,汽车修理业进一步发展,不仅增加了19个集体经济的修理店,而且还出现4户个体修理店,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性质、多种修理形式的汽车修理厂(店),截至1985年止,市区共有48家汽车修理厂(店),按经济性质分,国营7家,国营和集体联营1家,集体36,家,个体4家;按技术等级和修理业务划分,能担负大、中修和少量配件生产的一类厂9家;能担负汽车二保、小修作业的二类厂10家;只能打气、充电和修补轮胎的三类门店29家。厂房、设备齐全,规模较大的汽修厂有5家。
  江西省汽车运输总公司景德镇公司汽车保养厂,是市区成立较早的国营汽车修理厂之一。经营汽车大、中、小修和各级保养。厂房面积5685平方米,职工348人。1950年成立,名为景德镇汽车保健站。1951年,成立景德镇汽车保养场。1953年,更名为浮梁汽车保养场。1955年5月30日,保养场与浮梁汽车运输中心站合并,更名为浮梁汽车运输中心站保养厂。1970年,更名为景德镇市汽车修理厂。1973年,更名为省汽运景德镇分局汽车保养厂。1983年,改名为江西省汽运总公司景德镇公司汽车保养厂。保养厂除保修本公司汽车外,还开展对外修车和零配件加工。1979—1985年共大修客车151辆、货车268辆、挂车194辆、引擎190只。
  景德镇汽车修配厂,是经市革委会经济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将停产的市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改建成立,厂址初设曙光路。1972年11月3日,正式组建投产,有3个车间,是当时市区唯一具有大修能力的国营专业汽修厂。1974年,在韭菜园建厂房,厂区占地面积68175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含生活用房)8600平方米,1977年5月建成迁入。每年可大、中修汽车200辆(次)。1978年,根据全省汽车修理“双定”(定点修理、定点供应零配件)的精神,与国防工办、陶瓷、商业等系统的部分单位共100余户签订了“双定”合同。当年共修70户“双定”单位的汽车99辆,占修车总数146辆的67.8%。为解决配件紧张,还自力更生试制成功钢板销、转向节主销、差速器十字轴、转向节半轴、后轮挡泥板等5种汽车配件产品。1981年,自筹资金0.9万元。国家投资1.5万元,扩建红外线烘房,使大型客车能进烘房烘烤。1982年12月,市交通局与第二汽车制造厂挂钩,在该厂增设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牌汽车景德镇市特约技术服务站,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增加东风牌汽车修理和配件专供业务。1983-1985年,先后3次被评为先进服务站。1985年4月初,该厂将1辆B型车的气缸盖、偏心轴、进排气支管、化油器4大件进行技术改造,使之成为C型车、耗油量下降8.51%;功率增大18.2马力,比原来大修后提高23,6%,扭矩加大12.4公斤/米,比原来提高14.7%。全年共完成722辆CA-10B型载重汽车的节能技术改造,为国家节约汽油563吨,按平价油计算可节约资金46.7万元。1985年有职工211人,拥有大型机床设备33台(件),一般设备26台,从建厂到1985年,共完成汽车大修939辆,中修561辆,总产值1240.83万元。
  向荣汽车修配厂,于1977年7月20日组建,是市区汽车修理一类企业,厂址在市郊区景三路。建厂初有职工103人,1978年为市区“双定”汽车修理厂之一。厂房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1985年,职工增至315人,拥有固定资产(包括设备在内)180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曲轴磨床1台、万能钻床1台、500吨滚压冲床1台、剪板机1台。1979-1985年,大修汽车326辆,中修388辆。
  洪源汽车配件厂,于1968年1月建立,原名洪源农机厂,是市区汽车修理一类企业。1978年为市区“双定”汽车修理厂之一。建厂初有职工56人,1985年增至94人。拥有固定资产291789元,流动资金96525元。生产设备有车床3台、刨床2台、钻床2台、发电机2台、油压机1台、充电机2台、冲床1台、剪板机1台、柴油机1台、空气压缩机1台、空气锤1台、镗缸机1台、电动机12台。主营汽车修理,兼营修理农机具、翻砂等。1968-1985年共大修汽车393辆,中修631辆。
  景东汽车修配厂,于1978年初建立,原名景德镇东区农业机械厂,1979年1月,改名为鹅湖汽车修理厂,1985年又改名为景东汽车修配厂,由鹅湖区经委主管。厂房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1978年为市区“双定”汽车修理厂之一。主营修理国产各类大小汽车、农机,兼营钣金、冷作。建厂初有职工45人,1985年有职工132人。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40528元,流动资金30万元。生产设备有车床1台、钻床3台、镗缸机2台、光制轮鼓充电机2台、电焊机3台、氧焊设备3套。
  制造70年代初,成立市汽车会战指挥部,将汽车制造所需配件分别安排在市属各机械企业试制生产,总共组装汽车50辆。由于自制件少,外购、外协件多,加之设备简陋,成本较高,质量不能保证,无法批量生产,市汽车会战指挥部随之撤销。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1979年以来,昌河飞机制造厂贯彻“以军为主、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方针,在确保军品研制、生产的同时,积极组织科研力量和生产能力,从为民用企事业服务出发,努力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下功夫,继1973年试制生产大客车之后,又先后推出一系列民用产品。其中主要民品有CH630旅行车系列(该厂支柱民品)、CH110X厢式货车(即微型车)系列车(航空工业部支柱民品)、五十铃驾驶室、油泵等几十个品种,其产值占全厂工业总产值中的90%以上。1983年生产的CH630A型救护车和汽车后开门支撑作动筒分别荣获国家经委颁发的优秀新产品奖。与此同时,景波机械厂也为发展汽车制造业积极提供成套的锻铸件和零部件。
   第五节船舶修造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开始有船舶修造仆。民国初期,景德镇有3个修造船厂址:河西墩头上、兴华路造西港船;在韦陀桥、陈家弄沿河造北港船、扶梢船;在韭菜园、十八渡一带造东港船、鸦尾船、罗荡船。船的最大载重量50吨左右。当时无正规的修造船舶基地和设备,厂房是用箬皮盖顶的临时工棚,有的是露天作业。造船工匠是亦工亦农的个体劳动者,靠一把斧头、一把锯和一些简单工具,进行手工操作。解放初、市区个体船舶修造业有35户,其中城区32户、郊区3户。1950年共造船38艘,其中鸦尾船10艘,罗荡船4艘、扶梢船5艘、东港船12艘、北港船6艘、渡船l艘。1952年8月,由船民福利基金投资1.65亿元(旧人民币),在斗富弄建起集体经济性质的民船修造厂,24名职工,箬皮竹棚厂房,船舶修造以修理木帆船为主,造船为辅。1954年撤销。1955年5月,市木帆船运输联社将个体木帆船流动修理组织起来,成立景德镇市造船合作社,以船舶修理为主,建造为辅。除手工操用的斧锯之外,只有船舶拖拉上岸、下水的一般设备。1958年下半年撤销。1960年初,市航运公司投资6万元,在河西布袋上首建造船厂,有造船、金工2个车间,厂房占地面积2600余平方米。1962年4月划归市管,成为能修造钢质机动船的国营景德镇市造船厂,有职工120人。1962年完成大修木帆船354艘,2495吨,大修机帆船3艘,马力180匹;小修木帆船682艘,4120吨,新造小型木帆船28艘,160吨。1964年下半年,增设装配车间,有篾、木、锻、车、钳、刨、电焊等10个工种,有50多台(件)机械设备,职工增至138人,固定资产30多万元,流动资金16万元,年造船能力500吨以上。建厂初期只修造木帆船,70年代初发展到修造钢质机驳、油驳、拖轮、客轮、钢丝水泥船等多种产品。1969—1970年,共建造10-20匹马力,16-20吨位的机帆船40艘,计529吨。1973年建造50吨级钢质货轮1艘。1976年自行设计,建造载重30吨以上钢质船3艘,11匹马力货驳1艘,拖轮1艘。1977年建造30马力,载重40吨钢质机帆船3艘。1980年7月15日,市经委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和由于造船厂近地建珠山大桥需要,决定撤消,其财产和职工全部由市城建局接管。1982年12月31日,市航运公司在两个船舶大队的船舶修理组的基础上重新组建船舶修造厂。1985年4月24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市航运公司船舶修造厂改名为市船舶修造厂。厂址在昌江河西岸东风坦,占地面积1400多平方米,有金工、造船两个车间,2间船坞,1间配电间,40名生产工人。有各种修造船舶机具17台(套)。具有修造钢质机动船的能力。
   第六节电工电器
  电工电器企业有电瓷电器工业公司、昌江电瓷厂、昌平电瓷厂、昌化电瓷厂,主要生产高压电瓷、低压电瓷、高压开关、低压开关、避雷器等产品;变压器厂生产电力变压器产品;电机厂、发电设备厂生产中小型电机、发电机等产品;制冷设备总厂主要生产家用电冰箱、商用电冰箱;蓄电池厂生产硫酸电池等。
  电瓷电器工业公司前身为华电分厂,于1946年夏季创办,后更名为景德镇华电瓷厂。40年代为私营企业,1955年为公私合营企业,1958年转为国营企业,生产电瓷和工业瓷。1961年8月电瓷和日用瓷分开,人数各半,名为华电第一瓷厂和华电第二瓷厂。次年,华电第二瓷厂易名为景兴瓷厂,专门生产日用瓷。1966年,华电瓷厂更名为景德镇市电瓷厂,并逐步发展为生产电瓷电器配套企业,由原来分散的手工小作坊生产方式发展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1978年,根据《工业三十条》专业化改组工业的原则,在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下,于1978年10月6日将原景南、景北区的两家区办电瓷厂归口景德镇市电瓷厂,成立景德镇市电瓷电器工业公司,从而成为景德镇市第一家专业性集团公司,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得到扩大和提高。1985年有职工2323人,技术人员191人,注册资金785万元,占地面积18.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2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建筑面积6.74万平方米)。主要生产500千伏及以下高压电瓷,220干伏及以上高压隔离开关和220干伏以下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三大类共24个系列185个规格品种的产品,是江西规模最大、品种最多、产品等级最高的主导厂,并被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批准为机电产品出口扩权企业,被国家经贸部、物资部、建设部、机电部列为机电出口产品定点生产单位。
  景德镇市电机厂始建于1958年,后因国民经济调整停办,又于1966年6月重建。该厂具有30余年的电机生产历史,在产品设计和管理中,采用计算机技术,技术力量雄厚,生产条件优良,是江西省唯一的一条电动机装配线和水帘喷漆线,年生产能力为30万千瓦,是机电部木工专用电动机的定点厂。是江西省中小型电动机生产的中型骨干企业。隶属于景德镇市机械工业局。工厂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77.5万元,净值470.3万元,职工总数791人,其中初、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8人。1985年全厂有8个生产车间、26个(室)科、3个分厂,机械设备193台套。由1966年重建时仅有一个系列二个品种(J02系列),发展到七个系列上百个品种。其产品不仅畅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而且每年还有上万千瓦的单机出口任务,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1985年产值为1064.7万元,销售收入1013.6万元。
  景德镇市制冷设备总厂,始建于1962年,建厂初期为市机床厂,是在原景德镇市汽车保养厂基础上组建的。1963年生产注油器,增挂市注油器厂牌子,实质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市机床厂是生产钻床、磨床的专业厂。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更名为市第一机床厂,其生产的产品只有中下水平,仅能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机械厂的需要,企业一直没有多大的发展。1983年,第一机床厂由于没有主导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诸多原因,市工业局决定改产刚刚兴起的制冷系列产品,更名为制冷设备厂,生产的品种有商用冰箱系列产品、厨房冰箱、棒冰机等。1984年,该厂与意大利悔隆尼公司签订引进年产20万台的家用冰箱生产线,1985年生产家用冰箱3540台。从此,生产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跨进了全国制冷工业的先进行列。第七节通用机械
  景德镇市印刷机械总厂是中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定点生产印刷、包装装潢机械专业厂。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景德镇市通用机械厂,1965年与上饶的信江机械厂合并为国营新生机械厂,1969年转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23团。1971年兵团撤销,更名为景德镇市印刷机械总厂,由景德镇市工业局管理。已形成铸锻、机加工、热表处理、钣金、设备修理到装配的全能生产规模,具有年产100台四开胶印机和720台四平开压、烫金、模切机的1000万元以上总产值和产量千吨的生产能力。在“六五”期间,已完成技改总投资250万元,主要用于添置关键加工设备和加强检测手段,引进国外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东德齿轮磨齿机,购置美国红外线测温仪和瑞士硬度计以及扩建中心计量室1388.5平方米。提高了工艺水平、测试能力、试制能力和生产能力,自行设计并试制成功P22660四开双色全自动胶印机。有职工101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39人、高级经济师1人,高级会计师1人),厂区占地面积15.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49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095.44万元,净值574.31万元,拥有主要生产设备236台,其中精、大、稀设备23台、进口设备10台。1985年产量987.3吨,其中胶印机32台/98吨、平压机324台/486吨、印刷机械配件17.4吨。工业总产值987.93万元,利税71.86万元。
  自1963年试制P401型四开平压机以来,开发出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高技术产品四开多色自动胶印机和烫金模切装潢机械,产品质量稳定在一等品水平,是主要产品全优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到1985年生产P410型四开平压机4694台、四开胶印机865台、其他印刷机械1082台。产品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造一定的外汇。同时,也为全国印刷、出版行业提供了一定技术装备,荣获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
  景德镇市减速机厂于1971年1月建立,原名为景德镇市拖拉机制造厂,主要生产安源70型简易拖拉机和G72型弓锯床。1973年10月,改名为随机工具厂,主要产品有28件套筒扳手拖拉机、汽车、柴油机等随机(车)工具。1979年12月,定名为减速机厂(钢窗厂为第二厂名)。主要产品有: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钢窗(门)、随机(车)工具。1985年工业总产值330万元,减速机产量为3014台。钢窗(门)1.26万平方米,随机工具3.66万件。其中X31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获省优质产品。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