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养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81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养殖业
分类号: F307.3
页数: 11
页码: 1343—1353
摘要: 养猪历来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副业。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无圈私养,喂熟潲水、米糠、青饲料等。饲料利用率低,猪生长缓慢,疾病流行频繁。1949年,年末生猪存栏数为15000头。50年代,引进脂肪型种猪。1954年后,集体和个人饲养并存,提倡栏干食饱和圈猪积肥。1958年,贯彻“公养为主”的方针。60年代,引进肉脂兼用型猪。1958一1959年和1970一1971年,先后两次出现集体养猪高峰。1975一1979年,市农科所对50头猪进行快速育肥试验,架子猪日增重千克以上。1969年,提倡打洞养猪,市罗家垦殖场和湘湖乡办起“万头”养猪场。因山洞潮湿、倒塌,管理与饲料跟不上,造成大批猪死亡。70年代中期引进瘦肉型种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贯彻“私养为主”的政策,集体养猪逐步向专业户养猪发展,1978年后,农民每年出售肥猪10余万头,1983年达13.35万头。1985年朝阳垦殖场首次出口瘦肉型猪295头
关键词: 地方志 景德镇 养殖业

内容

第一节畜禽
   畜禽品种
  猪养猪历来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副业。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无圈私养,喂熟潲水、米糠、青饲料等。饲料利用率低,猪生长缓慢,疾病流行频繁。1949年,年末生猪存栏数为15000头。50年代,引进脂肪型种猪。1954年后,集体和个人饲养并存,提倡栏干食饱和圈猪积肥。1958年,贯彻“公养为主”的方针。60年代,引进肉脂兼用型猪。1958一1959年和1970一1971年,先后两次出现集体养猪高峰。1975一1979年,市农科所对50头猪进行快速育肥试验,架子猪日增重千克以上。1969年,提倡打洞养猪,市罗家垦殖场和湘湖乡办起“万头”养猪场。因山洞潮湿、倒塌,管理与饲料跟不上,造成大批猪死亡。70年代中期引进瘦肉型种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贯彻“私养为主”的政策,集体养猪逐步向专业户养猪发展,1978年后,农民每年出售肥猪10余万头,1983年达13.35万头。1985年朝阳垦殖场首次出口瘦肉型猪295头。
  1985年,种猪品种有乐干花猪、波阳滨湖黑猪、淳安花猪、皖南花猪及外地引进良种猪。
  乐平花猪属江南花猪型的一种,为地方优良的肉脂兼用的晚熟品种。有狮头型和马面型两个品系,体型高大,耐粗饲料,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产仔多、护仔性能好,遗传稳定,杂交优势率高,毛黑白花色,有“乌云盖雪”之称,主要分布在鹅湖区和昌江区。
  波阳滨湖黑猪属省地方品种,肉脂兼用型,晚熟,体型大,骨骼粗,抗病力强,瘦肉率高,毛黑色,额部和四肢各有一白斑,称“六白”,主要分布在蛟潭区和昌江区。
  淳安花猪属江南花猪型的一种,个体小,早熟,皮薄肉嫩。原产地是浙江省淳安县,随该地移民引进。分布在鹅湖乡、臧湾乡、渭水乡、江村乡等地。
  皖南花猪属江南花猪的一种,个体小,头部皱纹多,多分布于浮北地区。
  引进良种猪曾引进巴克夏、约克、苏白、枫泾猪、北京花猪、北京黑猪、克米洛夫、中约克、平白、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多数被淘汰,仅保留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等种猪。
  牛有耕牛、奶牛、改良牛。耕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其管理素为农民所重视。1949年有耕牛10602头。1954年以后,耕牛归集体饲养。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后,耕牛多为户养或联户养。1985年有耕牛21500头。
  耕牛有水牛、黄牛两个地方品种。水牛是赣东北地区较好的地方品种,体型大、蹄壳坚、役力强、耐粗放、抗病力强、适应性强。黄牛体型小、役力差、产奶量少、出肉率低。
  1954年,市妇幼保健院从南昌购进一对奶牛。1955年,从内蒙海拉尔购进8头黑白花牛,从上海购进3头奶牛。1956年,湖田购进20头奶牛办奶牛场。1963年,市委毛家畈奶牛场购进15头奶牛。1969年,市妇幼保健院奶牛场有奶牛40多头,与毛家畈奶牛场合并,由蔬菜公司管理。1985年,市政府规划,在鲇鱼山乡留阳村建办一个干头奶牛场。
  改良牛指杂交而成的奶役兼用或肉役兼用牛。1978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经费,在古城、朝阳、渭水等地,使用西门塔尔、辛地红、海福特、摩拉、夏洛来等种公牛的冷冻颗粒精液与地方耕牛进行人工授精,生产出改良牛。至1985年,已生产改良牛50多头。羊瑶里乡长旺村部分农民有养羊习惯。1952年,全县有17只羊。1958年,枫树山、万寿山垦殖场和南山林场引进瑞士奶山羊和细毛羊饲养,因饲养管理、疫病和销售等问题而失败。1966年,浙江淳安县移民带进少数山羊饲养。1978年,朝阳、寿安等地饲养山羊和奶山羊,没有成功。
  兔历史上没有养兔习惯。1958年,枫树山和万寿山垦殖场等地引进安格拉兔400多对饲养,曾一度发展。后因免肉、兔毛滞销和饲养管理粗放、疫病防治工作未跟上,而被淘汰。1978年,竟成、渭水等地问养菜免,后改养长毛兔,随兔毛价格的升降,养免有增有减。
  鸡历来是农民私养的主要家禽。地方鸡体型小,生长慢,产蛋率低,耐粗放,觅食力强,肉质纤细。曾引进澳州黑、洛岛红、九斤黄、芦花鸡、白洛克、考尼希、新浦东、红波萝、星波萝、来杭、星什288、罗斯、三黄白耳鸡、白毛乌骨鸡等品种。1976年,市农业局购进红考尼希种公鸡,在蛟潭乡南村、礼芳进行鸡杂交改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大批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1984年,饲养量达40多万羽。1985年,省、市投资50万元,在市农科所新建种禽场和竟成乡养鸡场、湘湖乡养鸡场。
  鸭有番鸭和麻鸭,番鸭数量不多,一般品种多为蛋用麻鸭,麻鸭觅食力强,每只每年产蛋量180一200枚。市农科所1983年引进康贝尔蛋鸭,个体大,生长快,产蛋量多且大。1985年引进樱桃谷肉鸭。
  鹅有灰鹅和白鹅两个地方品种,抗病、觅食能力强,生长快,零散分布在河洲水溪旁的村庄。
  此外,1980年,市农科所购进一批鹌鹑饲养,农村中还零星饲养菜鸽和信鸽。
  饲料农民家养畜禽多用自产粮食和农副产品作饲料,采摘部分野生饲草。集体养猪以种植的饲料为主,种植品种有红薯、南瓜、达菜、白菜、萝卜等。1985年,推广水浮莲、水花生和革命草等水生作物作为饲料。70年代初,引进橡草喂牛。1982年,朝阳畜牧场和王港乡马家坞水库引种白三叶、苏丹草、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等优良牧草,亩产鲜草400斤以上。1985年,在吕蒙乡继续种植。
  草山草坡资源丰富,自然牧草面积312671亩,万亩以上连片的有.10处,每亩自然产草量为200至800斤,牧草品种繁多,四季有鲜草。草食家禽,一年可放牧10个月。
  饲料一般都经过加工。解放前,农民用石磨或水椎将农副产品粉碎,青饲料手工切碎,多数饲料煮熟。5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使用机米机、青饲料切割机和青饲料打浆机。60年代,开始应用小型饲料粉碎机。1969年,为增加饲料养分,推行中曲发酵饲料养猪,次年广泛使用,后因操作繁杂,基本发酵原料糠供应不上,逐渐停止使用。1978年,开始推广配合饲料养猪、禽。使用日渐广泛,效果很好。1982年,市政府拨款在凤凰山新建年产万吨的配合饲料厂。1984年开始,省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饲料粮。1985年,省政府增拨一定数量的平价化肥指标,兑现饼粕搞配合饲料。至此,全市生产配合饲料1540吨。农村中有小型饲料粉碎机19台,年单班饲料生产量达7000吨。
  疫病据调查,解放前畜禽流行疫病有牛炭疽瘟、牛出败、牛瘟、猪瘟、猪肺炎、猪丹毒病;鸡新城疫、禽白痢病等,部分地区还流行牛吸血虫病。民国初期,蛟潭乡邬田村耕牛发病,全村20多头耕牛,仪一头藏进深山幸免,其余全部死亡。1951年8月,寿安、洋湖耕牛患炭疽病,死亡20余头;1953年4月,石岭乡鲤鱼洲村,耕牛患牛出败死亡5头;鸣山乡2天内死亡3头耕牛。1953年2一5月,据二个乡、一个自然村的调查统计,患猪肺疫死亡的猪226头。
  5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牛瘟血清和疫苗,猪瘟结晶紫苗和猪瘟免化苗等,并陆续普及推广猪、牛、禽的检疫、防疫注射和疫病治疗技术。1952年,牛发病432头,治愈329头。1954年,消灭了牛瘟病。
  1955年,颁发浮梁县家畜买卖及屠宰检验暂行办法,加强检疫工作,控制了畜禽疫病的传播和流行。50年代后期,控制了炭疽病。1966年,经华东地区验收,全市基本消灭了猪瘟,有效地控制了猪丹毒、猪肺疫、牛出败、鸡新城疫、禽出败等病。
  1968年,畜牧兽医机构撤销,人员下放,防疫注射密度下降,检疫工作终止,畜禽疫病重新蔓延,引进畜禽也带来一些新病。70年代初,市食品公司从上海购进法国长白猪,带进传染萎缩性鼻炎;1970年,旧城乡东门头17头耕牛患牛出败病,死亡4头;1974年,峙滩乡牛患肝片吸虫等寄生虫病,死亡24头;市食品公司购进肥猪时,带进猪传染性水泡病;1978年,鲇鱼山乡湾山村发生牛炭疽病,死亡6头。
  1979年,市畜牧兽医站先后在竟成、湘湖、臧湾、三龙、经公桥、兴田等9个乡场进行畜禽寄生虫病普查工作,共检查猪439头、耕牛101头、羊3只、鸡鸭24羽。检查出猪蛔虫、姜片虫、猪肺丝虫、棘头虫、肉孢虫、疥螨、鞭虫、结节虫、牛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牛新蛔虫、牛胰润吸虫、捻转血矛线虫、古柏线虫、羊前后盘吸虫、鸡毛细线虫、鸡球虫等。1980年,市畜牧兽医站对全市奶牛、奶山羊进行布氏杆菌病的检查,检出阳性病羊3头,可疑病牛1头,均被淘汰。
  1981年,牛锥虫病传人境内。1982年和1983年对耕牛锥虫病进行了普查。1982年,检查15个乡、场内的3021头耕牛,在寿安、吕蒙两个乡查出锥虫病牛18头。
  1983年,市太白园发生猪口蹄疫病。市防治五号病指挥部采取“早、快、严、小”的综合防治措施,迅速扑灭。
  1984年,省有关部门验收确认市区为消灭耕牛血吸虫病市,蛟潭区评为控制猪瘟区。1985年,蛟潭区评为控制猪瘟和鸡瘟区,昌江区评为控制猪瘟区。
  1985年,主要疫病有猪瘟、猪付伤寒、猪口蹄疫、牛锥虫病、鸡瘟和禽出败。零星发生的疫病有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痢疾、猪仔白痢、牛李氏杆菌病、牛狂犬病、牛破伤风病、鸡瘟、鸡白痢、鸡球虫病等。
  畜牧生产解放后,科学养殖畜禽逐年普及推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
   表1-9景德镇市1935-1985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表1-9 -1 景德镇市1935—1985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畜禽产品加工工业逐步发展,先后办起了市肉联加工厂、市牛羊加工厂、市畜产厂、市皮革厂、市生物制药厂、市皮蛋加工厂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兴办了三龙板鸭厂、鹅湖皮蛋加工厂、鱼山牛肉干厂等一批小型畜禽产品加工厂。
   景德镇市1949—1985年牧业经济情况统计(按1980年不变价)
   表1-10
   第二节水产
  景德镇市天然水域,属内陆淡水长江流域鄱阳湖饶河水系,自然生态环境适应温水鱼类生长,水产业主要是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
  资源境内水域面积68150亩,其中天然水域46200亩,人造水域21950亩。
  天然水域主要是境内的昌江,干流长119.9公里。河床宽70米至220米不等,面积约5万亩,常年平均水面27300亩。还有东河、南河、西河、小北河、大北河、建溪港六条支流,平均长约35公里,常年水面约16800亩,自然小沟溪约3100亩,人造水域常年平均水面约20800亩。其中,山塘、水库约15500亩;池塘4670亩;河沟630亩。
  境内鱼类资源丰富,种类有3科、87种。
  表1-11景德镇市鱼类资源及其渔获物中所占百分比变化情况表l -11-1景德镇市鱼类资源及其渔获物中所占百分比变化情况表1-11-2景德镇市鱼类资源及其渔获物中所占百分比变化情况表1-11-3景德镇市鱼类资源及其渔获物中所占百分比变化情况
  天然捕捞解放后,江河湖泊收为国有,由地方政府租给渔民捕鱼,但由于传统的捕鱼习惯,解放初期经常发生捕鱼纠纷。1954年和1956年,省商业厅水产局、市商业局、上饶专署水产科,联合主持召开捕鱼作业区讨论会。出席单位有景德镇市、浮梁县、乐平县、波阳县、余干县人民委员会等,还有景德镇市水上办事处、竹篾社、幸福渔业社。会议协定:景德镇市和浮梁县渔民可通流捕鱼;波阳县第四、五、六区渔民可在浮梁港下游捕鱼,以行鼓滩为界;乐平中店葫芦网在石鼓至官庄史家门口河段捕鱼;乐平接渡渔民(51条排)在官庄史家门口至福港腰岭河段分散捕鱼等。
  解放初期至1966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卜二月十五日为禁港时间。河段上起峙滩门U,下至宝彳J.,具体范围按当年水情和鱼情而定。其中,福港的密屯、腰岭和减滩为常禁河段,每次禁港前后,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班子,组织生活服务,安排渔货销路和节日供应,有利于提高起水率。1967年中断禁港,直至1973年恢复,产量为历史最高年,达3万斤。1974年发生偷港、炸港事件,而后就不再禁港。1975年,市革委印发“关于加强河港库管理的布告”,禁止在江河、塘、库毒鱼、炸鱼、滥用电力触鱼,保护养鱼设施,严肃处理偷渔事件,发展有利于鱼类繁衍后代的渔具渔法,对幼体和产卵亲体,实行禁捕,规定最小网目等。
  1983年,为市天然捕捞产量最高年,年产量为3851担。1985年,天然捕捞产量为3124担,比较集中的有市昌江渔业捕捞队、峙滩清溪捕捞队和鲇鱼山张家渔民三处,有证捕捞渔民104人。其中,专业渔民36人,副业渔民68人。拥有捕捞渔船60艘,载重58吨。其中,机动渔船8艘,36匹马力;鸬鹚排70余条,鸬鹚鸟45只;各种刺网万余条片。
  渔具渔法:多数为传统的鱼叉、丝网船(刺网)、滚钩、歪嘴钩、大小卡子、笼罩、地拉网和流网等。少数用鸬鹚鸟、撒网、跳网、鱼床、鱼钩以及交流电、脉冲电捕鱼。
  人工养殖50年代,从九江采运长江天然鱼苗,筛选出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精心养育成一寸长左右的夏花出售。农民放养于池塘、水库。利用天然水生饵料,辅之以有机粪肥、采割野生水、陆无毒草为鱼饲料。
  1956年,放养鱼种1.4万尾。1957年,兴修水利,建造山塘、水库计水面16980亩,占可养水面的78%。1958年,从贵溪运回二批鱼种,计29.4万尾。1959年,许多地方开展池塘养鱼,其中城区的莲花塘和菱角塘养鱼效益和产量较高。
  60年代,开始使用单一的精饵料米糠、菜籽饼、麦麸、豆渣、豆浆、蛋黄、麦芽和谷芽麦苗等喂养四大家鱼。引进团头鲂、婺源红荷包鲤鱼等试养。1964年,市水产养殖场、省办鱼种站和竟成公社鱼种场,开展青、草、鲢、鳙人工摧产、孵化试验,次年试验成功。1966年,自繁鱼苗满足全市放养需要。
  70年代,先后引种象草、水浮莲、宿根、黑麦草、苏丹草、鹅菜等鱼饲草。使用化肥养鱼,引进新的养殖鱼类,进行养殖试验。
  1971年,市水产养殖场进行草鱼和鲤鱼杂交试验,获子代近百尾,次年秋个体重达2两至5斤。其中3斤以上的个体20余尾。同年,从九江运回三角帆蚌和褶纹蚌数万只,进行人工切片手术,开展淡水河蚌人工培养珍珠试养,次年收获少量珍珠,因经济效益低,没有推广。
  1974年,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因个体小,生长缓慢,不易推广。1978年,引进东北银鲫、白鲫、红鲫、日本大板鲫、荷源鲤、苏联散磷境鲤、尼罗罗非鱼等,进行小面积试验。其中尼罗罗非鱼个体大,生长快,当年可长到半斤左右,隔年养殖尾重达1斤以上。如能实行雄性单养,生长速度更快,同其他鱼类混养,可使池塘养鱼单产提高30%以上。因此,在全市迅速推广,荣获1983年市科技成果应用四等奖。同年,还开始新建改造池塘,连续四年畜牧水产局下拨经费70多万元,新建改造精养鱼塘2100余亩。
  80年代,建设了一批商品鱼养殖基地和鱼苗鱼种繁殖基地,水产养殖业全面发展。1981年,进行网箱养鱼试验,推广稻田养鱼。1983年,市农科所使用配合饲料,进行鱼鳖混养、稻田养鱼和甲鱼人工繁殖试验。1984年,洪源乡鸣山村引进福寿螺养殖。
  1985年,全市水产科技人员11人,其中水产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2人。从事渔业的全民职工206人,集体职工61人。全市利用水面18411亩,其中:山塘、水库面积13717亩,池塘4509亩,河沟185亩,养殖年产量11033担。稻田养鱼316亩,产量63担。
   第三节养蜂
   景德镇市山区野生蜜源丰富,农民养蜂历史悠久,是山区农民家庭主要养殖业之一。
  农民养蜂一般用桶装固定养蜂法。一年取蜜1一2次,蜂蜜产量低,质量差,每桶蜂年产蜜15斤左右。70年代,开始进行养蜂改良,改桶装为箱装,改蜜蜂自然筑巢为人工筑巢,增加取蜜次数,提高产蜜量。
  家蜂品种境内蜜蜂品种为中华蜂,对域内自然环境有顽强的适应能力,既抗寒又耐热,能在较低和较高的温度下活动。早春晚秋的早晨,气温在lOoC左右,蜂群即出巢活动。夏季40℃一42℃高温时,只要有小块蜜源,蜂群活动如常,蜂王依然产卵。在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山阴山阳、风力等小气候差异中不受影响。且中华蜂飞翔迅速,善避敌害,是优良蜂种,适宜山区饲养。
  1958年,枫树山和万寿山垦殖场引进意大利蜂饲养,因缺乏养蜂知识和防病技术而失败。1978年以后,部分农民自发地学习养蜂。1985年,市区鱼山、荷塘、蛟潭等乡有七、八户农民养意大利蜂,全市养蜂4915箱,年产蜜39.5吨。蜜源市域自然蜜源植物丰富,四季有花卉供蜂采蜜。每年10月底,有安徽、浙江等省的养蜂户来境内放蜂采蜜,度过寒冬,次年3、4月离去。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乐平花猪
相关专题
波阳滨湖黑猪
相关专题
淳安花猪
相关专题
皖南花猪
相关专题
引进良种猪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饲料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