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景仰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72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景仰书院
分类号: G262.4
页数: 3
页码: 1109-1111
摘要: 景仰书院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经当时驻镇饶州府同知兴圣纪的同意和督办,将景德镇江家坞的净土庵改建为景仰书院。这是现今已知景德镇最早时期的陶瓷专科教育书院。
关键词: 陶瓷 景仰书院

内容

景仰书院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据《浮梁县志》(乾隆版)载:“乾隆四十一年,监生沈大振等输田六十二亩、捐银二百余两。”“侯世爵、林大荣等捐银四百七十余两。”经当时驻镇饶州府同知兴圣纪的同意和督办,将景德镇江家坞的净土庵改建为景仰书院。这是现今已知景德镇最早时期的陶瓷专科教育书院。
  景仰书院注重陶瓷技艺方面的教学,由此得到兼管窑务的驻镇同知的重视,批准并亲自督办,将其设在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中心区域,这是当时景德镇镇区唯一的一所书院。
  嘉庆二十一年(1816),饶州府驻镇同知和浮梁县令刘丙募捐扩建景仰书院,镇上著名的大窑户陶成、陶庆二帮会捐赠巨资。《景德镇陶歌》作者龚钺曾记曰:“窑户陶成、陶庆二会创有书院曰:景仰书院。余曾代刘侯(知县刘丙)作记。”在雄厚资金的资助下,景仰书院陶瓷专科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日趋鲜明,影响也越来越大。
   景仰书院使用的教师规格甚高,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刘丙启用著名陶瓷史学家、《景德镇陶录》的编纂补辑者——郑廷桂执教。《景德镇陶录序》(刘丙)写道:“郑廷桂,余始至邑观风所得士也。招馆东轩,课余次儿学。”刘丙扩建景仰书院后,又聘请郑廷桂到书院“延课子弟”。
  景仰书院大量吸收景德镇陶瓷界的子弟入学深造。《景德镇陶歌》记载:“陶成子弟集昌南,书院崇开一坐谈。”景仰书院还规定:凡“考取生徒,发给膏火,由军厅经理。”“膏火”即发给学生的津贴费。“军厅”即驻镇饶州府同知。按照当时的制度,在一般的书院和学校中,“诸生中贫乏无力者,酌给薪水,各省由府州县董理,酌给膏火。”但是,由于景仰书院属于陶瓷专科职业教育,所以,入学学生不论家境贫富,一律享受生活补贴。补贴经费的掌管和发放,由当时兼管窑务的驻镇饶州府同知及其景德镇分司衙门办理。景仰书院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陶瓷专科技艺教育方面占了很大比重。龚钺在《景德镇陶歌》中有明确记载:“坯甄早消甄士日,满窑和气足清酣。”诗中的“坯”和“甄”系指陶瓷成型工艺技术,“甄士”指鉴别、选拔人才。显然,诗句描述的是:景仰书院的学员在陶瓷技艺学业结束后,在窑厂实习和被选拔录用时相聚的情谊。
  景仰书院的规模在道光版《浮梁县志》中可见一斑,据载,经刘丙扩建后的景仰书院内有“照堂五间,讲堂五间,后楼屋三间,左右厢房共计六间,院外偏左屋三间”(见后图)。另外,邓传安《邑侯刘克斋卓荐北上序》中谈到刘克斋(即刘丙)任浮梁县令期间时的教育成绩时说:“课士延致数百人。”而刘丙主持浮梁县政事期间的教育基地则是景仰书院。由此可见,当时景仰书院规模颇大。景德镇景仰书院图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版《浮梁县志》图景仰书院持续时间很长。它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开始创办,中经嘉庆王朝,直到道光年间,延续50多年后仍然兴而不衰。正因为如此,道光四年(1824)新任饶州府驻镇同知继德署和钮士元以及知县乔淮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修景仰书院。
   景仰书院于咸丰年间烧毁。光绪年间在镇东门头重建。
   景仰书院创建以来,在造就景德镇陶技瓷艺人材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