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科技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698
颗粒名称: 陶瓷科技志
分类号: TQ174
页数: 58
页码: 1053-1108
摘要: 该志主要介绍了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陶瓷科技。
关键词: 陶瓷工业 陶瓷科技

内容

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第—章科研机构
   第一节部省属陶研所
  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1954年8月5日,成立景德镇陶瓷试验研究所。1957年6月28日划归省辖,改名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1965年2月2日,轻工业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室并人,更名第一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研究所。1968年12月撤销。1972年7月恢复,由省管理,名为江西省陶瓷科学研究所。1978年轻工部收回,称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1980年,轻工业部在部陶研所成立全国日用陶瓷科研、情报、检测标准三个中心,名为江西陶瓷科学研究所,有关人事、科研计划、生产、物资和财务工作由轻工业部管理;党务工作归省、市党委领导。
  部陶研所下设党委办公室、所长办公室、后勤科、保卫科、财务科、基建科、工会、科技开发部、产品开发部;所内按专业设置的研究室有工艺室、设备室、理化标准室、艺术室、计划室、情报室。全国日用陶瓷检测标准中心、全国日用陶瓷科技情报中心站、《中国陶瓷》出版社均设在陶研所内。
  部陶研所主要是承担国家和轻工业部的科研计划任务,以日用陶瓷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的开发研究所。承担全国陶瓷行业的检测、标准、情报三项中心任务,为行业提高产品质量上档次、出口创汇服务,是行业的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内容有陶瓷工业的机械设备、耐火材料、窑炉设计、成型工艺、原料处理、颜料、颜色釉、陶瓷美术(含雕塑、产品器型与花面)的创作设计。
  全所共有干部职工29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5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高级技术职务24人、中级技术职务65人、初级技术职务46人、未评技术职务18人);拥有科研仪器51台,其中国家统管的现代化大型高精仪器9台;藏书2.7万多册,其中原版外文刊物50多种,国内期刊300种,各种内部资料3000份。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系立足景德镇面向全省的陶瓷专业研究中心。其前身包括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的陶瓷工业科学技术中心试验所、景德镇市陶瓷美术研究所、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玉风瓷厂共3个单位。1985年5月,合并组成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隶属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后划归省轻工业厅主管,改名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江西省陶研所有职工170余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2人,中、初级科技人员116人。内设办公室、艺术研究室、技术研究室、理化测试室等7室和玉风瓷厂。还设有《陶瓷研究》(季刊)杂志编辑部,江西省陶瓷科技情报中心站和江西省陶瓷质量监督检测站。建有理化大楼、艺术大楼、工艺试验房设施,内置各类科研仪器设备36台(套)、科技图书3000多册、期刊资料5000余册。所内的中试厂——玉风瓷厂生产各式茶具、咖啡具等产品,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新开发的新婚用瓷、儿童用瓷、教育用瓷、旅游瓷、厨房用瓷、瓷雕钟座、瓶式台灯座和民间青花艺术瓷,在国内外反映良好。尤其是民间青花艺术瓷,深受国外赞誉。
  江西省陶研所科学研究以日用陶瓷为主,工业和现代陶瓷为辅;以工艺技术和装饰艺术为主,陶瓷设备和瓷用材料为辅。其主要任务是:陶瓷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陶瓷产品测试、校验计量仪表、提供成套技术、转让科研成果、接受技术咨询、承包技术服务。江西省陶研所研究出的“低蓄热窑车”、“低温颜色釉在建筑材料上应用”、“纹片釉应用新工艺”3项研究项目,经江西省级技术鉴定,确认为科研成果。
   第二节市属陶瓷科研机构
  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院1982年2月创立,系全国唯一的陶瓷专业设计院,其前身是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设计室。该院的机构设置有陶瓷工艺科、陶瓷设备科、陶瓷窑炉科、土建科、电气自控科、生产管理科、总工程师室、办公室、地质勘察队等10个科室。1985年有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23名、助理工程师20名、技术员33人。
  设计院主要业务范围:承担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等硅酸盐行业的新建、扩建、改造工程项目的全套设计,以及调试生产等技术咨询服务项目。
  设计院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内外工程项目500余项。其中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的有景德镇华风瓷厂的设计;获轻工业部优秀工程奖的有艺术瓷厂隧道窑的设计。此外还获江西省优秀工程设计奖5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景德镇市优秀工程设计奖10项。
  景德镇市地质队1976年12月成立,业务归口江西省地质矿业局,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代管。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负责勘探景德镇陶瓷原料矿藏资源,为发展景德镇陶瓷工业生产服务。全队有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54人、专用设备27台,具有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和地质化验分析的能力。至1985年底,累计完成钻探进深13173米,槽探731.5立方米,总共提出可采瓷石矿储量C+D级434.83万吨,并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完成提交了余干瓷石矿老虎口矿段的地质初勘成果报告。与此同时,还先后对市大洲高岭土矿、浮南瓷石矿汪村等矿段进行地质与钻探工作。在工程地质勘察方面,该队先后完成了华风瓷厂和焦化煤气厂的厂址基础勘察任务。并为其他瓷厂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基础地质勘察工作。
  景德镇市新型陶瓷材料实验所1986年6月由市科技开发公司划出成立,隶属市科委。内设行政办公室、生产办公室、技术室、经销部、条件科及两个生产车间。全所6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人、中级技术职务4人、初级技术职务8人。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96台。新型陶瓷材料实验所的任务是从事特种陶瓷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并适时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第三节陶瓷学术团体
  景德镇市硅酸盐学会1979年9月成立,挂靠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共有会员711人、团体会员53个,分13个专业组。历年来,曾接待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波兰、捷克等国家的专家学者200余人次。先后推荐论文300余篇,其中获省、市优秀论文奖的208篇。
  景德镇陶瓷历史研究会1982年5月成立,共有会员936名、理事11人。挂靠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在开展学术活动中,曾与陶瓷馆联合举办了唐英诞生三百周年座谈会,出刊了《景德镇陶瓷名人录》。先后推荐论著30余篇(册),其中获省、市优秀论著奖的有4篇(册)。
   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1952年成立,“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1978年恢复,现有会员612人,其中有省美协会员86人,全国美协会员18人。
   第四节科技队伍
  据《浮梁县志》记载,晋有赵慨,“道通神秘,法济生灵,……镇民多陶,悉资神佑”。景德镇陶民,一直奉赵为师主。唐代有陶玉、霍仲初,均浮梁人,精于制瓷。唐武德时,诏新平霍仲初等制瓷进御。镇民陶玉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扬天下。宋代有瓷雕艺人刘永之,善塑佛像。明代制瓷名手吴十九所制薄胎瓷流霞盏,卵幕杯堪称至宝。明末陈仲美,善于仿造窑器,精制各种古玩,有鬼斧神工之妙。清代刘源,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期间,曾经“呈瓷样数百种”。瓷雕名家陈国治、驰名海内。制瓷名手黎勉亭,以擅长刻像而闻名全国。民国时期吴霭生、鄢儒珍、李之衡等分别在器型设计、承制“洪宪瓷”、配制色釉(尤其是祭红)方面有所建树。还有清末到民国初年留日学习窑业的杜重远、康达、张浩、舒信伟、邹如圭、汪瑶、戴亮侪和一批陶瓷世家的先辈及有志于景德镇陶瓷事业的佼佼者,或在陶瓷技艺方面各展其才,或在推动景德镇陶瓷科技与事业的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德镇陶瓷科技队伍日益壮大。1959年,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全市第一批有193名陶瓷美术技艺人员授誉,其中33人为陶瓷美术家,55人为陶瓷美术设计师,105人为陶瓷美术设计员。1960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张水贵、余昌仁为陶瓷工艺工程师;曹谦仁、余祖茂、余昌代、邵金生、程爵贵、冯祖发、余炳炎、余略炼、杨文宪、余建笔为陶瓷热工工程师;吴玉诚、戚银保、倪鸣皋、李方根为陶瓷机械工程师。其中张水贵、余昌仁、邵金生、余祖茂等4人被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聘请为特约研究员。1961年,中共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为第二批技艺人员授誉,其中8人为陶瓷美术家、23人为陶瓷美术设计师、72人为陶瓷美术设计员。1964年,全市共有陶瓷美术家36人,热工、工艺工程师和陶瓷美术设计员230人。
  1965年,全市陶瓷工业中有工程技术人员740人,其中陶瓷工程制造方面有388人(工程师16人,技术员231人,助理技术员等141人);机械、电力等其他工程技术人员124人(工程师7人、技术员27人,助理技术员等46人)。在生产工人中,拥有技术操作熟练的技艺工人15370人,其中l级技工7477人;4—5级技工7203人;6-8级技工69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技人员晋升职称停止,1978年以后,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重视智力开发,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979年,轻工业部授予王锡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80年10月,成立市科学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1982年4月,在陶瓷工业公司、景德瓷陶瓷厂、红星瓷厂、光明瓷厂分别进行统计专业和经济专业职称的评定试点工作。1983年7月,在艺术瓷厂进行工艺美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开展。当年,省陶瓷工业公司系统有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64人、助理工程师153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2人、美术师68人、美术员39人。
   第二章技术改造
   第一节技术革新
  景德镇制瓷,五代至宋代中期,湖田、湘湖等窑场,坯体成型已发展为拉坯、过范、修足三道工序,创铁刀全旋削工艺,使坯胎规整,手工成型技术基本定型;装烧工艺进化为“垫钵覆烧”和“支圈覆烧”。明、清两代分工较细,是用木棍搅旋陶车、再拉坯成型,自然干燥后,手工印坯、利坯、剐坯和施釉。民国4年(1915),江西省立甲等工业学校开始用石膏粉注成模具,用于旋压成型制品。20世纪20—30年代,张浩、邹如圭、舒信伟、汪瑶、戴亮侪等人先后留学日本,回国后致力改进景德镇瓷业生产方式,1932年在南昌创办了陶业试验所,以从日本买来的一部辘轳为样本,仿制了六部手摇半机械辘轳,建造一座方型煤窑。1934年在景德德设立了江西省陶业管理局,试验所由南昌迁并来景德镇,继续进行机械制瓷的工艺试验工作,其中利用石膏模型注浆成型成功。1946年,江西省陶业专科学校建立了教学实验工厂,除承担一批高精礼品瓷外,还进行了机械制瓷、注浆等成型的实验和教学,但由于教育经费短缺,设备简陋,校舍陈旧,长期得不到发展。
  1951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日用瓷产量和质量,决定在陶瓷行业开展找窍门、学窍门、传窍门技术革新活动。在活动中,各窑厂、坯厂共取得200多项革新成果。1953—1957年,进一步发动工人、干部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群众运动,进一步取得一批批具有重大价值的革新成果,为瓷业生产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自动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53年5月1日,市陶瓷生产管理委员会发动工人和郊区农民找矿,找出各种瓷用矿石69种,其中14种被采用。1954年8月20日,人民铁工厂(陶机厂前身)试制成功全市第一部脚踏旋坯车,并在建国瓷厂灰可器车间投产使用,比手摇辘轳车提高效率25%以上,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年9月,第四瓷厂窑厂工人试验和推广铁板扑炉法,使每个窑节约匣钵50余个;十一分厂工人试验成功流水作业法,提高产量6%,双手沾釉法提高产量15%;三分厂工人试验成功混水转釉法提高质量2%,双笔画坯法提高产量25%;八分厂工人试验成功木槽灌泥法,减轻强度25%;五分厂工人推行碱水配釉法提高产品色面10%;加工部工人实行底心蜡印法,提高产量5%。11月,公私合营第一瓷厂三组工人集体创制排列辘轳车,改变千年以来陶瓷工人徒手执棒搅车的操作方式,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生产效率比手工提高33%。嗣后,在全市陶瓷行业普遍推广。至年底,革新成果达60多项。1955—1956年,在技术革新运动中,陶瓷工人提出有关改进生产的革新建议660条,经试制成功100项。其中第九瓷厂创制的第一部注浆机可提高功效2倍;试验瓷厂加以改进,在原来只能生产几种产品基础上发展到能生产50余种产品。第九瓷厂脱胎组试验“火笼烘坯法”,保证了雨天能照常进行生产。此外,还有辘轳车、压饼机、打饼机和焦炭烧红炉,柴槎合烧、煤柴合烧、新满窑法及低温釉等革新项目,皆在全行业范围内推广。
  1958年,陶瓷系统广大职工和干部,在“人人献策、个个革新”的热潮中。全年共提出革新建议4700余条,创制成功268项。其中第八瓷厂将手工操作成型改为电动辘轳车压坯,提高工效1倍多。这一革新在全行业推广后,全年增产瓷器4万多担(见瓷器品种志961页)(折合864万件)。接着第四制瓷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先后创制出辘轳车自动压坯、自动剐坯的先进操作方法,提高工效1倍。机械厂(后改为陶瓷机械厂)试制的真空练泥机,每小时可练泥5吨。市出口瓷工作组研制成新的配釉法,使瓷器白度达83.45%,为扩大瓷器出口提供了条件。此外,还有瓷用化工厂试制成功的金水,通过了国家级鉴定;过去一直依靠进口的蓝电光装饰颜料也试制成功。华电瓷厂试制750厘米直管电瓷,经国家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签定,质量在全国同类产品名列第一。美术瓷厂的以贴代画、以喷代刷的彩绘工艺革新成功,年增彩绘产值100余万元。
  1959年1—10月,以机械设备的改造和工艺的重大改革为中心。持续开展“双革”运动,共提出建议12578条,在全系统推广的有6157项。其中正式投入生产使用的达2655项。主要革新成果有半自动双刀压机、多J1利坯、双J1剐坯机、半自动施釉机、压缸机、压力注浆法以及水波池精制原料法等等。
  1965年1—10月,陶瓷公司所属瓷厂共提出革新建议4000余条,推广成功项目606项。其中,显著提高功效的有高级美术瓷厂(后改名为民瓷厂)采用机压成型生产大茶盘和莲子耳盅,平均提高工效2倍多。还有新平瓷厂(后分为人民瓷厂、新华瓷厂)以贴花、印花代替绘画,提高工效6倍,这项革新成果一直沿用至今。当时较大革新成果还有清水贴花、一条龙生产作业线、蘸浆接柄、磨光机等项目,都对推动技术进步、发展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1966年,红星瓷厂在原单管施釉机的基础上,制成三管施釉机投产使用,适于滚压成型的盘、碟类产品的坯内、外、底三面施釉,釉浆浓度为1.64-1.66,每分钟施釉12只,比手工操作提高功效1倍,减少操作人员21人。釉面厚薄一致,质量显著提高。同时还自行设计和制造鱼盘压坯机,可压7-16英寸的鱼盘。
  1967—1971年,陶瓷系统共创造革新成果367项。其中红星瓷厂工人罗迈生等人所创造的磨坯、利坯、施釉、取釉、补水5道工序联在一起的70型自动成型机,提高工效5倍。1968年,新平瓷厂建成烧煤隧道窑。同时,经调整配方,改进操作,终于用煤窑烧出青花瓷。与此同时,还有为民瓷厂创造的自动洗花机,红光瓷厂创造的青花玲珑自动成型机,人民瓷厂创造的抽真空加压注浆,宇宙瓷厂创造的雷蒙干粉练泥机,艺术瓷厂创造的搓绳卷草包装机以及陶机厂试验用硫磺代替木材制模成功等。
  1972年,取得新成果616项,其中主要有油烧锦窑试验成功,单滚头联动成型机试制成功,并投产使用。
  1978年以后,不仅继续大搞技术革新,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同时对全市陶瓷行业从原料矿山、成型、烧炼到彩绘、包装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技术改造,取得较好成效。如陶瓷窑炉消烟除尘、湿式除铁器的采用、红釉用无铅熔剂作化学制剂、石膏真空脱泡注浆、腐植酸钠在陶瓷生产中应用等均获得成功。
  1980年,新华瓷厂梁道根、余育鸿和为民瓷厂胡公望研制成半自动修盖机,该机用于大众茶杯,银柱型杯的杯盖,切泥、出顶、定型准确,修坯工效比手工操作提高3倍。同年,宇宙瓷厂率先使用“反装匣钵”,装烧14寸鱼盘、减少了落渣、变形缺陷,并很快在全市推广。
  1981年,曙光瓷厂借鉴山东刀板成型机生产陶缸的技术方法,研制成功大型旋压成型机,生产瓷质凉墩、箭筒、莲子缸等特大型品种,取代手工拉坯成型操作,工效提高2—5倍。
  1983年,艺术瓷厂工艺美术设计师潘文复、田慧棣应用稀土元素研制成功“五彩玲珑”,使玲珑釉由单一的碧绿色发展到有红黄兰等多种色彩的装饰。
  1984年,人民瓷厂刘书阁、袁迪中、秦豹生等把传统青花和影青的艺术特色相结合,开发成功具有独特风格的青花影青瓷。
  1985年,雕塑瓷厂采用长石釉为基础釉,添加经还原焰煅烧氧化钕色剂,成瓷变色效果好。
   第二节重大攻关
  以煤代柴景德镇烧瓷历来以烧松柴的柴窑为主。柴窑容积大、耗柴量高,一座窑一年需耗松木4000立方米。20世纪50年代,全市有100余座窑,年耗松木量达50多万立方米。清末民初,一些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陶瓷技术人员,吸收国外经验,积极倡导用煤烧窑,并在中国陶业学堂、江西乙种工业学校、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建造煤窑,试用煤烧。但皆因烧成瓷器的质量不及柴窑,始终停滞于试验状态。
  1953年,景德镇市政府把以煤代柴提到议事日程。1954年,在第一制瓷生产合作社(今红光瓷厂)利用柴窑进行煤柴合烧试验,均是在点火和低温阶段烧煤,在中高温阶段以松柴强攻,取得了一定效果。1956年6月,景德镇市决定推广煤柴合烧窑,到年底已达32座。运转不久,出现三大缺陷:1、窑前中上部制品基本烧熟,但窑后部到余堂,前部脚下未烧熟;2、窑前上部温度过高,几乎每次都倒窑;3、响里、挂窑口、余堂内的匣钵及窑壁上均积满烟尘,影响窑的抽力,致使窑下部及余堂的温度提不高,终使煤柴合烧窑不得不停顿下来。
  利用柴窑优点,以简易煤气炉发生煤气,全部代替松柴。1958年,轻工业部、江西省轻工业厅和景德镇陶瓷局,组织技术力量设计一座圆型简易煤气炉(直径3米),建在曹家岭第二制瓷生产合作社(今景陶瓷厂),经过多次试烧,烧出了白瓷。由于发生炉是简易结构,加煤、插扦、排渣等操作全凭人工,致炉内产生严重结焦、结渣,破坏了各煤层结构,影响气化,出气不正常,每烧一次,经常出现煤气供应不上,甚至有时断气,不仅延长了烧成时间,且烧成质量也无法掌握,上述缺陷无法克服,只好停烧。1960年,省市各有关领导部门决定将煤气炉由大改小,由圆改方,分别在各瓷厂建设了12组简易煤气窑。简易煤气窑由简易煤气炉5座(方形)、景德镇柴窑4座组成。5座煤气炉中有4座同时运转、送气,1座备用;4座柴窑是按顺序进煤气,4天即可轮一次。经过几年的摸索试验,逐步完善设备,调整配方,固定煤种,终于烧出了瓷器。1964年由江西省轻工业厅组织技术鉴定并转入正式生产,以后由于倒焰煤窑的试验成功,加之简易煤气炉烧柴窑有不可克服的弱点:1、没有适合发生炉的燃煤供应(需山西大同煤)以致炉栅经常结焦、结渣,操作困难;2、供气不稳定;3、烧成质量比较差,因此只好停产。
  1954年,建国瓷厂分厂试建方形倒焰煤窑,用煤烧日用瓷,第二年11月,窑青质量已达87%,取得以煤代柴的成功。建国瓷厂分厂的方形倒焰煤窑成功后,即正式投人生产。第二工业社的简易圆形93立方米倒焰煤窑在各厂建了100余座,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其是简易的,砌筑粗糙,建窑材质差,烧成技术操作难以掌握,影响烧成质量。于是在原有基础上,由简易改为正规,经过分期分批地改建,至1965年,93立方米正规圆形倒焰窑已发展到131座。用煤烧瓷数占景德镇当年日用瓷总产量的70%。至1966年,除生产某些特种产品保留了一两座景德镇式柴窑外,全市实现了以煤代柴,结束了干余年来用薪柴作燃料的历史。
  “建国瓷”制作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建议:“中国是瓷器之国,新中国成立后,就应鲜明地表现新中国的岁月,应该把历史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创制新中国的国家用瓷与国家礼品瓷。”郭沫若的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作了亲笔批示。当即成立了以景德镇为主,其他各产瓷区协同配合的创制建国瓷领导小组。景德镇成立了国家用瓷制作委员会,由市委书记赵渊担任主任,开始试制为国家大典、欢宴国宾、领导出访所需的“建国瓷”。为组织好“建国瓷”的生产,1953年,国家轻工业部组织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部上海工业试验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单位的科研、美术设计专家,对景德镇地区的瓷土原料、坯釉配方、烧成操作和装饰技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反复研究和试制,在取得大量数据的基础理论上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最佳方案,组织批量生产。生产出来的瓷器真正体现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技术水平。这批“建国瓷”共73556件,主要品种有中、西餐具、茶具等,通过参加国际展览和用作礼品,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青花斗彩瓷可与明代成化和清代雍正斗彩相媲美。以后多次生产国家用瓷和礼品瓷,均受到国内、外赞扬。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国家外交部、驻外使馆、领事馆、国宾馆、外经部等部门用瓷和人民大会堂、全国各大城市对外宾馆用瓷以及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礼品瓷都要求由景德镇承制。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用瓷制作委员会改为国家用瓷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专门负责国家用瓷和对外礼品瓷的试制和生产,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制作建国瓷的基础上,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于1954年再次与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业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景德镇历代瓷器进行现代化测试,开展试制工作。全国著名冶金陶瓷专家周仁和赖其芳先后领导这项研究,对景德镇历代瓷器原料配方作了科学分析和鉴定;总结了白瓷坯釉、青花和釉里红色料、釉上彩色料和熔剂等配方与制造工艺;系统总结了原料矿物类型、工艺性能、制瓷工艺和清初瓷器的性能特征。至此,景德镇制瓷的传统技艺已建立在全面的科学基础之上,并分别整理出了资料,结束了凭经验办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历史。
  制造金水清代晚期,上海商人从德、英进口金水,谓之“洋金水”,售给各产瓷区。景德镇的一些小颜料店主从上海购来转手卖给专门从事彩绘的红店店主。这样辗转销售,价格昂贵,且供应往往不能及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德镇瓷业恢复发展较快,但海外贸易曾一度遭到美国的封锁禁运,瓷用金水价格猛涨,每瓶英国“墨鹤”牌金水要卖70-80万元(旧人民币(1949-1952年发行通用的人民币(称旧人民币),币值l万元旧人民币折合1元新人民币。)),还供不应求。1953年4月,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试制金水成功,经第一画瓷社试用,色泽光亮,效果良好。
  同年8月,经过总结初步的工艺操作规程,增添原料品种,调整配方,改进设备,反复试验,第一批制出金水380瓶。这批金水定名为合作牌,可耐温900℃,能适应各种彩绘生产需要,烤烧后的瓷器,与外国金水一样黄亮,填补了中国陶瓷工业空白。1956年,年产量已增至12500瓶。1957年3月,由国家轻工业部硅酸盐管理局在景德镇召开瓷用金水鉴定会,与会专家和人员对景德镇生产的金水进行分析,并与英国墨鹤牌金水进行比较、检测,一致认为:金水的色泽和牢固度,均达到国际上金水的质量要求。之后在大量生产瓷用金水的同时,还研制出玻璃用金水、多色电光水、白色钯金水、磨光金水、丝网印用金水、低含金量金水等多种。产量也由数百瓶发展到年产10万瓶。质量方面:金色、附着力、拉缩性能、涂刷面积,沉淀物始终稳定,均达到了部颁标准。黄亮金水、磨光金水、丝印金水、低含金量金水还先后分别荣获部、省科技成果奖。金水生产,满足了全省瓷用需要,还能支持外省外地厂家,并为企业创产值2亿余元,创利润7000余万元。
  改造雷蒙加工工艺景德镇制瓷原料的矿石加工,历来用水碓粉碎。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是按此传统生产。1954年,公私合营南河瓷土产销厂在里村童街建立起全市第一个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机碓车间,有机碓64根,以后各矿点都开始采用生产。但机碓成本高,分散各处,不易管理。1956年6月,在东郊曹家岭(现原料总厂)动工建设机制瓷土厂,1957年建成投产,当时有球磨机12台、双轮粉碎机20台。1958年初,又从上海购进雷蒙粉碎机2台。经使用之后,瓷石粉的细度达不到制瓷工艺的要求,只能作为一种“中碎”设备,还必须辅用球磨机“细碎”。于是,就根据其分别的能力形成配比,一部雷蒙机配10部球磨机,形成了雷蒙加球磨的联合粉碎加工工艺。尽管如此,雷蒙机高效率的粉碎能力却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整个陶瓷原料加工仍赶不上陶瓷工业的发展需要。1958年,南河瓷土产销厂与机制瓷土厂合并为景德镇市瓷土厂时,全厂仍有水碓956根,机碓578根。1966年底,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拨出专款,把提高雷蒙机加工瓷石的细度作为一项技术改造项目,下达到市瓷土厂。该厂由技术科长朱宝铨、技工王述平、万梅生等8人组成小组,进行攻关。他们对雷蒙机结构、功能和部件进行分析、研究,反复试验多种可行性方案,终于找到了办法:将空气分级器叶片由原来60片增加到120片,并提高其转速,以增大机内气流阻力,使粗颗粒粉由于受到阻力自由落下,细粒粉尘随气流上升到粉口。雷蒙机加工出来的瓷石粉就能达到350目筛余小于0.5%的细度。1967年5月,这一科技攻关获得成功。由雷蒙机和球磨机分担“中碎”和“细碎”的两道工序,现只需雷蒙机一次完成,形成雷蒙机独立加工工艺。
  这项攻关项目的成功,是景德镇市陶瓷原料加工工艺的重大突破,机碓逐渐被淘汰,水碓逐渐减少,雷蒙机已成为陶瓷原料加工的主要设备。这一工艺不断完善,配套防尘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发展,雷蒙机也由引进的2台,发展到自制的10台。1985年,用雷蒙机粉碎的瓷石粉(亦称雷蒙粉)在全市瓷石加工总产量中达80%以上。
  青花瓷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1975年,国家科委给景德镇下达了“青花瓷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科研项目,拨款300万元。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抽调市内科研院所及瓷厂科技人员承担各子项课题。在为民瓷厂厂区开辟建立新型厂房,安装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线的设备和中央控制室。至1979年完成。
  高档瓷研制1979年9月,在市委领导下,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管理人员开展高档瓷研制会战,会战的指导思想是:“以质取胜”,吸收日本的先进工艺技术,结合景德镇的成熟经验和具体情况,以现实生产为基础,着重改革提高,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稳定可靠的技术设备,主要在研究质量上下功夫,生产出高档瓷,进入欧美市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高档瓷原料、工艺、设备、装饰、辅助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试验,确定了高档瓷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取得了从原材料到烧成的一整套制作高档瓷先进工艺技术;制订了工艺技术指标和操作规范以及原材料、产品等进厂检验标准,并取得了一批成熟的科研成果。
   第三节全面技术改造
  1953—1966年,主要是围绕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按照生产要求,进行改旧、建新的技术改造。其间,累计投资3731万元。1966年6月14日,景德镇市技术改造领导小组和瓷业技术改造指挥部成立。1967—1976年,共投资l389万元,重点用于原料加工、成型工艺以及窑炉等技术改造。1977—1985年,共投资8683万元,其中技改拨款4597万元,银行贷款3535万元,自筹551万元。
   原料矿山技术改造1953—1957年,累计投资340多万元,重点建设和改造浮南南港瓷石矿、浮梁瑶里釉果矿和贵溪高岭矿3个矿区。并对三宝蓬瓷石矿、大洲瓷土矿、陈湾瓷石矿和余干瓷石矿先后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在市区创建机制瓷土厂,1955年竣工投产。当年,各瓷土矿新建动力碓348支,连同以前建成的达914支。20世纪60年代中期,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投资改造星庐瓷土矿的4个矿区。20世纪70年代初期,组建柳家湾瓷石矿,以增加市区附近的矿点,并组建抚州瓷土矿和贵溪上祝瓷土矿,进一步改造大洲瓷土矿。老矿则重点改造其落后的开采加工方式和改善其生产条件。经技术改造后,井下开采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有电力照明和水泵排水,以保证井下工作安全。在巷道掘进中,采用风钻、机械凿岩、爆破、松石、井下运输作业,基本上实现机械化。瓷石的粉碎以前是采用水碓,后改用机碓。20世纪50年代后期,采用颚形破碎机、双轮粉碎机、雷蒙粉碎机等机械设备。从此,除少数矿区仍保留少量水碓、机碓外,至1967年,由雷蒙机加工出来的瓷石粉,占瓷石加工总量的80%。20世纪50年代,高岭土手工开采、加工,有的采用机械,有的采用水力。20世纪70年代,采用水旋分离和过筛除铁工艺,高岭土纯度由原来87.3%提高到96.8%,达到并超过部颁技术标准,颗粒直径小于40微米的超过90%,最大颗粒直径小于60微米。各矿区经过技术改造,还采用现代化测试手段,进行控制和检验。
  1977年以后,重点改造抚洲、何家蓬、陈湾3个瓷土矿,对余干、星庐、贵溪等矿也作了相应的改造。1979年开始筹建宁村矿区,1982年正式投产。
  厂房设备改造1954年下半年,景镇德市投资在东郊建立国营建国瓷厂分厂,次年10月建成投产。1958年,十三社、第四瓷厂并人市建国瓷厂分厂后,分厂改名为宇宙瓷厂。1958年,由江西省投资筹建高级美术瓷厂(1966年改名为为民瓷厂)和国家计委投资筹建景德镇瓷厂。高级美术瓷厂主要生产出口杯碟和高级美术瓷。景德镇瓷厂是当时世界第一流现代化的全能瓷厂。同时,对陶瓷行业的各老厂进行相应的改造。至此,陶瓷全行业原料精制和坯、釉料制备,采用水簸池,化浆池、球磨机代替了淘泥桶;采用压滤机和真空练泥机代替了匣钵桶、吸水砖和脚板踩、手工揉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圆器成型广泛推广使用电动辘轳车。至1959年底,已拥有单刀和双J压坯车333台。琢器成型普遍改用排列压力注浆和多层压力注浆;修坯、利坯、施釉等也大部分改为机械操作和半机械操作。同时,还采用挖坯机、扎坝机、打眼机和双管施釉机,以及采用小气流风盒喷射新的干燥方法。彩绘方面,以印代画,自动印花和贴花、晒花、洗花等新技术代替了部分手工描绘。并从日本、英国、德国引进工艺设备90台(套)。
  1977年以后,各瓷厂推广成型链式干燥机47台,成型干燥时间由坑道烘房12小时缩短到4小时,比坑道烘房提高热效率两倍多,比蒸汽烘房提高热效率28%。同时,由于链式干燥箱体密封,温度均匀,可减少坯体的变形和斑点,使瓷器质量明显提高。
  1979年以后,人民瓷厂投资Ⅱ152万元,改造1条隧道窑、8条生产线为主体的青花瓷车间,使产品质量大为提高,使青花瓷一级品率由改造前的25%提高到72%;景兴瓷厂投资665万元,改造1个原料车间、2条隧道窑、2条辊底烤花窑、1个选瓷包装车间、9组蒸汽烘房,使一个零星分散的瓷厂基本上实现连片集中、隧道化烧成;宇宙瓷厂改造了原料精制车间、注浆车间、成型车间,使产品一级品率达72.4%。
  建筑卫生瓷和工业瓷的企业相应也得到改造。1981年投资4000万元改造景德镇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1条釉面砖生产线和550吨压砖机,年产釉面砖80万平方米、瓷质外墙砖60万平方米、彩釉外墙砖45万平方米、卫生瓷60万件(头)。1981年4月,投资460万元改造华昌瓷厂(后改为建筑瓷厂),建成1条隧道窑和1条多孔窑,并添置面砖成型机,年产釉面砖60万平方米。
  烧瓷燃料和窑炉改造景德镇烧瓷由烧柴改为烧煤,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成立窑炉安装公司,为修建窑炉提供技术服务。至当年底,全市有煤窑176座,其中正规倒焰式煤窑32座,简易煤窑138座;到1965年,已有正规倒焰窑131座,出窑瓷器占全市当时日用瓷产量的70%。但当时烧煤所用的倒焰窑为间歇式,耗煤较多,劳动强度较大。1966年,为进一步改造,在光明瓷厂建立起景德镇市第一条83米长的煤烧隧道窑,于1967年试烧成功。投产后,红星、红旗、东风、人民、新华、宇宙、为民等瓷厂和匣钵厂,相继建成煤烧隧道窑。至1976年,全系统共建隧道窑18条,(其中烧煤的16条,烧油的2条)占日用瓷烧成总量的54%。这些窑的长度有46米、50米、60米、67米、70米、81米、87米不等,耗煤量比倒焰煤窑降低30%—40%,既节约了成本,又改善了劳动条件。1975年,由于当时国家供油条件好转,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决定在光明、宇宙两厂建筑油烧隧道窑。1976年,建成投产,油烧隧道窑烧瓷质量窑青率一般达95%以上,比煤烧隧道的窑青率85%提高10个百分点。1966-1983年,全市共建成隧道窑31条,其中烧煤的15条、烧油的16条、烧油的占50%以上。景德镇市华风瓷厂1978年筹建,1985年试产,其隧道窑是以发生炉煤气为燃料,经试产,煤气烧青花瓷获得成功。
  配套生产技术改造1953年,组建瓷用原料化工厂,解决景德镇制瓷所需的瓷用装饰材料依靠从外国外地引进等问题。1958年,建成投产后,所生产的金水、花纸、及绘瓷颜料,不仅能满足全市各瓷厂需要,而且销往全国各产瓷区。1958年,由景德镇市投资在铁工厂基础创办景德镇机械厂,1962年改名为陶瓷机械厂,主要生产球磨机、隔膜泵、磁选机、压滤机、真空练泥机、摩擦压砖机、滚压成型和多孔推进器等,提供制瓷所需机械。其产品除满足市内需要外,亦销往全国。与此同时,还组建了耐火材料厂,改造了匣钵厂。耐火材料厂为陶瓷生产大规模建筑倒焰煤窑和隧道煤窑提供优质耐火砖;匣钵厂为瓷器装烧提供窑具保证。1977年以后重点改造瓷用化工厂胶印花纸、丝网印花纸和缩丁醛生产3个车间;同时对石膏模具厂、窑具厂、耐火器材厂和陶瓷机械厂的锻铸、精工和装配车间进行了改造。
   第三章陶瓷科技成果
   第一节原料坯釉料技术
  原料开采技术1958年下半年,浮东瓷石矿首次使用矿山风动设备,改手工打眼为机械凿岩。1964年9月,三宝蓬瓷石矿进行技术改造,至1966年,矿山实现风动机械凿岩,矿车运输、绞车提升、轴流风机通风、水泵抽水,并完善井下安全设施,彻底改变了以往手工凿岩、人力运输、竹筒排水等落后操作。
  1970年开发建设柳家湾瓷石矿区,采用深部矿体斜井开拓和平洞斜井联合开拓方法,并采用了中央式和两翼抽出式通风系统,实现井下总风量配给生产体系。
  1973—1974年,大洲瓷土矿叶三保等人改革旧的开采方法,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选定在高于高岭土矿床15米的两山之间,拦砌蓄水塘,储水4万立方米,将水引入水枪,藉高位水压冲射到已经剥离干净的原矿矿床,使矿土形成泥浆流入储浆池中。使用水力采矿新方法,比旧法开采节约劳力15人,日产量也比原来提高4倍。该开采方法获1978年景德镇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1975年5月,市瓷石矿采矿工程师龚建华、郭东初、肖焕柳等根据柳家湾瓷石矿体厚、矿脉零乱破碎等特点,在全面总结以往回采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垂直矿体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试验方案》,选定在景德镇何家蓬矿区试验,达到回采率高、工艺简单、操作安全的效果,并在全省陶瓷矿山推广。
  1983年,寿安乡宁村矿根据矿床产状,采用“浅眼留矿采矿”、“沿走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和“垂直矿体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的方法,效果良好。
  原料加工技术为避免水资源季节性枯干的影响,1954年,公私合营南河瓷土产销厂在市里村童家建起全市第一个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机碓车间,有机碓64根。至1968年,市瓷土厂发展为三个机碓车间,578根机碓,采用榨泥机压滤泥浆脱水。制干机代替手工制干(见瓷业习俗志1264页),各生产环节改用机械操作,成为20世纪50年代全省陶瓷原料加工技术重大改革项目之一。
  1957年,市瓷土厂从上海引进2台雷蒙机,每台雷蒙机的加工效率相当于200根碓的粉碎量,且占地面积小,从粗粉碎到气流颗粒分级、出粉包装可一次完成。但开始使用时,粉碎瓷石的细度达不到制瓷工艺的要求,只作为一种“中细”设备,当时2台雷蒙机还需配上20台球磨机予以“细碎”,形成雷蒙机和球磨机的联合加工工艺。1966年,瓷土厂将雷蒙机空气分级器叶片由原来的60片增加到120片,并提高其转速,增加机内气流阻力,以气流调节物料加工所需细度。1967年5月一次试机成功,使加工瓷石的细度达到通过350目筛余小于0.5%。从此,中、细两道工序由雷蒙机一次完成,形成雷蒙机独立加工的新工艺,;该成果获1978年景德镇市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20世纪60年代初,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试制成功瓷质旋流水选器,1966年,用于星庐瓷土精选,所得的高岭土泥浆纯度由过去人工淘汰时的82%—87%提高到99.2%—99.3%,成为高岭土加工技术上的一大进步。瓷质旋流水选器,比金属件耐磨性能好,且制造成本低,已在全省瓷土矿山普遍推广。
  1979年,开展原料除铁研究,引用硒整流除铁,效果好,使用寿命高达10万小时,大量使用硒整流除铁可提高陶瓷制品的质量,取得显著效果。
   坯釉料制备技术
  坯料制备技术元代以来,景德镇制瓷一直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至明后期,由于境外瓷石相继开发,常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瓷石搭配,再与高岭土配合制瓷。坯料的传统制备方法,清·唐英在《陶冶图编次·淘练泥土》中记:“造瓷首需泥土,淘练尤在精纯,土星石子定带瑕疵,土杂泥松必至坼裂。淘练之法,多以水缸浸泥,木耙翻搅漂起渣沉,过以马尾细箩,再澄双层绢袋,始分注过泥匣钵,俾水渗浆稠,用无底木匣下铺新砖数层,内以细布大单将稠泥倾入,紧包砖压吸水,水渗成泥,移贮大石片上,用铁锹翻朴结实以便制器。凡各种坯胎不外此泥,惟分类按方加配材料以别其用”。上述淘洗、过筛、浓缩、练泥全系手工操作,并沿用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9年5月4日,市宇宙瓷厂首次建成两组土洋结合大型水簸池,取代缸桶淘泥法。水簸池主要由淘洗池、沉淀池、调浆池、回水池、排渣池五部分组成,并配有木质浆叶搅拌机、单缸隔膜泵、滤泥机、水泵等机械设备代替手工操作,每天可精制泥料3万公斤,相当于120位工人手工淘泥的日产量。当月27日通过景德镇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成为20世纪60年代全省陶瓷行业泥料精制的主要工艺。
  鉴于水簸池建筑占地面积大,淘洗坯料周期较长,20世纪60年代中期,省陶瓷公司工程师戴粹新、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员易奇和市人民瓷厂技术员吴志尼等,根据泥料精制“筛分法”有关理论,对已在矿山粉碎加工过的不子原料进行筛选,试验成功“下子原料化浆过筛新工艺(当时称原料精制2号工艺)”。1967年在市人民瓷厂新建原料车间投入使用。该工艺主要是把经过机械搅拌的泥浆,用泵从搅拌池中打入200目土振动筛(不能自动排渣)进行筛分,以筛除泥料中白云母等残渣,取得符合工艺要求的泥料。由于不需设池淘洗,占地面积缩减为水簸池的1/6,操作人员减少50%。20世纪60年代末,市部分瓷厂采用球磨机处理坯料。虽然细度得到较严格的控制,但球磨机容量小、耗电大、装卸料频繁,所以难以推广。
  1976年,市电瓷厂技术员徐希祉首次采用能自动排渣的180目电磁振动筛,作泥料化浆过筛的进一步试验,并将过筛取得的泥料与球磨加工的泥料分别进行颗粒级比、化学成分、工艺性能、烧结范围等项目的对比测试,所得的数据接近球磨加工的泥料。1978年初在全国日用陶瓷工业科技情报站主编的《瓷器》刊物上,发表《化浆过筛工艺的研究》专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肯定了这一工艺的可行性,引起了陶瓷界的关注和重视。从此,该工艺在全省陶瓷行业迅速推广,取代了水簸池淘洗工艺。
  对坯料的后续加工操作,市内大型瓷厂于1965年基本实现了磁选机、压滤机、真空练泥机等机械化生产,从此结束了手工淘洗、匣桶滤泥、脚踩练泥的历史。1965—1974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还从英国、日本引进压滤机、泥浆泵、高效除铁器、不锈钢真空练泥机共8台,景德镇陶瓷机械厂等单位加以消化、吸收,先后设计制造出一批性能好、工效高的坯料加工设备,用作20世纪80年代陶瓷公司15个经改造的原料车间的设备更新。工厂全面实行坯料三次过筛、三次除铁、二次真空练泥,使泥青质量由20世纪60年代的92%提高到95%以上。
  釉料制备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景德镇各瓷厂仍采用传统的配釉方法,即以釉果加入一定比例的釉灰制成釉浆。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逐步推广煤烧倒焰窑。原来的釉料配方,在烧结过程中,容易产生“吸烟”。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科技人员从1954年到1961年7年时间内共试验过104个坯釉配方,经过改进完善,克服了吸烟的缺陷,研制出长石釉新配方,适应了煤烧窑炉,成为景德镇制瓷技术上的一项重大进步。1983年,江西省陶瓷公司和景德镇市为民瓷厂研制成功锂云母釉,当年江西省级技术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景德镇柴窑窑室高而长,温度极不均匀,严重地影响细瓷生产。要扩大细瓷的生产量,就烧成而言,最根本的办法是进行窑炉改革。改革窑炉唯一暂行的办法是降低坯釉烧成温度,以适应柴窑温度差异的条件。因此,1955年采用乐平礼林的瓷矿石试制出低温白釉,施用于细瓷坯胎上,放在二白釉窑位处烧造出了洁白的细瓷,并且降低了成本。这项科研成果当时被全面推广。
  20世纪50年代中期,煤窑替代柴窑,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柴窑里烧成的坯釉配方却不适应煤窑烧成。科技人员对长石釉进行试验。先后试验了12个新坯釉配方,选定了以祁门太和坑与临川高岭土制胎,以得儿坝、清水下釉石、寺前釉灰和白云石配合制釉,最后筛选出适宜于青花瓷使用的5种长石釉配方。这些坯釉原料配方在煤窑里烧成,除青花瓷外,白瓷胎白度为81%多,釉白度为78%多,超过国际瓷器白度水平,半透明度超过历史水平,完成了生产国家用瓷任务。煤烧长石釉的配方经过几年试验,以临川高岭、星子石英、星子长石、祁门白太和坑土配制坯釉,结果表明白度均有所提高。
  1958年10月1日,江西省陶研所出口瓷工作组试制成功长石质瓷釉,釉的白度83.45%。
  1960年,科技人员以东埠高岭土为主加入少量的枫源高岭、南港瓷石、瑶里釉果瓷石组成瓷胎;用星子长石、星子石英、临川高岭等组成瓷釉,两者相结合获得成功。外观质量白度高于1957年国家用瓷,尤其是这个坯釉配方特别适应煤窑烧成。
  煤窑烧成坯釉组成,经过几年的投产试用,长石釉完全适应煤窑烧成,因此得到广泛推广使用,彻底改变了景德镇老的坯釉配方。高岭土、长石和高岭土、长石、石英组成的二元系统和三元系统的坯釉技术路线为发展景德镇陶瓷坯釉开辟了新道路。
   长石釉瓷器在生产上稳定以后,科技人员继续研究了“长石质瓷胎釉”,于1961年研究成功61-19号胎和61-9号釉配方,这种坯釉原料相结合,烧制出的高级精细瓷器白度更高,半透明优良、无针孔、无波浪纹,被人们称为高白釉瓷,迅速得到推广。
  1964年,煤窑焙烧景德镇传统坯釉(白里泛青)研究成功。63-2号胎料和A,釉料为优等坯釉配方。此项科研成果,经江西省轻化工业厅组织技术鉴定,结论是:煤窑焙烧景德镇传统坯釉的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制品吸水率低,白度、光泽度、釉层硬度和热稳定性均已达到景德镇市柴窑生产传统瓷的水平;尤其是以釉果为主掺用少量滑石所配成的釉料,既具有景德镇瓷器白里泛青的传统特点,又适应煤窑烧成。
  长石质釉推广以后,着重改进生产工艺,研究从原料精制、泥料陈腐、真空处理、调整泥料颗粒度、外加剂等方面人手,取得科研成效,提高了坯泥可塑性、粗坯干燥强度,解决了变形和泛泡等缺陷。
  坯釉配方推广的同时,技术人员先后到红星、红旗、宇宙和高级美术(现在的为民瓷厂)等瓷厂,进行了技术辅导与试验工作。在宇宙瓷厂对坯釉原料配方反复试验,作了三次改进。第三次坯釉配方是以南港瓷土为主配以少量星子高岭、余干、三宝蓬瓷土作坯料;以长石为主,和釉果、滑石相配为釉料。这种坯釉原料配方生产后,白度更高、熔融程度更好,无针孔,表面光滑鉴人。宇宙瓷厂生产中使用的坯釉配方,系景德镇制瓷的老原料,经生产工艺的改进,同样适应煤窑烧成。
  20世纪50年代初,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蔡昌书、万国忠、郑可敦等,通过反复分析试验,研制出长石釉新配方。通过各瓷厂推广和改进,克服了煤窑烧成易患吸烟的缺陷,适应了窑炉改革的需要,成为景德镇制瓷技术上一项重大进步。该配方工艺1978年获景德镇市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为民瓷厂是景德镇市20世纪60年代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瓷厂,它采用瓷石原矿进厂生产的新路线。1964年,技术人员对试验原矿进厂生产的坯釉配方,经过8个月的努力,曾试验过80个配方,确定了57号坯料与3号釉料为生产坯釉配方。
  陶瓷壶制品的嘴与把的镶接工序是陶瓷生产中重要的一环。过去镶接制品的嘴把,工序很繁杂,必须用手工挤压接头,因此生产效率低。在坯釉的研究中,还有“接头泥”。经鉴定,肯定了40号与37号两种泥料配料良好,用于镶接陶瓷制品,提高了工效一倍多。在陶瓷生产中广泛使用这种接头泥料,不要挤压手续,还可减少半成品损坏和高级细瓷的变形以及内釉开裂等缺陷,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科技人员与江西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合作研究的微晶陶瓷人工关节生物材料及临床应用,取得成果,获卫生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此外,还有精细耐热炻器坯釉配方试验成功。
  1983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工程师方府报和市为民瓷厂技术员舒园如、肖冠南等为了提高对美高档瓷的釉面质量,在日用瓷釉料中引入部分锂云母精矿作助熔剂,研制成功锂云母釉,使用后,瓷器釉面“针孔”缺陷减少,光泽度提高,热稳定性等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由于含Li20的精矿在瓷釉中的熔融作用强,还能降低瓷器的烧成温度。1983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时认为属国内领先水平。获江西省1982—1983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釉料加工工艺20世纪50年代仍基本沿用古代的缸桶淘洗,过马尾筛除渣;20世纪60年代随着长石——滑石粉釉的兴起,采用球磨机加工釉料;70年代后期普遍采用湿式振动筛、高磁场强度除铁器除铁,实行三次过筛,三次除铁,全面按工艺控制指标和检测分析制度实行连续化作业至今,使坯釉料质量稳定提高到新的水平。添加剂20世纪50年代初,景德镇市各瓷厂仍沿用传统方法以明矾水作混浊泥浆的澄清剂;以黄篾浸液作泥釉料的稀释剂;以食盐作色釉浆的悬浮剂,以改善泥釉料的工艺性能,但操作较繁琐。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改用碱粉、水玻璃、氯化铵等化工原料作添加剂,使操作较前简便。1977年初,市科委组织各瓷厂与有关协作单位,开展“腐植酸钠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市新华瓷厂周金英、市红光瓷厂舒迟、市人民瓷厂石诚慧、二中教师吴仁儒等,利用加工的瓷用腐植酸钠投入坯釉料中作小型试验,取得初步成果,证实腐植酸钠具有增塑、增强、稀释、吸附、粘结等五大功能,对改善制瓷原料可塑性、干燥强度等工艺性能的作用显著,操作简便。1979年通过技术鉴定,当年获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技术科组织宇宙、红星、人民等10家瓷厂,完成“腐植酸钠在陶瓷工业中应用中试”课题研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试验,得出腐植酸钠在陶瓷可塑泥料、注浆泥料、釉料等料浆中添加的最佳参数,并在全省陶瓷行业中推广应用。鉴定认为居国内陶瓷行业领先水平,又荣获1982—1983年度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第二节制坯技术
  成型技术日用陶瓷成型分为可塑法(包括模印、拉坯、雕塑、旋压和滚压)成型和注浆(包括空心注浆、实心注浆)成型两大类。其中可塑法成型历史最为悠久。据考古发现五代至宋代中期,湖田、湘湖等窑场,成型已发展为拉坯、过范、修足三道工序,创铁刀镟削工艺,使坯胎规整,基本完成了手工成型技术的定型。
  成型模具民国4年(1915),江西省立甲等工业学校首次开始用石膏粉注成模具,用于旋压成型制品。民国21年(1932),江西陶业试验所首次利用石膏模型注浆成型化学用瓷成功。民国26年(1937)以后,石膏模型已开始在景德镇推广使用,当时主要用于小品种的模印和注浆成型。模具的制造是由各制瓷作坊自行购买块状石膏,经粉碎,加热脱水,调成糊状,浇注成模型,由于土法生产工艺落后,石膏粉终凝后的强度低、气孔率高、耐磨性能差等毛病。1980年6月,成立景德镇市陶瓷石膏模具厂,成为全省唯一的瓷用石膏粉生产厂。生产工艺从石膏粗碎、中碎、细碎、炒制、风选、陈化、装袋全部实行机械化操作,年生产p一半水石膏粉1万吨,其细度、稠度、凝结时间、强度等技术指标均达到陶瓷模用石膏粉部颁标准。
  轻工部陶研所在景德镇首次试验了仪半水石膏模具,经生产中使用的技术鉴定,干燥抗折强度52.1公斤/平方厘米,吸水率36.5%,初凝时间18分,终凝时间45分,达到了较好的技术指标,而且器型规整,表面纯洁。在为民瓷厂滚压成型平均使用400次左右。轻工部陶研所研制的“仪半水石膏模具”,获1980年度江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拉坯成型技术20世纪50年代中期,拉坯仍为制瓷的主要成型方法之一。辘轳车拉坯成型不足之处是往往使产品规格难得一致,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1955年,景德镇市陶研所试制成功机械辘轳车。机械辘轳成型代替了手工搅动方式,简化了如印坯、粗修等工序,使产品规格一致,提高了生产效率。至今仍有少数批量小的高档产品采用此法成型。
  1960年,市艺术瓷厂将成型车间增设“无级变速”装置,可调节车速快慢,提高工效15%。
  1971年12月,市红星瓷厂工人罗迈生创造磨坯、扫灰、补水、施釉、取釉等五道工序70型自动成型机,节约劳力6人,提高效率6倍,缩减厂房面积7倍。
  旋压成型技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旋压成型技术。它是把坯体泥投入辘轳车上的石膏模型中,用型刀挤压、刮削和剪切而形成坯体。1955年上半年,景德镇陶瓷专科学校举办压坯人员进修班,传授压坯操作技术。下半年,市第四制瓷社(现红星瓷厂前身)制成一台单刀手动压坯机。该机由电动机带动地轴,地轴上的皮带带动辘轳车旋转,投泥、排泥还需用手操作。同年,进修班学员邓金根设计制成“排泥木”,装贴在压坯型J1上,代替用手指帮助排泥操作,这一革新得到全面推广。
  机械辘轳车试验成功后,陶研所技术人员又发明了“排泥刀”。压坯时利用型板排泥J!工具,可使泥料均匀地散开在模型上,减少了过去压坯时必须扒泥和沾水的手续。使用排泥刀以后,因泥料承受压力均匀,不易变形,提高了生产率50%。这种排泥刀,很快在江西、湖南等产瓷区广泛推广应用,匣钵厂也利用排泥J生产大器匣钵。机械辘轳车和排泥J1的研制成功,是景德镇瓷业生产成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们为成型机械化拉开了序幕。
  1958年9月,市红星瓷厂将手动压坯机改为脚踩拉杆控制型刀运动的压坯机,提高功效20%。同年,该厂研制成功用凸轮代替脚踩拉杆的装置,制造出全省第一台半自动铁木结构双Jf压坯机,提高功效一倍。随着日用陶瓷生产的发展,改进成型工艺是关键的问题。陶研所科技人员先后研究成功的阴模机压和阳模机压,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两种机压成型工艺还不是理想的,于是吸收了阴模机压和阳模机压的优点,研究出“阳阴合压”新工艺,使制品上下两面泥料取向基本一致,沿向心方向收缩最小,制品不易变形,同时半成品的外表面光滑无皱纹。以10英寸平盘为例,每分钟可压4只,成瓷一级品率普遍达到70%以上,有的已达到90%以上。
  1959年,市红星瓷厂在压坯机上安装自动界沿装置,传动部分改用三角皮带蜗轮蜗杆减速装置。1964年8月,改进后的半自动双刀压坯机,经轻工业部与江西省轻化工业厅组织技术鉴定,认为它是全国成型生产中的先进设备之一,正式定名为Y-64型半自动双Jf压坯机,并决定在全国推广使用。
  1981年,市曙光瓷厂借鉴山东J板成型机生产陶缸的技术方法,研制成功大型旋压成型机,生产瓷质凉墩、箭筒、莲子缸等特大型品种,取代手工拉坯成型操作,工效提高2—5倍。
  滚压成型技术是用旋转的滚头对旋转的模型中的可塑坯料进行滚压,使坯料均匀展开而形成坯体的方法。1972年,市陶瓷机械修配厂和市红光瓷厂杨玉生合作研制成功L-450型双头滚压成型机,取代旋压成型工艺,用于碗盘产品的生产。由于滚压后的坯体致密度高,坯件光洁,干燥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提高了制品的质量。1978年获市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1972年10月,市为民瓷厂研制成功W-B型单头滚压联动成型机,生产小碟子。该机由主机、辅机、链式干燥器三大部分组成。启动时,从装模、送泥条、投泥、滚压、取模、干燥、脱模等一系列工序实现了连续化机械操作,不仅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而且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80%以上。
  1979年,市陶瓷机械厂工程师赵克锐、李震东、李茂福试制成功TCSI型单头万能滚压成型机,在国内陶瓷机械中首先采用液压驱动和电子程序控制、机械无级调速、电加热滚压头装置,适合大小品种阴阳模成型,具有国内领先水平。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年,市机械学会工程师陈耀光、唐斌安和市宇宙瓷厂工程师张庭瑞等人研制的TCC-204(130)杯类滚压成型机,为双滚头转盘式,可冷(热)滚压、真空吸模、机械同步、带复合成型运动,具有功率小、效率高、噪音小、结构紧凑等优点,在市宇宙瓷厂使用,各项主要性能指标,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水平,获1982—1983年度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2年11月,市玉凤瓷厂研制“旋纹高档成套餐具”成功。坯料通过滚压形成带有旋纹的坯体,且在干燥收缩过程中不易变形,成瓷一级品率平均达到59.69%,生产效率提高一倍,获1980-1982年度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12月,市宇宙瓷厂承担的“阳模滚压成型工艺中试”通过专家鉴定。
  空心注浆成型技术1955年7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吸收苏联列宁格勒罗蒙洛索夫陶瓷工厂叶夫列莫夫所介绍的注浆经验,进行12寸鱼盘注浆成型试验成功,取代了传统的印坯成型法,工效提高2倍。该项科研成果取得以后,在景德镇市委扩大细瓷生产的号召下,陶研所科技人员下到粗瓷生产的工厂,推广石膏模型注浆法,进行了技术辅导工作。同年10月,市试验瓷厂工人陈茂林、蔡云龙改花瓶拉坯成型为注浆成型,工效提高7倍。同年12月25日,市第九瓷厂郑金根等试制成功景市第一部注浆机,生产效率提高2倍。1956年3月,市试验瓷厂把空心注浆成型方法推广应用于生产,并采用带有花纹的模型,注浆成型暗花莲子瓶,创造了“以模代刻”新工艺。从此,生产有花纹的品种,不必在坯体上另行雕刻花纹,只需一次注浆成型,提高工效14倍。当年5月13日,建国瓷厂邵同利、王松涛、朱延献等共同研制的模型刻花印坯操作方法成功,制造影青暗花盘可提高工效59倍。
  1958年7月,景德镇瓷厂(试验瓷厂改称)细瓷车间雕镶三组,将造型复杂的四方博古碗、长方水浅、扇形盐盒、天圆地方瓶等品种,试验用注浆法成形获得成功,以取代古老的手工雕镶成型法,工效提高6-8倍。
  1959年7月31日,市建国瓷厂琢器车间雕刻组工人孙福生创造了天青釉堆花木瓜耳盅一次注浆成型法,提高工效15倍。
  1960年,市红星瓷厂注浆工人江达友和木工冯宗银等研制1台木质注浆机。该机由电动机、泥浆泵、泥浆定量斗、釉浆定量斗、注浆机、自动取模器等组成。启动后,把注浆、倾浆、注内釉、倾釉、取模等工序联动起来,生产小型空心产品,工效高于手工操作12倍。
  1965年7月,市东风瓷厂试验离心注浆生产汽球壶成功。它以电动离心注浆机为主,配有输浆管道、载模转动车等设备,在江西省内首次建成一条离心旋浆生产线。
  1971年12月,陶瓷机械厂利用硫磺模代木模,该模具不沾沙、不变形、起模方便,节约木材80%,成本降低90%,效率提高10余倍。
  实心注浆成型技术景德镇制造椭圆形鱼盘的传统方法是手工印坯,因泥料松紧不同,分子排列不恰当,加上手削修坯,厚薄不匀,故鱼盘变形难于避免。面对鱼盘变形的问题,景德镇陶瓷研究所采取了注浆成型法,大大地减少了变形,节省了原料30%,提高工效数十倍。注浆成型法首先在所试验瓷厂推广使用。1960年2月,市东风瓷厂在全省率先试验高位槽实心注浆法(简称压力注浆)成型鱼盘制品,获得成功。高位注浆的压力较大(约为39干帕),能加速水份扩散,加快吸浆速度,从而改善脱模后坯体的密度和强度,有利于制品质量的提高。1964年,市光明瓷厂将压力注浆成型用于生产针匙(调羹)品种。1967年,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与市人民瓷厂研制真空脱泡压力注浆工艺和设备,以克服泥浆中混有空气而引起的“气泡”缺陷,使泥浆水份少、干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坯体致密、表面平整、气孔少、注浆性能好、坯胎成长快。半成品合格率由原来的10%以下提高到90%以上,成品合格率由原来的10%以下提高到5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5—6倍,从而降低了成本。1970年采用真空脱泡压力注浆成型新工艺,制作成功了大型双面瓷板,与手工制作的单面瓷板相比,提高了工效,提高了质量,经江西省轻工厅组织鉴定,确认变形小,对角线平均变形小于0.38%,釉面平整,光泽度达92%以上,釉面白里泛青,保持了景德镇传统瓷的特色。大型双面瓷板成型新工艺在国内达到先进水平。1982年8月,市陶瓷机械厂研制成功TCX4114/4型鱼盘压力注浆成型机。同年10月,又研制成功TCX4114/3型针匙压力注浆成型机,使实心注浆成型逐步转为半机械化生产。
   干燥技术
  室式干燥技术传统的坯体干燥是用日晒、风吹的办法(即自然干燥),由于干燥周期长,已不适应机械成型的速度。1954年,市建国瓷厂分厂(宇宙瓷厂前身)率先使用以煤为能源的坑道式烘房来干燥坯体,使成型与干燥基本配套,1957年在全市各瓷厂已普遍推广。但坑道式烘房内上、中、下各层温差大、干燥不均匀。1965年,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设计一种散热排管式烘房,将锅炉蒸汽通入铁质散热器,使热空气在烘房上下各层干燥坯体的温度基本均匀,干燥周期为3—4小时,适应干燥快速的需要。各瓷厂先后采用这种方法,逐步取代坑道烘房。20世纪80年代初,科技人员在曙光瓷厂协助下,对“倒焰窑余热利用及余热烘房”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做到了烘房不使用燃料,节约原烘房的用煤相当于回收窑炉能源25.3%;以曙光瓷厂3座倒焰窑为例,每年节约用煤1140吨,经省轻工业厅组织鉴定认为此技术与设备均为国内先进水平,荣获市科研成果二等奖。1966年,省瓷业公司与市东风瓷厂研制成功倒焰窑冷却余热利用新技术,用于坯体干燥,每年可节约煤耗费用6—8万元。1967年,市光明瓷厂利用煤烧隧道窑余热,引入烘房干燥坯体,一年可为企业节煤300吨。
  链式干燥技术室式干燥主要问题是生产间歇、干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1965年,景德镇瓷厂在捷克专家的帮助设计下,建成链式干燥器与机械成型机配套、在省内率先实现成型、干燥一条龙作业。干燥器装有链轮与链条,链条上带有吊篮、干燥器的人口连成型机。带坯模型随链条在干燥器内运动的同时进行坯体干燥,直到链条运动到出口处,取出坯体,放入另一链式干燥器,空模型仍然留在吊篮上返回到入口处,供成型时重复使用。链式干燥器的热源使用锅炉蒸汽或余热,热效率高、劳动条件好、强度低,为日用瓷生产的连续化作出了样板。
  1980-1981年,市陶瓷机械厂工程师朱开暖在原景德镇瓷厂链式干燥器的基础上,设计成TCG1132盘碗链式干燥器,干燥温度均匀,适用性强。1981年下半年首先在市宇宙瓷厂使用,其干坯速度由原来坑道式烘房的24小时,缩短到3小时。至1985年底,市各瓷厂使用链式干燥器36条。
   精坯技术
  修坯技术修坯俗称利坯。传统利坯是在手摇的木质辘轳车上用铁质型刀进行手工操作。民国28年(1939年),任鸿泰瓷厂业主任相仁,在精修薄胎瓶坯体的操作过程中,研究出适于检验薄胎坯体厚度的“走水验坯法”。此法即顺着坯体口沿滴下一笔清水,根据坯体上水痕渗透的程度判断坯体的厚薄与均匀程度。在精修薄胎碗时,任相仁还研究出“灯光验坯法”,从坯体透光的明暗程度,来确定各部位的厚薄以及是否还需要进刀等情况。这两种精坯验坯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1953年冬,裕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市东风瓷厂前身)工人邱文学、梁道根、程秋鸿等人,为了丢掉手摇搅车棍,提高利坯工效,在没有电动设备的情况下,做成1台“一联八动琢器利坯车”,它是用一只直径为1米的木质皮带盘,用1人专司摇动,通过地轴,带动8部并列的木质小车盘,供8个坯工操作。这样,利坯工人各自搅动车盘的时间和劳力,就可用来利坯操作,提高工效20%。
  1954年8月,市人民铁工厂制成1台铁质脚踏修坯车,经市建国瓷厂圆器车间使用,提高工效20%,并被迅速推广。至1955年底,已有脚踏辘轳坯车1043部。
  1958年,随着电动力成型车的普及,修坯车已逐步改为电动,至1959年,已拥有722部电动辘轳修坯车。从此以后,所有用机压成型的圆口碗盘制品均改用砂纸打磨边沿;荷口型制品采用钢丝网束打磨口沿。
  1980年,市新华瓷厂梁道根、余育鸿和市为民瓷厂胡公望研制成半自动修盖机。该机用于大众茶杯、银柱型杯的杯盖,切泥、山顶、定型准确,修坯工效比手工操作提高3倍。当年,该成果获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剐底技术又称剐坯。1958年以前,各瓷厂生产的圆器制品,都是在旋转的辘轳车上,靠手工掌握铁刀进行切泥剐底,工效甚低。1959年12月,市红星瓷厂试制半自动剐坯机成功,剐坯工效提高一倍。
  1965年,市红星瓷厂研制成功L290型双头循环剐底机,J1片为合金钢加工而成,硬度高,不易碰裂,剐底工效比手工操作提高4倍。已在全市各大瓷厂全面推广。1978年获景德镇市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施釉技术
  施内釉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期,坯胎的内釉仍沿用古代陶工创立的荡釉法。其法是将釉浆浇入坯胎内,用手摇荡坯体,倒出多余的釉浆,使坯体内壁形成一层均匀的釉。荡釉法操作难掌握,坯体易破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市宇宙瓷厂机压成型车间,改施内釉方法为在旋转的辘轳车上用离心法浇釉,操作既简便,工效也比手工荡釉提高50%。20世纪60年代初,在各厂机压成型车间普遍推广。
   施外釉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期,施外釉仍沿用传统的浸釉法或喷釉法。
  浸釉法的方法是:把坯胎外部浸入釉桶中,随即提出,使坯胎外表吸附着一层均匀的釉层。这种106811藤露鋸慫纓顯賊糕露戮潺锈蒴操作方法,容易产生“底坼”等缺陷,工效也低。20世纪50年代中期,市宇宙瓷厂圆器车间学习外地经验,率先使用吸坯器吸住坯体内底,取代用铁勾托住坯胎的外底部浸釉。降低了劳动强度,克服了“底坼”缺陷。
  吹釉用于薄胎瓷、雕塑瓷、瓷板等类不便浸釉的产品。1964年10月,景德镇陶瓷工业局的科技人员利用压缩空气,使喷枪内的釉浆雾化,使之粘附于坯体上,不仅釉层厚薄均匀,还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从而取代了吹釉操作。1986年,景德镇市防尘机械厂制成YCHT-2000型喷釉净化工作台,净化回收为一体,净化喷釉场地环境,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当年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
  内外一次施釉技术1960年1月,市东风瓷厂革新小组,为改变针匙产品分内外二次施釉的传统方法,采用支架,携坯浸入釉缸中,同时完成数件产品的内外施釉。当年2月10日,市陶瓷工业局在该厂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向全市各瓷厂推广。
  1961年,市红星瓷厂研制成功双管施釉机,使盘类产品施内、外釉同时在电动辘轳车上完成。
  1966年,市红星瓷厂工人罗迈生试制成功半自动3管施釉机,它以机械控制釉浆流动,釉浆通过3根皮管同时射到坯体内、外和底部,一次完成盘类产品的全部施釉操作。1978年获景德镇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1970年,市红星瓷厂工人罗迈生、张学模等,以3管施釉机为基础,上联磨坯、扫灰、捺水,下联刮底釉等工序,制成1台精坯、施釉半自动联动作业线,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第三节烧成技术
  窑炉唐、五代至宋元,烧瓷主要使用龙窑。元末明初,已用葫芦形窑。明中期,御厂官窑多采用马蹄形半倒焰式窑。明末清初的瓷窑已有蛋形窑(即景德镇窑)的雏形,后逐步定型。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进行了“以煤代柴”的技术改革工作,蛋形窑逐步被燃煤的倒焰窑代替。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烧成技术改革的重点由倒焰窑转为煤烧隧道窑。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隧道窑已由燃煤改为烧重油。80年代后期逐步转为燃气的隧道窑。
  平焰窑又称蛋形窑,即景德镇窑,简称镇窑,其外形如半个鸭蛋覆于地面而得名,又因以柴为燃料,所以习惯上也称为柴窑。蛋形窑是从龙窑,经由葫芦窑演变而来,形成于明末清初。镇窑在构造、砌筑技术及装烧工艺等方面,有许多独特和巧妙之处。窑身前端大,后端小,使后端气体流速加快,传热过程得以强化。窑门及投柴口均设在窑头,烟囱似笔尖设在尾部,火焰平向流动。全窑容积160-200立方米,一次可装烧日用瓷10-15吨,每烧一次需松柴700余担。镇窑的砖砌体分为护墙、活动支撑和窑体三大部分,结构非常合理。护墙主要用于承受拱蓬的横推力。活动支撑主要作用是防止热胀冷缩的变化对窑体的破坏。窑体为蛋形的砖砌体,窑墙全部由普通粘土质窑砖砌成,拱蓬横断面砌成双层半椭园形拱,既有利于拱座横向加巩又便于拆修;窑底是在三合土夯实的地坪上铺石英砂垫层,主要作用在于稳固匣柱,适应制品装烧工艺要求。从镇窑结构可以看出,它不仅从力学角度上考虑到了窑体各部位的受力情况,而且还更多地从热力学角度很好地解决了窑炉在常温和高温下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技术角度看,窑头区内的炉膛同时也是燃烧室,保证了较高的烧成温度和一氧化碳含量,在窑位上又合理地利用了各部位温度的差异,装烧不同的产品,故热利用率高。缺点是每年要烧掉大量的松木,操作难掌握,容易发生倒窑事故。
  民国24年(1935),杜重远领导的陶业管理局制定镇窑结构及维修管理制度,明文规定窑身最长不得超过4丈7尺(5.6米),最高不得超过1丈6尺(5.3米),每年要维修一次,从而制止了窑体任意加长加高,烧窑易患大面积倒窑事故的发生。
  20世纪50年代末,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为便于操作,烧好各种铜红釉产品,又把窑体缩小三分之一,成为中型窑体。至今仍为市建国瓷厂和古窑瓷厂焙烧铜红釉产品采用。
  倒焰窑火焰在烧成室内从上而下前进者谓之倒焰窑。1915年,留日攻读窑业专科的邹如圭建立了一座规模较小的倒焰式煤窑,由于试验受阻力,经费不足而中断。
  20世纪50年代初,柴窑的燃料松柴来源越来越少,窑炉改革迫在眉捷。陶瓷科技人员开始了窑炉改革的科研工作,自行设计建造倒焰式煤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德镇市第一座5.6立方米小型煤窑于1955年开始试烧,烧成温度可达到1350℃,焙烧的陶瓷制品质量接近柴窑烧的水平,证实了以煤代柴的可能性。
  1957年,研究成功大型圆形简易倒焰式煤窑。简易煤窑由于改变了烟囱结构,采用了景德镇的薄壁烟囱取代厚壁烟囱,缩短了烟囱和烟道,加大了烟囱下部口径,节约了大批机制砖和耐火材料。建窑时间由过去的2-3个月缩短到10天左右。圆形简易煤窑采用快速烧成,快速冷却的技术路线,烧成时间由过去24—38个小时减少到16—19个小时。在煤窑试烧中,掌握了热工特性,制定了烧成曲线,并摸索出鉴别火焰性质和温度的方法,确定了氧化期后阶段,还原期前后阶段,中性焰或弱还原焰期的温度变化、火焰特征和投煤规律,掌握了保证气氛和升温的要领。
  圆形简易煤窑取得全面的科技资料和数据以后,将煤窑结构和烧成工艺作了定型鉴定。1958年全市推广研制的简易煤窑,当年建成煤窑166座。到1962年止,全市累计已推广煤窑360多座,基本上实现了瓷器烧成煤窑化。
  1966年3月19日,东风瓷厂烧炼车间创造薄煤层烧窑新技术,使煤耗大幅度下降,烧成时间从27小时缩短到22小时,窑青从原来90.29%提高到94,35%。
  1973年,市建国瓷厂开始用倒焰窑焙烧铜红釉产品的试验,建成一座17立方米倒焰圆窑,用6个火门烧,燃料用0号柴油,经2年多时间的反复试验,到1975年8月烧出了质量似柴窑的均红釉瓷,1978年获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奖。1980年,市高档瓷指挥部设计了一座5.14立方米燃油台车式倒焰窑,年底试烧获得成功。该窑采用低蓄热车,以减少窑车吸热、降低了窑内上下温差。该窑车可移出窑外,便于装卸匣柱。窑体采用金属外壳,密封性能好,并配有自动控制装置,调节灵敏,焙烧高档瓷的窑青率达99%,获1980年度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隧道窑一种形若隧道可连续烧成的窑,窑体由预热、烧成和冷却三带组成。装载制品的窑车通过“三带”为一个焙烧周期,与倒焰窑相比,周期短,产量大,能耗低。1958年,景德镇瓷厂从捷克引进3条97米烧发生炉煤气的隧道窑,1965年建成,1966年投产,成为全国日用陶瓷行业最早使用隧道窑的厂家。“文化大革命”期间,景德镇瓷厂撤消,厂房划归昌河飞机制造厂,3条隧道窑被拆除。1967年,由轻工业部、江西省轻工设计院和江西省瓷业公司技术人员设计的77米煤烧隧道窑在市光明瓷厂建成投产,揭开了用隧道窑替代倒焰窑烧瓷的新的一页。到1976年,陶瓷系统共建成煤烧隧道窑15座。此后的10年内,景德镇烧成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烧重油的阶段。1976年市光明瓷厂建成一条81米烧油隧道窑投产。烧油隧道窑与烧煤隧道窑相比,它的主要区别在于燃烧系统的不同。重油需加热输送,并经过低压涡流烧咀,将重油及空气送人燃烧室内燃烧。由于燃烧产物干净,烧成调节便于掌握,使陶瓷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之后,市宇宙、为民、红星、红旗、红光、建国、艺术、人民等瓷厂也相继建成了烧油隧道窑,窑长在80-90米之间,其横截面积基本相接近。到1984年上半年,共建成烧油隧道窑16条,对全面提高景瓷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84年,市华风瓷厂又建成了烧发生炉煤气的隧道窑4条,其结构与1958年景德镇瓷厂从捷克引进的煤气隧道窑基本一样,1986年试产成功。
   窑具景德镇传统匣钵原料多为半硅质和高硅质粘土,烧成温度1200C—1300℃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技人员采用白土新原料,经理化测试,白土是制匣较好原料之一。利用白土作匣钵原料,作过近200个配方试验,探索出125号、131号新匣配方,投入生产。
  1958年大量使用煤窑烧瓷,对匣钵提出更高要求。科技人员利用新发现的高岭石、乐平寺山乡和癞痢山含氧化铝高达30%—40%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并参照外国技术资料,结合原料特性,摸索出用镁质粘土来代替滑石的方法,使其形成莫来石——堇青石形态的新型匣钵,烧成温度在1350C以上,平均使用次数达20次左右。莫来石——堇青石质匣钵技术路线在生产实践中检验证明其效果很好,一直沿用至20世纪80年代。
  1980年,在继续提高莫来石——堇青石质匣钵质量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材质采用结合粘土混合球磨(或加入部分熟料)和泥浆湿法配料,使匣钵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吸水率16.13%,气孔率33.7%,高温荷重软化点1460C,烧成抗折强度等技术指标均较理想。改进后的莫来石——堇青石质匣钵耐火度高达1650℃,匣钵能烧60次左右,此项成果己逐步被各瓷厂采用,在浙江杭州瓷厂推广时,荣获萧山县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
   为解决景德镇做匣钵和耐火砖急需的焦宝石问题,自1959-1960年,在饶南含煤带中发现了大量的含铝在40%—70%左右的焦宝石。已开采的新安铺焦宝石矿,已成为景市焦宝石基地,为景德镇匣钵原料更新换代提供了条件。该矿山也是市耐火材料厂的主要原料基地,部分还供应外地,年产量为1万吨左右。
  1975年,开始研究适应3—4个小时无匣、明焰快速烧成的棚板及水管冷却使用的推板。1978年,粘土——熔融石英质新型耐火材料研制成功。用这种新材质制造棚推板,可使用70次左右;引用到红星、红旗、宇宙等瓷厂,制作8英寸、9英寸、10x12英寸等匣钵,使用次数大大地提高了。按照景市宇宙瓷厂九车间实验统计:该厂为美国米卡莎公司生产45头高档西餐具,产品质量要求很高,特别是鱼盘变形率大,严重地影响了餐具配套率。于是改用粘土——熔融石英质新材料制成大型鱼盘匣钵,平均使用65次,比莫来石——堇青石匣钵多用55.8次。从经济效益来看,每月节约23000元,全年可节约27万多元;同时产品质量提高16.60%,每月盈利10300元。
   粘土——熔融石英质新材料曾获得轻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和省市奖励。粘土——熔融石英质鱼盘匣钵,于1983年又荣获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二等奖。
  型制与装烧唐、五代时装烧窑具主要是垫柱和作为间隔具的支钉。宋代早期,开始使用匣钵装烧瓷器。宋后期,又引进河北定窑的支圈组合式覆烧窑具。元代碗、盘产品采用漏斗型单匣仰烧,壶罐产品为桶匣装烧。明清时发展为一匣多器并列仰烧法,对精细瓷器还采用一次性瓷泥垫饼托底装烧法。20世纪70年代末,市景兴瓷厂以工业氧化铝为主要原料研制成功“永久垫饼”,使用次数高达50次。1980年,市宇宙瓷厂率先使用“反装匣钵”装烧14寸鱼盘,减少了落渣,并很快在全省推广。
  硅铝质和硅镁质窑具20世纪50年代初,仍是以当地的老土、黄土、田土为原料生产硅铝质粘土匣钵,因耐火度低、使用寿命不长,故有“一次匣,二次响,三次港”之说。1954年下半年,市匣钵厂祝春生、王发生等在制匣原料中加入柳家湾耐火土熟料,开始生产硅镁质匣钵,使匣钵性能和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匣钵泥料处理是板耙和铁锹拌料,人工脚踩,成型全靠手工制作。1954年,大器匣钵开始采用石膏模型、辘轳车单刀旋压成型。1957年5月,推广“以坯定匣”的大器匣钵,对扩大装窑容量降低瓷器烧炼费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64年,市匣钵厂在大器匣钵泥料中加入了石岭硅石,生产出含硅量较高的硅铝质匣钵,这种匣钵适应煤烧倒焰窑。
  铝硅镁质窑具1965年,在制匣泥料中引入新安生料,1968年又引入山东焦宝石等含铝量较高的原料,1970年在小器匣钵泥料中又引入了贵州铝矾土熟料,使匣钵的耐火度明显提高。1972年开始引入福建黑粘土,从而使铝硅镁质窑具性能提高,趋于成熟,且一直沿用至今。
   熔融石英质窑具1976年4月,江西省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忻元华、陈景炎等制出熔融石英——粘土质匣钵,在煤烧窑中能使用50次以上,为国内首创,1978年获景德镇市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1979年,市宇宙瓷厂采用熔融石英、粘土为原料,生产的匣钵,使用次数比铝硅镁质匣钵高1-2倍。1985年9月,市匣钵厂倪予康、吴长济、黄国强等,又研究解决了熔融石英——粘土质匣钵大批量生产中的工艺技术问题,并在全市推广使用。碳化硅质窑具1978年8月,市匣钵厂开始研制碳化硅质窑具,其研制的碳化硅垫饼使用寿命达60次以上,1983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并批量投入瓷厂使用。
   烧成控制技术
   温度控制技术景德镇窑温度控制全靠肉眼看火来控制:暗红色约470℃,随着温度的升高,火焰颜色由暗红斗紫红-大红斗樱桃红斗黄红斗橙红斗浅黄斗亮黄色,待转为亮白色时,窑内温度已达1300℃。如果发现窑内升温较慢,可适当增加投柴量,反之减少投柴量或加大通风量。熄火温度的控制除见上下火焰色泽基本一致外,还在窑尾看火孔中采用吐痰的办法,痰吐人窑底立即起泡,被烟囱拉走,而且痕迹立刻消失,重现原来火色,即可熄火。窑内升温的快慢主要靠投柴量来控制,在高温期如发现上下温差较大,常采用投湿柴的办法来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采用热电偶测温,有时用光学高温计来测量温度,有时也放人一些塞格尔耐火测温锥显示窑内止火温度。20世纪60年代中期隧道窑问世后,温度控制基本上以热电偶为主,人工看火为铺,调节主要靠人工。
  气氛控制技术窑内气氛的性质是以燃烧产物中游离氧及还原成份的含量而定。景德镇陶瓷原料中含铁矿物较多,故适合于还原焰烧成。长时间以来都采用人工看火色而定:火色明亮程度,可确定窑内是氧化气氛还是还原气氛。还原气氛的控制主要靠人工投燃料量的多少来调节。近年来,也有采用奥式气体分析仪进行测定气氛,由于该类仪器测试方法缓慢,不能适应窑炉调节需要,使用得不广泛。20世纪80年代末,某些研究性窑炉上,使用氧化锆测氧仪,红外气体分析仪等来测量各种气氛含量。市光明瓷厂引进窑用摩洛仪来检测窑内气氛浓淡。
  压力控制技术燃烧窑炉的压力控制是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实现的条件。古代镇窑烧窑师傅有句老话“窑外一条线,窑内一大片,针大的眼,斗大的风”。这都是描写负压的重要性。传统窑压测量没有仪器,一般用眼睛观察各孔洞,孔洞内气体外逸,即为正压,反之为负压。当压力较小时,常用香烟燃烧的烟气流动方向来判别。特别在还原期,控制窑内压力非常重要。燃煤倒焰窑主要靠人工调节烟道闸板的开度来调节压力。20世纪60年代中期,隧道窑大量使用,窑内压力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零压位置尤其重要。最初采用U型管测压计,现在采用膜盒式压力表。压力控制可以调节支、总烟道闸板或气幕风机开启度,燃烧产物进窑压力,急冷风幕及窑尾风机开启度等手段来完成。煤气隧道窑的煤气压力常采用差压变送器自动调节。
  台车窑烧炼过程自动控制是轻工业部陶研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取得的科研成果。油烧台车窑烧成自动控制研究由温度、气氛、窑压3个调节系统组成,全部采用DDZ-Ⅱ型仪表。经投入使用情况表明:上述3个调节系统上作状况稳定,升温速度、气氛性质都满足了热工工艺要求。最大温差小于5度左右,气氛控制一氧化碳含量最大短期偏差小于0,5%左右,烟道温度比手工操作低150度左右,提高了热利用效率,降低了油耗量。
   第四节装饰技术
  宋代采用影青釉与刻花并用的装饰技术,元代浮梁瓷局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使景德镇瓷器迅速以彩绘技术领先于全国。明清时期,逐步形成景德镇瓷器丰富多采的装饰技术。
   彩绘技术
  釉下彩绘技术元代中期,官府制瓷机构浮梁瓷局大量烧造青花瓷器。青花瓷器是一种以含氧化钻的矿物为彩料,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器,因而钴料运用技术、釉下彩绘技术和还原焰烧成技术便构成了青花瓷器的3个基本工艺要素,也是生产青花瓷器的工艺基础。
  青花装饰技术青花瓷器是中国最富有民族特点的瓷器品种,其特点是着色力强,烧成范围宽,呈色稳定,无铅镉毒害,装饰效果好,成为景德镇瓷器装饰技法的主流。由于时尚、技法、钻料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各历史时期的青花装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元代青花气势磅礴,讲求大效果而不拘于细微末节,同时也表现出初期青花那种料性生疏,浓淡层次少,料色不匀,笔痕明显的特点,其时所用青料主要从中东伊斯兰教区引进。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青花采用波斯湾地区(旧传在波斯,但今伊朗境内并不产青料,很可能在今叙利亚附近。)出产的“苏麻离青”料,因其氧化锰含量较低,故烧成青花色泽如兰宝石鲜艳,又因其氧化铁含量较高,还原焰烧成后在青花部位往往出现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与浓艳的青花相映成趣,成为难以模仿的艺术效果。成化官窑后期主要采用乐平县出产的陂塘青(亦称平等青),青花色调柔和,淡雅而透澈,是成化青花的典型风格,成化青花最大的技术成就,在于创立了渲染技术,俗称分水,使青花更具国画中水墨画的风韵。正德青花以浓中带灰的色泽为主要特征,所用青料为上高县产的石子青,简称石青(俗称无名子)。嘉靖青花蓝中微泛红紫,用料则以回青和石子青配合使用,此时的景德镇制瓷工匠不仅熟练掌握了恰当的青花料配制比例,而且对不同配比青料的发色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康熙青花独到之处在于分水技法的成熟与提高,工匠以分水技法运用兰色的色阶变化,充分描绘景物的阴阳向背,疏落茂密,使画面产生层次丰富、明净清朗的效果,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立体感,而其时画与染的分工,则表明景德镇陶瓷商品生产发达和青花彩绘技术的成熟。民国以后,被誉为景德镇青花大王的艺人王步(1898-1968)则以娴熟的分水技术和深厚绘画功底,把青花与水墨画充分融合,在青花渲染方面颇多独创。他晚年作大片荷叶,能用青料从浓到淡一次染成,不见细碎笔迹,极似高手泼墨。
  1955年,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周仁,技术人员李家治,轻工业部硅酸盐工业管理局李国祯、赖泮林和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技术人员潘文锦等,从分析明、清两朝青花色料的化学成分人手,率先使用钴土矿、矾土和工业氧化钻为原料,研制出可与传统青花相媲美的青花色料样品,解决了当时青花料来源困难及质量不高等问题,开创了人工合成青花料的道路。从此,各生产厂家参照这一技术路线,根据各自生产的品种、胎料配方和烧成制度,研制出与之相适应青花的色料新配方。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适应煤窑烧成青花瓷的需要,陶瓷技术人员又开发了相应的青花料配方,且能人为地控制色泽变化,使青花色调既富传统特点,又能长期保证基本稳定一致。其配制工艺也从旧时的人工拣选、研乳,改为工效高、细度标准的球磨、筛分等机械操作,特别是隧道窑焙烧青花瓷的推广和能源的升级换代,对青花瓷釉料的配制加以改造,使青花发色清晰明朗,釉面洁白光润,同时又保持了传统青花釉的特色。
  20世纪50年代,瓷业工人创造出印花、贴花、喷花工艺,并迅速应用于实践。1965—1966年,市红光瓷厂杨玉生等研制成功LA14型青花画线机和L620型滚边机,不仅工效提高,而且质量稳定,在陶瓷装饰技术中首次采用机械操作,属国内首创。1957年,由市第四瓷厂(市宇宙瓷厂前身)和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的技术人员研制成功釉下青花贴花纸,采用贴花新工艺比手工彩绘提高工效50倍,且画面整齐,线条清晰。
  1976年,市人民瓷厂余金林等革新一台DT400-2型青花花纸印刷机,配合制版技术的提高,该机能将青花的“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种不同浓淡的料水一次印刷成功,在色调上达到“料分五色”的效果。1980年,市新华瓷厂沈杰等5人研制成功青花感光制版带水全贴花工艺获省技术改进三等奖。同年,瓷用化工厂李仁发等3人研制成功丝网印刷釉下青花花纸,把青花花纸的制作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获1980年度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四等奖。
  1979年,市人民瓷厂长青牌青花瓷器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1984年,人民瓷厂青花梧桐餐具分别在民主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第十五届国际博览会,波兰波兹南第十六届国际博览会连获3枚金质奖章,成为全国陶瓷行业中获金奖最多,获奖规格最高的产品。
  1984年,市人民瓷厂刘书阁、袁迪中、秦豹生等把传统的青花和影青的艺术特色相结合,开发成功具有独特风格的青花影青瓷,其色料配方,制作技术均有所突破,属国内首创。该品种采用贴花工艺生产,操作方便,青花和影青色彩协调,互相衬托,装饰效果强。1985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釉里红呈色技术釉里红是名贵的釉下彩装饰品种,首创于元代浮梁瓷局,它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后,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元代瓷工还将其与青花一起装饰,称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是既有青花的沉静安定,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明丽,丰富了色彩效果,构成了庄重高雅的艺术风格,是景德镇釉下彩绘瓷器中最名贵的一种。由于烧成控制技术不成熟,元代釉里红多呈紫、紫灰或灰黑色,至明宣德年间烧造出色鲜红的釉里红,但为数不多,烧成极难控制,历代呈色纯正的釉里红合格率甚低,往往百里挑几,制品也多为纹样简练的小中型品种。至民国时期,这一珍贵技艺已濒于失传。1954年8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成立以后,陶研所重新组织失散的老艺人对传统色釉进行恢复试制研究工作,并按老艺人蔡昌书提供的配方烧成釉里红,但呈色不够稳定。1956年,陶研所组织人员,从原料分析到烧成制度进行深入研究,逐步摸清釉里红的呈色规律,通过改进配方和制作工艺,烧制出较为稳定的釉里红产品。1965年,陶研所派出技术人员到市建国瓷厂推广,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使釉里红呈色合格率由历史上的2%—3%提高到30%。
  釉下五彩绘制技术釉下五彩(亦称窑彩)这种装饰技术始于唐代长沙窑,是湖南陶瓷之传统品种。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开始研制,并派员赴湖南学习釉下五彩生产技术,带回一批色基进行试制生产。20世纪60年代初,市红旗瓷厂开始批量生产釉下五彩瓷,起初采用手工绘制,逐步改为喷花、印花、贴花等多种方法。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铜板印线条花纸贴花。20世纪70年代,市红旗瓷厂研制成釉下五彩丝网花纸,解决了制版工艺和色料粘合剂的问题,且便于操作,促使工效大幅度提高,生产品种也得以齐全,成为全省制作国家用瓷、内外销瓷中的一个优秀品种。
   釉上彩绘技术是在陶瓷釉面上用低温颜料进行装饰,并在750-850℃的温度中彩烧,使画面牢固附着于釉面的方法。元代窑场偶有釉上彩瓷烧造,但为数极少。明洪武年间窑场亦有少量釉上红彩瓷器。釉上彩绘的大量烧造始于明中期的景德镇御窑厂,但均与釉下青花相结合,其时的釉上色彩已有6种以上。至嘉靖、万历两朝,釉上彩比例明显加大,成为釉上彩绘瓷器的新阶段,史称万历五彩或青花五彩。清代是釉上彩绘装饰飞速发展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康熙五彩和雍正粉彩。
  康熙五彩(亦称古彩、硬彩)多为民窑器,其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发明了釉上蓝色和黑色的颜料,致使单线平涂的画面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对比强烈,改变了明代以来釉下、釉上相结合的方式。康熙五彩的出现,表明含铅彩料的发展到此时已经完备了。康熙时期还利用国外进口的珐琅彩料,加彩于精细白瓷上,烧制出颜色丰富,素净雅致且易于工艺控制的珐琅彩瓷器。康熙晚期,御窑厂参照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把含氧化砷的玻璃料掺入含铅的彩料中,使烤烧后的色泽变得粉润柔和,具有立体感,创造出一种新的粉彩装饰技术。雍正六年(1728)二月,自制“珐琅料”成功,促进了粉彩的发展。粉彩瓷的研制成功,是陶瓷装饰史上的伟大创举。雍正年间,御窑厂工匠又以艳墨和矾红为颜料,创烧成功幽雅朴素,颇具水墨画效果的墨彩装饰,成为继粉彩之后景德镇又一富地方特色的釉上彩。清朝末期,御窑厂工匠利用国外釉上彩颜料调以油质画于瓷胎,形成景德镇陶瓷釉上彩绘装饰的新方法,即新彩(又称洋彩),其特点是色调丰富,清新明快且易于操作。民国时期,省陶瓷专科学校师生将彩料通过刻有纹样的套板刷涂到瓷胎上形成画面,创造出刷花装饰工艺。
  1952年,成立印花厂(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前身),根据瓷器造型之需要制造各种贴花纸,从此贴花装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彩绘而成为日用瓷釉上彩绘的主要手段,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适应规模化生产。1956年9月,市瓷用化工厂研制成功移花花纸并应用于彩绘生产,进一步简化了贴花操作,且质量稳定。1964年,市瓷用化工厂又试制成功薄膜花纸,经陶瓷研究所试用效果显著,具有操作方便、烧成画面光亮度好、花纹清晰、色彩鲜艳的特点。1979年,市瓷用化工厂于山涧、江怀礼等研制成功丝网印刷新材料,使丝印花纸大量应用于陶瓷生产,当年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53年4月,瓷业公司职工魏忠汉、查鹏实验成功彩瓷用黄金水,并开始取代进口黄金水。1957年3月27日,轻工业部硅酸盐管理局在景德镇组织召开瓷用金水鉴定会,认为景德镇生产的金水色泽和牢固度均达到国际质量要求。1958年,市瓷用化工厂制造成功的蓝电光水质量超过英国同类产品并可与美国当时的129号蓝电光水媲美。1959年6月,该厂金水车间又制成磨光金水,更增加了黄金装饰的光亮度。当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吴成仁、陈庆长研制成功腐蚀金装饰技术,具有纹样突出如浮雕的效果,是金水装饰的一种新方法。
  1959年6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老艺人刘雨岑根据中国画点没骨法,结合陶瓷彩绘上的特殊技能,独创水点粉彩的装饰新技法,创作“水点桃花”的艺术作品,即在瓷器上根据花卉需要,画上薄薄的水玻白,待干后再用水点染洋红,因而使桃花色彩更为娇艳,生动自然,堪称一绝。1960年2月,市艺术瓷厂章仕保把景泰蓝的金线条装饰运用到瓷器粉彩装饰中,创造出平面金线粉彩新装饰。
  1980年市瓷用化工厂工程师韦鸿端等研制成功腐蚀金贴花纸,提高了装饰工效。
  陶瓷釉上彩绘装饰在彩绘后仍需进行烤烧,使颜色牢固地附着于瓷器釉面上,古时以木炭围烧。清末至民国时期始形成圆形木炭烤花炉,炉内装有匣钵,匣内盛瓷,匣外四周以木炭加热烤烧。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烧煤烤花窑(锦窑)。1957年12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副所长舒信伟、技术员胡由之等和工艺美术合作工厂研制第一条单道煤烧弹子隧道锦窑代替圆炉烤烧粉彩瓷成功,不仅质量稳定,且燃料费仅为圆炉的1/4,实现了烤花连续操作。1958年,景德镇各瓷厂全面推广隧道锦窑。1960年,市红星瓷厂熊义兴等将单道锦窑改为双道锦窑,提高产量一倍。1972年12月26日,全省第一条油烧隧道锦窑在市新华瓷厂试烧成功,不仅质量提高,而且节约劳动力一半以上。20世纪70年代末,轻工业部陶研所科技人员结合“釉中彩”科研项目,自行设计试验成功“高温快速烧成电热隧道窑”用于烤烧釉中彩,具有占地面积小、功率较小、热效率较高、温差较小、调节温度灵活等特点,能满足釉中彩的高温快烧工艺的需求,便于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1980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工程师樊蒲、於石生、黄伯美等7人设计出TCYG32-1型油烧辊道窑,并于1981年10月在市宇宙瓷厂投产。该窑彩烧质量好、产量高、工艺性能稳定、劳动强度低、节约能源,达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是全国一流的新型彩烧窑炉。并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斗彩装饰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在明代御窑厂的考古发掘中,于明初宣德地层中出土了少量青花红彩瓷残片。这种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开创了青花斗彩这一陶瓷装饰的大门类。成化年间斗彩瓷器的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种,多则达六种以上,所施色彩的特征亦极鲜明,彩绘技术亦颇精湛,出现了许多精品,史称“成化斗彩”。
   清朝以后,随着釉上彩瓷的迅速崛起,斗彩装饰日渐衰减。至民国时期,斗彩装饰一般常用于掩盖青花装饰的部分缺陷。.
  1953年,制作了一批斗彩瓷作为国家用瓷,受到各方面的赞赏,此后斗彩装饰迅速恢复,并成为景德镇陶瓷重要的传统装饰手法之一,斗彩的形式由单纯的青花斗古彩和斗粉彩发展成为多种方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有青花玲珑斗彩等。1985年10月,市新华瓷厂生产的“彩云”牌青花斗彩八宝洋莲49头藏族餐具获国家民委、轻工业部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奖。
  刻印划技术在青花出现以前,它几乎是唯一的瓷器装饰手法。景德镇的刻印划装饰,始于北宋早期,至北宋中后期和南宋早期大为风行,元代以后,随着青花彩绘技法的出现和盛行,刻印划装饰工艺便渐渐为青花所取代,而成为一种辅助装饰技法。
  北宋初中期,景德镇独创影青瓷,其装饰技法有刻、剔、印数法。由于其釉色略青,釉层透明度、高温流动性亦好,因而在烧成过程中流动的釉质沉积于坯体花纹凹处,使此处釉层较厚,呈色较深,而其它平面则釉层较薄,呈色也较淡。色泽上的对比使刻印花纹表现出较强的立体感,并与挺拔秀丽的造型和光致茂美的釉层巧妙地结合成完美和谐的整体,颇具玉器之风采,故有“饶玉”之称,艺术价值极高。宋人所谓的“青白花瓷”和“青花白瓷”便是指这种刻印花纹的青白瓷。
  元代刻划花纹仍承宋制。根据记载和出土物的发现,有小足印花碗、绣花碗、暗花碗,其底有“枢府”二字款瓷碗暗花则极精细。枢府器的胎质、釉色、制作工艺都比较精湛,名噪一时,成为元代的独特产品。
  1952年5月5日,市建国瓷业公司第五次创造出新产品——细瓷绿地描金和平鸽餐具。
  20世纪60年代初,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王希怀创青釉刻虾装饰,方法是在坯胎上先刻凹下的虾子纹样,然后填入青釉,并用颜色加眼睛及头部深色处,最后旋釉烧成,展示虾子游于水中,被陶瓷美术界视为成功之作。
  1980年,市红星瓷厂美术研究人员罗晓涛等在继承景德镇制瓷传统的基础上,综合影青刻花与玲珑之长,创制出高白釉水晶刻花500件皮灯,该灯高58厘米,肚径30厘米,厚度仅2,5毫米。该产品是在坯胎上刻出凹凸相间的纹样,用透明的玉青釉填满刻好的花纹,然后将整个坯胎施一层白釉,再人窑经1300℃左右烧成,成瓷后,纹饰与胎釉融为一体,在灯光透射时,花纹清晰透明,典雅沉静,有清新明快的美感,似如水晶,广受好评。1980年该产品获轻工业部和全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陶瓷美术设计奖。
   玲珑工艺又称“米通”,或“米孔花”(Rice Pattern),用它装饰的瓷器,叫做玲珑瓷,系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特点是瓷质精巧致密,纹样简洁大方,玲珑通明透亮,无铅毒,不褪色。数百年来,一直誉满中华,蜚声国际。
  玲珑瓷是在镂孔技术和配釉工艺的发展中而产生的。从龙山文化典型代表的黑陶上有镂孔装饰到宋代景德镇透明的影青釉填满孔眼的残片,是玲珑瓷产生、发展的一条脉络。还有人认为,玲珑瓷系宋代曾烧造一种镂空的“香熏炉”,由于偶然窑温过高,瓷釉流动将洞眼填平而使人们得到启发创制出玲珑瓷。从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1403-1487),玲珑瓷的制作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御窑厂把它作为一种名贵的瓷器进行仿制,并发展为玲珑与青花结合装饰于一体的青花玲珑瓷,后又进一步在青花玲珑瓷上增加釉上彩装饰,成为青花玲珑加彩瓷。
   制作玲珑纹样的工艺,1957年前均为纯手工作业,即在干透了的坯体上,用小型铁刀 -个一个地钻镂成米粒状通洞,组成一定的图案纹样,然后用笔蘸特制的玲珑釉,将洞孔一遍又一遍地逐个填满,接着又要将孔外多余的釉浆用刀旋削干净,最后坯体周身施以青白釉入窑经高温还原焰烧成,操作十分繁复,工效甚低。
  1958—1960年,市陶瓷合作工厂(市红光瓷厂前身)工人黄禄寿,市红星瓷厂工人余柏德等研制成功玲珑打眼器,从此彻底改变了旧时手工操作的繁复工序,为大批量生产玲珑瓷打下了基础。
  1981年,市光明瓷厂和市红光瓷厂生产的玩玉牌青花玲珑瓷器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光明瓷厂王宗涛、李金球、刘文龙设计的玩玉牌45头清香西餐具,以它新颖美观的装饰工艺和古今相融的独创风格,赢得了国外人士的高度赞赏。
  1983年,市艺术瓷厂工艺美术设计师潘文复、田慧棣应用稀土元素研制成功“五彩玲珑”,使玲珑釉由单一的碧绿色发展到有红黄兰等多种色彩的装饰。随着镂雕技术的精进,玲珑眼也出由单一的米粒状发展成圆、尖、扁、线、弯曲等多种形式,把玲珑纹样雕成各种花鸟、水浪等图案,进一步丰富了玲珑装饰的艺术效果。
   雕塑技术陈至德元年(583),景德镇曾为京城建康(今南京)烧造过大型“陶础”,为营建宫殿的柱脚。隋大业中(605-618),还制作过狮象大兽二座,奉于显仁宫。不过那时烧成温度低,制品吸水率高、强度差,均属陶塑阶段。
  由陶塑到瓷塑,其问经过唐、五代,至北宋早期,景德镇已烧制成功不少影青釉瓷雕品种,有供陈列观赏的小玩具,专作供奉的观世音佛象和殉葬皿器,还有实用性很强的日用品及捏贴在其上的小动物、花果等象生瓷件,特别是捏花套台、镂空熏炉的制作成功,标志着此时已熟练地掌握捏雕、镂雕和浮雕的综合运用技法。
  元代是景德镇制瓷技术改革创新时期,高岭土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在高温烧成下瓷器变形的问题,一大批气势磅礴的大型产品相继出现。如1955年在北京西城区出土的瓷雕影青观音,高66厘米,体态匀称端庄,神情温雅慈祥。考古分析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瓷泥捏制出形体轮廓,再用刀具精工细雕,璎珞飘带则是预制好用泥浆粘上去的,施影青釉经高温一次烧成,较理想地达到和谐统一,清新雅致的艺术效果。1979年,南朝鲜在木浦海底沉船里捞获的,以一位斜倚的妇女形象支撑着底部瓷枕的景德镇瓷雕作品是件难得的精品,被美国专家赞叹为“沉宝中的无价之宝”。
  明代景德镇首创瓷雕与彩绘相结合的新工艺,从而增强制品的艺术感染力,并凭加彩的新优势在全国瓷雕产区独树一帜。传世产品有青釉青花加彩坐狮人、铜红釉独角兽、珐兰釉关帝、五彩童象以及加彩五子罗汉等。尤其是五子罗汉,形象传神、笑口常开、色彩丰富,引人进入祥和喜悦的精神世界,是明代新创的优秀品种之一,至今仍畅销不衰。
  清代在吸收前期制瓷技艺经验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不少出类拔萃的精品,产品题材广泛,有素三彩瓷猫(身内可点燃蜡烛或油灯,晚间猫的双目能发出洞明的亮光以恐吓老鼠),有零部件能灵活转动的镂雕转心瓶、转颈瓶,有粉彩瓷雕鹦鹉、五彩钟馗瓷雕等,无论是造型结构或装饰色彩都十分精巧协调。
  清末至民国,圆雕技法在吸取西方雕塑优点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人物塑造在衣纹、人体方面,改变了以往单调的做法,新作送子观音瓷雕,整体造型更为生动姣丽。
  著名的瓷雕艺人游泽长,创制出不少以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题材内容的瓷雕精品,且技艺上又有新的突破。另外,他对制作工具也有所革新,例如改木“压扒”为弹性更好的竹压扒,一直为后人采用至今。
  民国年间,景德镇出名的瓷雕艺人曾龙升、徐顺元等人,他们各有所长、技艺昭著。曾龙升创作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巨型瓷质塑像,造型传神逼真;徐顺元创制的一尺多长的龙舟瓷雕,精湛别致,曾轰动一时,均于民国21年(1932)选送美国参加当年举办的“芝加哥国际博览会”并获奖。
  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一批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瓷雕新作,如“蚕食”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木兰从军”反映了人民立志抗敌的正义呼声,“和尚背尼姑”则对封建礼教作了大胆的讽刺。雕塑瓷制作工艺的重大改革,则是改泥模印坯为石膏模具复制,提高了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相继成立,加强了制瓷科研人材培训工作,1957年又成立了专产瓷雕的景德镇市雕塑瓷厂。通过联合攻关,首创模印与注浆、挤浆与堆浆结合使用的新工艺,克服了瓷雕细致部分粗细难以一致的困难,并提高生产工效1-3倍。同时,几何透视学、生理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运用,促使艺术表现形式更为新颖传神与逼真。20世纪60年代初,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何念琪以非常巧妙的镂雕特技,创制加彩披纱少女成功,该作品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娇雅可爱的小姑娘,披上细致网络的绢纱头巾,显得格外俊美可爱。陶瓷学院周国桢教授创作的陶瓷雕塑“动物大军”,采用夸张变形的造型和颜色釉装饰的巧妙配合,把动物的内涵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1961年,部陶研所艺术室集体创作的大龙船,长120厘米、宽30厘米、高56厘米,由龙座、主仓、楼亭台阁、小舢板和153个小人物组成;采用印坯、圆雕、镶雕、镂空、捏雕等各种技法,可谓集景德镇瓷雕传统技艺之大成。1977年,轻工业部陶研所又创作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大花篮,高117厘米,直径105厘米,重108公斤,花篮上缀有各种瓷花760余朵。市雕塑瓷厂创制的六鹤同春瓷雕,造型生动优美,釉色晶莹郁葱,显示出春意盎然的美妙境界,1979年被选作国家礼品瓷赠送给泰国国王。1983年,市雕塑瓷厂技艺人员集体创作大型古典人物瓷雕群像“水浒一百零八将”,也是以传统圆雕技法为主,掺合镂、浮雕等表现艺术塑造,加配粉彩填画装饰而成,属国内首创。该瓷雕群像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宿气势雄伟,洋洋壮观,精巧玲珑,古朴典雅,是瓷雕艺坛上一束芳香远溢的奇葩,被新加坡报界誉为“再现水浒英雄好汉之作”。当年该厂科技人员熊钢如、肖公锋、黄小琪等试制成功氮化钛仿金镀瓷雕。该产品采用磁控溅射真空离子镀膜技术,使镀层与瓷件结合非常牢固,具有耐磨、耐腐蚀性优良的特点,呈色与18K金相似,用它装饰不同造型的瓷雕,镀膜色泽均匀,金光璀灿,为陶瓷装饰开辟了一条新路,1985年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
   色釉装饰技术
  颜色釉技术宋代景德镇集各地名窑之大成,利用当地天然矿物制釉,以高温还原焰烧制成功似白而青、晶莹润彻的影青釉瓷器成为一代名品。元代,瓷工以含铜、钴等元素的矿物,先后烧制出釉里红、铜红釉和祭兰釉。明宣德年间御窑厂烧制成功红沉鲜润的祭红釉,成为陶瓷史上极负盛名的高温铜红釉新品种。嘉靖年间仿制的法华釉颇具特色,外地法华系用陶胎,而景德镇制法系用瓷胎,是工艺和质量上的重大改革。明中叶以后,制成以黄、绿、紫三色釉装饰的“素三彩”瓷器。它是在高温(1280C—1320℃)素烧的瓷胎上施以含铁、铜、锰矿物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瓷,釉烧温度850℃—900℃,制品精良,釉色光润鲜艳,开创了制瓷史上高温素烧低温釉烧的新方法。清康熙四十四至四十五年(1705-1706)江西巡抚郎廷极督陶期间,仿造明宣德祭红、制成鲜如牛血的红釉,称郎窑红,成为高温铜红釉中又一名贵新品种。之后,瓷工又新创豇豆红(美人醉)、窑变花釉、茶叶末等名贵色釉瓷。至清代上半期,颜色釉品种如群星灿烂,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独具风格,成为享誉世界的优秀瓷种之一。清末至民国,列强侵华,大批洋瓷在中国倾销,景德镇瓷业一蹶不振,艺人流离失所,至1949年,许多名贵色釉品种,濒于失传。
  1954年8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为完成中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技术合作资料任务,把一批从事颜色釉的老艺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该所来,开展名贵颜色釉的恢复研制工作。为做好老艺人的配料、上釉、装窑等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抽调了一批有文化知识的年轻干部,成立色釉资料组,由张凤岐所长指导,具体工作由戴粹新、潘文锦等人负责;同时又将老艺人配釉时所用的各种矿物原料,分别取样,送到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进行全面分析。即恢复成功祭红、郎窑红、玫瑰紫、美人醉、宋钧花釉、窑变花釉、钧红釉、天青釉、豆青釉、影青釉、龙泉釉、霁兰釉、乌金釉、茶叶末釉、法华三彩釉等19种高温颜色釉名贵品种。并将各种釉料的化学组成,制作工艺,进行科学总结,写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景德镇传统颜色釉工艺技术资料汇编》。
  1956年,为把传统色釉配制工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成立了色釉研制组,通过系统试验,探明了影响铜红釉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在改进配方和烧成工艺的基础上,使祭红、郎窑红等铜红釉品种的质量逐步获得稳定和提高。对影青、豆青、龙泉等色釉,也做了较多的试验。1958年,终以氧化铁代替紫金土、龙泉石等天然原料为着色剂,配制成功从浅到深的各种铁青系统的颜色釉;同时用氧化铁代替乌金土、赭石等天然矿物,配制乌金釉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化工原料比天然矿物原料所含成分纯正,所配制的色釉质量都比较高。1958—1959年,又先后使用氧化钛、氧化铬、氧化锰、氧化镍等化工原料为主配成的色基,配制成象牙黄、淡绿、锌钛花釉、丁香紫、翠绿、火焰红、孔雀花釉、虎毛釉、枣泥釉、碧绿、蓝灰、天蓝、锰红、珐紫、海青、桂花黄、金星釉等几十种新高温色釉。与此同时,色釉老艺人余一龙、涂宜鑫二人还恢复与新创果绿、鱼子绿、金星绿、辣椒红、茄皮紫、晕炉均、素炉均、金星黄、鹦哥绿、松绿、湖绿、瓜绿、苹果绿、翡绿、鸡油黄、淡黄、菜花黄、淡茄、葡萄紫等30余种在红炉内以800℃-900℃烧成的低温颜色釉。至1959年10月,景德镇装饰陶瓷的高低温颜色釉品种达100余种,广泛应用于日用瓷、陈设瓷、卫生瓷及建筑瓷的艺术装饰,居国内领先水平。同年12月14日,景德镇陶研所配制成功纯正高温黑釉,成品率高达90%以上。
  20世纪60年代,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杨文宪等在省内率先研制成功硅酸锌结晶釉,用它装饰的花瓶,釉面呈现较大的扇状、球状或花朵状的晶花。
  20世纪70年代初,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动物骨灰为辅料配制成功一种新色釉——铁红釉,该釉在深沉的海参棕的底色上,布有桔红色的圆形或条状花纹,主要装饰花瓶、动物瓷雕。
  1979年,市建国瓷厂工程师邓希平,在总结前人配制郎窑红色釉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基础釉配方和工艺方法,研制成功大件郎窑红釉新配方。这种釉高温粘度适当,对烧成温度、气氛适应性强,与坯体结合好,适合装饰大、中、小型产品。其色鲜如牛血,光可鉴人:质量超过历史水平。当年生产的郎窑红釉300件美人肩瓶,被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美、日等国的礼品。该成果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市建国瓷厂生产的三阳开泰、祭红、钧红等色釉质量超历史。“珠光”牌高温颜色釉陈设瓷,于当年9月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在研究铁红釉的显微结构时,第一次在现代瓷釉中发现液相分离现象,并确立液相分离理论,改进铁红釉制备工艺,使批量生产质量进一步提高,该项研究成果获1980年度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2年,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工程师赵达峰,在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第一届国际讨论会上,首次提出铜红釉的呈色机理不是单一的金属态铜的胶体着色,而是Cu0、Cu20、Cu2+、Cu等状态铜的共同结果,不同色层存在着不同阶态铜化学物的平衡,从而丰富了铜红釉机理研究的内容。
  1983年1月,市建国瓷厂色釉组张秋发研制成功一种窑变新色釉——火焰兰花釉,其底釉呈色以橙红和紫红为主,火焰以亮兰色为主,整个釉面宛如一簇簇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怒放。当年5月,一支150件火焰兰花釉长颈扁肚瓶,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会上获三等奖。同年秋季,该厂工程师邓希平利用稀土元素——氧化铈(Ce02)研究成功彩虹釉,用它装饰的瓷盘,在高温烧成下,从瓷盘边缘到中心能自然形成黄、橙、红、白、紫等多种彩环,釉面光洁度高,色调柔和淡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誉为“罕世珍品”。1985年获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
  1984年秋,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中试所工程师康禄星、张荔荔、周振海以氧化钕(Nd203)为着色剂研制成功紫罗蓝变色釉,制品釉面在太阳光下呈紫罗蓝色,在萤光灯下变为淡蓝色,该研究成果获1984年度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5年,市雕塑瓷厂采用长石釉为基础釉,添加经还原焰煅烧的氧化钕色剂,成瓷变色效应更为理想,在自然光下呈紫兰色,日光灯下呈天兰色,白炽玉灯下呈紫红色,高压汞灯下呈兰绿色,高压钠灯下泛橙红色。用这种釉装饰的滴水观音瓷雕,1985年在北京国际稀土博览会上誉为珍品,同年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以后又获得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
   第五节工业用瓷技术
  电瓷技术1980年12月,电瓷电器工业公司研制成功“500干伏棒型支柱绝缘子”。市电瓷电器研究所在研究高强度瓷质配方、成型、烧成工艺方法等方面都有突破,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棒式支柱绝缘子.tk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讲水平,为中国电瓷行业增添了一个新品种。荣获1980年度江西省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7月,又试制成功FYA-27.5型电气铁道专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此产品比原碳化硅避雷器更具有优异的非线性特性和大的通流容量,保护性能优良,耐污性能强,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能满足发电厂、变电所(站)和配电系统电气设备过电压保护要求。1983年荣获省政府优秀新产品二等奖。1985年6月,试制的“CW4-220(DW)/1250高压隔离开关”通过了江西省机械工业厅组织的鉴定。此产品投产后缓和了国家急需,同时填补了省内空白,成为江西省电压等级最高的开关产品。
   图8-1
  17万平(WP)牌CKTB型陶瓷真空
   可变电容器获国家银质奖
   CKT型陶瓷真空固定电容器
   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电子陶瓷技术九九九厂在总工程师许昌昆带领下,与何维庚等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压电陶瓷技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品种之多,质量之优,为全国之首。1968年,在全国最先研制和大量生产低频窄带压电陶瓷滤波器、线性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和代云母片。1970年,为全国重点工程配套试制声表面波滤波器。300路载波机用滤波器于1982年荣获国家银质奖,37Kc声表面滤波器于1983年获国家经委科技成果金龙奖。1980年研制投产压电蜂鸣片,大量销往香港和欧美一些国家。并于1983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81年研制生产全国首创的①5毫米超小型瓷介微调电容器。
  八九七厂于1970年和1974年由鲍昭庆工程师设计的陶瓷真空可变电容器和陶瓷真空固定电容器是国内产量大、品种多、质量最优的产品,CKTB陶瓷真空可变电容器于1982年荣获国家银质奖。研制的陶瓷真空继电器、陶瓷快速真空断路器均为国内首家生产。陶瓷快速真空断路器于1983年荣获国家经委科技成果金龙奖。
   七四o厂于1975年在国内首先开发米波电视发射机配套用的FC-10FT金属陶瓷发射管,荣获1984年国家银质奖。1983年由吴宝林、陈洪元、胡寿生、叶耀宾组成的两个研制小组,分别试制成功4CX250B、4CX1000A金属陶瓷发射管。投产后这两种产品开始大量出口美国。
  建筑瓷技术从1959年起,景德镇陶瓷厂积极从事陶瓷釉面砖新的生产工艺试验。于1964年全面推行半干压法成型,二次烧成釉面砖新工艺。1966年上半年,景德镇陶瓷厂进行结晶釉釉面砖和彩色釉面砖的试制,初步摸索出烧制结晶釉釉面砖的规律,成功的生产出了天蓝、苹果绿和柠檬黄3种彩色釉面砖。1981年4月,新建的70米油烧隧道窑点火试产,7月30日正式投产,使釉面砖烧成工艺又向前推进一步。
  1985年10月,景东区鹅湖面砖厂试制成功了陶瓷色釉浮雕地毯砖。产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发明展览会,获国家专利权产品,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1986年12月,又研制成功双色立体釉面砖,产品属新型装饰面砖,立体感强,线条清晰,具有壁画装饰效果,是高档装饰材料。产品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发明展览会,取得中国专利证书。
   表8-1景德镇市1979-1985年电子陶瓷科技获奖项目表8-2景德镇1965-1985年获国家级奖项目(科学进步奖、发明奖)
   表8-3景德镇市1978年获江西省科学大会奖成果
   表8-4景德镇市1979—1985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项目表8-4-1景德镇市1979—1985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项目表8-4-2景德镇市1979—1985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项目表8-4-3景德镇市1979—1985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项目表8-5景德镇市1978年科学大会获奖成果表8-5-1景德镇市1978年科学大会获奖成果
   第四章技术交流
   第一节技术传输
   向东亚、南亚输出明永乐年间(1403-1424),朝廷派尹凤为使节出访朝鲜,并赠送景德镇御器厂生产的永乐甜白瓷。朝鲜皇帝李世宗当即下旨在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和平安北道的新义州等地仿制烧造,烧造技术皆取法于景德镇。明宣德至景泰年间,曾3次派使节出访朝鲜,并送去景德镇御器厂制作的青花大小盘、碗、杯等瓷器。朝鲜世宗诏官窑仿造。从此,这种用钻料的釉下彩制作技法便在朝鲜传开,不但官窑仿造,成川、南原、青松等地的民窑也烧制青花瓷器。据统计,共有瓷窑136所。所造青花瓷器的品种有花瓶、壶、碗等各种造型和山水、人物等各种画面,其风格与明代景德镇青花瓷极似。当时,朝鲜所用的青花料都是从中国进口,价格非常昂贵,每斤白银80两。由于景德镇回青来源困难,不可能大批让售。为此朝鲜派人到中国了解,才知道景德镇确实缺少回青,便禁民窑烧造青花瓷器。后来朝鲜发现青花土料,民窑才继续烧造。除青花外,朝鲜还仿造一种类似景德镇宣德年间烧造的釉里红瓷,称“辰砂瓷器”,也称“真红砂器”、“鲜红砂器”、“朱红砂器”。窑址主要在永兴、开城、江华岛沿岸等地。这些瓷器,造型与纹饰与景德镇宣德釉里红瓷器也很接近。
  明代前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流传到日本,誉为“青肌玉骨”。明正德六年(1511)春,日本陶瓷艺术家伊藤五郎太夫(又称伊藤五良太辅)羡慕景德镇的青花瓷,随日本使节、京都的东福寺高僧了庵桂梧来到景德镇学习青花制瓷技术,于正德八年(1513)返回日本。回国后,毕生致力于传播景德镇制造青花瓷器技法。先在伊万里(今佐贺附近)开设窑炉,称伊万里窑。后来又在奈良附近的鹿背山建窑。所制作品书“吴祥瑞”或“五郎太夫祥瑞”款识。无论造型、纹饰、釉色等等,明显地受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影响。景德镇明代创造的宣德祭红,成化斗彩和嘉靖、万历五彩以及素三彩、描金等制作技法也流传到日本,对日本瓷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日本瓷器色绘(彩绘)、豆彩(斗彩)和釉里红等装饰技法。清顺治年间(1644-1661),日本前田利治在九谷开窑,称九谷窑,烧制类似景德镇明末清初风格的青花、五彩、素三彩和描金的精细瓷器,其制瓷技法明显受景德镇影响。九谷窑的优秀匠师、技师长后藤才次郎亦曾渡海到中国景德镇学习。
  15世纪时,越南曾聘请中国技师教其制瓷,在河内近郊创办瓷器工场,生产模仿景德镇的青花瓷器。1936年在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的作品中,越南有一件釉里红大天球瓶,腹部横书“大和八年匠人南策州庄氏戏笔”13字,据说就是中国制瓷技师在越南烧的。15世纪以后,泰国生产一种模仿景德镇的青花蓝釉陶器,其造型和纹饰,明显受明初景德镇瓷的影响;印度尼西亚生产的白瓷,其加工技法,也明显受景德镇影响。
  1954年,应朝鲜政府建材工业省的要求,景德镇市派出江西省陶瓷专科学校教师、陶瓷工艺工程师谢谷初和陶瓷工艺师邹建金,去朝鲜帮助恢复建设。谢、邹在朝鲜窑业工厂工作期间,研制成功瓷砖白釉32种、坯体配方20种、色釉配方52种、耐酸瓶坯体配方15种、日用瓷11种、化学用瓷9种,并装制机械轳辘车、制作全套模具,使生产效率提高400%。同时,还为工厂培养技术人材47人。回国前夕,朝鲜政府工业省为他俩颁发了劳动模范勋章。
  1955年6月,景德镇市派市陶瓷研究所高耀祖等8名制瓷技术人员,应邀赴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市陶瓷厂进行援建工作。帮助其设计厂房、窑炉和营建厂房,并教会蒙古工人制瓷技能。
  1956年7月,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接受培训一位来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实习生姜锡意。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使其掌握了制作釉上贴花花纸、新彩颜料、粉彩颜料及瓷用金水的全部技术,并能单独操作。于1957年8月24日离景回国。
  1956年8月,市陶研所工程师谢谷初及赵灵武去越南支援陶瓷工业建设,荣获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奖状和奖章,于1957年3月完成任务回国。
  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底,以黄明亮为组长的越南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留学生实习团景德镇市实习组一行18人,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及有关瓷厂实习1年多,分别学会了制作瓷雕、彩绘、设计器型以及纹饰等方面的技术。1959年10月20日,在景德镇市实习的留学生受越南驻华使馆的委托,将胡志明主席赠送的1枚金质纪念章献给当时的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赵渊,以表感谢。
  1974年,陶瓷美术家张松茂赴日本考察,在东京作现场技术表演。
  1984年4-5月,日本陶瓷艺术旅游团3批人员到景德镇考察陶瓷艺术,他们参观了陶瓷馆、古窑和艺术瓷厂、雕塑瓷厂,对景市陶艺赞叹不已。同年7月,日本东海总局事务局次长石井隆等6人到景德镇,对匣钵、石膏等生产状况进行考察,并与景市有关技术人员作了技术交流。
  1985年,市红星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卖九、市艺术瓷厂工艺美术师王淑凝、市古窑瓷厂技师向国平赴日本考察,应邀在高岛屋作薄胎瓷拉坯成型、上釉和釉下彩绘技术表演,受到参观者的热烈赞赏。
  向非洲和西亚输出16世纪前后,埃及仿制的中国陶瓷有景德镇的早期青花。这种仿造风气还传到西亚各国,在波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阿拉伯国家,由于盛产钻蓝彩料并且在陶器上彩绘得心应手,因此,制品中很多仿制景德镇早期青花瓷的款式、图案,保持着很浓厚的中国瓷器风格,近年打捞的中国南海沉船中,就有16世纪以后伊朗模仿景德镇明代宣德青花瓷款式的瓷器。
  向欧洲输出、交流15世纪前后,阿拉伯的中国匠师烧制成功中国形样的软质瓷,并在西班牙建瓷厂。其烧瓷技术很快传播到意大利。意大利的炼金士于明成化六年(1470)制成仿中国样式的软质瓷,称为“中国瓷器的仿制品”。不久传到荷兰和法国,他们刻意模仿景德镇的青花纹饰和孑L雀绿釉,在软质瓷上绘制青花龙凤、麒麟、花鸟、山水等,很受欧洲顾客欢迎。
  15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欧洲,对景德镇生产的坚硬如玉、素肌玉骨、釉彩绚丽的硬质瓷十分崇赏,感到神秘莫测。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d' Entrecolles)(汉名殷宏绪),受法国教会派遣来到中国,在景德镇整整20年。在景期间,他一方面传教布道,一方面调查景德镇的陶瓷生产情况。康熙五十一年(1712)9月1日,他寄给法国耶稣教会的《中国陶瓷见闻录》生动、具体地记录了景德镇有关人口、城镇和陶瓷原料配方、成型工艺等各方面情况,使欧洲人士第一次读到有关神秘的景德镇及其瓷器制作技法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康熙五十九年(1720),昂特雷科莱调升北京。次年底,又专程来到景德镇进行了1个多月的实地考察,考察后又写成书简《中国陶瓷见闻录补遗》补充更为详细的技术细节。对于欧洲硬质陶瓷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此以后,法国、英国、意大利、丹麦、奥地利、俄国、西班牙、波兰、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都在这些技术资料的指导下发展了硬质瓷的生产。
  同治八年(1869)十月,德国著名地质学家、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李希霍芬教授(Richthofen.Ferdinand)访问了景德镇和安徽祁门,考察了景德镇举世闻名的高岭土,并在他的名著《中国》第三卷中,对瓷石和高岭土作了详细的阐述,还根据汉语“高岭”读音译成“KaoLin”。该文是西方地质界从岩石学角度论述中国的高岭土的第一篇论文,也是世界上介绍高岭土的第一篇论著。“高岭”这一名词从此成为国际矿物学的专用名词。光绪三十三年(1907),日本农商省技师北村一郎来到中国,到景德镇地区专门考察陶瓷制作,写了《清国窑业考察》一书,该书的第四章,论述了景德镇瓷业。
   民国期间,英国的陶瓷专家普兰士顿来到景德镇,考察了历代的官窑及其遗址,他所著的《明代官窑考》一书,流传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外交往的增多,景德镇对外的科技交流协作也逐渐增加。并于1954年成立了景德镇市人民委员会交际处。当年就接待了外国专家、学者31人。
  1954—1955年,东欧德意志、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等民主共和国,先后向景德镇请求提供制瓷的技术资料,在轻工业部及省、市委的应允和支持下,全市共动员科技人员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艺人及有关干部495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经验总结,分别向上述国家提供所要求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制瓷方面坯体成份,制作方法(薄胎、大件、陈设瓷、餐具、茶具等瓷的制作和实物样品、原料及辅助材料),坯釉料配制方法,施釉方法,烧成过程等。装饰方面有瓷器的色料,釉上、釉下的彩饰方法,所用颜料的化学成份、配方以及景德镇传统色釉的配方。
  1956年9月—1957年2月,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陶瓷实习团在达维尔乔乔里工程师的带领下,一行18人到景德镇市实习制瓷技术,且重点实习项目:(1)白色瓷器的原料加工和坯釉结合;(2)机械辘轳压坯成型;(3)注浆成型;(4)彩绘;(5)烧窑;(6)匣钵制作。在实习期间,阿尔巴尼亚实习团将他们中3位较高水平的学员重点学习颜色釉。1958年,先后两次为苏联培训颜色釉方面的人员,一次是为苏联的杜了夫工厂培训6名技术人员,一次是为苏联的留学生培训,使其掌握了多种颜色釉的制作工艺过程。
  1958—1961年,波兰、保加利亚先后派留学生,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制瓷技艺。
  1975年7月,罗马尼亚粗细瓷餐具组派员来景德镇市学习考察制瓷技术,学习考察范围之广,涉及陶瓷原料性能,生产粗、细瓷餐具坯料制作方法及颜料配方,制品彩绘所用颜料,产品按质分级标准,产品包装方法。
  1979—1980年,英国前任驻华大使艾惕斯曾先后三次来景进行陶瓷考古专业性参观,先后到陶瓷馆、陶研所、瓷石矿、建国瓷厂和古窑窑址等处。1982年,英国9家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专家组成的英国陶瓷代表团专程来访,与景市科技人员交流陶瓷机械、工艺技术等情况,会后参观景德镇陶机厂、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单位。1983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地质局局长、彼得维克博士和克谢利拉博士专程来景考察高岭土成矿和高岭村遗址。
   向澳洲交流1974年新西兰陶瓷工业技术考察小组一行5人到景德镇考察。1975年,澳大利亚陶瓷代表团一行10人到景德镇考察。
   第二节技术协作
  1954年6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同中国签订了技术合作协定,要求中国为其提供陶瓷生产资料。此协定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后,由轻工业部交给景德镇具体执行,同时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第一机械工业部湘潭电器学校、江西省工业厅等单位协助。景德镇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赵渊为主任的执行专职机构“陶瓷工作委员会”,将技术总结工作与中外技术交流合作的工作相结合,广揽人才,系统地把原料、坯釉、成型、烧炼、彩绘等技艺人员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阶段。通过对2000多年所积累起来的而又分散在民间艺人中的最优秀的陶瓷技术成果收集整理,编印出《景德镇制瓷技术总结》、《景德镇陶瓷史稿》、《景德镇瓷业资料》、《瓷器的彩绘》书籍。当年11月份完成“中德技术合作协定”的瓷器样品生产任务。12月完成了中德技术合作陶瓷技术资料任务。1955年4月6日,波兰陶瓷专家毕盛基、查依可夫斯基、塞斯卡、卡尔瓦夫斯基一行4人,专程到景德镇,与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进行合作,为期33天,完成了对景德镇市陶瓷企业情况和制瓷原料性能的调研。还学习和记录了青花、釉里红等颜料的制作方法。同年,按中捷技术合作协定,捷克斯洛伐克专家巴苏斯和波热佐夫斯基到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考察学习颜料的制作,烧出了均红颜色釉百件天球瓶四支。随后,景德镇还陆续接受和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给的中阿(阿尔巴尼亚)、中保(保加利亚)等11个国家的技术合作任务,编写了技术合作资料,并为烧制精细瓷器、颜色釉、釉上彩等全套陶瓷实物样品。
   “文化大革命”期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工作一度中断。
  1982年6月14—17日,美国雷诺克斯公司陶瓷代表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约翰·张伯伦一行5人,到景德镇考察陶瓷产区和出口质量,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并就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进行了原则性的谈判。1985年7月21日,根据中泰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第六届会议纪要第二附件第162页内容,泰国陶瓷工艺考察组胡达卡玛拉·查莱姆女士和维也格姆甫尔,卜恩特波女士在轻工业部有关人员陪同下,到景德镇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访问,并同陶瓷美术设计人员进行了技术座谈和交流。
  景德镇市电子工业企业系中的电子陶瓷产品系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建设的,但发展迅速。不仅能向国际市场输出大量的产品,而且已经开始对外输出技术和设备。
  国营七四〇厂于1983年与美国REL公司签订了在美国联合生产金属陶瓷管的协议。由七四o厂作技术总承包,提供6个产品的整条生产装配线,包括生产线上的专用测试设备13台,并在3年内向美国提供6个产品价值250万美元的金属陶瓷管散件。该生产线已于1984年安装在美国芝加哥市REL公司的下属单位National工厂,经中方人员调试后,于1985年3月一次投产成功,美国厂方验收合格,交付使用。这是中国电子行业首次对美国的技术输出。第三节技术引进
  国内引进人宋以后,影青瓷虽系景德镇的创造,但宋中期以后大量采用的支圈组合装烧方法和刻花装饰技法却明显受河北曲阳县定窑的影响。
  元代,景德镇成功地使用氧化铜为着色剂烧出红釉和釉里红瓷,系仿用河南禹县宋代钧窑铜红釉技术的结果;青花瓷釉下彩的装饰技法亦受北方磁州窑或南方吉州窑影响而成。
  明代,景德镇生产的矾红彩、青花红彩、青花斗彩、五彩等釉上彩绘装饰技法及彩料,是在宋代河北磁州窑釉上红绿彩的影响下而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嘉靖间出现的珐华彩,则与山西晋南地区生产的珐华彩一脉相承;中后期出现的纹片釉及冬青釉并持续发展,其技术直接仿照浙江哥窑和龙泉窑;还有孔雀蓝等低温铅釉,其配制的基本技法则宗于北方的低温铅釉。
   清代,据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仅雍正八、九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仿造各名窑釉色以及其他方面技法而制成的产品就有57种。
  1949年5月后,景德镇陶瓷业除继承和发展传统制作技艺之外,还将现代科学技术、机械设备及测试手段广泛应用于陶瓷生产与科研,从而形成全方位迅猛发展的现代格局。
  国外引进早在元代,景德镇绘制青花瓷器所用的钻蓝料,直接来自西亚的波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造型和纹饰,均受到伊斯兰国家的陶瓷器具和金属器皿的一定影响。明代,瓷器上出现的梵文和波斯文字的装饰及双耳瓶、双耳折方瓶、天球瓶等造型,亦表明受阿拉伯地区影响。康熙年间,在欧洲引进的金珐琅、铜珐琅器物影响下,宫廷从景德镇调进白胎瓷,用进口的珐琅彩料描绘花纹,亦为珐琅彩瓷。雍正初,宫廷造办处已能自制珐琅彩料,并将多余彩料提供景德镇。雍正年问,景德镇陶瓷装饰在康熙五彩基础上,直接引用珐琅彩彩料——胭脂红,生产出举世闻名的粉彩瓷。乾隆时,一批外国艺术家来到中国,成为清代宫廷画家,如郎世宁等。他们将西画技法,通过御窑厂,应用于陶瓷装饰,对景德镇的陶瓷装饰风格产生着直接影响。
  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陶业学堂、省立陶瓷工业学校、省立陶专在留学日本学成回国的张浩等人士的倡议下,先后引进煤窑窑炉设计及烧成技术,新法选矿及粉碎技术,机械练泥、成型和吹釉技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出国访问、考察,请外国专家到来景德镇作学术报告日趋频繁。1955年,中共市委书记赵渊率市陶研所工程师一行3人赴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技术考察;1957年,选派11名陶瓷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赴捷克斯洛伐克,学习科学制瓷技术、现代化隧道窑设计和烧炼操作方法、现代化陶瓷工厂设计与建造、成型机械及操作方法、陶瓷原料筛选和精制、陶瓷装饰材料及应用、企业技术管理,学习期限为1年。1958年,国家计委决定,景德镇市新建1座世界上第一流的现代化全能瓷厂——景德镇瓷厂。同时聘请捷克斯洛伐克陶瓷专家6人到景德镇市进行工艺试验和设计。1958年初,景德镇瓷厂筹建处主任曾朴等7人,赴捷克斯洛伐克学习陶瓷生产和管理经验。1965—1978年,景瓷有关厂、所技术人员曾3次赴日、英和北欧7国进行考察。1979年,应日本濑户市长加藤繁太郎邀请,以市革委主任杨永峰为团长的景德镇市陶瓷友好访问团一行10人(以科技人员为主),赴日本濑户市进行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和对陶瓷工艺技术考察。并将考察成果分别在玉风、宇宙、为民、红星等瓷厂进行推广。此后,还从日本先后引进一批设备和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应用,取得成果的有:阳模滚压工艺;真空脱泡压力注浆工艺,使对美卡莎鱼盘特优级品率达40%;对异型注浆品种采用低温素烧工艺,使产品质量大幅度上升;采用干燥和烧成二次垫饼制,使鱼盘变形率由43%降到3%;采用链式小气流喷射干燥工艺;采用“小膜移花”贴花工艺,提高装饰效果;采用二次烤花工艺,提高烤花质量。
  此外,仿制和推广了一批日本进口的高强度除铁器、双真空不锈钢练泥机、单缸泵、阳模自动滚压成型机、泥浆真空脱泡搅伴机等等。并吸引日本先进经验,设计了TCYCT型大截面烤花辊道窑。
  1979—1985年,先后派员赴英国考察陶瓷生产设备;赴美考察花面装饰、造型设计流向、生产工艺和进行技术培训;赴西德考察陶瓷装饰材料的生产现状和技术水平,以及等静压成型和无匣烧成技术;赴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考察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的制瓷工艺、机械设备等。
  在生产设备引进方面。1966年,从英国和日本共引进陶瓷生产设备18台,其中原料设备7台、成型设备7台、花纸设备4台。从英国引进的有1台榨泥机和2台振动筛,其余的均系从日本引进。从日本引进的高效除铁器(PF-1000),磁感应强度为一万高斯,为国产盆式除铁器的20倍;生产能力每小时3—4吨,为国产的6倍。景德镇市陶瓷机械二厂通过改进造出的新机,向全国推广,获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从日本引进的真空练泥机(SK-1),每小时练泥5吨,红星瓷厂制泥任务83%由此机完成。从日本引进的带热滚压成型机,在景德镇市玉风瓷厂首次使用阳模压坯制成高档旋纹餐具,质量优良。
   表8-6景德镇市部分单位引进国外设备一览
   景德镇市宇宙瓷厂
   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
   景德镇瓷厂、中国轻工总会陶研所表8-6-1景德镇市部分单位引进国外设备一览
   景德镇陶瓷学院
   第五章陶瓷科技文献辑要
   第一节陶瓷要籍
   代人《进瓷器状》(唐)柳宗元著。
   (天工开物·陶埏》(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万有文库第一集0719种)卷七商务印书馆1933年12月135—153页
   ▲细目:一、瓦,二、砖,二、罂瓮,四、白瓷(附青瓷),五、附窑变
   《景德镇陶录十卷》(清)蓝浦撰嘉庆二十年(1815)翼经堂刊本
   《景德镇陶录十卷》(清)蓝浦撰、郑廷桂补辑,光绪二十年(1894)北京书业堂刊本;见《美术从书》第9册二集第八辑、神州国光社1947年
  ▲全书总目:卷一图说,卷二国朝御窑厂恭纪,镇器源起,卷三陶务条目,卷四陶务方略,卷五景德镇历代窑考,卷六镇仿古窑考,卷七古窑考,卷八陶说杂编(上),卷九陶说杂编(下),卷十陶录余论。
   《浮梁陶政志一卷景镇旧事一卷》(清)吴允嘉述见《逊敏堂丛书》咸丰元年(1851)宜黄黄氏刊本
   《景德镇陶歌》(清)龚钱撰民国年上海中国书店刊本1册
   《陶说》(清)朱琰撰乾隆三十九年(1774)石门马氏大酉山房刊本
  ▲全书分卷一,说今(饶州今窑、陶冶图说二十则),卷二说古(原始、古窑考),卷三说明(饶州明窑、造法),卷四说器(上)(唐虞器、周器、汉器、魏晋南北朝器),卷五说器(中)(唐器、宋器、元器)卷六说器(下)(明器)。
   《(陶说)》译注 (清)朱琰撰傅振伦译注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8月
  ▲《陶说》是清朝乾隆年间浙江海盐朱琰撰写的陶瓷史,内容涉及中国古代陶瓷的制作技术以及其发展的全部历程。全书分六卷,包括说今、说古、说明、说器四大部分。重点是说今和说明,叙述了明清两代的代表性官窑瓷器及其制造法。说古和说器部分则按陶瓷器的出现顺序作了历史性的介绍。《陶雅》(清)寂园叟撰光绪三十二年(1906)乾纪书庄本4册
   《陶冶图编次》(清)唐英编乾隆八年(1743)古柏堂刊本
   《饮流斋说瓷十卷》(清)许之衡著见《美术丛书》第十三册三集第六辑神州国光社1947年
   ▲细目: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式、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
   《景德镇陶瓷概况》黎浩亭编著正中书局印刷,1937年7月出版
  ▲全书共十七章:一、地势,二、交通,三、经济状况,四、教育,五、营业近况,六、工厂组织及陋规,七、制造方法,八、窑,九、匣钵,十、原料,十一、彩绘业,十二、燃料及工具之供给,十三、瓷器之税率,十四、瓷器之运销,十五、附记,十六、结论,十七,整理意见。
   《江西陶瓷沿革》江西建设厅民国十九年(1930)
  ▲全书共二篇计廿四章:第一篇江西陶瓷沿革:第一章概说,第二章六朝时代,第三章唐代,第四章宋代,第五章元代,第六章明代,第七章清代,第八章民国时代,第九章结论。第二篇景德镇瓷业现况:第一章地势,第二章原料(第一节原料之种类,第二节原料之采掘,第三节原料之粉细,第四节原料之淘汰,第五节各种原料之状况),第三章制造方法(第一节坯土配制,第二节制坯,第三节釉下绘画,并四节釉之配合,第五节施釉方法,第六节烧成方法,第七节釉上彩饰),第四章制瓷业之状况(第一节制瓷业之种类,第二节圆器类营业状况,第三节圆器类营业之统计,第四节琢器类营业状况,第五节琢器类营业之统计,第六节制瓷业之营业统计),第五章烧窑业之状况(第一节柴窑厂,第二节槎窑厂),第六章彩瓷业之状况,第七章匣钵制造业之状况(第一节大器匣钵厂,第二节小器匣钵厂,第三节匣钵之交易),第八章燃料之供给,第九章原料之供给,第十章颜料之供给,第十一章工具之供给,第十二章瓷器之贩卖,第十三章瓷器之税率,第十四章瓷业团体之组织,第十五章江西建设厅对于景德镇瓷业之施设。
   《景德镇瓷业史》江思清著中华书局印行1936年10月
  ▲全书分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导言,第二章中国陶瓷之演进,第三章中国瓷器之产区与历代名窑,第四章中国瓷器之制造法,第五章景德镇地理之环境。第二编景德镇瓷业的勃兴时代:第一章勃兴时代之陶政,第二章勃兴时代瓷器之特色,第三章勃兴时代瓷业之贸易。第三编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时代:第一章发展时代之陶政,第二章发展时代瓷器之特色,第三章发展时代之名窑(附景德镇历代名窑表),第四章发展时代瓷业之贸易。第四编景德镇瓷业的衰落时代:第一章景德镇瓷业衰落之原因,第二章衰落时代陶瓷各业之概况,,第三章衰落时代陶瓷各业之团体及陶工生活,第四章衰落时代瓷业之贸易,第五章衰落时代之改良瓷业计划与实施。
   《景德镇瓷业调查报告》江西省政府统计处编民国37年(1948)5月
  ▲全报告分一景德镇制瓷沿革,二制瓷原料,三制瓷方法,四制瓷业生产概况,五烧窑业生产概况,六彩瓷红店业之概况,七匣钵业之状况,八瓷业工人与工资,九瓷器运销,十镇瓷前途之展望。附录浮梁砧果调查。
   《景德镇陶业纪事》湖南平江向焯撰汉熙印刷所民国9年(1920)1月出版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第一章中国陶业之历史,第二章景德镇地位,第三章景德镇陶业之历史,第四章瓷器之原料(第一节原料产地及种类,第二节原料采掘之情形),第五章瓷业之工作(第一节制坯:一练泥,二拉坯,三印坯,四镟坏,五刷坯,六荡釉,七剐坯。第二节人窑:一窑式,二装匣,三满窑,四烧窑,五开窑。第三节彩绘:一彩绘之种类,二彩绘之工作,三烧炉),第六章瓷器之种类,第七章镇陶营业之状况(第一节组织,第二节交易,第三节运输,第四节金融),第八章瓷业消场之状况,第九章工作时间及工资,第十章镇陶之副业,第十一章瓷器纳税之手续,第十二章关於瓷业之教育,第十三章江西瓷业公司营业之状况。下篇为第一章中国各省产瓷之状况,第二章中国著名古窑之历史,第三章瓷丛谈(甲杂说,乙鉴古,丙辨色,丁释名),第四章瓷业逸事(一美人祭之别解,二中国古瓷流出海外之一,三窑变观音,四瓷盆环游地球一遍)。
   《江西之瓷业》吴希白撰江西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印[1935年3月]
   ▲细目:一、绪言,二、江西瓷业之现状及危机,三、改进江西瓷业刍议,四、结论,五、附载。
   《宋,蒋祈{陶记)校注》白口《景德镇陶瓷》1981年总10期(《陶记》研究专刊)
   ▲作者以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中所收《陶记》为底本校注。细目:一前言,二凡例,三校文,四注文。
   《宋·蒋祈{陶记)现代汉语译文》颜石麟 《景德镇陶瓷》1981年总10期(《陶记》研究专刊),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中所收《陶记》之译文。
   《蒋祈{陶记)著作时代考辨——兼论景德镇南宋与元代瓷器工艺、市场及税制等方面的差异》刘新园文史1983年18辑、19辑见《景德镇陶瓷》1981年总10期(《陶记》研究专刊)
  ▲细目:一、问题的提出,二、讨论的上、下限与版本流传概况,三、关于胎、釉的制备,四、装烧与装饰特征,五、镇瓷的内销市场,六、并存竞争的瓷窑,七、关于瓷窑税制,八、关于附加税的名目,月额与职官,九、相对写作年代的断定,十、关于《陶记》与蒋祈“新说”判别。
   《蒋祈{陶记)著于元代辨——与刘新园同志商榷》熊寥 《景德镇陶瓷》1983年4期
   ▲作者认为蒋祈《陶记》不是写于南宋,而是著述于元代英宗至治壬戌到泰定乙丑(1322-1325)这三年之间。细目:一建制、职官、税目,二、瓷窑税制和窑大户结构,三、制胎、装烧与装饰工艺,四、镇瓷的内销市场,五、并存竞争的瓷窑,六、《陶记》相对写作年代的推断。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457页
  ▲全书共分10章,对中国几千年陶瓷历史作了梳理和总结。对中国瓷器的起源问题和陶瓷史上存在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陶瓷艺术的发生、发展、风格、特点和方法技巧、成就等问题,也作了一些探讨。
   《中国陶瓷史》吴仁敬、辛安潮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初版1937年3月第3版1954年11月修订重版
   ▲全书十三章,自原始时代至民国时期,全面论述中国陶瓷发展史。
  《瓷器》后更名为《中国陶瓷》,系第一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科技刊物。1959年创刊,面向国内外发行。刊物内容为日用陶瓷科学技术、工艺、艺术等文章。
   《中国的瓷器》江西省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8月
  ▲细目:第一篇:绪论(共三章:一、中国陶瓷的演变和瓷器的发明,二、中国瓷器的特色,三、历代中国瓷器的输出和技术的外传);第二篇: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共六章:一、越窑代表时期,二、河北河南各窑代表时期,三、龙泉窑代表时期,四、景德镇窑代表时期,五、近百年的中国瓷业,六、新中国的瓷业);附录历代陶瓷窑址一览表。
   《中国的瓷器》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编著轻工业出版社1983年7月修订本
   ▲此书与1963年8月第一版比较,原篇章结构未变,个别小节有所调整,并增加了新的内容。
   《高岭土》戴长禄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3月
   ▲书中简要介绍了高岭土的性质、用途和有关地质、采矿、选矿等方面的生产知识。
   《景德镇陶瓷》系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主办的陶瓷方面综合性刊物,创刊于1973年,国内外发行。
  《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系景德镇陶瓷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于1980年创刊,原为不定期刊物,以后为季刊。主要刊载本院科研成果,工程项目试验报告,陶瓷艺术创作及体会评介,以及国内外有关交流文章。
  《陶瓷研究》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1985年创刊,每季一期,公开发行。《景德镇的青花瓷》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11月88页32开
   《陶土和瓷土》夏湘蓉等编著 《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第六章第一节地质出版社1980年7月342—357页
  ▲本节着重讨论陶瓷原料(陶土和瓷土)的开发史,特别是景德镇的“瓷石”和“高岭土”。《1958年陶瓷科学研究专辑》江西省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轻工业出版社1959年11月133页有图16开
   ▲本专辑共分十七项,包括工业用瓷、日用瓷、陶瓷技术革新、窑炉、高温匣钵、陶瓷艺术研究等方面的试制研究成果。
   《青花瓷器》傅扬编著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12月66页图版58页25开
   《试谈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工艺》邹建金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l期59-64页
   ▲传统制瓷工艺介绍。细目:一、拉坯(做坯),二、修坯,三、补水,四、施釉,五、装坯,六、烧窑,七、锦窑,八、俗话。
   《日用陶瓷生产基本知识》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轻工业出版社1959年7月126页有图32开
   ▲全书共分六章,分别论述了陶瓷器的制造法、原料加工、成型和施釉、烧成、彩绘及包装运输等。
   《日用陶瓷生产工艺基本知识(一至八)》黄开涛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2期52-55页;1982年第1期50—55转58页;1982年第3期64-73页;1983年第1期61-70页;1983年第2期65—70页;1983年第3期70—76页;1983年第4期61-68页;1984年第2期62-68页
  ▲基本知识讲座。关于陶瓷原料,共八讲。介绍了粘土的概念、粘土的特点、粘土的生成、粘土的几种主要矿物类型、粘土的分类、粘土的命名、几种典型粘土、粘土的三大组成、粘土的工艺性能、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粘土原料使用时的质量要求、景德镇地区使用的粘土原料、石英、长石、助熔剂原料、骨灰、外加剂、陶瓷坯料、坯料的制备。
   《陶瓷工艺(清代)》田自秉著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十一章第二节知识出版社1985年1月306-311页图版1-118页
   ▲细目:一、景德镇窑,二、其他各窑。
   《江西陶瓷工业先进技术汇编》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工业处编景德镇人民出版社1960年5月103页有图25开
   ▲此书介绍江西省1959年陶瓷工业的新技术、新经验、包括原料设备、产品成型、彩绘加工、窑炉烧炼等内容。
   《陶瓷生产的机械化和连续化》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工业处编江西轻工业出版社1960年9月49开有图
   《从明清两代瓷器造型谈起》杨永善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4期29—32页
   《明代陶瓷大全》(中国陶瓷大系之一)艺术家工具书编委会主编香港顺景书局1983年9月547页有图版大32开
  ▲全书文字部分共五章:一、瓷业中心景德镇和御器厂,二、景德镇的青花瓷及其他瓷器,三、明代景德镇以外的民营陶瓷业,四、明代瓷器的造型、装饰和款式,五、明代瓷器输出和中外制瓷技术交流。图版部分包括“世界各国博物馆收藏中国明代陶瓷作品”四百余页。
   《明代瓷器工艺》傅振伦编著朝花美术出版社1955年1月文21页图版29页25开
  ▲全书四章:一、中国瓷器的发展过程,二、明代瓷器的卓越成就,三、明代的重要瓷器工艺品简述,四、明代瓷器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陶瓷工艺(明代)田自秉著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十章第二节知识出版社1985年1月281-287页图版104—108页
   ▲细目:一、景德镇窑,二、龙泉窑,三、德化窑,四、宜兴窑和石湾窑。
   《明清时代的工艺美术》王逊著 《中国美术史》第六章第八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6月482-505页
   ▲在此节中,介绍了明清时代陶瓷工艺的主要成就。
   《明清陶瓷传统纹样》《陶瓷美术》1962年第3期54页图版55-57页
   第二节陶瓷要文
   原料类
   坯体原料
   谈高岭土矿尾砂的开发利用陈厚安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1期47—49页
   ▲细目:一、高岭土矿尾砂的理化性质,二、尾砂的开发利用途径,三、尾砂制造蒸压灰砂砖的可行性,四、建厂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
   论江西高岭村的高岭土陈开惠、夏净 《瓷器》1980年第2期1-8页
   ▲细目:一、高岭土的开发史,二、高岭土的矿物特征,三、有关问题的讨论。
   景德镇八种瓷用原料的理化性能试验报告江西省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 《瓷器》1973年第1期16—19页
   ▲八种原料包括:星子高岭、明砂高岭、大洲高岭、南港瓷石、余干瓷石、三宝莲瓷石、瑶里釉石、陈湾釉石。
   景德镇瓷石岩相结构对可塑性的影响张忠铭 《硅酸盐》1981年第3卷2期57-61页
   谈景市原料精制技术改造杨国钧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1期5-11页
  ▲细目:一、搞好重量配比,保证配方准确,二、加强过筛除铁,三、有利于回头泥的及时处理,四、几项关键设备的更新改造,五、两项新工艺。
   江西景德镇大洲高岭土方邺森等 《中国陶瓷》1985年第5期37—45页
  ▲细目:一、矿床基本特征,二、化学成分特征,三、矿物成分特征,四、大洲高岭土在加热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五、大洲高岭土中高岭石族矿物的成因探讨,六、工艺物理性能。
   柳家湾瓷石的理化性能及其特征张忠铭、张伯周 《景德镇陶瓷》1974年第1期32—33页
   南港瓷石的杂质及其精选工艺的研究李妙良王养民 《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3期22-28页
   ▲细目:一、成份及其结构,二、瓷石中的杂质,三、精选试验,四、讨论,五、结语。
   论可塑性祝桂洪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2期9—14页
   ▲细目:一、引言,二、可塑性理论,三、可塑性的测定,四、讨论。
   不同加工工艺对陶瓷原料理化性能的影响江德太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1期10N14页
   ▲细目:一、概述,二、几种瓷石不同加工方法及其理化性能,三、问题讨论,四、结论。
   陶瓷原料的磁选提纯及其设备探讨陈思九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3期4-8页
  ▲细目:一、国内外高岭土生产的现状和差距,二、磁选设备的配置方案,三、中型磁选机研究,四、结束语。高岭土除铁及防止黑点的措施陈海波、梁树林 《瓷器》1980年第3期16-22页
   ▲细目:一、铁质氧化物的来源,二、除铁方法。
   陶瓷原料中的铁杂质及其检定陈建邦 《瓷器》1981年第2期17—22页
  ▲细目:一、铁杂质对陶瓷制品的危害作用,二、陶瓷原料中常见的铁杂质,三、几种铁矿石的简易检定及其差热研究,四、混合铁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概要,五、结束语。
   腐植酸钠在陶瓷工业上的初步应用新华瓷厂技术科 《瓷器》1978年第)期19-21页
   ▲细目:一、腐植酸钠的加入量试验,二、腐植酸钠对坯泥干燥强度和可塑性的影响,三、引入腐植酸钠的作用,四、初步感受。
   腐植酸钠在景德镇陶瓷工业中的应用王永生 《江西腐植酸》1985年第1期8—13转57页
   ▲细目:一、瓷用腐钠的性质和作用机理,二、试验及应用情况,三、技术经济效果,四、瓷用腐钠质量,五、结论。
   江西景德镇瓷用高岭概况章人骏 《中南地质汇刊》1950年第2号
   景德镇制瓷原料的研究周仁等见《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12月
   高岭土史考——兼论瓷石、高岭与景德镇十至十九世纪的制瓷业刘新园白煜见《古陶瓷研究专辑》(《中国陶瓷》1982年第7期增刊)
   传统手工制瓷泥釉料配制工艺简介熊理卿、卢清瑞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1期64-67页
   ▲传统制瓷工艺介绍。细目:一、原料种类,二、坯料组成,三、釉料组成,四、原料制备。
   釉料
   关于提高瓷器釉面质量的十大措施陈海波 《陶瓷杂志》1982年第1期26-28页
   提高釉面光泽度的初步探讨李诗浦 《陶瓷杂志》1982年第4期29-33页1982年第5期33-36页
   精陶面砖釉料刘翮天 《中国陶瓷》1983年第3期24-31页;1983年第4期28-34页
   ▲技艺讲座。
   釉及其性质曾怡容 《陶瓷杂志》1982年第3期23-24页
   瓷釉中晶态石英与产品热稳定性敖镜秋、王养民 《中国陶瓷》1983年第4期7—10页
   ▲细目:一、釉中晶态石英,二、釉中晶态石英晶形,三、釉中晶态石英对热稳定性的影响,四、减少釉中晶态石英的途径。
   面砖装饰釉的研制朱彦建材技术(陶瓷)1979年第4期1—10页
  ▲细目:一、前言,二、面砖装饰釉所用原料的基本性质及其作用,三、面砖装饰釉用色剂的配制,四、釉的制造工艺,五、石光彩色装饰釉,六、虹彩装饰釉,七、金砂、银砂装饰釉,八、班纹、理石装饰釉,九、毛毯、兔毫装饰釉。
   施釉工艺邹建金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2期54-61页
  ▲传统制瓷工艺。细目:一、概要,二、施釉目的,三、施釉的方法,四、釉用原料,五、釉料配方中的化学组成,六、釉料制备,七、釉浆性能,八、施釉有关工艺指标,九、施釉操作产生的缺陷原因和克服措施,十、施釉工岗位责任制,十一、施釉工应知应会,十二、施釉工操作规程。
   精细铁炻器施釉工艺的探讨刘春阳、戴慕潜 《陶瓷杂志》1985年第3期8—12页
   关于利用中小型倒焰煤窑焙烧结晶釉和结晶釉着色问题的一些看法王德基 《景德镇陶瓷》1975年第1期13页—17页
   ▲细目:一、关于结晶釉的烧成,二、关于结晶釉的着色。关于硅锌釉结晶机理的几个问题姚开伟 《瓷器》1979年第3期28-31页
   硅锌釉的晶花定位姚开伟 《瓷器》1980年第3期1-3页
   ▲细目:一、前言,二、定位原理,三、定位方法,四、定位的效果,五、讨论。
   无铅钧红釉曹荣海 《瓷器》1978年第4期23-24页
   ▲试验报告。细目:一、问题的提出,二、对铅与锡对铜红呈色的探素,三、以锡代铅的无铅钧红釉。
   采用生料乳浊釉生产釉面砖杜瑞平 《陶瓷杂志》1984年第3期37—38页
   稀土在陶瓷坯釉料中应用的试验康绿星 《中国陶瓷》1985年第4期39-47转38页又见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4期17—26页
  ▲细目:一、前言,二、稀土氧化物在白瓷釉料中的应用试验,三、稀土元素在高温颜色釉中的应用,四、稀土元素在陶瓷坯料中的试验,五、《稀土在陶瓷坯釉料中的应用》成本与经济效果分析,六、结束语。
   浅谈稀土及其在陶瓷中的行为张玉南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4期26-34页
   ▲细目:一、前言,二、稀土概述,三、稀土化合物在陶瓷中的反应机理,四、稀土在陶瓷中的反应概况及前景。
   “祭红”颜色釉瓷为何不易烧造曹荣海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3期30—31转29页
   ▲细目:一、祭红、钧红、郎窑红区别何在,二、烧造祭红颜色釉应注意哪些问题。
   景德镇的颜色釉潘文锦等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2期43—58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景德镇颜色釉产品知识。原发表于本刊1976年2期,此次作了重新修改。
   铜红新花釉——凤凰衣釉邓希平 《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4期12—13页
   ▲细目:一、凤凰衣釉的艺术风格及研制经过,二、凤凰衣釉的工艺制作特点及其对发展新的铜红釉的意义。
   铜红釉杨文宪、刘雪贞 《景德镇陶瓷》1976年第2期26—38页
  ▲细目:一、铜红釉的发展概况及分类意见,二、铜红釉及玻璃制品中铜红的呈色机理,三、国内外铜红釉及铜红玻璃制品的配方及所采用的原料数据,四、铜红釉的显微结构。
   凤凰衣釉与传统铜红釉呈色机理研究邓希平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2期5—8转33页
   ▲细目:一、绪言,二、凤凰衣釉与传统铜红釉(以钧红釉、钧红花釉为代表)物理、化学性能比较,三、讨论,四、结论。
   美人醉丰禄如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2期21-22页
   ▲美人醉是铜红釉中的一个品种。本文简介美人醉的工艺制作方法及通常出现的毛病等情况。
   独树一帜的瓷器装饰红釉——嫣红釉周肖锦 《陶瓷杂志》1985年第1期17—18页
   祭红釉生产工艺中的一些体会王伟明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2期19-21页
   大件郎红釉试验报告邓希平 《景德镇陶瓷》1980第1期16-21页
   ▲细目:一、前言,二、试验依据,三、试验条件,四、试验过程,五、试验结果,六、讨论。
   彩虹釉呈色机理探讨邓希平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2期37-40转45页
   ▲细目:一、前言,二、彩虹釉的物理、化学特征,三、彩虹釉呈色机理分析,四、结论。
   艺术瓷的新装饰——大理石釉张莉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4期15-20页
   ▲细目:一、前言,二、试验内容,三、结语。
   制作类
   匣钵
   关于当前匣钵生产的几个问题吴长济 《景德镇陶瓷》1980年第1期38—53页▲本文论述了匣钵生产中的材质问题、工艺问题,使用寿命及管理问题等。
   关于瓷用匣钵生产问题与吴长济同志商榷徐平坤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2期41-45页
   ▲细目:一、关于匣钵的分类问题,二、关于材质方面的问题,三、工艺问题,四、使用和管理问题。
   提高匣钵质量的探讨陈星辉 《瓷器》1981年第2期49页
   ▲研究简报。细目:一、匣钵的配方问题,二、熟料的颗粒组成,三、成型、干燥、烧成,四、造型,五、匣钵的合理使用。
   匣钵涂料王庆龄 《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3期28-31页
   ▲为改进匣钵涂料,作者通过试验配制成矾土质高温匣钵涂料。全文介绍了这一试验工作。
   谈匣钵的烧成余彬 《中国陶瓷》1983年第1期16—18页
   ▲细目:一、预烧温度,二、烧成气氛。三、烧成时间。
   日用陶瓷匣钵器型浅谈刘人雪 《中国陶瓷》1983年第5期31-35页
   ▲细目:一、匣钵器型设计的基本要求,二、大器匣钵,三、小器匣钵,四、薄壁匣钵,五、脚钵及盖钵。
   匣钵常见质量缺陷分析吴长济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1期50—54页
  ▲本文就景德镇市匣钵厂生产的各类匣钵经常出现的一些质量缺陷进行分析,着重指出缺陷的表征及造成缺陷的工艺控制和操作方面的因素。
   介绍一种破损匣钵粘补剂梁习儒 《陶瓷杂志》1984年第1期31-32页
   略述匣钵规格与镇窑的装烧工艺——兼谈瓶类计算单位“件”的可变范围冯祖华 《陶瓷杂志》1984年第6期31-32页
   《高铝——堇青石质匣钵》标准制订和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吴长济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3期10-14页
   ▲细目:一、关于标准的名称,二、化学组成及性能规范,三、关于试验方法的讨论,四、关于使用寿命的商榷。
   影响堇青石质匣钵周转率的原因张喜悦 《中国陶瓷》1984年第2期22-25页
  ▲细目:一、烧成温度对匣钵周转率的影响,二、熟料与基质颗粒配比对匣钵周转率的影响,三、原料纯度对匣钵周转率的影响,四、气孔率对匣钵周转率的影响,五、直径和壁厚对周转率的影响,六、冷却制度对匣钵周转率的影响,七、匣钵涂层对匣钵周转率的影响。
   莫来石质匣钵的研制及应用朱煜煊 《陶瓷杂志》1984年第6期41-44页
   碳化硅质制品在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余彬 《中国陶瓷》1984年第3期19-24页
   ▲细目:前言,一、碳化硅质匣钵生产工艺,二、碳化硅质垫饼。
   腊石——粘土质匣钵试验总结王庆龄 《瓷器》1980年第3期12—15页
   ▲细目:一、原料,二、配方,三、制作工艺,四、使用效果,五、讨论。
   三晶结合匣钵在工业瓷厂应用胡亮等 《陶瓷杂志》1985年第1期34—37页
   引进填充料的铝土匣钵扩大试验报告胡亮等 《陶瓷杂志》1985年第3期33~40页
   成型
   阳模滚压成型工艺小结为民瓷厂技术科 《景德镇陶瓷》1974年第2期13—14页
   滚压成型新工艺试验小结程群、陈渣荒 《景德镇陶瓷》1975年第1期50~52页
   日用陶瓷滚压成型力的测定初探任志伟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3期24-27页
   关于成型鱼盘用异形滚头的设计探讨柯恩九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3年第4卷1期11—20页
   ▲细目:一、成型圆形制品时滚头与坯体的干涉问题,二、有关异形滚头的设计,三、异形滚头与坯体的干涉问题。
   盘类产品滚压成型及变形机理刘桢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3年第4卷1期47—56页
   ▲细目:一、引言,二、成型用泥料的流变性质,三、滚压成型时泥料的形变过程,四、滚压成型时泥料内部结构的变化,五、结束语。
   《陶瓷干燥技术知识》江西省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轻工业出版社1959年4月
  62页有图32开。
  ▲本书着重叙述不同性质的陶瓷原料和坏件以及同一原料的不同形式的坯件的合理干燥技术问题。首先介绍有关陶瓷干燥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概念,然后分别就各种陶瓷原料及制品的干燥技术作系统的叙述。
   喷雾干燥工艺刘翮天、汪良贤 《瓷器》1977年第4期1-27页
   ▲本文介绍了喷雾干燥工艺的特点、工艺原理与流程、工艺设计要点等。
   微波干燥试验小结江西省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微波组 《瓷器》1977年第2期10—13页
   ▲细目:一、试验装置,二、工艺试验,三、经济指标,四、结束语。
   吸水率与影响诸参数的函数关系——兼谈控制釉面砖吸水率的一些途径邱模本 《陶瓷杂志》
  1984年第2期28-30页1984年第3期44—46页
   卫生瓷注浆成型新方法的研究岳邦仁等建材技术(陶瓷)1984年第6期1-7页
   关于滚压成型工艺中常见的几种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新华瓷厂技检科 《景德镇陶瓷》
  1974年第2期23-24页
   日用瓷的缺陷分析和克服措施邹建金 《瓷器》1977年第3期28-31页1977年第4期
  36-39页1978年第2期7转43页
   ▲本文将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缺陷归纳成24项,逐项列举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克服办法。
   釉面砖的十项主要缺陷陈麟铭 《陶瓷杂志》1982年第5期29—32页
   贴花彩瓷质量缺陷分析王镇普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3期32-37页
  ▲本文就贴花瓷在彩饰中一些常见的主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和克服方法进行了探讨。细目:一、薄膜影,二、色脏,三、花面纹样变形,四、爆花,五、花面颜色无光泽,六、颜色彩烧后出现变化,七、铅、镉溶出量超过标准。
   关于陶瓷制品变形问题的几项工艺研究景德镇陶瓷研究所 《瓷器》1975年第1期 l—7转17页
   提高陶瓷坯泥可塑性、干燥强度及克服制品变形的实验研究邹建金等 《瓷器》1975年第1期8—17页
   对陶瓷制品变形问题的分析杜海清 《瓷器》1975年第1期59-66页
   成型过程的工艺条件与操作方法对碗类产品变形的影响郭炳申 《瓷器》1975年第1期67—83页,
   克服瑛碗变形的做法新华瓷厂技术科 《景德镇陶瓷》1976年第1期34页
   从线速度和压延面积来探讨平盘的变形问题章秦娟 《瓷器》1980年第4期37-41页
   克服平盘口部变形的试验邹高玉 《陶瓷杂志》1982年第2期17—18页
   瓷器龟裂与炸裂的原因分析邹高玉 《陶瓷杂志》1983年第2期35页
   对坯体底肩裂纹的一点看法罗德高 《陶瓷杂志》1984年第4期41—43页▲细目:一、造型不当是引起坯体内应力的主要原因,二、坯体内部存在着颗粒排列方向很不一致的相邻部位是引起坯体干燥开裂或烧成扭曲的重要原因。
   浅谈压瓣的产生和克服办法龙长林 《陶瓷杂志》1984年第6期20页
   釉面砖边角局部无光缺陷浅析吴晓福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4期21-23页
   ▲细目:一、边角无光缺陷特征,二、产生缺陷原因分析,三、几条克服措施。
   关于民族用瓷碗、盅类制品剐坯“破坝”、“倒脚嘴”缺陷的实验研究邹建金、余育鸿 《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1期7—11页
   解决滚压产品粘、卷、裂缺陷的方法王荣亮 《陶瓷杂志》1984年第5期28页
   论日用陶瓷造型秦锡麟 《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4期32—42页
   ▲陶瓷美术探讨。细目:一、日用陶瓷造型的功能效用,二、日用陶瓷造型与原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关系,三、日用陶瓷造型艺术形成规律。
   饰面砖缺陷及其克服方法——兼答李成松等读者问陈翎、方文桂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1期50—54页
   克服针孔毛病的几点做法宇宙瓷厂隧道窑大组 《景德镇陶瓷》1974年第1期9—10页
   无釉针孔的克服办法李跃虎 《陶瓷杂志》1984年第1期10页
   用复合添加剂克服素烧坯脱釉刘明孝 《陶瓷杂志》1984年第1期44-45页
   烧炼
   《陶瓷制品烧成》江西省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江西轻工业出版社1961年12月
  181页有图25开
  ▲本书系统阐述焙烧陶瓷的窑炉、燃料、匣钵及焙烧理论与工艺,并着重介绍各种焙烧工艺的具体操作和烧成曲线。还详细分析了陶瓷制品产生缺陷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降低日用细瓷烧成温度的讨论夏清康 《陶瓷杂志》1982年第4期23-29页
   降低日用瓷烧成温度的几点看法赵养性 《中国陶瓷》1982年第6期50—54页
   ▲细目:一、坯釉配方的选择,二、釉的改进,三、影响烧成温度的工艺操作。
   关于瓷器还原烧成气氛的若干问题孙再清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4期34—37页
   ▲细目:一、关于还原气氛的概念问题,二、还原气氛的性质,三、燃料类型对还原气氛的影响,四、结语。
   降低陶瓷制品的烧成温度试验——锂云母在日用细瓷釉料中的应用方府报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1期41页-49页
   ▲细目:一、前言,二、试验内容,三、试验结果,四、结语和讨论。
   从隧道窑的热工测试谈景德镇陶瓷烧成的还原气氛孟巽良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1期
  1页—4页
  ▲细目:一、什么叫陶瓷窑炉的还原气氛,怎样才称之谓重还原气氛;二、景德镇瓷器为什么需要还原气氛烧成;三、为什么说景德镇瓷器需重还原气氛烧成;四、景德镇瓷器现在烧成气氛情况;五、结论。
   煤气烧日用细瓷问题的探讨谢谷初 《陶瓷杂志》1982年第2期26—28页
   日用陶瓷生产窑炉选型试议刘秉诚 《景德镇陶瓷》1980年第1期4—7页
   窑炉调节应注意的问题何长海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2期51-52页
  ▲细目:一、权衡利弊,二、单因素调节,三、忌连续调节,四、多方组合,五、因窑制宜,六、因况而异。▲细目:一、概述,二、窑炉地基与基础问题和要求,三、窑炉施工应遵循和注意的主要问题,四、施工质量对窑炉的影响问题,五、窑炉施工技术发展问题,六、施工人员的主要业务工作,七、结束语。
   如何提高日用瓷窑炉的热效率於石生 《景德镇陶瓷》1980年第1期30-33页
  ▲细目:一、从烧成工艺的改进,来提高窑炉的热效率,二、从窑炉结构的改进节约能源,三、从筑炉材质的改进减少热耗,四、从废热回收利用提高窑炉的热效率。
   隧道窑生产若干问题的探讨王清 《陶瓷杂志》1984年第1期25—28页1984年第2期
  31-34页
  ▲细目:一、预热带烟气的流态问题,二、急冷风的配置对上下温差及产品变形度的影响,三、窑车吸热对上下温差的影响,四、压力不平衡对上下温差的影响。
   煤烧隧道窑改煤气隧道窑经济性初探何真临 《陶瓷杂志》1984年第4期21-25页
   ▲细目:一、理论成本分析,二、实际成本结构分析,三、初偿燃料成本提高的途径,四、小结。
   怎样烧好煤烧隧道窑於石生 《景德镇陶瓷》1974年第1期5—9页
   关于燃油隧道窑几种回油方式的探讨黄富珍 《景德镇陶瓷》1980年第1期34—37页
   ▲细目:一、重油、渣油的一般情况,二、油压对粘度的影响,三、合理的油温、油压,四、复合回油。
   预热带温差及其对隧道窑热工的影响蒋欣之、马启根 《陶瓷杂志》1985年第1期30—33页
   论火焰隧道窑预热带加热不均匀的原因宋耑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1期28-32转57页
   浅谈隧道窑预热带温差谢长安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4期6—14页
   ▲细目:一、隧道窑预热带温差大的原因,二、缩小隧道窑预热带温差措施。
   隧道窑烧成带对流传热模型研究刘振群等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3年第4卷1期39-46页
   ▲本文根据相似论原理、利用空气动力模型,采取局部模拟方法,研究了隧道窑烧成带的对流传热。
   隧道窑预热带及冷却带的对流传热研究刘振群等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3年4卷1期
  31-38页
   ▲本文运用空气动力模型研究了陶瓷工业隧道窑内预热带和冷却带的对流传热,用三种不同码法的圆柱料垛进行了模拟实验。
   隧道窑加热带不可忽视的热损失虞雪琴、谢长安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2期24-29转31页
   ▲细目:一、不可忽视热损失的体现,二、不可忽视热损失与预见中的经济效果,三、降低不可忽视热损失的几点意见。
   煤烧隧道窑的余热利用赵治国等 《陶瓷杂志》1983年第1期34页
   油煤合烧隧道窑综合节能效果好——景德镇宇宙瓷厂革新燃油隧道窑成功徐天茂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3期37—38页
  ▲细目:一、陶瓷隧道窑油煤合烧的,二、正确选择以煤代油的突破口,三、陶瓷隧道窑油煤合烧后的技术要求,四、油煤合烧的节能效果和经济价值。
   五立方米台车窑试验总结於石生等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1期48—53页
  ▲本文介绍景德镇1979年设计的5立方米台车窑的经验。细目:一、国外几种窑型及特征;二、5立方米台车窑的选型主热工特性;三、存在的问题;四、有关问题的探讨;五、结束语。
   煤烧辊道烤花窑有关烧成操作及一般机理黄一平 《陶瓷杂志》1984年第2期25-27页▲本文对煤烧辊道烤花窑中关于温度控制问题和产品炸裂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烧成操作经验。
   工艺美术类
   颜料
   日用陶瓷釉上颜料镉硒红韦鸿端 《景德镇陶瓷》1974年第2期3—7页
   釉上耐酸平印深蓝颜料试验报告郭渊道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l期11—18页
   ▲细目:一、前言,二、试验经过,三、制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四、小结。
   釉上耐酸颜料80118#白色颜料试验总结韦鸿端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1期6-8页
   ▲细目:一、前言,二、技术指标和技术路线的拟定,三、经济价值。
   怎样使用粉彩颜料王镇谱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1期70—72页
   ▲细目:一、掌握颜料的软、硬性质,二、掌握颜料的用途和配色方法,三、掌握颜料的彩烧工艺。
   粉彩瓷的工艺特色张忠铭 《陶瓷杂志》1982年第2期23—25页
   ▲本文着重从粉彩颜料上说明了粉彩瓷的工艺特色,阐明了符合铅溶出量标准的粉彩颜料的形成机理。
   用稀土化合物研制无钴黑色颜料和釉料管志斌 《中国陶瓷》1985年第3期24-26页
   ▲细目:一、概况,二、组成与测试情况,三、呈色机理探讨,四、结语。
   锆基高温色料许鹤鸣 《陶瓷》1981年第3期增刊20-24页
   ▲细目:一、引言,二、色剂系统,三、色剂制造。
   陶瓷颜料金红含金量的快速测定苏文静 《瓷器》1975年第3期5—7页
   高温快烧陶瓷颜料程祖慰等 《瓷器》1978年第1期1-7页
   ▲试验报告。本文对高温快烧颜料的研制过程、彩烧工艺、瓷釉配方、抗蚀性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影响陶瓷镉黄颜料耐蚀性能的因素钱敬达 《瓷器》1980年第4期20—27页
   装饰
   中国画装饰陶瓷王锡良 《瓷器》1976年第3期45—46页
   陶瓷装饰、造型与质地的相互关系袁迪中等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2期40—43页
   ▲细目:一、造型美与质地美,二、质地美与装饰美,三、装饰美与造型美。
   对美细瓷餐具设计的体会秦锡麟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2期44~46页
   ▲细目:一、朵花装饰形式,二、边花装饰形式,三、满花装饰形式,四、边花与朵花相结合装饰形式,五、散点装饰形式。
   洁雅咖啡具的器型与装饰设计陆涛 《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4期28-29页
   略谈景德镇陶瓷的艺术性与适用性张松涛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4期19-22页
   ▲工艺美术探讨。细目:一、关于日用陶瓷的装饰,二、陶瓷美术应有地方特色,三、针对市场特点,创造适销品种。
   装饰新手法的试探朱乐耕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l期23-24页
   综合装饰新的尝试陆涛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1期19-20页
   试探日用陶瓷美术设计与复合材料的应用林榕惠 《陶瓷杂志》1984年第3期12—14页
   ▲细目:一、在陶瓷器皿中瓷质与不同材料的结合,二、成套瓷在配套上的不同材料的联合使用更能体现出瓷质的材料美。
   清代瓷器的釉彩装饰李纪贤 《美术史论丛刊》1982年第1辑157—170页
   清代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器刘兰华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2期28-31页清康熙朝瓷器初探李纪贤 《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4期63~71页图版6~7页
   ▲本文以胎釉原料和烧造工艺、造型特点和装饰风格以及此时期制瓷手工业的成就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
   漫谈康熙瓷器纹饰刘兰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3期51—54页彩色图版
   ▲本文从纹饰题格、画风、画法、纹饰分类等方面综合论述。
   什么是雍正彩方也 《陶瓷美术》1962年第3期27页
   ▲答读者问。谈雍正彩的创始及逐渐成熟的过程和表现技法。
   试谈雍正粉彩精强 《景德镇陶瓷》1975年第1期19—23页
   ▲细目:一、雍正粉彩的种类,二、粉彩和铜胎珐琅,三、一些值得借鉴的粉彩传统技法,四、雍正粉彩的艺术特色和我们的批判。
   谈“洪宪瓷”与郭葆昌督造的瓷器叶佩兰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1期35—38页
   ▲细目:一、仿烧清代珐琅彩瓷器,二、仿清代粉彩瓷器,三、仿清代单色釉器。
   粉彩及其产生与发展黄云鹏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1期
   釉中彩绘初探张福平、徐子印 《瓷器》1980年第4期51-52页
   ▲细目:一、釉中彩的特点,二、釉中彩颜色及其调配,三、绘制釉中的彩的要求。1985年第2期61-62页
   古彩戴荣华 《瓷器》1976年第3期47—48页
   ▲细目:一、古彩的由来和特点,二、画古彩的基本技法,三、画古彩的工具。
   粉彩装饰觉民、孟龙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1期74—75页
   ▲陶瓷装饰基本知识。细目:一、画面设计和过稿,二、绘画,三、烤烧。
   浅谈粉彩水点在陶瓷装饰上的效用吴胜华 《陶瓷杂志》1985年第2期20—22页
   ▲细目:一、粉彩水点装饰的艺术效果,二、粉彩水点装饰的技法要求,三、粉彩装饰的表现形式。
   《陶瓷彩绘》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编写江西轻工业出版社1961年4月160页有图25开
   ▲本书重点阐述了陶瓷彩绘中的釉下彩、釉上彩和斗彩的涵义与基本知识,并具体介绍了彩绘用的工具、材料、色料和各种画技。
   陶瓷异彩釉装饰魏之瑜 《陶瓷》1981年第1期6~7页
   ▲细目:一、异彩釉的装饰材料和装饰特点,二、异彩釉的装饰方法和装饰效果,三、异彩釉的呈色试验和应用研究。
   颜色釉的综合装饰周乐康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2期32-33页
   颜色釉瓷器雕刻花装饰曾勇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2期34-36页
   釉下丝网花纸试制小结红旗瓷厂技术科 《景德镇陶瓷》1975年第1期31-32页
   ▲细目:一、概述,二、制版,三、括印,四、贴花。
   贴花纸画面设计的创新和经济效益陈荣明 《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4期21页—24页
   关于陶瓷贴花纸生产的若干问题顾景清 《陶瓷杂志》1982年第5期39—43页
   釉上丝印花纸的装饰设计于跃中 《陶瓷杂志》1984年第4期10N13页1984年第5期21-24页
  ▲细目:一、釉上丝印的装饰特点,二、釉上丝印的工艺特点与装饰设计,三、釉上丝印装饰的处理手法与风格特点,四、釉上丝印的构图与构成形式,五、釉上丝印的色彩问题。
   腐蚀金陶瓷贴花装饰设计初探胡光震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1期29~31转33页
   ▲细目:一、装饰部位的选择,二、画面艺术处理,三、釉上腐蚀金综合贴花装饰。陶瓷贴花纸的几种制版方法张伟忠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1期25-26页
   浅谈陶瓷贴花纸印刷工艺中应注意的问题夏海德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1期32-33页
  ▲细目:一、印刷与纸张的关系,二、印刷压力与瓷墨的关系,三、印刷深浅与车速的关系,四、印刷程度与爆花的关系,五、标样与色谱的关系。
   略论陶瓷雕塑的花釉装饰江涛 《陶瓷杂志》1982年第5期2—4页
   ▲细目:一、花釉的生产工艺特点,二、雕塑造型手法的采用,三、花釉装饰方法的采用。
   试谈传统陶瓷穿枝装饰的艺术规律胡美生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4期22-29页
   饰金陶瓷质量缺陷分析丁菊芳、王镇谱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1期38—41页
  ▲本文就如下几个主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一、金色不亮,二、金色发蓝,三、金色发暗、显古铜色,四、斑点,五、冲金,六、附着力不强,七、描绘性能差,八、扎金。
   谈谈花瓶“过江”问题曾维开 《景德镇陶瓷》1974年第2期25页
   ▲本文将“过江”缺陷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1.原料方面,2.成型方面,3.烧成方面。
   粉彩瓷器的热膨胀问题韦鸿端 《景德镇陶瓷》1975年第1期24—27页
   ▲粉彩瓷器的热膨胀是造成粉彩瓷器惊裂的主要原因,本文着重论述了这个问题。
   颜色釉釉面针孔的成因及克服措施曹荣海 《陶瓷杂志》1985年第l期25-27页1985年第2期34—38页
  ▲细目:一、金属氧化物在不同烧成气氛条件下对釉面针孔的影响,二、烧成温度对釉面针孔的影响,三、釉料配方和高温粘度对针孔的影响,四、釉料加工工艺和釉层厚度对釉面针孔的影响,五、综述。
   桔釉的成因与克服何长海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3期31—34页
   ▲细目:一、疙瘩状和波纹状桔釉,二、猪皮状和凹陷状桔釉。
   颜色釉面砖试验总结景德镇陶瓷厂技术科建材技术(陶瓷)1974年第l期16-20页
   釉下丝网印图案砖的试制研究景德镇陶瓷厂、唐山建筑陶瓷厂建材技术(陶瓷)1976年第1期6-8页
   浅谈陶瓷图案砖设计陈剑鹄建材技术(陶瓷)1985年第2期35-36页
   细目:一、图案砖的艺术特点,二、图案砖设计的基本方法,三、设计风尚和流行色。
   四种国际流行色釉面砖的研究金风林、戴长禄建材技术(陶瓷)1985年第6期 l—4页
   ▲细目:前言,一、色素的研究,二、基础釉用熔块的选择和五种流行色釉的制备。
   《景德镇陶瓷艺术》景德镇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3月文6页彩色图版150幅12开
  ▲本画册选人建国以来景德镇陶瓷作品150件(头),包括青花、釉里红、青花玲珑、釉下五彩、釉上彩、薄胎瓷、新彩、颜色釉、综合彩等等。通过这些作品及文字介绍概括了景德镇的陶瓷艺术。
   美的要素在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吴雪晨 《陶瓷杂志》1985年第1期6—10页
   ▲细目:一、概述,二、造型的形式特点,三、对比统一的处理手法,四、虚实空间关系,五、节奏感,六、错觉的运用,七、结束语。
   景德镇的“蓝宫” 郎志谦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2期11-12页
   ▲谈青花的生产历史及其特点。
   瓷中瑰宝——景德镇青花余炳林 《中国工艺美术》1985年第1期41页
   元代青花陶瓷的研究陈尧成等 《中国陶瓷》1984年第4期55—61页图版61—63页
   试谈青花瓷的创烧年代陈柏泉 《江西历史文物》1980年第4期11-18转46页▲作者认为青花瓷的创烧年代为元代。
   关于青花瓷器的起源和发展赵光林 《中国古陶瓷研究专辑》1984年第2辑(《景德镇陶瓷》总26期)216-222页
   ▲细目:一、早期青花瓷的出现,二、元大都遗址及北京明清墓葬出土的青花瓷器,三、研究早期青花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江西近年出土的几件青花瓷器谈起余家栋 《江西历史文物》1981年第4期43—46页,又见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2期32—34转43页
   ▲本文介绍几件青花瓷器,经分析探讨,作者认为青花瓷起源于元代初中期景德镇。
   釉上青花技术与青花的定义——兼论青花的起源欧阳世彬 《中国陶瓷》1983年第5期59—63页1983年第6期59—61页,1984年第1期59-62转57页
  ▲细目:一、文献中对青花的制作工艺与青花定义的记载,二、古今都存在“釉上”青花的制作工艺,三、釉上施彩工艺的源流与釉上青花的呈色机理以及青料绘于釉上在生产中的作用,四、探讨(1.关于青花的定义,2.关于“唐三彩”陶器中的蓝彩,3.关于青花的起源)。
   元青花和明洪武瓷议汪庆正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1期34-36页
   ▲谈青花瓷器的起源、元代景德镇典型青花的出现、明洪武瓷特征等问题。
   我对早期青花原料的初步看法孙瀛洲 《文物》1959年第11期65转68页图版70
   ▲论述早期青花原料的三种类型:一、苏泥勃青料,二、国产青料,三、苏泥勃青料与国料并用。
   《天工开物》所载几种青料注释刘秉诚 《景德镇陶瓷》]976年第2期38—39转47页
   人工合成青花颜料许作龙 《瓷器》1978年第4期25—29页
   ▲细目:一、技术路线、二、实验概述,三、实验效果,四、青花瓷的烧成,五、体会。
   历代青花瓷器和青花色彩的研究陈尧成等 《硅酸盐学报》1978年第6卷4期225-241页图版1-5页,又见:《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12月44—59页图版10—14页
   ▲本工作收集了历代青花瓷器的典型样品,并对其化学组成、显微结构、气孑L率和烧成温度作了检测。细目:一、引言,--、实验部分,三、讨论,四、总结。
   明代青花料的使用——兼论中国青花文化的创造(初稿)陈星 《陶瓷资料》1978年第4期
  1—15页
   ▲细目:一、过去的研究,二、国产青花料的确凿文献,三、回青是不是青花料的争论,四、中国青花文化的创造,五、简结。
   中国青花文化的创造和古代青花料的来源陈星 《瓷器》1979年第3期40—48页
  ▲本文提出了在中国陶瓷史上创立一个青花文化的概念的建议;叙述了我国古代文献上对青花料来源的资料的源流;介绍了部分国外文献上对我国古代青花料来源的论述;记叙了我们这几年对国内青花料产地的实地调查结果,对中外陶瓷史家对我国古代青花料问题的一些争论提出了一些看法。
   青花颜料初探张诚 《文物》1982年第8期65—66页
   ▲细目:一、青花的历史评价,二、青花用料的变迁,三、关于云南珠明料。
   青花料考汪庆正 《文物》1982年第8期59-64页
  ▲细目:一、关于青花料的最早文献记载,二、关于使用国产青料的文献记载,三、关于使用进口青料的文献记载,四、关于陶用回青和非陶用回青。
   引入乌金色剂配制青花颜料陶贵石 《中国陶瓷》1982年第2期62页
   谈谈现代青花瓷的料色袁迪中 《中国陶瓷》1982年第3期32-33页
   青花的料色及技艺王步 《景德镇陶瓷》1984年第2期32—33页明代青花颜料制备工艺的研究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研究所技术室传统青花研究组 《陶瓷杂志》
  1984年第3期25-27页1984年第4期19-21页
   青花、釉里红和青花斗彩徐子印 《瓷器》1977年第1期50—52页
   青花瓷的装饰周觉民、陈孟龙 《景德镇陶瓷》1980年第1期75—76转82页
   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和装饰规律胡美生 《瓷器》1981年第1期44—47页
   元青花特异纹饰和将作院所属浮梁磁局与画局刘新园 《贸易陶瓷研究》1983年第3期1—10页插页图版2
  ▲本文是应三上次男和日本贸易陶磁研究会1982年年会之约而撰写的演说稿。细目:一、元青花中的特异纹饰,二、特异纹饰与织绣花,三、青花模仿织绣花纹的假想,四、青花瓷器与浮梁瓷局,五、青花瓷器与画局,六、画局与瓷局设计、成造青花瓷器的目的,七、余论。
   试谈元青花与中国画的笔墨李会中、陈孟龙 《景德镇陶瓷》1980年第1期72—74页
   景德镇民间青花瓷的装饰艺术熊汉中 《工艺美术研究》1983年第4期46页
   元代青花瓷的复制技术阵孟龙、李会中 《中国古陶瓷研究专辑》1983年第1辑《景德镇陶瓷》总21期》190—196页图版20
  ▲细目:一、复制品的成型,二、从几件器件和瓷片看元青花的成型工艺,三、元青花复制品的绘制,四、从元青花瓷的纹饰看它的绘制技法。
   浅谈青花玲珑瓷欧阳世彬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2期30—31页
  元代青花瓷的研究(文摘)陈尧成等见《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文摘》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印1982年6月35页
   明代青花王景圣译《陶瓷资料》1978年第6期1-22页
  ▲本题名由编者拟定。细目:一、洪武的青花,二、永乐和宣德的青花,三、明初民窑的青花,四、成化、弘治和正德的青花,五、嘉靖、隆庆和万历的青花,六、十五和十六世纪的民窑的青花,七、明末的青花。
   明代青花的特色与仿制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艺术室 《陶瓷杂志》1982年第3期8—11页
   明代各期民间青花特征的概述黄云鹏等 《论文选》1983年第2期25页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及其艺术成就叶佩兰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3期76-81页图版4—5页、封面
   ▲细目:一、民窑瓷器的概况,二、艺术成就,三、几点认识。
   青花瓷辊底窑素烧工艺试验小结舒德辉 《景德镇陶瓷》1980年第1期8—15页
   ▲试验报告。细目:一、引言,二、试验方法、内容及设备,三、试验过程、数据和结果,四、分析与讨论,五、结论。
   景德镇青花瓷二次烧成的探讨陈学敏 《景德镇陶瓷》1981年第l期13—27页
   ▲细目:一、摘要,二、引言,三、素烧作用机理探讨,四、工艺试验,五、讨论,六、结论。
   陶瓷机械
   隔膜窝结构的改进与效果吴抗生 《景德镇陶瓷》1983年第1期15—16页
  ▲细目:一、隔膜泵的原隔膜窝结构介绍,二、隔膜窝结构改进的理论依据,三、隔膜窝结构的改进与经济效果,四、对改进后的隔膜窝结构的评价。
   改进老产品、解决调压筒喷水问题吴抗生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3期19-20页
   关于旧型号油压推进机的改造潘葆鸿 《中国陶瓷》1985年第2期19-20页
   浅谈真空练泥机结构设计对泥料影响的若干问题秦映林、杨林松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3期12—16页▲细目:一、概述,二、真空练泥机几个重要零部件的结构几何形状对泥料质量的影响,三、结束语。
   对陶瓷生产用滑片式真空泵设计的改进意见吴抗生 《景德镇陶瓷》1980年第1期56-58页
   TCB140高低压隔膜泵的设计特点吴抗生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3期9-11页
  ▲细目:一、高低压隔膜泵的设计思想,二、TCB140高低压隔膜泵的设计特点,三、TCB140高低压隔膜泵的优点,四、TCB140高低压隔膜泵的综合评价。
   TCSI型万能滚压成型机徐永成 《瓷器》1980年第2期56页
   ▲景德镇陶瓷机械厂试制成功。本文简要介绍了它的主要特征。
   陶瓷成型设备调研报告赵克锐 《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1期22-27页
  ▲细目:一、景德镇市陶瓷成型设备的现状,二、几种滚压成型机的使用情况及结构特点分析,三、对我市陶瓷成型设备发展的几点看法,四、结束语。
   成型机设计中的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陈耀光 《景德镇陶瓷》1982年第3期1-7页
   ▲细目:一、主轴和滚头转速,二、成型时间成型周期和压延转数,三、成型系数、辅助系数和凸轮。
   谈谈液压设备的泄漏和爬行黄真 《景德镇陶瓷》1985年第3期16—19页
   ▲细目:一、泄漏及密封,二、爬行。
   LX400型双头半自动修坯机红光瓷厂技术科 《景德镇陶瓷》1974年第2期15—16页
  73型自动磨光机简介红星瓷厂技术科 《景德镇陶瓷》1974年第1期39—40页
  1414型青花画线机简介红光瓷厂革新办公室 《景德镇陶瓷》1975年第2期29页
   谈谈陶瓷原料自动排渣震动筛的研制吴志尼等 《景德镇陶瓷》1980年第1期80—82页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作品

平焰窑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