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政治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24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政治学校
分类号: G462
页数: 1
页码: 372
摘要: 本章讲述了政治学校创办历程、学员来源等信息介绍。
关键词: 教育机构 政治学校

内容

1959年10月,创办了景德镇市政治学校。校址开始在丁家洲,后迁兴溪桥、菱角塘。校长由市委统战部部长王文选兼任。欧阳孔江任中共景德镇市政治学校支部书记、副校长。学校设校务委员会,下设教研室、行政办公室。
  学员来源:①知识界:陶瓷美术设计师以上,工程技术员以上,大中专学校教员以上,小学教导主任以上和老教师,医药卫生界的医师、护士长以上,文艺界的主要演员、导演以上人员,民主党派成员,社会知识分子,国家机关、团体、厂矿企业科级以上知识分子以及老职员等。②工商界:厂矿企业中副厂长、正副科长,商店正副经理(包括总店经理),车间正副主任,其他行政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供销、采购)等,以及公私合营企业中没有担任上述职务参加生产的私方人员。③宗教、少数民族、华侨中的代表人物。④上述人员中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家属。
  第一期于1959年10月27日开学。到1964午7月19日,共开办了9期,轮训学员共1083人。1961年下半年,根据中共市委的决定,增设政治训练班。政治训练班专门轮训右派分子,先后办了两期。第一期:1961年7月至1962年6月;第二期:1962年10月至1963年3月。两期共轮训150人。1962年春,根据中共中央1961年9月《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受中共市委党校的委托,又增设了党员干部训练班。自1962年3月起,至1963年1月止,先后办了4期,共轮训党群、政法、文教卫生、工矿企业、交通、基建等系统的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505人。
  政治学校在丁家洲和兴溪桥时,曾附设农场,农场有专职职工130多人,其中固定职工29人。主要经费来源是工商联摊贩联合会的互助金。农场种植水稻80余亩,油茶300余亩,其次是蔬菜、瓜果,同时饲养猪、鸡、鸭、兔。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机关干部均定期到农场参加生产劳动。1964年农场停办。1968年夏,在工人新村八面山农民废弃的自留地上办起政协机关农场,1982年春,农场撤销。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