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供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1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供水
分类号: DF38
页数: 3
页码: 238—240
摘要: 景德镇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昌江、南河是发展城市供水的主要源泉。生产、生活用水均依靠人力肩挑手提,常年饮用未经处理的江河水或地下水(井水)。城区居民密积区多集资凿井,采用木桶栓以绳、杆等方式取水。1959年以来,先后建成3座自来水厂,至1985年城市日供水能力已达到10万吨,铺设供水管道66.6公里,年供水量为2816.9万吨,其中工业用水1752.9万吨,生活用水1064万吨,人均生活用水量123升/日,自来水人口普及率为93%。
关键词: 公用事业 供水

内容

景德镇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昌江、南河是发展城市供水的主要源泉。新中国成立以前,生产、生活用水均依靠人力肩挑手提,常年饮用未经处理的江河水或地下水(井水)。城区居民密积区多集资凿井,采用木桶栓以绳、杆等方式取水。1959年以来,先后建成3座自来水厂,至1985年城市日供水能力已达到10万吨,铺设供水管道66.6公里,年供水量为2816.9万吨,其中工业用水1752.9万吨,生活用水1064万吨,人均生活用水量123升/日,自来水人口普及率为93%。
   自采水厂
  观音阁水厂位于城区北端的观音阁,是景德镇市第一座自来水厂。该厂于1956年12月开始筹备,厂址选定在城市的上风上游,取昌江之水,占地2.18公顷,设计供水能力为1.15万吨/日;次年12月破土动工,省、市两级共投资87万元;1959年2月竣工,当年供水20.4万吨。此后,观音阁水厂经过不断地技术改造,供水能力逐步提高。1974年达到1.51万吨/日。1979年以来,又对吸水泵和二级泵房进行了改造,在原有4台75千瓦水泵的基础上,增加了3台75千瓦水泵,提高了出厂水压。至1987年,该厂供水能力日达到4万吨/日。
  黄泥头水厂位于南河下游的黄泥头,取南河之水。该厂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吨/日。1973年1月5日动工兴建,1975年5月19日竣工供水。是全市第一座自行设计和施工的自来水厂,缓和了东市区工业用水的紧张状况。该厂经过不断地改造,供水能力现已提高到1.5万吨/日。
  洋湖水厂位于观音阁水厂上游约2公里的洋湖,取昌江之水。1978年市革委决定在洋湖兴建一座总规模为10万吨/日的自来水厂,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生产能力为5万吨/日。省、市两级共投资782.4万元,当年11月9日开工,1983年9月士日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经过近一年的试产的设备调试,于1984年7月正式投产供水。
   输配水设施
  供水管道城市供水管网布局为不完全环状系统,管网分布东起黄泥头,西至枫树山、西河桥,北起洋湖、观音阁,南及小港咀、天宝桥。服务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用水人口25.9万人。
   第一条供水管道于1959年初建成,从观音阁——中山路、中华路长7.67公里。1960-1962年铺设供水管道6.6公里,建国、人民、艺术、红旗、红星、光明等瓷厂都用上了自来水,基本改变了陶瓷生产长期依靠人力取水的状况。1963年沿马鞍山路、新厂路,铺设从广场至景陶瓷厂直径300—350毫米供水管道4.648公里,供水范围扩大到东市区。1966年供水管道增加到22.52公里。1967-1971年供水管道铺设基本停顿,5年仅增供水管道0.48公里。1972年以后加快了供水管道铺设,到1978年已有供水管道34.6公里。1979年9月建成长2.34公里的观音阁水厂二号出厂干管,厂日供水量增加到2万吨。1979年12月建成自太白园过昌江大桥至昌江电瓷厂长2.1公里的过江供水管道,首次向西市区供水。1980年从中渡口铺设横穿昌江江底的供水管道,全长2.8公里,埋设深度0.5米。1985年从珠山大桥向西市区铺设第三条过江供水管道。1982年,从洋湖水厂经广场北路铺设直径800毫米长2.5公里供水干管。到1985年城市供水管道总长已达66.6公里,其中干管长38公里。
  公共水站公共水站是集中供应一部分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设施之一。现有供水站主要分布在老城区。1956年在中山路、中华路一带街道里弄建成第一批共55个供水站,由自来水厂直接管理。城市居民绝大多数在供水站挑水,水价为0.01元一担(约50公斤)。1965年供水站增加到78个,并改由居民委员会代管。1980年公共水站增加到110个,1982年供水站又增加到123个,日供水量860吨,用水人口1.6万人,占城市用水人口的7.2%。此后,随着自来水装表进户的逐渐增多,公共水站日见减少。1985年为84个,1987年尚有29个。
  消防栓俗称“消防龙头”,设于人行道旁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内。1959年9月,在中山路、中华路、珠山中路安装了城市第一批消防栓,其中地面消防栓67个,地下消防栓25个。到1985年,共安装消防栓228个,按建成区面积计算,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消防栓13.5个,消防栓密度居省内各城市之首。
  加压站为解决局部地区因受地形影响而水压不足的问题,1964年在马鞍山构筑2座高地水库,用以调节马鞍山一带水量。1978年建成新村西路加压站,可贮水300吨,能基本满足新村西路、前进巷一带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此外,全市还有许多单位和公共建筑设置了自备贮水增压设施。
  自备水源1985年全市约有50个厂、矿建有自备水源设施,生产能力为31.7万吨/日,其中取地表水30.4万吨/日,取地下水1.3万吨/日。较大的自备水源单位有:景德镇发电厂10万吨/日,化肥厂3.46万吨/日,昌河机械厂1.62万吨/日等。自备水源单位除远郊厂矿完全是自取自用外,在城市供水区域内的自备水源主用于生产,而生活用水仍依靠城市统一供水。
   技术改造
  净水工艺在净水混凝剂方面,1961年开始在观音阁水厂采用泵前加矾工艺,提高了混凝效果和沉淀效率。黄泥头水厂也于1975年采用了这一工艺。在沉淀技术方面,1982年将观音阁水厂平流式沉淀池改为斜管沉淀池,并结合对角穿孔旋流方应,使沉淀能力由1.15万吨/日提高到4万吨/日。在过滤技术方面,1963-1965年对观音阁水厂的快滤池滤料结构进行了改造,使滤速由原6米/小时提高到10米/小时;1983年又改为三层滤料滤池,滤速提高到25米/小时,制水能力比建厂初期提高3.5倍。在消毒技术方面,50—60年代采用漂白粉消毒,1979年起采用液氯消毒,提高了加氯标准,减轻了劳动强度。
  水质检测1973年采用72型电光比色仪,从一般理化检测发展到毒性物化验。1979年对大肠杆菌检验从过去的发酵法改为滤模法,在省内属首次。水质合格率自1957年以来,一直符合国家颁发的饮用水标准。供水管材除采用传统的铸铁管外,1978年开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材,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不易生锈结垢的效果。1983年在铺设洋湖水厂至昌河机械厂管道施工中,采用顶管法铺设管道137米,其中最长的一段为54米,避免了5栋房屋的拆迁。同年,在上海同济大学的配合下,对全市供水管网进行电算平差,按流量分配及服务压力要求,对管道有计划地进行更新改造。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机构

观音阁水厂
相关机构
黄泥头水厂
相关机构
洋湖水厂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