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95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小学
分类号: G62
页数: 18
页码: 23—40
摘要: 清宣统二年(1910),浮梁县治绍文书院改力县立绍文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名为“小学校”);民国元年(1912),江起鹏在景德镇厂前(今市政府礼堂所在地)创镇立模范小学,余新国在模范左侧创镇立女子公学;以后,方芷庭在里村办竟成小学(1913),周凤笙在程家巷办时敏小学(1913),福音堂教会在老弄口教堂(后迁十八桥)办福音女校(1915)。这是浮梁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批小学。
关键词: 教育志 基础教育 小学

内容

一、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浮梁县治绍文书院改力县立绍文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名为“小学校”);民国元年(1912),江起鹏在景德镇厂前(今市政府礼堂所在地)创镇立模范小学,余新国在模范左侧创镇立女子公学;以后,方芷庭在里村办竟成小学(1913),周凤笙在程家巷办时敏小学(1913),福音堂教会在老弄口教堂(后迁十八桥)办福音女校(1915)。这是浮梁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批小学。
   民国5年(1916),城乡办有一批“国民学校” (初级小学),较著名的有景德镇的“迪智”、“培基”、“矜式”、“时化”;有旧城的“养正”、古演的“昌北”、红源的“启明”、庄湾的“昌源”等。二十年代,景德镇有完(高)小5所,即模范小学、女子公学、时敏小学、竟成小学和绍文高级小学(1916年从旧城迁景),有国民学校18所。农村只设初小,其初小毕业生皆到绍文升高小。民国22年(1933),全县小学分11个学区,共有学校91所(其中完小9所);班级271班,学生2948入(其中完小学生285人);学龄儿童约计24175人,入学率10%左右;教师187人(其中完小教师48人)。景德镇学区有公立学校19所,61班,学生1404人;学龄儿童约计7405人,入学率15%左右;教师76人,民国23年(1834),推行保学制度,要求实施初小义务教育。每保(或联保)设保立小学,对六足岁至十五足岁未受教育的儿童强行
  “征生”入学。按保学制度规定,浮梁原初小皆改为保立小学。民国24年(1935)统计,仝县80%的保皆办有保学,共131所,学生9667人,其中完小1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40%(据调查,这些统计数字被夸大了,约三分之一的l学生是各保“征生”,实际上或未入学,或在私塾)。这以后,至1949年全县小学生统计数均在万人左右。
  民国25年(1936),全县按六个行政区设学区,并在区署所在地,设区中心小学8所,其中完小4所是:厂前、何家洼、竟成、绍文(1935年迁旧城,后改名新平)。
   民国29年(1940),推行“国民教育” (初小义务教育),各保立小学改为“保国民学校”,中心小学改为“中心学校”。同年,景德镇的一批会馆(祠堂)以公产办学,抚州同乡会在抚州会馆首创私立昭武小学。民国34年(1945),景德镇有公立小学23所,私立小学7所。这以后,城市仅私立小学有所发展,公立学校日衰;农村小学在解放前夕濒于停办。
  1949年5月上甸,市、晏人民政府接管了各类小学,其中有城市公立小学15所(浮师附小、1一一7中心小学及中渡口、徐家街、河西、三闾庙、天后宫、许家弄、老弄口保小等),私立小学12所(昭武、安道、延鲁、天禄、新安、湖北、章山、南州、筠阳、福音、宏道、真一等),共有学生2415人,教.职员180人;农村在籍学校74所,学生4804人,教职员193人(据后来调查统计,实际办学的仅35所,学生1467人,教师108人)。接管后,鉴于公立小学学额不足,城市暂时停办了3所(天后官、许家弄、老弄口);私立小学准予立案续办。城乡适龄儿童入学率约计为20%。
  遵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的规定1950年,省立浮梁革命烈属子弟学校和市立工农子弟学校(1952年改名十五小)成立。城乡优先吸收工农子弟入学,46%的工农子弟减免了学费,赤贫户的子女并发给文具书籍。城市小学由各自招生改为按地区划片统一招生;农村实行乡学乡办、村学村办,民办公助。次年,接收教会办的三所小学,同时将私立小学改为公立。1952年城乡共有小学144所,学生10675人、,学生人数达到了解放前最高统计数。1953年,城乡小学就网点布局,学校工作忙乱和忽视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批整顿。1949年至1953年城乡小学修建了一批校舍,开始改变小学仅办于祠堂庙宇,没有独立校舍的状况。
  1954年,城市小学生比1949年增3.6倍,部分学校办二部制。1956年,城市在波萝庵首创民办小学。次、年,为解决城市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市人委会发出《关于提倡机关、厂矿、团体办学的通知》,城市厂办民办小学发展为26所,在校学生1529人,教职工50人,适龄儿童基本入学。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6%。
  1958年以后,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小学连续三年猛增,在校学生1960年比1957年增长1.67倍01961午,采取一系列调整措施:发展民办厂办,调整小学网点,清退超龄学生,集中力量办重点小学等,实行城乡有别,有计划地、积极地普极小学教育。1962年,城市办小学的厂矿企事业单位有13个,其中有建陶(景陶)、宇宙、美术(为民)华电、建国、艺术、红旗、红星、东风、新平(人民)瓷厂。
  1964午,为了迸一步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逐步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城乡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小学及早班,午班、晚班等简易班。城市有半工半读班39个,学生1534人,农村有耕读小学167所,学生3114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6.1%。1966年春,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视察三龙盘溪耕读小学说:“象这样的耕读小学,要全面开花。”
  膏文化大革命一中,小学教育受到严重的破坏,降低了教育质量,延缓了普及教育的进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市、区、乡各党政领导把普及小学教育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列为市、区、乡的工作重点。农村一方面充实和加强乡中心小学,整顿和提高一般全日制小学,另方面发展和办好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和教学班;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读完五年小学的普及率。1979年小学毕业生10522人,五年前入学新生为20068人;五年普及率为52.43%。1983年参,鹅湖区普及小学教育,经市、区人民政府验收合格。鹅湖区是江西省20个率先普及小学教育的县(区)之一.1978年以来,城市公办小学新建校舍15600平方米,结束了延续二十年的二部制教学。1985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的决定》。次年,昌江区、蛟潭区经验收,达到了省定普及小学教育的合格标准。1985年,全市小学588所(含完小256所,不含教学点42个),其中城市公办18.所,农村540所,厂办30所;在校学生76191人,其中城市17772人,农村49231人,厂办9188人;教职工3696人(专任教师3411入),其中城市956人,农村2154人,厂办58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学校占地面积1188.16亩,其中城市87亩,农村812.96亩,厂办288.2亩;建筑面积187806平方米,其中城市35074平方米,农村124084平方米,厂办28648平方米01985年小学毕业生10406人,五年前入学新生17069人,读完五年的普及率为61%。1985年城市公办小学基本情况一览表及厂办小学名称附后:
  1985年景德镇市城市公办小学一览表1985年厂办小学名称
  372厂小学为民瓷厂小学
  859厂小学仙槎煤矿小学
  602所小学涌山煤矿小学
  999厂小学沿沟煤矿小学
  602厂小学雕塑瓷厂小学
  713厂小学陶瓷机械厂小学
  74.0厂小学瓷石矿小学
  897厂小学电瓷电器公司小学
  523厂小学景陶瓷厂小学
  4321厂小学浮南矿小学
  3347厂小学发电厂小学
   黎明制药厂小学省汽运公司小学
   印刷机械厂小学市木材厂小学
   宇宙瓷厂小学市良种场小学
   景兴瓷厂小学铁路小学
   砖瓦厂小学大洲瓷石矿小学
   柳家弯水泥厂小学柳家弯瓷石矿小学
   二、学制
  清末小学堂,初小学制五年,高小四年。辛亥革命后,初小改四年,高小三年。小学初创时期,学生入学时年龄均较大,多数已在私塾读过几年。竟成小学创办时,不分高等初等,先入“补习班”,一年后根据学业成绩按“四三制”分至相应年级。民国4年(1915)后,城市部分小学附设“职业补习班”,招初小毕业生,学制为二年'。民国13年(1924)起,高小学制从五级起改为二年制,即小学实行“四二制”。民国23年(1934)推行保学,定六至十足岁为初小适龄儿童,初小仍为四年.。规定十岁以上至十五岁的超龄儿童读初小,学制变通为一至二年。民国时期,定六周岁为小学入学年龄,秋季始业。实际入学年龄不限。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规定在校学生缓征入伍,为躲壮丁,小学生中常有成人。鉴于春季入学向为社会习俗,多数学校办有春季班,学生成班人数都较少。
  1952年,小学生入学年龄定为七周岁,并在城市部分小学一年级新生试行“五年一贯制”。由于教材和师资条件准备不够,次年仍恢复“四二制”,分初、高两级。1953年春,停办春季班,改为秋季始业,原春季班学生延长学习时间半年,并在城市停招超龄生和不足龄生。农村超龄生1962年停招。1960年春,在“大跃进”运动影响下,全面推行缩短学制试验,其中有“三二制”、“四年一贯制”、“五年一贯制”。次年进行调整,改在一小等4所小学36个教学班试行五年一贯制”;1966年初,扩至7所小学,48个班进行。之后,试验中断。1968年,全市实行五年制,不再以初小高小分段。1969年改为春季始业。1973年复改为秋季始业。1984年,将九中与十八小合并办群星学校,进行“九年一贯制一实验。目前,小学仍实行五年级毕业。
   三,课程
  清末小学堂,课程设置共9门:修身、读经、国文(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周课总时数为30一36节,其中读经占总课时三分之一以上。
  民国初年,初小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高小增历史、地理、理科、英文。读经一度废而复设,“五四运动”后渐废。绍文、模范、女子、竟成、时敏等校课程开设齐全;国民学校(初级小学),或用《三字经》、《千字文》、《杂字》等旧教材,或新课旧课并设。新学初创时期学生多读过私塾,教师多谙典籍,社会崇尚文科,各小学均私自增设古文,二十年代模范小学高小古文周课时多于国文.民国13年(1924)改修身为公民、卫生。民国23年(1934),县教育局经呈准改城市高小劳作课为饰瓷,女小为缝纫,农村为农艺。绍文小学课程设有公民训练、卫生、国语、厉史、地理、自然、算术、工艺、美术、音乐、体育、英文等。此后,课程设置基本稳定,城市高小普遍开设了英文。民国31年(1942),小学节课时定为30分钟。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小学,即废除旧公民和童子军课。其它课程维持不变,删除旧教材中不适用的部分。1950年,小学语文、政治、史地使用老解放区课本。1951年秋,城乡小学使用全国统编新教材,课程设有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高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地理。每节课时间定为45分钟,周课时24一28节。语文课包括阅读,说话、作文、语法、写字;算术课包括珠算。1957年各年级设周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语文课在总课时中分别有讲读、作文和习字课时;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年半个月生产劳动(集中或分散安排。)“文化大革命”中,教学常规被废,教材被否定。“复课闹革命”后搞“大批判”、“天天读”(读毛主席著作)。1978年秋,始用全国通用教材,逐步恢复正常教学秩序,1981年,开设思想品德课,并规定学生每周在校活动总量,每节课时间定为40分钟。1985年、市一小课程设置如下表,其他学校基本同此。
  四、教学
  小学初创时期,由于学额不足,一般实行多级复式教学。城镇视学额灵活分班。三十年代,景德镇小学常举办全镇学生讲演竞赛、学生运动会、文艺演出、习作展览等,并成立了小学教学研究会。竟成小学实施“以生活为课程的乡村小学教育”,推行“小先生制”等。
  1949年解放后,在实行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一度j强调学校配合政治中心,出现了忙乱现象,忽视了教学。1953年,对!小学进行整顿,提出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开展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建立教学常规、抓教学质量。城市成立小学教学研究会,分科成立四个教学研究组和教具教研组,组织各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在学习苏联教学体系方面,推行“五个环节”,实行“五级记分法”,加强思想教育。学校在抓教学中,出现课外作业繁重,考试过多的现象。1958年“大跃进”,学生过多地参加劳动和社会一活动,忽视了课堂教学,正常的教学秩序有所打乱。1962年;以后,经调整逐步予以纠正,实行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以教书为主,教书以课堂为主;恢复“百分制记分法”;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针对学苏联教学经验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提倡“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和不要机械照搬“五个环节”。同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思\想教育生动扎实。1963年经省人委会批准,景师附小(今旧城小学)、一小为省重点小学,许多实验性的教学首先在重点小学试行。1964年,城乡实行多形式多规格办学,特别是半工半读小学的创办,教学内容更切合实际,有省编民办教材,有自编杂字、珠算、应用文等乡土教材;并针对全日制、半日制、长年夜校、农闲夜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普及小学教育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小学教学经历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对解放十七年的教学全盘否定,批判“智育第一”;提,倡学生“不做五分加绵羊”,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几乎废弃。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经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了教学制度,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78年市委批准恢复了重点学校,规定一小、七小、十二小和鹅湖小学、蛟潭小学为重点学校,并要求各乡重点办好一所完小。市、区、乡均加强了教学研究,逐步建立了三级教学研究和电化教学网。1980年起,一小、七小等十多所学校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实验,农村注意复式教学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电化教学逐步开展,各小学增添电教设备,仅下拔城市公办小学电教设备折人民币近二十万元。电教装备由单一的幻灯机发展到收录机、电影机、电视机、录放象机、照象机、微机。由省市装备电教设备的小学校计11所,第七小学定为省电教实验小学。电化教学由装备、试点应用,转入电教单科实验和专题实验。电教深入课堂,深入学科,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各学校在加强教学的同时,忽视了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中搞“题海战术”,课外作业繁重,考试频繁,节假日补课经常。1985年元月市教育局作出了《关于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八项决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些做法正在纠正,第二课堂活动正在开展。
   五、管理体制
  民国初期,公立高等小学(完小),由县设立,呈省教育厅核准;初级小学由乡镇设立,县政府核准。三十年代之后,高(完)小设立由县核准即可。公立小学的校长和教员,初由县政府委任(校长报省教育厅备案),之后,教员改由校长聘任(报县备案)。对各类小学的校长、总务主任、教导主任、教师都有明确的学历、资历要求;实行聘任制后,应聘的教员须经县政府检定合格。1934年之后,浮梁县六个区先后建有县立区中心小学,负责视察辅导本区所辖各级小学,办理民众训练,并协助区署办理教育行政事务。区中心小学有高小一班者,设校长1人,教员兼教导主任1人。高小每增一班加教员1人;初小每班设1教员,校长皆由教员兼任。三十年,代在小学各班设级任导师,指导学生行为品德和管理学生生活。私立小学(含教会办的小学),由校董会管理,校董会的职权是:学校设立或停办,经费筹措,校产保管,校长任免等。校内管理、教师聘任等则由校长负责。私立小学报由县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立案。在管理上与公立相同,员生比例略高于公立。县立、乡镇立、私立小学教育教学皆由县教育行政指挥监督、受县督学指导。
  1949年解放后,市、县人民政府接管小学不久,对城市公立小学的校长、教导、教员予以委任;农村完小以下,实行“乡学乡办、村学村办”。小学员生比例以3班为标准计算,每班学生40-50人,教员(含校长、教导)每班1.5人;工友1人(每增5个班加1人);6个班以上设专职事务1人(6班以下由教员兼)01951年农村以完小为中心设辅导区,城市以一小、二小、七小为分片中心设三个学区,对所辖小学进行业务辅导和行政督导。1952年起,各小学级任导师改为班主任,实行班级教师责任制。1960年起,小学教师编制以班级数定额改为以学生人数定额,全日制公办小学,初小32比1、高小30比l,行政工勤人员200比1,1962年农村有21个辅导区,每个辅导区所在,完小,配给校长、教导主任各1人,兼管辅导区的工作。民办、厂办小学其行政归创办单位领导,业务受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文化大命命”中,学校行政体制被打乱,称“革命委员会”,下设一教革组一、_后勤组”,设“革委会’’主任、组长。城市小学归“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领导,农村小学归“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管理。1978年恢复校长制,城市小学设教导主任、事务主任。农村以社(场)设辅导区,各辅导区设一中心完小,校长由社(场)负责教育工作的干部兼,大队视规模大小配备校长或负责人。教职员配备,城镇按每30个学生配1人,农村25个学生配1人。1984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区、乡、村分级办学,城市小学归区主管,主办,农村以乡设辅导区,村民委员会设完小。普及小学教育责任在区,任务落实到乡。
   六、学校简介
   浮梁县立绍文小学
  绍文小学的前身是绍文书院,清乾隆三十八年(1772)建于县治“浮梁八景”之一的北沼荷香(今1日城北门外)。成半年问烧毁,后于县学右侧重建(今旧城中学内)。宣统二年(19i。)改为绍文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名小学校。县署迁景的第二年(1916),该校迁景德镇莲花塘(今中共市委所在地)。
  新学创办之初,农村没有高小(完小),绍文是唯一的县立高等小学,除景德镇的学生外,全县的初小毕业生皆在绍文读高小。初为四年制,辛亥革命后改为三年制,民国13年(1924)改为二年制。学校规模约四五从。民国13年(1924)毕业生17人,教职员8人;民国15年1926)毕业生13人,教职员11人。首任校长朱光庭(亦名用明),省优级师范博物班毕业。学校师生,基本上是浮梁籍。与周期小学比较,绍文在师资、财力、物力方面较强,校舍设备较齐全,师生全部住校。该校曾为浮梁本籍人培养了一批人才。
  三十年代起,高小逐步下伸农村,绍文改为完小,民国22年(1933)有6个班级,141名学生、10名教师。次年,新平初级小学(旧城)拟办完小,绍文迁回旧城,与新平合并,仍名绍文。半年后,改名为县立第二区新平中心小学。
   景德镇市竟成小学
  竟成小学创于民国2年(1913),原址在里村翠云寺,创办人方芷庭为第一任校长,校名先后改称县立第二区竟成中心小学,里仁乡中心小学。1950年名景德镇市第六完全小学,1954年改为省立浮师附小。次年,遵照邵式平省长的意见,恢复竟成原名。现属昌江区辖。
  竟成小学本着对学生授以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为宗旨,民国4年(1915)加办了陶瓷职业班,是景德镇第一所办职业班的普通学校。之后,办农牧业职业班(当时名中山学院)。民国5年(1916),创校办工厂,收集瓷土屑进行加工,是景德镇校办工厂之始。次年,办景德镇第一所中学一一珠山中学.三十年代,以乡村小学模式,办学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农业生产教育,学校不雇用工友,由师生共同劳动,办有菜园、果园、鱼塘、鸡场,对女学生授以烹饪、女红。推行“小先生制”,规定学生每天教家长识字,广泛开展社会扫盲。竟成当年被江西省教育厅誉为-江西乡村小学楷模一竟成小学在大·革命时期,是景德镇地区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1926年中共浮梁县委在学校发展了青年团员(后转党),成立了支部,方雒华(烈士)任书记。1927年,中共浮梁县委书记,景德镇市委书记邵式平多次在竟成小学进行革命活动。南昌“八一起义”后,邵在形势险恶的情况下,由竟成小学党组织派人护送离景。1928午,根据省委指示,重建浮梁县委,设两个区,竟成两名教师力县委委员,一人兼区委书记,全县半数支部书记由竟成的教师或毕业生担任,学校成了县委秘密活动中心。1929年冬,由于省委遭到破坏,竟成小学的党员身份大都暴露,倪端、徐京丹等被捕,在敌人电刑中牺牲,方维华、马济英等投笔从戎。1930年,竟成小学师生与当地群众一道,配合方志敏率领红军奇袭景德镇。赣东北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邵式平,多次到竟成小学活动。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所学校有二十多人先后献出了生命。
  1949年解放后,邵式平省长和胡德兰、马步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来校视察。鉴于翠云寺不宜学校扩建,1959年经邵省长批准,择冷址(里村程家山)新建。学校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教师47人,学生1400人。学校电教和仪器设备日趋完善。1983年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胡德兰为竟成小学建校70周年题词:“继承优良传统,建树新的英雄”
   景德镇市第一小学
  一小校址在中山北路,其前身是民国33年(1944)春由徽州旅景同乡会创办的私立新安小学。今校址所在地为徽州会馆,亦称新安书院。学校以“求实”为校训,重教学质量。1949年解放后,新安小学立案续办。1951年改为公立,从今名。1962年,江西省教育厅定一小为重点小学,并呈报中央教育部为全国重点小学。现属珠山区辖。学校占地面积4052平方米,建筑面积3003平方米。
  解放二十多年来,一小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在质量上有很大提高。1949年有209名学生,10名教师,现在发展到学生1449人,教师61人。教学质量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中获得稳步提高。1954年,推行北关黑山小学的教学经验,进行“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1960年,进行“五年一贯制”试验,之后,省教育厅定为教学改革试点和第一批试行《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小学。试点工作获省市领导肯定。“文化大革命”之后,教师得到充实,各项实验方兴未艾。1976年,进行“三算”(口算、笔算、珠算)教学实验;1980年起继续采用景山、黑山和中央教科所编的两种语文实验教材进行教学,经多次验收均取得满意效果。1982年3月,中共:省委书记马继孔到校视察时,称赞一小教学实验搞得好。近几年来的{“尝试法”教学、“发散思雒’’教学、语文“听说训练”、自然常识实验、“整体教学”改革实验,均取得一定经验。1979年以来坚持电{教实验,定为市电化教学实验学校,在单科实验和专题实验中创造了经验。学校自制教具“反比例”幻灯片在1984午全国小学数学电教研讨会上获教学幻灯片二等奖;语文,数学和自然幻灯片多次在获奖。
  一小在文『本卫生、勤工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颇具特色。五十年代起,学校逐步形成对学生参加劳动,体育锻炼、文娱活动和科技兴趣小组等全面安排的制度。近几年来,第二课堂活动逐步开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方面取得较好成绩。1979年中央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在杨州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授一小“体育卫生先进集体”,之后,试行中小学体育卫生《暂行规定》,经江西省教育厅、卫生厅、体委在景市召开的全省“检查验收会议”验收,达到优秀标准;1981年团中央命名校少先队为全国“红花集体”。1985年,一小儿童歌舞《蚂蚁歌》参加全国少年儿童业余歌舞、学校剧、幼儿木偶剧(录象)比赛,获二等奖;在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中,二名学生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获“优胜”奖。近几年来,学校多次评为市“文明单位”。
   景德镇市第七小学
  七小创于1940年,原名景德镇私立昭武小学,由抚州旅景同乡会以会馆公产创办,校址抚州会馆,今抚州弄口。1949年解放后,经市人民政府核准立案续办,1951年10月改为公立,名景德镇市立第七完全小学,次年改为今名。1963年,定为市重点小学。1978年,市革委会再次确认为市重点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31平方米。学校新建教学楼,设有电化教室、微机室、简易语言实验室。现有学生1856人,教职工83人。七小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文化大革命”以前。七小在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方面,在改进教学方法开滠实验教学方面,在试行《全日制中小学暂行规定》等方面,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是名符其实的重点小学。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来,学校连续评为市先进单位、文明单位01982年评为全省儿少先进集体。少先队工作三次受团中央表杨。李彩云、刘珏珍、揭冰玉、岳剑琴等教师分别受到省政府、团中央、国家教委等部门的表彰。1979年开展电化教育,学校以此为教学改革突破口,将电教纳入工作计划,教师将电教列为教学计划。1981年幻灯进入全校各年级教室,1983年在四个班级进行语、数单科实验教学的同时,组织电教课题实验教学。几年来,学校通过开展自制教学幻灯片评比,两机(幻灯机、收录机)操作考核,电教论文评选,优秀录像观摩等,不断总结电教经验,四十多篇电教论文在省内外杂志发表,近五十项电教成果获省表彰。对“自学导谈教学”,“情境电化教学”,“动态投影教学”,“快乐教学”等,总结了一套各具特色教学经验。学校电教工作经验,在全国小学语文电教研讨会上交流,得到专家和与会代表的肯定。1985初,学校被列为省电教重点装备学校,电教单科实验学校。11月,全省电教单科实验经验交流会在七小召开,学校电教工作获得嘉奖。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是一种记录和总结景德镇市教育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旨在提供教育相关的统计数据、政策规划、教育改革、师资培养等信息。教育志通常包含对教育系统的描述、教育政策的分析、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组织结构、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学生的招生和毕业情况等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