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础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95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基础教育
分类号: G62
页数: 54
页码: 18—71
摘要: 民国22年(1933),景德镇开始筹办幼稚园。24年(1935),始办幼稚园一所,有幼儿30人(其中女幼儿18人),教师1人。27年(1938),在第一区中心小学开办幼稚园,园址即今市人民政府礼堂所在地,招收4至7岁儿童。次年有幼儿24人,教师2人。后因日机轰炸停办。31年(1942),在第四小学重办幼稚班,有幼儿30人,教师1人。33年(1944),办浮梁县立幼稚园,园址设何家洼小学(今六小)内;有教工2人,幼儿30人,解放时因生源不足停办。1950年10月,浮梁专区保育院(后改为市委机关保育院)成立。1951年,在城市部分公立小学办幼儿班。1953年附设幼儿班的小学7所,12个班,幼儿543人,教职工35人。次年,办市第一(邓家岭,今教师公寓,后改称三园)、第二幼儿园(戴家弄,今二十小,后改称一园)。以后,相继成立第三’(圣公会,后改称二园,今一园)、第四(何家洼,今二园)、第五园(十八桥,今民政局址)。1956年6月商业保.育院成立,接着各街道、厂矿根据有利生产、方便职工的原则,分别建立了民办、厂办托幼机构。五十年代农村创办季节性托幼机构,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小学试办幼儿班。1957年,全市幼儿园有38所,幼儿1994人,教职工112人。其中企事业部门办的和民办幼儿园30所,幼儿1091人,教职工62人。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幼儿园激增,至1960年办有100余所,在园幼儿近六千人。1961年以后,实行“调整”方针,除办好公办幼儿园外,各街道幼儿园坚持以园养园勤俭办事业的方针,稳步发展。1965年全市有幼儿园39所,入园幼儿3978人,教职工305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办幼儿园被裁撤,民办幼儿园解散,厂办托幼组织也大都有名无实。1975年起,幼儿教育逐步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幼儿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复办市第一幼儿园。1980年,为了加强对托幼工作的领导,市托幼领导小组成立,并在妇联设立了托幼办公室。1983年,复办市第二幼儿园。企事业部门及民办幼儿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大部分乡镇均设有幼儿园(班)。1985年,全市有幼儿园161所,376班,入园幼儿7809人,占全市学前儿童总数的28-54%(其中城市5854人,占城市学前总数49.78%,农村1955人,占农村学前儿童数的12-53%)。
关键词: 教育志 基础教育

内容

第一节幼儿
  民国22年(1933),景德镇开始筹办幼稚园。24年(1935),始办幼稚园一所,有幼儿30人(其中女幼儿18人),教师1人。27年(1938),在第一区中心小学开办幼稚园,园址即今市人民政府礼堂所在地,招收4至7岁儿童。次年有幼儿24人,教师2人。后因日机轰炸停办。31年(1942),在第四小学重办幼稚班,有幼儿30人,教师1人。33年(1944),办浮梁县立幼稚园,园址设何家洼小学(今六小)内;有教工2人,幼儿30人,解放时因生源不足停办。1950年10月,浮梁专区保育院(后改为市委机关保育院)成立。1951年,在城市部分公立小学办幼儿班。1953年附设幼儿班的小学7所,12个班,幼儿543人,教职工35人。次年,办市第一(邓家岭,今教师公寓,后改称三园)、第二幼儿园(戴家弄,今二十小,后改称一园)。以后,相继成立第三’(圣公会,后改称二园,今一园)、第四(何家洼,今二园)、第五园(十八桥,今民政局址)。1956年6月商业保.育院成立,接着各街道、厂矿根据有利生产、方便职工的原则,分别建立了民办、厂办托幼机构。五十年代农村创办季节性托幼机构,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小学试办幼儿班。1957年,全市幼儿园有38所,幼儿1994人,教职工112人。其中企事业部门办的和民办幼儿园30所,幼儿1091人,教职工62人。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幼儿园激增,至1960年办有100余所,在园幼儿近六千人。1961年以后,实行“调整”方针,除办好公办幼儿园外,各街道幼儿园坚持以园养园勤俭办事业的方针,稳步发展。1965年全市有幼儿园39所,入园幼儿3978人,教职工305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办幼儿园被裁撤,民办幼儿园解散,厂办托幼组织也大都有名无实。1975年起,幼儿教育逐步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幼儿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复办市第一幼儿园。1980年,为了加强对托幼工作的领导,市托幼领导小组成立,并在妇联设立了托幼办公室。1983年,复办市第二幼儿园。企事业部门及民办幼儿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大部分乡镇均设有幼儿园(班)。1985年,全市有幼儿园161所,376班,入园幼儿7809人,占全市学前儿童总数的28-54%(其中城市5854人,占城市学前总数49.78%,农村1955人,占农村学前儿童数的12-53%)。
  解放初,幼儿教师皆从小学教师中选调。之后,公办教师的补充多为各种幼儿师范的毕业生,素质较好。厂办、民办幼儿园教师由本市举办各种短期训练班培训。1960年前后,城市举办各种训练班共培训幼儿教师269人次.1965午,幼儿教职工305人,其中教养员134人,其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基本能胜任工作。十年动乱,公办教师下放,民办裁减,厂办换班。厂办中多数保教人员为不能胜任体力劳动的中、老妇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针对教师水平和能力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实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幼托领导组织,采取各种办法,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按地区组织幼儿园辅导小组,开展教研活动,相互促进;举办园长培训班,提高于部业务水平;开办各种课程及琴法、舞蹈、卫生保健等专项培训班。近几年来,全市开办各种培训班22次,培训人员1234人次01985年904名教职工中,有园长105人,教师756人,保健员43人。幼儿教师中受过幼师专门训练的7人,中师、高中毕业的196人。
  1978年以前全市幼儿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由各幼儿园、保育院自行选定。自1980年起,市各幼儿园、保育院均按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开设了语言、计算、体育、音乐、美工、常识等课程。1983年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各幼儿园、保育院根据儿童特点经常开展电化教学、语音游戏、手工劳动游戏和智力游戏等项目,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在观察事物中获得知识。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办家长学校,组织幼儿家长学习幼儿教育知识,配合幼儿园从养教出发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全面成长。
   幼儿园简介
   中共景德镇市委机关保育院
  市委机关保育院的前身为浮梁专区机关保育院,1950年10月成立,原址中华北路(今市防疫站),1952午浮梁专区并入上饶专区后改今名,迁莲花塘现址。保育院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大院周围砖墙环绕,j完内栽花、植树、种草,设有攀登架、天桥、滑梯、球架、荡椅等大型玩具设施。室内外环境清洁、整齐、幽雅,是景市对外开放的一所规模较大的全日制儿童保育院。
  1985年有大、中、小9个班,幼儿335人,教职工41人。该院实行“精育”、“勤管”,根据《幼教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和开设课程,寓各科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溶保教为一体;把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贯穿到一切活动之中。把住营养、饮食、防病三关,保证幼儿吃好、住好、玩好。采取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配合,使幼儿健康成长。保育院近几年历次被评为省、市托幼先进单位,市绿化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
   景德镇市市第一幼儿园
  第一幼儿园位于市珠山中路(原圣公会教堂),占地面积2372平方米,建筑面积886平方米,是市教育部门办的一所半日制幼儿园。
  该园创建于1955年8月,原名第二幼儿园。“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1979年9月恢复,园址定何家洼(今第二幼儿园),1982年迁现址。
  1985年全园有大、中、小5个班,在园幼儿212人,教职工18人。各项设备符合规格,环境卫生达到要求。该院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经常组织教师业余进修,学习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坚持各项教研活动,在保教工作和技能技巧方面,相互切磋,定期举行观摩教学。1979年复办以来,历年被评为市托幼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
   景德镇市商业保育院
  商业保育院创办于1956年6月,是省商业厅重点扶持、市商业局领导的一所全托保育院。院址在本市工人新村中路东侧,占地面积4030平方米,建筑面积2478平方米。院舍雅致,办公室、教室、音乐厅、游泳池、草坪、花坛井然有序,教学生活设备和幼儿玩具齐全,有大、中、小10个班,在园幼儿400人,教职工共50人。
  保育院重视保教人员的业务培训,经常开展听课和观摩教学活动,组织去市内外兄弟幼儿园参观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在各科教学过程中一般都能运用游戏、观察、操作、讲解、谈话、演示等多种方式进行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教育、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年被评为省、市商业系统红旗单位、托幼先进集体、文明单位。1984年教师阮燕萍演出的木偶剧《二个好朋友》获全国3等奖。1985年幼儿参加全省智力游戏大奖赛获3等奖。
  4321厂幼儿园
  4321厂幼儿园创建于1966午2月。现有婴幼儿6个班,150多人,保教人员17人,建有1700平方米的园舍,有教室、卧室、活动室、音乐室、保健室、游泳池等。
  幼儿园据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分班教学,开设了语言、计算、音乐、体育、常识、图画、拼音等七门课程。由于厂领导重视幼儿教育,教师队伍得到充实。幼儿园经常举办琴法、舞蹈、泥工、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学习班,每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开展教材教法研讨和自制教具等活动。近几年来该园在全市各种比赛中都获得了好的成绩,历年被评为厂先进集体。1981年被评为省托幼先进集体,1985年被评为市托幼先进集体。
   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中心幼儿园
  昌江中心幼儿园由珠山区昌江街道办事处办,园址设在大黄家上弄(今迁昌江街道办公楼内)。1980年昌江街道办事处为解决双职工的子女入托,将原有昌江街道民办小学改办为幼儿园。办园初期入托幼儿60人,保教员4人。后逐年增加,1985年在园幼儿190人,保教员6人。根据双职工上下班不同时间,幼儿园制定相应的作息时间,针对幼儿不同年龄分班安排课程,把教学和游戏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训提高教师和提高保教质量,取得了优异成绩,1982年被评为省托幼先进单位。1985年列为省托幼办公室重点联系园。
   第二节小学
   一、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浮梁县治绍文书院改力县立绍文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名为“小学校”);民国元年(1912),江起鹏在景德镇厂前(今市政府礼堂所在地)创镇立模范小学,余新国在模范左侧创镇立女子公学;以后,方芷庭在里村办竟成小学(1913),周凤笙在程家巷办时敏小学(1913),福音堂教会在老弄口教堂(后迁十八桥)办福音女校(1915)。这是浮梁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批小学。
   民国5年(1916),城乡办有一批“国民学校” (初级小学),较著名的有景德镇的“迪智”、“培基”、“矜式”、“时化”;有旧城的“养正”、古演的“昌北”、红源的“启明”、庄湾的“昌源”等。二十年代,景德镇有完(高)小5所,即模范小学、女子公学、时敏小学、竟成小学和绍文高级小学(1916年从旧城迁景),有国民学校18所。农村只设初小,其初小毕业生皆到绍文升高小。民国22年(1933),全县小学分11个学区,共有学校91所(其中完小9所);班级271班,学生2948入(其中完小学生285人);学龄儿童约计24175人,入学率10%左右;教师187人(其中完小教师48人)。景德镇学区有公立学校19所,61班,学生1404人;学龄儿童约计7405人,入学率15%左右;教师76人,民国23年(1834),推行保学制度,要求实施初小义务教育。每保(或联保)设保立小学,对六足岁至十五足岁未受教育的儿童强行
  “征生”入学。按保学制度规定,浮梁原初小皆改为保立小学。民国24年(1935)统计,仝县80%的保皆办有保学,共131所,学生9667人,其中完小1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40%(据调查,这些统计数字被夸大了,约三分之一的l学生是各保“征生”,实际上或未入学,或在私塾)。这以后,至1949年全县小学生统计数均在万人左右。
  民国25年(1936),全县按六个行政区设学区,并在区署所在地,设区中心小学8所,其中完小4所是:厂前、何家洼、竟成、绍文(1935年迁旧城,后改名新平)。
   民国29年(1940),推行“国民教育” (初小义务教育),各保立小学改为“保国民学校”,中心小学改为“中心学校”。同年,景德镇的一批会馆(祠堂)以公产办学,抚州同乡会在抚州会馆首创私立昭武小学。民国34年(1945),景德镇有公立小学23所,私立小学7所。这以后,城市仅私立小学有所发展,公立学校日衰;农村小学在解放前夕濒于停办。
  1949年5月上甸,市、晏人民政府接管了各类小学,其中有城市公立小学15所(浮师附小、1一一7中心小学及中渡口、徐家街、河西、三闾庙、天后宫、许家弄、老弄口保小等),私立小学12所(昭武、安道、延鲁、天禄、新安、湖北、章山、南州、筠阳、福音、宏道、真一等),共有学生2415人,教.职员180人;农村在籍学校74所,学生4804人,教职员193人(据后来调查统计,实际办学的仅35所,学生1467人,教师108人)。接管后,鉴于公立小学学额不足,城市暂时停办了3所(天后官、许家弄、老弄口);私立小学准予立案续办。城乡适龄儿童入学率约计为20%。
  遵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的规定1950年,省立浮梁革命烈属子弟学校和市立工农子弟学校(1952年改名十五小)成立。城乡优先吸收工农子弟入学,46%的工农子弟减免了学费,赤贫户的子女并发给文具书籍。城市小学由各自招生改为按地区划片统一招生;农村实行乡学乡办、村学村办,民办公助。次年,接收教会办的三所小学,同时将私立小学改为公立。1952年城乡共有小学144所,学生10675人、,学生人数达到了解放前最高统计数。1953年,城乡小学就网点布局,学校工作忙乱和忽视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批整顿。1949年至1953年城乡小学修建了一批校舍,开始改变小学仅办于祠堂庙宇,没有独立校舍的状况。
  1954年,城市小学生比1949年增3.6倍,部分学校办二部制。1956年,城市在波萝庵首创民办小学。次、年,为解决城市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市人委会发出《关于提倡机关、厂矿、团体办学的通知》,城市厂办民办小学发展为26所,在校学生1529人,教职工50人,适龄儿童基本入学。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6%。
  1958年以后,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小学连续三年猛增,在校学生1960年比1957年增长1.67倍01961午,采取一系列调整措施:发展民办厂办,调整小学网点,清退超龄学生,集中力量办重点小学等,实行城乡有别,有计划地、积极地普极小学教育。1962年,城市办小学的厂矿企事业单位有13个,其中有建陶(景陶)、宇宙、美术(为民)华电、建国、艺术、红旗、红星、东风、新平(人民)瓷厂。
  1964午,为了迸一步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逐步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城乡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小学及早班,午班、晚班等简易班。城市有半工半读班39个,学生1534人,农村有耕读小学167所,学生3114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6.1%。1966年春,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视察三龙盘溪耕读小学说:“象这样的耕读小学,要全面开花。”
  膏文化大革命一中,小学教育受到严重的破坏,降低了教育质量,延缓了普及教育的进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市、区、乡各党政领导把普及小学教育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列为市、区、乡的工作重点。农村一方面充实和加强乡中心小学,整顿和提高一般全日制小学,另方面发展和办好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和教学班;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读完五年小学的普及率。1979年小学毕业生10522人,五年前入学新生为20068人;五年普及率为52.43%。1983年参,鹅湖区普及小学教育,经市、区人民政府验收合格。鹅湖区是江西省20个率先普及小学教育的县(区)之一.1978年以来,城市公办小学新建校舍15600平方米,结束了延续二十年的二部制教学。1985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的决定》。次年,昌江区、蛟潭区经验收,达到了省定普及小学教育的合格标准。1985年,全市小学588所(含完小256所,不含教学点42个),其中城市公办18.所,农村540所,厂办30所;在校学生76191人,其中城市17772人,农村49231人,厂办9188人;教职工3696人(专任教师3411入),其中城市956人,农村2154人,厂办58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学校占地面积1188.16亩,其中城市87亩,农村812.96亩,厂办288.2亩;建筑面积187806平方米,其中城市35074平方米,农村124084平方米,厂办28648平方米01985年小学毕业生10406人,五年前入学新生17069人,读完五年的普及率为61%。1985年城市公办小学基本情况一览表及厂办小学名称附后:
  1985年景德镇市城市公办小学一览表1985年厂办小学名称
  372厂小学为民瓷厂小学
  859厂小学仙槎煤矿小学
  602所小学涌山煤矿小学
  999厂小学沿沟煤矿小学
  602厂小学雕塑瓷厂小学
  713厂小学陶瓷机械厂小学
  74.0厂小学瓷石矿小学
  897厂小学电瓷电器公司小学
  523厂小学景陶瓷厂小学
  4321厂小学浮南矿小学
  3347厂小学发电厂小学
   黎明制药厂小学省汽运公司小学
   印刷机械厂小学市木材厂小学
   宇宙瓷厂小学市良种场小学
   景兴瓷厂小学铁路小学
   砖瓦厂小学大洲瓷石矿小学
   柳家弯水泥厂小学柳家弯瓷石矿小学
   二、学制
  清末小学堂,初小学制五年,高小四年。辛亥革命后,初小改四年,高小三年。小学初创时期,学生入学时年龄均较大,多数已在私塾读过几年。竟成小学创办时,不分高等初等,先入“补习班”,一年后根据学业成绩按“四三制”分至相应年级。民国4年(1915)后,城市部分小学附设“职业补习班”,招初小毕业生,学制为二年'。民国13年(1924)起,高小学制从五级起改为二年制,即小学实行“四二制”。民国23年(1934)推行保学,定六至十足岁为初小适龄儿童,初小仍为四年.。规定十岁以上至十五岁的超龄儿童读初小,学制变通为一至二年。民国时期,定六周岁为小学入学年龄,秋季始业。实际入学年龄不限。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规定在校学生缓征入伍,为躲壮丁,小学生中常有成人。鉴于春季入学向为社会习俗,多数学校办有春季班,学生成班人数都较少.
  1952年,小学生入学年龄定为七周岁,并在城市部分小学一年级新生试行“五年一贯制”。由于教材和师资条件准备不够,次年仍恢复“四二制”,分初、高两级。1953年春,停办春季班,改为秋季始业,原春季班学生延长学习时间半年,并在城市停招超龄生和不足龄生。农村超龄生1962年停招。1960年春,在“大跃进”运动影响下,全面推行缩短学制试验,其中有“三二制”、“四年一贯制”、“五年一贯制”。次年进行调整,改在一小等4所小学36个教学班试行五年一贯制”;1966年初,扩至7所小学,48个班进行。之后,试验中断。1968年,全市实行五年制,不再以初小高小分段。1969年改为春季始业。1973年复改为秋季始业。1984年,将九中与十八小合并办群星学校,进行“九年一贯制一实验。目前,小学仍实行五年级毕业。
   三,课程
  清末小学堂,课程设置共9门:修身、读经、国文(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周课总时数为30-36节,其中读经占总课时三分之一以上。
  民国初年,初小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高小增历史、地理、理科、英文。读经一度废而复设,“五四运动”后渐废。绍文、模范、女子、竟成、时敏等校课程开设齐全;国民学校(初级小学),或用《三字经》、《千字文》、《杂字》等旧教材,或新课旧课并设。新学初创时期学生多读过私塾,教师多谙典籍,社会崇尚文科,各小学均私自增设古文,二十年代模范小学高小古文周课时多于国文.民国13年(1924)改修身为公民、卫生。民国23年(1934),县教育局经呈准改城市高小劳作课为饰瓷,女小为缝纫,农村为农艺。绍文小学课程设有公民训练、卫生、国语、厉史、地理、自然、算术、工艺、美术、音乐、体育、英文等。此后,课程设置基本稳定,城市高小普遍开设了英文。民国31年(1942),小学节课时定为30分钟。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小学,即废除旧公民和童子军课。其它课程维持不变,删除旧教材中不适用的部分。1950年,小学语文、政治、史地使用老解放区课本。1951年秋,城乡小学使用全国统编新教材,课程设有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高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地理。每节课时间定为45分钟,周课时24-28节。语文课包括阅读,说话、作文、语法、写字;算术课包括珠算。1957年各年级设周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语文课在总课时中分别有讲读、作文和习字课时;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年半个月生产劳动(集中或分散安排。)“文化大革命”中,教学常规被废,教材被否定。“复课闹革命”后搞“大批判”、“天天读”(读毛主席著作)。1978年秋,始用全国通用教材,逐步恢复正常教学秩序,1981年,开设思想品德课,并规定学生每周在校活动总量,每节课时间定为40分钟。1985年、市一小课程设置如下表,其他学校基本同此。四、教学
  小学初创时期,由于学额不足,一般实行多级复式教学。城镇视学额灵活分班。三十年代,景德镇小学常举办全镇学生讲演竞赛、学生运动会、文艺演出、习作展览等,并成立了小学教学研究会。竟成小学实施“以生活为课程的乡村小学教育”,推行“小先生制”等。
  1949年解放后,在实行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一度j强调学校配合政治中心,出现了忙乱现象,忽视了教学。1953年,对!小学进行整顿,提出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开展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建立教学常规、抓教学质量。城市成立小学教学研究会,分科成立四个教学研究组和教具教研组,组织各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在学习苏联教学体系方面,推行“五个环节”,实行“五级记分法”,加强思想教育。学校在抓教学中,出现课外作业繁重,考试过多的现象。1958年“大跃进”,学生过多地参加劳动和社会一活动,忽视了课堂教学,正常的教学秩序有所打乱。1962年;以后,经调整逐步予以纠正,实行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以教书为主,教书以课堂为主;恢复“百分制记分法”;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针对学苏联教学经验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提倡“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和不要机械照搬“五个环节”。同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思\想教育生动扎实。1963年经省人委会批准,景师附小(今旧城小学)、一小为省重点小学,许多实验性的教学首先在重点小学试行。1964年,城乡实行多形式多规格办学,特别是半工半读小学的创办,教学内容更切合实际,有省编民办教材,有自编杂字、珠算、应用文等乡土教材;并针对全日制、半日制、长年夜校、农闲夜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普及小学教育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小学教学经历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对解放十七年的教学全盘否定,批判“智育第一”;提,倡学生“不做五分加绵羊”,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几乎废弃。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经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了教学制度,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78年市委批准恢复了重点学校,规定一小、七小、十二小和鹅湖小学、蛟潭小学为重点学校,并要求各乡重点办好一所完小。市、区、乡均加强了教学研究,逐步建立了三级教学研究和电化教学网。1980年起,一小、七小等十多所学校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实验,农村注意复式教学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电化教学逐步开展,各小学增添电教设备,仅下拔城市公办小学电教设备折人民币近二十万元。电教装备由单一的幻灯机发展到收录机、电影机、电视机、录放象机、照象机、微机。由省市装备电教设备的小学校计11所,第七小学定为省电教实验小学。电化教学由装备、试点应用,转入电教单科实验和专题实验。电教深入课堂,深入学科,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各学校在加强教学的同时,忽视了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中搞“题海战术”,课外作业繁重,考试频繁,节假日补课经常。1985年元月市教育局作出了《关于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八项决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些做法正在纠正,第二课堂活动正在开展。
   五、管理体制
  民国初期,公立高等小学(完小),由县设立,呈省教育厅核准;初级小学由乡镇设立,县政府核准。三十年代之后,高(完)小设立由县核准即可。公立小学的校长和教员,初由县政府委任(校长报省教育厅备案),之后,教员改由校长聘任(报县备案)。对各类小学的校长、总务主任、教导主任、教师都有明确的学历、资历要求;实行聘任制后,应聘的教员须经县政府检定合格。1934年之后,浮梁县六个区先后建有县立区中心小学,负责视察辅导本区所辖各级小学,办理民众训练,并协助区署办理教育行政事务。区中心小学有高小一班者,设校长1人,教员兼教导主任1人。高小每增一班加教员1人;初小每班设1教员,校长皆由教员兼任。三十年,代在小学各班设级任导师,指导学生行为品德和管理学生生活。私立小学(含教会办的小学),由校董会管理,校董会的职权是:学校设立或停办,经费筹措,校产保管,校长任免等。校内管理、教师聘任等则由校长负责。私立小学报由县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立案。在管理上与公立相同,员生比例略高于公立。县立、乡镇立、私立小学教育教学皆由县教育行政指挥监督、受县督学指导。
  1949年解放后,市、县人民政府接管小学不久,对城市公立小学的校长、教导、教员予以委任;农村完小以下,实行“乡学乡办、村学村办”。小学员生比例以3班为标准计算,每班学生40-50人,教员(含校长、教导)每班1.5人;工友1人(每增5个班加1人);6个班以上设专职事务1人(6班以下由教员兼)01951年农村以完小为中心设辅导区,城市以一小、二小、七小为分片中心设三个学区,对所辖小学进行业务辅导和行政督导。1952年起,各小学级任导师改为班主任,实行班级教师责任制。1960年起,小学教师编制以班级数定额改为以学生人数定额,全日制公办小学,初小32比1、高小30比l,行政工勤人员200比1,1962年农村有21个辅导区,每个辅导区所在,完小,配给校长、教导主任各1人,兼管辅导区的工作。民办、厂办小学其行政归创办单位领导,业务受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文化大命命”中,学校行政体制被打乱,称“革命委员会”,下设一教革组一、_后勤组”,设“革委会’’主任、组长。城市小学归“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领导,农村小学归“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管理。1978年恢复校长制,城市小学设教导主任、事务主任。农村以社(场)设辅导区,各辅导区设一中心完小,校长由社(场)负责教育工作的干部兼,大队视规模大小配备校长或负责人。教职员配备,城镇按每30个学生配1人,农村25个学生配1人。1984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区、乡、村分级办学,城市小学归区主管,主办,农村以乡设辅导区,村民委员会设完小。普及小学教育责任在区,任务落实到乡。
   六、学校简介
   浮梁县立绍文小学
  绍文小学的前身是绍文书院,清乾隆三十八年(1772)建于县治“浮梁八景”之一的北沼荷香(今1日城北门外)。成半年问烧毁,后于县学右侧重建(今旧城中学内)。宣统二年(19i。)改为绍文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名小学校。县署迁景的第二年(1916),该校迁景德镇莲花塘(今中共市委所在地)。
  新学创办之初,农村没有高小(完小),绍文是唯一的县立高等小学,除景德镇的学生外,全县的初小毕业生皆在绍文读高小。初为四年制,辛亥革命后改为三年制,民国13年(1924)改为二年制。学校规模约四五从。民国13年(1924)毕业生17人,教职员8人;民国15年1926)毕业生13人,教职员11人。首任校长朱光庭(亦名用明),省优级师范博物班毕业。学校师生,基本上是浮梁籍。与周期小学比较,绍文在师资、财力、物力方面较强,校舍设备较齐全,师生全部住校。该校曾为浮梁本籍人培养了一批人才。
  三十年代起,高小逐步下伸农村,绍文改为完小,民国22年(1933)有6个班级,141名学生、10名教师。次年,新平初级小学(旧城)拟办完小,绍文迁回旧城,与新平合并,仍名绍文。半年后,改名为县立第二区新平中心小学。
   景德镇市竟成小学
  竟成小学创于民国2年(1913),原址在里村翠云寺,创办人方芷庭为第一任校长,校名先后改称县立第二区竟成中心小学,里仁乡中心小学。1950年名景德镇市第六完全小学,1954年改为省立浮师附小。次年,遵照邵式平省长的意见,恢复竟成原名。现属昌江区辖。
  竟成小学本着对学生授以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为宗旨,民国4年(1915)加办了陶瓷职业班,是景德镇第一所办职业班的普通学校。之后,办农牧业职业班(当时名中山学院)。民国5年(1916),创校办工厂,收集瓷土屑进行加工,是景德镇校办工厂之始。次年,办景德镇第一所中学一一珠山中学.三十年代,以乡村小学模式,办学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农业生产教育,学校不雇用工友,由师生共同劳动,办有菜园、果园、鱼塘、鸡场,对女学生授以烹饪、女红。推行“小先生制”,规定学生每天教家长识字,广泛开展社会扫盲。竟成当年被江西省教育厅誉为-江西乡村小学楷模一竟成小学在大·革命时期,是景德镇地区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1926年中共浮梁县委在学校发展了青年团员(后转党),成立了支部,方雒华(烈士)任书记。1927年,中共浮梁县委书记,景德镇市委书记邵式平多次在竟成小学进行革命活动。南昌“八一起义”后,邵在形势险恶的情况下,由竟成小学党组织派人护送离景。1928午,根据省委指示,重建浮梁县委,设两个区,竟成两名教师力县委委员,一人兼区委书记,全县半数支部书记由竟成的教师或毕业生担任,学校成了县委秘密活动中心。1929年冬,由于省委遭到破坏,竟成小学的党员身份大都暴露,倪端、徐京丹等被捕,在敌人电刑中牺牲,方维华、马济英等投笔从戎。1930年,竟成小学师生与当地群众一道,配合方志敏率领红军奇袭景德镇。赣东北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邵式平,多次到竟成小学活动。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所学校有二十多人先后献出了生命。
  1949年解放后,邵式平省长和胡德兰、马步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来校视察。鉴于翠云寺不宜学校扩建,1959年经邵省长批准,择冷址(里村程家山)新建。学校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教师47人,学生1400人。学校电教和仪器设备日趋完善。1983年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胡德兰为竟成小学建校70周年题词:“继承优良传统,建树新的英雄”
   景德镇市第一小学
  一小校址在中山北路,其前身是民国33年(1944)春由徽州旅景同乡会创办的私立新安小学。今校址所在地为徽州会馆,亦称新安书院。学校以“求实”为校训,重教学质量。1949年解放后,新安小学立案续办。1951年改为公立,从今名。1962年,江西省教育厅定一小为重点小学,并呈报中央教育部为全国重点小学。现属珠山区辖。学校占地面积4052平方米,建筑面积3003平方米。
  解放二十多年来,一小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在质量上有很大提高。1949年有209名学生,10名教师,现在发展到学生1449人,教师61人。教学质量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中获得稳步提高。1954年,推行北关黑山小学的教学经验,进行“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1960年,进行“五年一贯制”试验,之后,省教育厅定为教学改革试点和第一批试行《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小学。试点工作获省市领导肯定。“文化大革命”之后,教师得到充实,各项实验方兴未艾。1976年,进行“三算”(口算、笔算、珠算)教学实验;1980年起继续采用景山、黑山和中央教科所编的两种语文实验教材进行教学,经多次验收均取得满意效果。1982年3月,中共:省委书记马继孔到校视察时,称赞一小教学实验搞得好。近几年来的{“尝试法”教学、“发散思雒’’教学、语文“听说训练”、自然常识实验、“整体教学”改革实验,均取得一定经验。1979年以来坚持电{教实验,定为市电化教学实验学校,在单科实验和专题实验中创造了经验。学校自制教具“反比例”幻灯片在1984午全国小学数学电教研讨会上获教学幻灯片二等奖;语文,数学和自然幻灯片多次在获奖。
  一小在文『本卫生、勤工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颇具特色。五十年代起,学校逐步形成对学生参加劳动,体育锻炼、文娱活动和科技兴趣小组等全面安排的制度。近几年来,第二课堂活动逐步开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方面取得较好成绩。1979年中央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在杨州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授一小“体育卫生先进集体”,之后,试行中小学体育卫生《暂行规定》,经江西省教育厅、卫生厅、体委在景市召开的全省“检查验收会议”验收,达到优秀标准;1981年团中央命名校少先队为全国“红花集体”。1985年,一小儿童歌舞《蚂蚁歌》参加全国少年儿童业余歌舞、学校剧、幼儿木偶剧(录象)比赛,获二等奖;在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中,二名学生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获“优胜”奖。近几年来,学校多次评为市“文明单位”。
   景德镇市第七小学
  七小创于1940年,原名景德镇私立昭武小学,由抚州旅景同乡会以会馆公产创办,校址抚州会馆,今抚州弄口。1949年解放后,经市人民政府核准立案续办,1951年10月改为公立,名景德镇市立第七完全小学,次年改为今名。1963年,定为市重点小学。1978年,市革委会再次确认为市重点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31平方米。学校新建教学楼,设有电化教室、微机室、简易语言实验室。现有学生1856人,教职工83人。七小在教育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文化大革命”以前。七小在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方面,在改进教学方法开滠实验教学方面,在试行《全日制中小学暂行规定》等方面,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是名符其实的重点小学。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来,学校连续评为市先进单位、文明单位01982年评为全省儿少先进集体。少先队工作三次受团中央表杨。李彩云、刘珏珍、揭冰玉、岳剑琴等教师分别受到省政府、团中央、国家教委等部门的表彰。1979年开展电化教育,学校以此为教学改革突破口,将电教纳入工作计划,教师将电教列为教学计划。1981年幻灯进入全校各年级教室,1983年在四个班级进行语、数单科实验教学的同时,组织电教课题实验教学。几年来,学校通过开展自制教学幻灯片评比,两机(幻灯机、收录机)操作考核,电教论文评选,优秀录像观摩等,不断总结电教经验,四十多篇电教论文在省内外杂志发表,近五十项电教成果获省表彰。对“自学导谈教学”,“情境电化教学”,“动态投影教学”,“快乐教学”等,总结了一套各具特色教学经验。学校电教工作经验,在全国小学语文电教研讨会上交流,得到专家和与会代表的肯定。1985初,学校被列为省电教重点装备学校,电教单科实验学校。11月,全省电教单科实验经验交流会在七小召开,学校电教工作获得嘉奖。
   第三节中学
   一、沿革
  民国6年(1917)秋,竟成小学校长方芷庭创办浮梁县立珠山中学,校址竟成小学本部(翠云寺),主要招收竟成高小毕业生,有学生近20人。一年后,因师资经费不继,停办。
  民国16年(1927),景德镇与浮梁实行市县分制。次午,市长平宝善委任汤有光创办景德市立初级中学(1930年改为镇立)。民国24年(1935)镇中与饰器职业学校合并,在县立陶瓷职业学校设初中部(办至毕业止)。民国26年(1937),汪乃斌倡办南昌心远中学浮梁分校,设于县立陶瓷职业学校(今中共市委院内)。一年后,与“心远”脱钩,改称陶职附属中学,有学生177人。民国28年(1939),汪又在旧城创办浮梁县立初级中学,并将陶职附中归并县中,共有学生310人,教职员17人。同年秋,景德镇中华圣公会创办私立宏道中学。宏道学生达二百余人,因未获上级教会批准于两年后停办。
  民国30年(1941)春,江西省第五行政区专员酆景福为纪念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主赣十周年,以熊别号“天翼一定名办一所中学,初名江西省第五行政区天翼中学,面向本区所属各县招生(浮梁、婺源、德兴、波阳、乐平、都昌、湖口、彭泽),酆兼校长,原波阳县长吕伯尽任副校长,“天中”当年筹建计划拟将职业、师范、普通中学集中举办,办成一所中等教育分科不分校的“广博性”学校,校址设新厂(一中现址),占地面积300亩。创办初,浮梁县中并入,设初一至初三年级。秋季,增办高中一、二、三年级,并招收农林科一个班,学生达七百余人。当时,学校规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均为第五行政区各中学之冠,是景德镇历史上第一所完全中学。后经省立案,为“私立”,校名改称江西省私立天翼中学。同年,创省立临时中学,校址设旧城,招收沦陷区学生,校长彭以齐。民国32年(1943),都昌同乡会创办私立静山中学,校址设都昌会馆,校长刘一燕;民国33午(1944),务源同乡会创办紫阳中学,校址设务源会馆,校长程德光、副校长施文谟;国立铅山师范内迁来景,附办初中,同时,浮梁重建县立中学,教会重建宏道中学.此际,景德镇的中学,国立、省立、县立和私立竞相并存。抗战胜利后,临时中学结束历史使命,与铅;山师范附’中改组为省立德兴中学(1948午迁德兴)。民国35年(1946)普通中学基本情况如下表:民国36年(1947)至解放时,中学教育经费拮据,学费高昂,日趋衰下。
  1949年解放初,有浮梁县立中学和“天翼”、“静山”、“紫阳”三所私立中学.在校学生630人,教职工104人08月,市军管会接收私立天翼中学,与浮梁县立中学合并,改名为景德镇市立中学。“静山”、“紫阳”立案核准续办。1952年,“昌江” (即静山)、“紫阳”的初中部合并,成立景德镇市立第二中学;市立中学接并昌江、紫阳高中及乐平、婺源二县中高中部,改名景德镇市立第一中学。为了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中学设立了人民助学金制度。1956。年,在旧城创立浮梁县初级中学。至此,全市中学生人数达1630人,恢复到解放前最高统计数。1958年,石狮埠民办中学成立,之后办有爱国、景明,珠山、昌江等民办初级中学。1963年,省人委会批准,景德镇中学(一中)为重点中学。至1965年,全市有完全中学1所,城市公办初级中学3所,民办中学6所,农村中学3所,在校学生5530人,教职工390人。城市公办中学均以市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为校名。“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教育受到严重坏坏,1968年,二中、五中被分散下迁农村,6所民办中学(珠山、珠山公社、爱国、麻石弄、昌江、石狮埠)全被撤销,迁撤学校的校舍全被外系统占用,图书仪器全部散失毁坏;城市小学毕业生多数需到农村升中学。在“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左”的办学思想影响下,各公社都办有完中,不少大队办有小学戴帽子的初中班,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皆取消升学考试,在校学生连年加翻。为解决城市学校不足,各大型厂矿企业先后办中学四十余所。1977年全市普通中学83所,学生38017入。城市中学,校舍拥挤,一度出现“三部制”(上午班、下午班、晚班)。
  1977年,对中学教育进行调整,提出办初中量力而行,高中控制发展,逐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合理调整城乡中学布点,要求农村每区办好一所完中,社场只办初中,取消小学带帽子的初中班;城市办好三所完中,其余均改办初级中学和职业中学。遵照“办好一批重点中学”的指示,1978年,市、区确定了一批重点中学。1980年,省政府批准市一中、二中为省重点中学(市、区不另设重点)。1985年,全市有中学72所,学生35218人,教职工2782人。其中城市公办中学12所,厂办中学33所,农村中学28所,城市学生16320人,厂办学生7259人,农村学生11639人;城市教工1247人,厂办教工742人,农村教工793人.
   一、学制
  珠山中学,实行民国初年学制(旧学制),初、高中不分段为四年.市立中学实行新学制,秋季始业,初中三年.为适应社会要求,曾招初一春季补习班,秋季始业时,按成绩高低分别编入相应之后,天翼、静山、紫阳等校1953、高中皆实行“三、三制”。各校为争取学额,均招春季班,并以“春初一” “秋初一”和“春高一”“秋高一”区分之。
   建国后,经初步整顿,于l953年停招春季班。l960—l963.度试行学制改革,以一中等三所中学个别班为试点,试行“三.
   “二三制”和“四年制”。
  “文化大革命”初期,高中停止招生,初中改行二年制,春季业。1971年,恢复高中,取消初中升高中的入学考试,为“二二制”实际是“四年一贯制”01973年,恢复秋季始业,各年级春季不升级,多读半年。
  1976年,城市初中从初一起,恢复三年制。农村至1978年改为三年。1980年,城市高中逐步恢复为三年。至土983年以后,全市城乡中学均恢复为“三三制”
  1985年,第九中学与十八小合并,称群星学校,进行九年一贯制实验,小学实行五年级毕业,初中四年如何安排,仍在探索中,同,时,体育中学初中部改四年制。
   三、课程
  珠山中学仅办一年级,其课程设置和周课时为:修身l,国文7,外语7,历史2,地理2,数学5,博物3,图画1,手工1,乐歌1,体操3,共计33节。
   市立初中,课程设置和周课时为:
  一年级。公民l,国文7,外语6,算术5,本国历史2,本国地理2,生理卫生2,植物2,图画2,手工1,音乐l,体育2,童子军1,每周课时计34节。
  二年级。公民l,国文6,外语6,数学5,(上学期代数5,下学期代数3,几何2),本国历史2,本国地理2,动物2,化学4,图画2,手工1,音乐1,体育2,童子军1,每周课时计35节。三年级:公民1,国文6,外语6,几何3,代数(上学期)2,外国历史2,外国地理2,地质矿物(下学期)2,物理(上学期2,下学期4),化学4,体育2,每周课时计28节。
  以后,初中课程仅数学和史地时有更动。高中增军训、生物,并一度设伦理课。
  解放初,废除童子军、公民、军训等课。各科教材略加增’删,继续延用.1951年秋,始用全国统编新教材,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按年级分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自然(包括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生物学(高中)、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高中)等课。
  1952年,政治课内容授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等01954年,初中不设外语(两年后恢复),高中改英语为俄语(1965年复改为英语)。1956年秋,语文改为文学和汉语,分科教学(次年复合一教学。1957午,初三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1960年根据“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原则,在全国统编教材基础上,对各科教材进行了改革试验,有的学校一度试编了部分学科教材。1963年,各学校均就范部订《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设置课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语文、政治、历史停止使用,代之以《毛主席语录》和“文化大革命”重要文章。接着,所有教材,均被称为封、资、修大杂脍,一概废止,实行_停课闹革命”。
  1969年,“复课闹革命”,各科皆无教材,以“大批判”代替课堂教学。之后,以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代替数、理、化、生,其内容有土地丈量,“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土农药、土化肥等。1972年,提出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农业基础知识,军体、革命文艺,地理、卫生等课程,并规定各周课节数和学期课节总数。不久,即受到“批林批孔”和“交白卷” “反潮流”的干扰。1974年,揭批“教育黑线回潮”,课程设置又被搅乱。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课程设置基本照1963年的规定施行。1978年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并按《教学大纲》要求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各年级政治课内容:初一为青少年修养,初二社会发展简史,初三法律常识,高中分别为政治经济学常识、辨证唯物主义常识。1981年起,高中二、三年级文、理分科设置课程。市第一中学课程安排列表附后。其他中学除人口教育学和微机未曾开设外,基本相同。景德镇市第一中学课程安排表
   说明l、高中(一)为侧重文科选修(二)为理科选修。
  2、劳动技术课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形式进行劳动。四、教学
   解放前,中学教学方法多沿用“讲述” “讲解”“讲演”等方式。二十年代提倡“启发式”教学。民国18年(1920),省督学视察市立中学时说:该校教学“讲解详明,唯少启发”。三十年代,实验教学兴起,1931年镇立中学校长施文谟从上海购进了初中教学全套实验仪器;还从南昌等地购置生物、矿石标本,教师亦动手制作模型,各科教学基本上可做演示实验。之后,天翼、静山、紫阳等校,也都逐步重视实验教学,但因经费困难,实验仪器添置有限。
  1949年解放后,在教学方法上,革除了某些陈旧做法。1951年,各校开始按课程分科建立教研组,还在同年级学科中成立备课小组。同年,在大黄家上弄(今中医院宿舍)创办了市理化实验室,市立中学校长刘和理主持,专程在上海等地添置了配套理化教学仪器用品,设置专人负责,向各中学开放;并奖励教师自制教具,举办全市自制教具展览。1952年,明确提出中学应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教育,在教学上学习苏联教学经验,推行“五个原则” “五个环节”和“五级记分法”。在学习苏联教学经验方面,对推动改进教学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在进一步推广中,因过于拘泥形式,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1957年,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劳动教育。随着“整风” “反右” “大跃进”等运动的开展,师生过多地参加政治运动和劳动,冲击了教学正常秩序,教学质量一度下降。
  1961年,遵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学校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和“按教学规律办事一的要求,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探索“少而精”“精讲多练”等教学方法。教学中师生积极性被调动,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后的十年中,开始是“停课闹革命”,教学活动全部停止。1969年“复课闹革命”,则以“革命大批判”为主要内容。接着搞所谓的“开门办学” “走五七道路”,强调以干代学,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的比例一般为4:6。1972年市教育组提出教学与劳动比例为8:2,要求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后来因“批林批孔”、“反潮流”、“反击右倾翻案风刀等运动终未施行。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一以后,教学秩序逐步走上正轨。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升学考试后,各学校集中精力抓教学质量,渐次开展各科教学改革实验。一中、二中、九中·坚持办初中语、数实验教学班,学生学习成绩普遍高于普通班。更新教学手段,开展电化教学,几年来先后装备市区公办中学电教设备和教学仪器达120万元.1977-1985年间,高中毕业生升大专院校人数逐年成倍增长,1977年升学137人;1985年达506人。二中12岁少年余晶1985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预备班。各学校注意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市公办中学有各学科课外兴趣小组80个。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科知识竞赛,12人在全国竞赛中获奖,4人获全国科技小发明奖。
  几年来,一些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如重复习、重考试,轻教材、轻基础,搞“万题练习”,以考代讲等。1981年以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逐步引起广泛注意和克服。
   五、管理体制
  民国时期,公私立中学创办,均需向省教育厅具拟计划呈报,经核准由省报中央教育部备案。私立学校设校董会,对外为代表学校法人,对内经营校产,筹集资金,审核预决算,确定校长人选等。县(市)立中学的教员,由学校具应聘人员履历,呈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校长具聘。遇特殊情况,校长可以解聘。私立学校教员的聘任由校董会核准;校长具聘。学校行政组织设置,景德镇立中学校长一人,下设教导、训育、事务主任各一人;有会计、书记员、事务员等四人。四十年代的中学另设宿舍主任。各类主任皆由.专任教员兼任。教师定员,一般按每班二人核定,私立学校略多于公立。民国28年(1939)创立的浮梁县立中学,始在班级中实行级任导师制。
  1949年解放后,公立中学由市人民政府接办,私立中:学除天翼由政府接收外,其他均核准立案。公立学校的校长、主任、教员均由政府委任和管理,停止学校对教员的聘任制。1952年初,接办私立中,学。
  1949年学校行政组织,设校长、教导处、事务处、班干事(废导师制);学校设校务委员会,由校长、教导主任、教员代表、学生代表和事务处代表组成。学校干部和教职员工定员,以三班为标准,每班学生45-50人,定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职员3人,工友2人。每增3班,增职员1人,工友1人。教师每班2人。1952年,班干事制改班主任制。1956年,中学建立中共党的支部,学校工作由党支部领导。1960年,中学教职员工定编,按初中生25人,高中生20人定教师1人;行政职工按40:1计算。1966年以前,中学的设立,变更或停办须经省厅批准.
  1966年开始的“文化尢革命”,学校行政组织起初是“瘫痪”,接着被“砸烂”,由“造反派”夺权。各学校改行“委员制”,成立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组、教革(教育革命)组,后勤组、师生一度按班、排、连军事建制。各学校均由“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领导学校,城市由工人组成宣传队(工宣队),农村由贫农、下中农组成宣传队(贫宣队).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7年搿宣传队”撤离学校。1978年,市文教局根据《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城乡完中设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初中不设办公室。中学的设置,批准权限归管辖的市、区政府。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01979年,农村中学由原来的市、区双重领导,改由区主管。厂办中学由厂主管,市教育局进行业务指导,学校组织系统与公办同。中学教职员生比例,上级规定16:l,实际多未执行。1985年公办中学在校学生27959人,教职工2040人,员生比例为14:l,厂办学校比例则为10:l。1983年改革中学干部管理,市直中学正职校长仍归市委任免,副职由市委组织部任免改由市教育局党组任免;中学中层领导干部任免权,由市教育局下放学校党支部 六、学校简介
   景德市立初级中学
  景德市立初级中学,创于民国17年(1928),由市长平宝善委任汤有光筹建并任校长。校址初设何家洼时敏小学(市第二幼儿园现址),半年后迁中山公园景德阁(中共市委宿舍现址).筹办时,拟初中与简师合一,各招一班。后因简师未获省厅批准,新生入学统按初中编班。首招男女学生70名.后因市的建制撤销,民国20年(1931)更名景德镇立初级中学,隶属浮梁县,施文谟继任校长。学生人数最多时达150人.
  学校经费,创办时市政委员会议决,由本市特设电灯附捐(按每盏收银洋一角)充作常年.经费,不足由房捐补助。同时接受社会和个人捐助。民国20年,“都帮”陈冲西以父亲丧礼捐建二层教学楼一幢;“徽帮”施维明捐教学仪器全套。改镇中后,电灯附捐停付,原定房捐时发时欠,学校经费拮据。
  市中教师,多数是大学毕业生,还有日、德留学生和当时陶瓷美术界名流。教师是聘任制,聘书对所任课程、每周节数、每月薪额均有说明,并附有《教师规约》等。初期月薪最高者可超过60元(银圆),职员一般为20元左右。批作业、阅试卷另补助“钟点费”。之后,由于经费欠缺,货币(法币)贬值,教师待遇相应下降。
  学校由校长一人综理校务,下设教导、训育、事务三处,均由教员兼主任。此外有师生代表组成的“经济稽核”“伙食管理”等委员会;学生有“学生自治会”.教师每天轮流值日,填写校务日志,记载当日大事,由校长定期查阅签字;各教室设“教室日志”,每天由值日生填写,训育主任查阅签字。教师实行坐班制。寄宿生管理由训育主任负责。
  民国23年(1934),省教育厅批准镇立中学改办职业学校,停招初中班、改办饰瓷科。次年,拟续办成瓷科未遂,即与县立初级饰瓷职业学校合并,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组成陶职初中部。镇中后期正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之际,不少进步青年,投身革命,有的奔赴延安,有的参加新四军,有的在本市从事抗日活动,其中有潘启琪、张云樵、张国钧等,日后他们均成党的领导干部。景德镇市第一中学景德镇市第一中学,校址东不折厂。1941年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家专员酆景福创天翼中学干新厂。1949年解放后,私立天累中学校董会呈请市人民政府要求改归公立,3月,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天翼中学,与浮梁县立中学合并,改称景德镇市立中学。天翼中学校土由浮梁军分区浩用。市立中华设大白园《学梁县立中学原址),校长项振东、1952年,全市各中学高中部及乐平、婺源中学的高中部并入市立中学。之后,市中改名为景德镇高级中学、景德镇中学。1955年,学校从太白园迁新厂,1963年,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为重点中学,1965年改称市第一中学,二年法动,一中受正很大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迅速伤复,1978年市首委会定一中为市重点中学,1979年定为对外开放单在,1980年,省政府定一中为全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4299平方来,建筑西积20072平方米.1980年,折建教学大楼]情,建筑面部701平方米,有教室24问,实验室4问,办公室15间,1988年新建实验大楼1峰,建筑正积1956平方米,有物理实验室四间、化学关险室三国,并有特形教富、、语音下微机室、放像室,幻灯教宝各口及化器布品储存室于余间。学校电教设备较齐全,并备有计算机(苹果机交简号机)2台、各种仪正设备配套,对理、化、生实科教学能与行50租分理天验。学校有100米跑道的运动场1个,水泥球两8个,排球58个生物园正在扩充,国书馆新楼正在兴建。
  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每中学主共有2466人,教职工179人,其中专任教师1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8%。化学教师胡观培,1979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特级效后(现任学校名季校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恢复教育秩序,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1980年,获江西省政府“嘉奖”;在实行中央《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工作中,1982年经省教育厅、卫生厅、体委联合检查验收合格,成绩优秀;在勤工俭学方面,学校先后办粉笔厂、教具厂、地砖厂,每年盈利4.5万元,由中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评为开展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1985年,获团中央“活跃的中学生生活先进单位”;在创三优活动中,评为区、市、省的“文明单位”。
  建国以来,一中先后培养高中毕业生近7000人,输送1218人升大专院校(文革时期中断)。在校友中有5人出国留学,17人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13入获副教授以上职称,5人为地市级干部。
   景德镇市第二中学
  景德镇市第二中学,校址设太白园(昌江大桥东侧).该校系195Z年由昌江、紫阳两所私立中学初中部合并组建,名景德镇市立第二中学,首任校长张士华。初址设天主堂(市防疫站现址),后迁五龙庵(市宾馆现址)。1953年更名为江西景德镇初级电学.1955年迁太白园现址。1957年更名景德镇市太白园初级中学,1965年改为现名0196&年10月,学校分散下迁农村,校址被外单位占用,教师部分随校下迁,部分下放农村,图书、仪器全部散失。1973年4月复校,为完全中学。1978年,被定为市重点中学,19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
  校园占地面积40002平方米,建筑面积13459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幢,计教室35间,理、化、生物实验室8间,阶梯电化教室、语音室、微机房各1间,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配套齐全,图书室藏有图书2万余册。有灯光球场1个,水泥篮球场2个,各种体育器材,均较完善,300米跑道的运动场正在改建中。
  全校现有37个教学班,高中班19个,学生1298人,初中班18个,学生1230人,教职员175人,其中专任教师133人,具有大专学历者占教师数55.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取得一定成效。1984年、1985年两届初中语文、数学实验班通过验收,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现在,正在进行的教改实验班,有“小学至初中语文跟踪试验”班,“奥材匹克初中数学实验”班,“优智儿童试验”班。从1979年至今,该校教师在全国和省、市报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达200余篇。
  由于日常教学,坚持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学校“火炬”学雷锋小组,从1979年:成立以来,在“学雷锋,创三好、树新风”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1979年9月,该小组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1981年5月,小组应邀派代表赴京出席中央召开的“全国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经验交流大会”.1982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授予“火炬”小组先进集体称号。1983年,再次出席“全国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座谈会”。《人民教育》1983年第3期发表了《让雷锋的火炬越烧越红》的经验介绍文章。1983年和1984年,均受到团中央的通报表彰。“火炬”学雷锋小组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日中友协福田一郎来我国访问期间,读了“火炬”学雷锋小组的事迹报道,回国后,写信致二中师生和“火炬”小组同学说:“从‘火炬’学雷锋小组同学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新一代青年高尚的精神风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学校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先后为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生591名,其中有16名考取了硕士或博士研究生。1935年,12岁初中生余晶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预备班录取。校女子篮球队在全市“三好杯”篮球赛中连续三年获冠军。1985年荣获全省中学生女蓝冠军,同时被评为精神文明队。学校连年被评为市先进集体和市文明单位。
   附:1985年景德镇市普通中学基本情况一览表景德镇市普通中学基本情况一览表
  补充;
  1987年,厂办中学作了以下调整:为民、宇宙,雕塑,瓷石矿等中学合并,组成市十四中学,红光,景兴、红旗,光明、红星等中学合并,组成市十五中学;人民、东风,艺术,建国,新华,匣钵厂等中学合并,组成市十六中学。第四节成人文化补习
   一、扫盲教育
  民国12年(1923),浮梁县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会址东门头景仰书院(今胜利路京剧团宿舍所在地),总干事汤有光。不久,景地镇钱业公会首创商民夜校,组织钱业工人入学,学习文化知识,张士华任夜校教师。1925年秋,余司德(文光)办通俗讲演所,入夜在厂前、黄家洲等处讲演。接着,刘湘等办景德镇平民教育促进会;次年春,办平民学校,组组工人、市民学文化,并宣传进步思、想,校址亦设景仰书院。半年后,北伐军抵镇,遂停。
  民国19年(1930),浮梁县成立民众教育馆,同时成立县识字运动委员会,利用《识字宣传大纲》、《告民众书》等进行宣传识字的重大意义,在市区开办民众学校11所,参加学习的494人。民国23年(1934)推行保学,以保立小学为单位,一度设成人班、妇女班及失,学儿童班。教学时间安排,一旬中成人“一、四、七”、妇女“二、五、八”、儿童“三、六、九刀为讲习日,旬末为休息日,31日为总训日。每旬学习三次,每次一小时,简称“三一制”。使用陶行知编写的《老少通千字课本》。据当年统计,全县设有95个班,参加者达6498人。次午,杜重远任省陶业管理局局长时,举办陶瓷工人训练所,对工人进行文化和形势教育,分别在何家洼等四所小学办夜校,先后参加学习的人数共计1600多人。
  民国28年(1939),县政府遵令严饬各区督促保立小学“限期肃清文盲”,但无具体措施,实际扫盲并未进行。抗日战争期间,社会教育的中心是宣传抗日,除断续办少量成人班和妇女班外,其它项目“抗敌宣传”、“戏剧歌咏”“卫生指导”、“民众代笔”、民问事”等。抗战胜利至解放前夕,扫盲教育基本停顿。1949年初,仅县立民众教育馆设有两个象征意义的失学儿童班。全市文盲、半文盲占总人数80%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业余教育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扫盲教育迅猛发展。1950年10月市工人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首先在紫阳中学、南洲、新安、筠阳、宏道等小学开办了12个扫盲班,组织城市职工547人参加学习。同年冬,县冬学委员会成立,在各乡普遍兴办参学,将扫盲配合土改与阶级教育三者结合进行。据1951年统计,城市扫盲夜校有99所,学员达5940人;农村有参学134所,学员县28138人,扫盲干部和义务教师达1031人01952年,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市县成立了识字运动委员会,并提出“向文化进军”口号,编写了扫盲课本,掀起了“万人教,全民学”的扫盲高潮。参加学习人数近3万,年终检查脱盲数达5208人。1953年以后,扫盲教育经过两年的调整巩固,于1955年冬,成立了市扫盲协会,再一次掀起了扫盲高潮。农村坚持“不忙大学、小忙少学、农忙放假、假后复学”;城市按陶瓷、搬运、店员、手工业等系统组成联校分班上课;教材教法上注意“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重编了扫盲课本。农村扫盲形式灵活多样,如设识字卡、挂识字牌、发识字手册、送字上门、送教上门等等。一批办得好的冬学转为常年夜校。据当年统计,办有常年夜校474个,学习小组184个,参加扫盲人数达21571人,脱盲人数达6938人。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许多单位、系统、村乡搞“突击扫盲”。景德镇市宣布为一无盲市”,浮梁县亦宣布“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之后,虽经整顿,由于三年经济困难的影响,仅职工扫盲仍在继续,农村一度停顿01964年至1965年农村扫盲逐步开展。1965年农村扫盲在学数8554人,毕业数549人。
  从1966年起,扫盲教育经过十年停顿,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逐步恢复01978年,市、区重新建立了扫盲机构,接着举办义务扫盲教师培训班,培训扫盲师资500多人,结合新形势实际编印扫盲教材数万册,并对农村青壮年文盲、半文盲人数普查摸底。据1980年统计,青壮年中文盲数为20100人,半文盲为30525入。市区由于文化普及,基本扫除了文盲。农村各级政府遵照国务院“一堵二扫三提高”指示精神,把扫盲教育与普及小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采取各项具体措施,如建立扫盲责任制,制定乡规民约,因地制宜办夜校,送字上门等开展扫盲工作。1985年4月,根据《江西省农村扫除文盲标准和检查验收试行办法》首先在鹅湖区检查验收,接着又对昌江、蛟潭等区验收。全市农村青壮年总数为121331人,文盲、半文盲为16078人,无盲率为870.75%。
   二、初、中级文化补习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进行扫盲教育的同时,开展成人初级文化补习教育。1950年1月,市总工会、市教育局联合创办了市职工业余文化学校。校址设静山中学,招收厂矿部分职工入学。同年12月,又创办了市干部文化业余补习学校,校址设宏道小学(1954年迁莲花塘),招收市直属机关干部和勤杂人员入学。分别设有初小和高小两种班。以后,职工业余教育按厂矿划片分设第一联校和第二联校。街道先后建立了太白园、,麻石弄、苏家弄、石狮埠、水上区等市民夜校。这些学校都配备了专职干部和教师01952年,干校发展为4个班,并开设初中班,首创中级文化补习教育,共有学员260人;职工学校设高小,发展为95个班。学员达5931人,其中瓷业工人占学员总人数85-3%。市民夜校发展为88个班,学员达1540人,这些学员均系在脱盲后参加初小或高小学习的。1954年,浮梁县设机关干校,招收农村区乡干部脱产学习,有高小学员1330人。初小班开设语文、算术、政治课,一般三年结业,高小班增设历史、地理、自然,修业期为二年。初中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课,修业期为三年。
  1956年,为了加强领导,第一、第二联校合并,仍称景德镇市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太白园等街道市民夜校,改称第一至第四市民业余。文化学校;水上区市民夜校改称船民业余文化学校。1957年秋,职工业余学校与机关于校按“合署办公,统一安排”的原则进行,改称景德镇市干部、职工业余文化学校。校址由莲花塘迁戴家弄。办学规模扩大,有初中班798人,并设高中班,修业期为二年,有学员50人。同时,农村开办业余初中班,有学员65人。
  1958年以后,干部、职工业余学校再次分设,均称红专学校,提倡“政治、技术、文化”三结合.一度不顾条件搞“高速度、高指标”,办有红专学校32所,有高小、初中、高中、大学.以后,执行调整方针,农村停办业余中学,城市停办业余大学.1960年,市干部红专学校和红旗瓷厂红专学校评为省文教先进单位,红旗瓷厂红专学校评为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先进集体,同时,省教育厅批准,红旗为全省重点业余学校.1965年全市初,中级成人文化补习教育在校学员有小学班1654人,初中班178人,高中班l3人,中技班69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干校被撤销,各厂矿企业和农村业余学校亦停办。1977年,成立市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恢复城乡成人文化补习教育。1980年市民建委员会、市工商联和珠山区石狮埠街道办事处联合创办石狮埠业余学校。之后,各民主党派与有关街道办事处先后办有“建昌”、“行健”、“中山”,新村”等学校,为社会青年、在职职工进行文化补习。1982年起,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高、初中毕业生而实际文化水平不及初中毕业程度的职工,进行初中文化补课。各系统各厂矿举办补习班先后进行八次‘文化补课考试,项目有语文、数学、理化三种,参加考试人数17695人次,三科合格人数为5209人。之后,一些厂矿企业陆续对职工进行高中文化补习。1980年以来,全市通过业余学校学习毕业人数,初级有5094人,中学12061人。1985年全市有职工业余中学28所(其中高中16所),在校学员4354人(其中高中2489人);有农民业余小学79所,小学班在校学员400人。
   三、特殊教育
  1959年,市民政局在太白园敬老院办景德镇市第一期盲人训练班,向社会招收盲人青壮年,学习盲文,时间9个月,有学员33人,专任教师1人。结业后组织市盲人工厂,从事陶瓷(渣饼)生产。19621年市民政局在农民招待所(今珠山区政府)举办景德镇市聋哑人手势语训练班,招收社会青壮年聋哑人,有学员20人,专职教师1人,学习时间二个月。1966年办第二期手势语训练班,有学员36人,专职教。师1人,学习时间二年9次年,市民政局和市文教局联合筹建市盲聋哑学校,选址里村。1968年,教学楼建成,因“文化大革命一,中断,造价五万元的教学楼被市红星制药厂占用。同时,手势语训练班被迫停办。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复办市盲人、聋哑人教育。
  盲人教育。1979年,市盲人、聋哑人协会办景德镇市盲人业余文化夜校,地址二十小,主要招收35岁以下的在职职工,少量兼收社会青少年盲人,有专任教师1人,首招学员24人,学习期限为三年,要求完成初小文化课程。1983年首批学员毕业后,再次招生9人,学习期限为一年。
  聋哑人教育。1983年、市盲人、聋哑人协会办景德镇市聋哑人业余夜校,地址七小,主要招收35岁以下的在职职工少量兼收社会青少年聋哑人,有学员37人,专任教师1人,学习期限一年。1984年再招45人,学习期限为一年半,有专任教师2人。
  1980年和1985年,省民政厅、省盲人、聋哑人协会委托市民政局、市盲人、聋哑人协会举办江西省聋哑人陶瓷工艺美术培训班二期,地址福利瓷厂。招南昌、九江和本市聋哑青年30人,学员入学同时办理全民所有制招工手续。培训班设瓷像组、陶彩组、瓷雕组,学制三年,以实际技艺传授为主。
   四、学校简介
   景德镇平民学校
  景德镇平民学校办于民国15年(1926)2月01925年一批在外地读书的进步青年回到景德镇搞地下工作(国共交叉的革命活动),建立和发展地下党组织。为了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取得合法地位,争得省、县批准,成立了景德镇平民教育促进会。洪钟任总千事,姚甘霖任付总干事。次年,办平民学校。会、校址设东门头景仰书院旧址。办学宗旨是向工人、市民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启迪群众思。想觉悟。
  开办时,参加学习的有50多人,多为瓷业工人。课程有识字、算术、常识和唱歌。识字使用上海出版的,《平民识字课本》,其它则自定内容。算术除教阿拉伯数字简单运算,还教珠算,算资本家剥削账等。常识课讲科学卫生、政治经济、国内外形势等。办学经费靠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学员学习书籍、纸笔皆由学校供给,学习时间每晚约两小时。先后在学校任课的有向义(当年中共浮梁县委首任书记)姚甘霖(组织部长)、刘湘(中共党员)、洪钟(中共党员)、王怀心(中共江西省委特派员)、万云鹏(中共党员)。
  由于学校在景德镇的影响不断扩大,要求进学的人数增多,在财神庙(今二小所在地)筹办了第二所学校。不久北伐军抵镇,革命公开,平民学校于暑期结束,一批学员后来成为当时工人运动的骨干。
   石狮埠业余学校
  石狮埠业余学校,是在“广开学路,多方办学”的号召下,于1980年由市民主建国会、市工商业联合会、石狮埠街道办事处联合创办起来的。它以“杨长避短、拾遗补缺、勤俭办学”为宗旨。建校以来,先后开办高、初中文理科补习班,成人高考补习班;陶瓷艺术、美术基础、文学创作、书法、日语等专修班;还有刊大、电大文理科辅导班等。除了直接向社会招生外,还接受了市劳动服务公司、市团。委、市妇联、市消防大队、珠山区司法局等单位委托代办的缝纫、消;防、基建、法律等专业培训;同时,还与市二轻局挂钩,为其所属各i厂矿职工开办初、高中各科文化补习班.办学经费,主要是向学员收取学费和委托单位集资。师资来源,主要是各中学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离退休老知识分子和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干部。
  建校以来,已开设各科教学班394期,接纳学员达21340人次。学习后被录取大中专学校的279人,技校的136人,国营工厂的252人,另有17入独自经营商业。
  业余学校于1984年正式成立了校务委员会,下设教导处、总务处、会计室。学校除租用小学教室外,还建有占地15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栋,为今后开设全日制专业训练班创造了条件。
   附:1949-1985年幼儿、小学、中学教育概况表1949-1985年幼儿、小学、中学教育概况表表一1949-1985年幼儿、小学、中学教育概况表
   表二
   说明:1966—1972年幼儿教育无历史统计。
  1966-1970年小学、中学统计数是1978年根据一些调查推算出来的。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是一种记录和总结景德镇市教育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旨在提供教育相关的统计数据、政策规划、教育改革、师资培养等信息。教育志通常包含对教育系统的描述、教育政策的分析、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组织结构、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学生的招生和毕业情况等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