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私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9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私塾
分类号: C40
页数: 3
页码: 15—17
摘要: 私塾主要承担蒙养教育。私塾或由教师择址设帐,或受聘东家,一个人教几个至十几个学生。以教学程度分,私塾分初等和高等,初等的称蒙馆,高等的称经馆。
关键词: 教育志 教育机构 私塾

内容

私塾主要承担蒙养教育。私塾或由教师择址设帐,或受聘东家,一个人教几个至十几个学生。以教学程度分,私塾分初等和高等,初等的称蒙馆,高等的称经馆。
  蒙馆以识字为主,也有讲解的。教师给学生逐个授课,逐句点书教读。学生熟读后背诵,继而再点教背诵。每天早晨和下午为教背时间,上午写毛笔字,从描红到摹本、临帖。开讲者,由先生定期讲授,学生练习作文、写诗、对对联。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种《杂字》等识字读本,进一步读《幼学故事琼林》、《千家诗》、《四书》、《左传》、《古文观止》等。蒙馆肄业时间,由学生家长自定。一、二年三、四年或更长时间不等。蒙馆对学生管教严苛,实行体罚。设置地点灵活,入学时间不强求统一。一般以元宵后至腊月二十四日为年度,端午、中秋放假。近代,景德镇的蒙馆多兼开讲,著名先生有黄藻才、黄宗颖、余昆国、黎锦纯等。
  经馆一般为读了十来年蒙馆或准备科考的学生而开设,多富家子弟,师生食宿于校,以自学为主。在科举时代,课程与科考对口,教师讲《四书》、《五经》等,学生作“八股文”,写“试帖诗”。废科举后,经馆教学内容,视教师过去的学习情况而定,策论科试出身的,则少教八股文。经馆多选址于风景秀丽清静地,景德镇的多设于禅师山、沙陀山等处。据《浮梁县志》载,北宋时期禅师山即盛私学,状元刘辉(铅山人)和进士程节兄弟(浮梁人)同读于此。清代浮梁,有“十户人家九读书”,乡无不教之地,地无不学之人”等说法。显然这是言过其实,不过也反映学校广设城乡。近代,景德镇著名经馆先生有余邦伟、余瑞生、余国琛、余兆麟、吴舫、彭湖心、刘世义、吴东阁等,他们皆清代举人、秀才。吴东阁(1884一1960)原籍都昌,清末秀才。始设馆于故里,1928年来景,先后在茶叶塘(今十九小后侧)和葡萄架的二所袁家祠堂(又名卧雪家风)开馆,终生从教,诲人不倦。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他春节书联“东郊草木沾新露,阁下巾纶改旧风”。1953年,受聘为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1960年病逝。
  清末“兴学堂”后,对私塾实行改良,民初提、出“整理私塾”。改良的总要求是,私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毕业等皆向小学靠拢。民国初年,浮梁出现一批改良私塾,有的改称为“国民学校” (初小),如景德镇有“时敏” “迪智”、“培基”、“成美”等;农村有“养正”,“求仁”、“启明”、“育正”、“昌源”等。其中有改良成功坚持下来的;也有因人设学而入去学散的。原封不动的旧塾,仍占多数。民国21年(1932),《江西取缔私塾规程》规定,凡未经改良,“以教读为目的”,教师未经“检定合格”,塾址在“小学附近二里(城市一里)以内”的,皆属取缔范围。实际上,取缔私塾没有真正实行。设经馆的皆前清遗老,不便触及;蒙馆偶尔被查一查,或朝禁夕设,或此禁彼设。民国22年(1933),景德镇区有私塾56所,学生1128人(当年同地区小学生1404人)。民国26年(1937)景德镇中心地区,何家洼小学周围,有私塾7所,学生150余名,接近何家洼小学生数。农村私塾学生数则成倍于小学生数。抗日战争爆发后,经馆随着主教先生自然减员,最后在历史上消失。
  新中国成立后,对私塾蒙馆实行“准其开学i加强领导,指导其逐步改进”的方针。将塾师组织起来,定期学习,提高他们的水平。要求使用新教材,改革旧教法。在城市,对塾师进行审定,够条件的转入公办小学任教;农村则多向民办小学过渡。1950年市区有私塾52所,学生466人。1955年,私塾降为26所。之后,由于普通教育发展,1965年前后,私塾亦自然消失。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是一种记录和总结景德镇市教育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旨在提供教育相关的统计数据、政策规划、教育改革、师资培养等信息。教育志通常包含对教育系统的描述、教育政策的分析、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组织结构、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学生的招生和毕业情况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