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县学书院私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95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县学书院私塾
分类号: C40
页数: 12
页码: 8—17
摘要: 唐代武德年间置县,即设有县学,址在县治西北。宋代元丰年间,迁到县治东南,即今旧城中学内。县学与孔庙在一起,合称“学宫”或“黉宫”。学官设“教谕”、“训导”各1人,管理和教育生员。浮梁最早的书院创于南宋绍兴年间,约公元1147年前后,由本籍人、户部侍郎李椿年倡建。地址新田都(今鹅湖界田一带),名新田书院。私塾主要承担蒙养教育。私塾或由教师择址设帐,或受聘东家,一个人教几个至十几个学生。以教学程度分,私塾分初等和高等,初等的称蒙馆,高等的称经馆。
关键词: 教育志 县学 书院 私塾

内容

第一节县学
  唐代武德年间置县,即设有县学,址在县治西北。宋代元丰年间,迁到县治东南,即今旧城中学内。县学与孔庙在一起,合称“学宫”或“黉宫”。学官设“教谕”、“训导”各1人,管理和教育生员。
  县学生员,首先要,取得童生资格(即身家清白的本籍人等),然后经县试、府试合格,入府学的为府学生员,入县学的为县学生员。明清时期入学俗称“秀才”。县学学额,按岁科试额定员。清代浮梁岁学额试取文生12名,武生11名,科试取文生12名,广额文、武各10,名。入学生员,政府“免其丁粮”,“以礼相待”,要求生员“上报国恩,下立人品”。生员分普通生员与“廪膳生员”。廪膳,即享受一定银两待遇,清代浮梁廪生名额20名。
  县学对生员主要是进行定期考课,一船为月课。清以前也进行讲学活动。清代,考课渐少,生员仅名列学籍。生员课程教材,主要是经、史、性理及时文等。浮梁学宫:藏有《十三经》、《二十一史》、《四书》、《性理大全》等书籍。省学政巡回各县对生员进行“岁考”,科考合格者方能参加本省乡试。
  县学学官及杂役俸薪、文庙香烛、春秋祭祀均按统一规定列支。清代浮梁县学有学田20亩,并接受一些捐输。
  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后,县学即不复存在。县以下,元代设有社学。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3年)浮梁在县治和景德镇、湘湖,南村,潭口等地设有社学9所。清代,设有少男义学。
   第二节书院
  浮梁最早的书院创于南宋绍兴年间,约公元1147年前后,由本籍人、户部侍郎李椿年倡建。地址新田都(今鹅湖界田一带),名新田书院。书院由李姓集资,建有大成殿及堂庑斋舍,置学田数百亩,以田租为其经费,生徒皆为李姓子弟。嘉定年间(1208一1224)曾重修。书院废于何时,待考。
  南宋庆元三年(1197),景德镇监镇李齐愈于景德镇,仿白鹿书院制,创建长芗书院。长芗址,有入说在禅师山,待考。长芗聚徒讲学,生徒不限于浮梁本籍人。宋末元初,书院讲学风气盛,据元初重修书院《记》说:“乡塾之髦士皆得进而问业焉’’。一度学者、生徒,“四,方云集”。明洪武四年(1372)由于山长朱伯高去府学任教授,人去学废,书院停办。
  浮梁县治,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首创书院。书院地处浮梁八景之一的“北沼荷香”(今旧城北门外),由南宋赵源进土庄改建,名双溪书院。双溪占地面积,为浮梁历代书院之最。本籍人南宋进士,原饶州通判赵介如首任山长。书院“不事科举,而专义理之学”,除祀孔子外,别立祠祀朱熹、饶鲁等理学家。词,人刘辰翁为书院写记,吴迂、杨维翰、王学古、黄士俊等曾主讲双溪。吴迂,浮梁人,元代理学家,科举不第,专心从教,他进学有序,讲训有则,一度双溪、长芗二书院及州学(县学)生徒合并听其讲学,他的学生中有四名进士。双溪书院几次重修扩建。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知县周起元重修,汤显祖写《浮梁新作讲堂赋》,称“居贤来章,迩所未有”。从南宋到明代万历年间,浮梁共建书院五所,其中景德镇二所。这些书院,崇理学、讲学风气盛。明代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迫害东林党,诏毁天下书院,浮梁书院皆废。
  清代乾隆元年(1736),县令沈嘉徵在县治倡建昌江书院。书院经费,除个人捐输外,还有“官租”来源。沈县令对生徒提出“最是家修宜切处,士先品行后文章”(注)的要求。乾隆三十八年(1772)在双溪旧址建绍文书院。之后昌江书院并入。四十一年,景德镇建景仰书,院。道光年间,湘湖蓝田建南阳书院,鹅湖建东山书院,据《浮梁县志》载,此时,“浮梁,书院之建,盛于它邑”。
  绍文、景仰、东山三所书院,在咸丰年间被烧毁。东山书院当即在原址重建,其它皆于光绪年.间选址另建。光绪初年,江村古演建北斗书院;光绪二十五年(1899)黄坛南溪建西河书院,皆勾本乡公建。清代书院建筑,一个比一个宏大,南.阳有讲堂、书房30间,东山50间,北斗、西河多达百间。
  古代景德镇的会馆有书院的名字,如都昌会馆称古南书院,徽州会馆称新安书院,抚州会馆称昭武书院等,共十七所。据查访,会馆
  注:沈在任县令期间,注重办地方教育,写教育涛多首:“德教欣看四海敷,党庠术序遍生徒,曾闻十室有忠信,敢道山城学者无”。“昌水阳山毓地灵,草茅千古有穷经,当年板筑求良弼,伫看图来梦里形”。“立贤盛代本无方,抡秀书升分所当,最是家修宜切处,士先品行后文章”。“风尘俗吏愧无文,政暇犹能董率勤,惟愿户皆敦实学,弦歌原不在声闻”。并没有招收生徒办学,仅有传舍兼书斋性质。民国时期不少会馆以会产办学校,多数仍沿用书院名。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颁兴学诏书,规定书院改为学堂。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浮梁的书院则渐改为小学堂。
   景仰书院简介
  景仰书院,原址在景德镇江家坞(原名净土庵),乾隆十年(1745曾设义学于此。十二年筹款扩建,拟改为书院未遂。四十一年(1776),饶州府驻景德镇同知兴圣纪批准创建。有讲堂、书斋等房21间。取《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定名景仰。初,书院有管理机构,其成员多浮梁本籍人。景德镇为四方人口杂居地,书院生徒,皆客籍从,即所谓“陶成子弟”,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据龚铽《陶歌》载:“窑户陶成,陶庆二会创有书院,日景仰书院”。重修费用皆陶瓷界人士筹集。此后,有关延清山长,考取生徒,给发膏火等均由同知经理。书院基金,除置有田产外,还有放贷取息和房租收入。因客籍人要回本籍入学(科举考试),所以景仰生员流动性较大。咸丰年间,景仰房屋被烧毁。光绪年间,新建书院于东门头(今胜利路,京剧团宿舍所在地),由客籍人组成专门机构管理。新建书院,坐西朝东,前有庭院,有照墙,正门外有长廊,共三进,中为讲堂,两旁为书房,对着东门头开庭院门,石坊今仍存。清末书院停办后,景仰房屋一直曲县,镇教育机关使用,其学产收入归于镇办教育专用。
   附:一、浮梁县历代书院一览表
   二、景德镇会馆(书院)一览表
   三、乔溎:东山书院记浮梁历代书院一览表景德镇会馆(书院)一览表东山书院记
   乔溎
  道光癸未岁,浮梁东乡好义之士,捐金为倡,于适中之地,建立书院,额日:“东山”。共费白银一万有奇。凡师徒修膳诸费,规画具备。而乞余一言以记。夫学非仅以文其身之谓,其谓涵养德性,通达古今,而以备天下国家之用者也。古者人生八岁,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十有五岁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其时自王官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盖设教如此其广,而节序有如此其详者,所以人无异教、家无异学,道德一而风俗同,修之身而行无不宜,献之廷而用无不裕也。后世学术不明,而溺于记诵,溺于词幸,溺于佛老,又其甚者,并心一志于利禄之域,凡圣贤修德明道之具,而皆借径以济其私。先生以是教,子弟以是学,孜孜焉,日汨于空言而不识所学之为何事也,则人才安得不衰,风俗安得不薄也哉!夫良农不为凶年舍其耒耜,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善为教者不必改经而更张之也,循其序以进之,束其筋骸而渐以和其惰性,正其趋以率之轨于道德,而不使惑于纷华,大其途以扩之,期于致用,而不使即于无用,由是振励之以作其气,渐渍之以灌其心,鼓之舞之,使自赴之,优之柔之,使自求之,学于此其有不底于成者乎。夫天下未尝无才,而或患于不学,以自弃其才;或不善教,不善学,而因以败坏其才!于是而乃咎天下无才,岂真无才也哉?有兴起教化之心者,循古圣王之良法,美意而督率之以诚心,犹胃人才风俗之美,有不蒸蒸然日进于三代之隆者,吾不信也。
  第三节私塾
  私塾主要承担蒙养教育。私塾或由教师择址设帐,或受聘东家,一个人教几个至十几个学生。以教学程度分,私塾分初等和高等,初等的称蒙馆,高等的称经馆。
  蒙馆以识字为主,也有讲解的。教师给学生逐个授课,逐句点书教读。学生熟读后背诵,继而再点教背诵。每天早晨和下午为教背时间,上午写毛笔字,从描红到摹本、临帖。开讲者,由先生定期讲授,学生练习作文、写诗、对对联。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种《杂字》等识字读本,进一步读《幼学故事琼林》、《千家诗》、《四书》、《左传》、《古文观止》等。蒙馆肄业时间,由学生家长自定。一、二年三、四年或更长时间不等。蒙馆对学生管教严苛,实行体罚。设置地点灵活,入学时间不强求统一。一般以元宵后至腊月二十四日为年度,端午、中秋放假。近代,景德镇的蒙馆多兼开讲,著名先生有黄藻才、黄宗颖、余昆国、黎锦纯等。
  经馆一般为读了十来年蒙馆或准备科考的学生而开设,多富家子弟,师生食宿于校,以自学为主。在科举时代,课程与科考对口,教师讲《四书》、《五经》等,学生作“八股文”,写“试帖诗”。废科举后,经馆教学内容,视教师过去的学习情况而定,策论科试出身的,则少教八股文。经馆多选址于风景秀丽清静地,景德镇的多设于禅师山、沙陀山等处。据《浮梁县志》载,北宋时期禅师山即盛私学,状元刘辉(铅山人)和进士程节兄弟(浮梁人)同读于此。清代浮梁,有“十户人家九读书”,乡无不教之地,地无不学之人”等说法。显然这是言过其实,不过也反映学校广设城乡。近代,景德镇著名经馆先生有余邦伟、余瑞生、余国琛、余兆麟、吴舫、彭湖心、刘世义、吴东阁等,他们皆清代举人、秀才。吴东阁(1884一1960)原籍都昌,清末秀才。始设馆于故里,1928年来景,先后在茶叶塘(今十九小后侧)和葡萄架的二所袁家祠堂(又名卧雪家风)开馆,终生从教,诲人不倦。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他春节书联“东郊草木沾新露,阁下巾纶改旧风”。1953年,受聘为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1960年病逝。
  清末“兴学堂”后,对私塾实行改良,民初提、出“整理私塾”。改良的总要求是,私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毕业等皆向小学靠拢。民国初年,浮梁出现一批改良私塾,有的改称为“国民学校” (初小),如景德镇有“时敏” “迪智”、“培基”、“成美”等;农村有“养正”,“求仁”、“启明”、“育正”、“昌源”等。其中有改良成功坚持下来的;也有因人设学而入去学散的。原封不动的旧塾,仍占多数。民国21年(1932),《江西取缔私塾规程》规定,凡未经改良,“以教读为目的”,教师未经“检定合格”,塾址在“小学附近二里(城市一里)以内”的,皆属取缔范围。实际上,取缔私塾没有真正实行。设经馆的皆前清遗老,不便触及;蒙馆偶尔被查一查,或朝禁夕设,或此禁彼设。民国22年(1933),景德镇区有私塾56所,学生1128人(当年同地区小学生1404人)。民国26年(1937)景德镇中心地区,何家洼小学周围,有私塾7所,学生150余名,接近何家洼小学生数。农村私塾学生数则成倍于小学生数。抗日战争爆发后,经馆随着主教先生自然减员,最后在历史上消失。
  新中国成立后,对私塾蒙馆实行“准其开学i加强领导,指导其逐步改进”的方针。将塾师组织起来,定期学习,提高他们的水平。要求使用新教材,改革旧教法。在城市,对塾师进行审定,够条件的转入公办小学任教;农村则多向民办小学过渡。1950年市区有私塾52所,学生466人。1955年,私塾降为26所。之后,由于普通教育发展,1965年前后,私塾亦自然消失。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

《景德镇市教育志》是一种记录和总结景德镇市教育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旨在提供教育相关的统计数据、政策规划、教育改革、师资培养等信息。教育志通常包含对教育系统的描述、教育政策的分析、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组织结构、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学生的招生和毕业情况等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

景仰书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