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坯行业二十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陶瓷古今谈》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889
颗粒名称: 制坯行业二十四
分类号: TQ174
页数: 27
页码: 64—90
摘要: 制坯行业,亦称制瓷行业,也是景德镇瓷业中最大的一个行业。当年各制坯厂家的坯件制好后,概需送人窑厂,委托窑厂将坯焙烧成瓷。瓷器烧好后,由各制坯厂家将瓷运回。
关键词: 陶瓷 制坯行业

内容

制坯行业,亦称制瓷行业,也是景德镇瓷业中最大的一个行业。当年各制坯厂家的坯件制好后,概需送人窑厂,委托窑厂将坯焙烧成瓷。瓷器烧好后,由各制坯厂家将瓷运回。其结算方式为,按照焙烧数量的多少及所占窑位的优劣,由制坯厂家付给烧瓷厂家焙烧费。其时镇内亦有少数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既自制,又自烧,这类厂家,俗称“烧做两行”。
   昔日,景德镇的制坯行业主要分圆器、琢器两大类二十四个行业。
  先说说圆器制坯业。解放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业主和工人多为都昌人。在这一行业中,又分脱胎、二白釉、四大器、四小器、冬青器、饭闭器、灰器、渣器、古器、满尺、七五寸、官古今盅等各业。脱胎制坯业主要生产精细碗、盘、杯、碟等瓷器;二白釉制坯业主要生产次等碗类产品;四大器制坯业主要生产饭碗以上的青花瓷、冬青釉瓷;四小器制坯业主要生产饭碗以下的青花瓷、冬青釉瓷;冬青器制坯业主要生产各种小碗、酒盅等瓷器;饭闭器制坯业主要生产连盖茶碗;灰器制坯业主要生产粗糙瓷碗;渣器制坯业主要生产比灰器更粗糙的瓷碗;古器制坯业主要生产比灰器更小的粗糙小碗、酒盅等瓷器;满尺制坯业主要生产7英寸以上粗糙瓷盘;七五寸制坯业主要生产7英寸以下粗糙瓷盘;官古令盅制坯业主要生产粗糙酒盅。
  据文献记载。早在明代,景德镇就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制坯作坊,经过数百年的演进,制坯作坊的布局与结构日渐合理。民国时期圆器制坯所使用的厂房大都为这类古式作坊。其结构与布局大致为:每一组制坯厂房似封闭式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由3栋或4栋向院内敞开的建筑组成。总面积为600平方米左右。面南的一栋称正间,为制坯的主要工场,它是由每间宽为8至10尺、进深约20尺、檐高约9尺的定型单元组成。间数的多少,则根据所生产的产品和规模来决定。各间瓦顶以下置有若干层木架,用作存放坯胎。室内还设有储坯间(俗称蔽间),坯间内设有木质坯架,夏季坯胎存放于坯间内,可以防止坯胎干燥过快而开裂;冬季坯胎存放在坯间内,可以防止坯胎冻坏;雨季或冬季,在坯架下面放置若干盆炭火,可以加快坯胎干燥速度。面北的一幢称傲间,间数与正间大体相等,但开间与进深尺寸均较小,为储存原料的用房。面东的一幢称披屋,为练泥和存腐瓷泥的用房。厂房中央,设有若干个木架,俗称晒架,用作晒坯或晾坯。晒架下面,用砖块砌以若干个水塘,俗称晒架塘,用作储水淘泥。晒架旁边,置有若干组木桶,每组3个,中间1个呈椭圆形,为淘桶(俗称粗桶)。淘桶两侧,置有2个圆形木桶,为储泥桶(俗称泥浆桶)。淘桶和储泥桶附近,置有若干个用做匣钵的原料烧制成的滤泥桶(俗称搁泥桶)。晒架的东南隅,往往留出一块空地栽种各类花木,以美化坯房环境。厂房为穿逗式木构架,屋面为冷摊青瓦。坯房四面砌有封闭式外墙。
  上述这种坯房,具有很多优点:一是构造简单,建材便宜,省工省料,造价较低。二是工场系三合院或四合院,便于集中管理。三是房屋坐北朝南,日照时间长,利于晒坯,光线好,且冬暖夏凉。四是工艺布局合理,方便作业,工人操作时既省力又省时。五是厂内布局紧凑,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厂房利用率极高。解放前,圆器脱胎、二白釉、四小器、冬小器、饭闭器、官古令盅等行业的劳动组织,是以利坯工为单位进行组合的。例如脱胎制坯业,通常以两个利坯工为一单位组织,每一单位组织中,配有头师傅1人,利坯工2人,打杂工1人,做坯工1人,印坯工1人,杀合坯工(又称施釉工)1人,剐坯工1人,装坯工1人,此外还配有管事、伙夫各1人。若生产青花产品,还须配以若干名青花装饰工人。又如二白釉制坯业,在1.5个利坯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头师傅1人,打杂工2人,做坯工1人,利坯工2人,印坯工1人,剐坯工1人,杀合坯工1人,装坯工1人。3个利坯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头师傅1人,打杂二2人,做坯工1人,利坯工3人,印坯工2人,剐坯工2人,杀合坯工2人,装坯12人。4.5个利坯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头师傅1人,打杂工3人,做坯工2人,利坯工5人,印坯工3人,剐坯工2人,杀合坯工3人,装坯13人。6个利坯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头师傅1人,打杂工4人,做坯工2人,利坯工6人,印坯工4人,剐坯工4人,杀合坯工4人,装坯工4人。圆器四大器、灰器、渣器、古器、满尺、七五寸等行业的劳动组织,是以处为单位进行组合的。例如四大器制坯业,0.5处的组织中,通常配有头师傅1人,打杂工1人,做坯工1人,印坯工1人,利坯工2人,剐坯工1人,杀合坯工2人,装坯工1人。1处的组织中,通常配有头师傅l人,打杂工2人,做坯工1人,印坯工2人,利坯工3人,剐坯工2人,杀合坯工3人,装坯工2人。1.5处的组织中,通常配有头师傅1人,打杂工3人,做坯工2人,印坯工3人,利坯工4人,剐坯工3人,杀合坯工4人,装坯工2人。2处的组织中,通常配有头师傅1人,打杂工4人,做坯12人,印坯工4人,利坯工5人,剐坯工4人,杀合坯5人,装坯工3人。以上各劳动组织,根据生产需要,可另配画坯工、擂料工、杂工若干名。又如灰器制坯业,每1处中,通常配有头师傅1人,打杂工1人,做坯工1人,印坯工1人,利坯工1人,剐坯工1人,杀合坯工1人,画坯工1人,装坯工2人,挑担工1人,擂料工1人。此外,还配有管事1-2人,配有伙夫1人。
   那时候,坯料的制备均在坯房内进行。坯料的配合比,不仅各制坯厂家不尽相同,而且在同一个厂家内也时有变动。
  制备坯料,首先要淘洗瓷土。淘洗前,要先将水盛人粗桶,再将一布有孔眼的篾篮(俗称下货篮)吊于桶中,然后按配比将各种瓷土一一敲碎投入篾篮内,瓷土渐渐通过篮孔流入水中。至瓷土完全流人后,将篮取去,用铁耙在桶中来回搅拌,稍沉淀后,用筛子将浮于水面的脏物捞去,再用置有横木杠的铁锅(俗称泥锅)将桶中浮游之泥浆一锅一锅舀人置于淘桶两侧的储泥桶。
  待储泥桶内的泥浆装满并沉淀后,将泥浆表层之清水舀去,然后用筛将泥浆滤人滤泥桶中。紧贴或贴近桶壁的泥浆,自然滤水较快,硬得也快,而桶中心部位的泥浆则滤水较慢,硬得也慢,因此工人须时而用手在桶中拌动,将较软、较稀之泥拌往桶壁,以加快其硬化速度。待桶中的全部泥料基本硬化后,即将泥料取出,送进储泥房(俗称泥堂),或置于太阳下晒硬后再送进储泥房。如果泥料硬化的程度仍达不到要求,则用若干清洁、干燥的砖块插入泥中,将泥吸干。
   制坯作坊构造示意图泥料送入储泥房后,须陈腐1-3个月才能用于制坯。泥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陈腐,可使泥料中的气泡和应力逐步消除,同时也可使泥料中所含的水分逐步分布均匀。此外,通过陈腐,还可促使泥中残存的有机物逐步腐烂,使泥料的可塑性相应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陈腐,用铁铲将泥料移至另一处,每铲一层,须光着脚一脚跟一脚沿边缘打圈向泥层中心方向踩去。每踩完一层,即在其上再添一层。依此法踩练3次后,用铁铲将其铲至另一处,每铲一铲,将泥堆成“口”字形,接着用铲拍打,把其由“口”字形打成“田”字形,盘堆拍打2次后,即可。瓷工们把这种踩练拍打的方法称之为“三道脚板两道铲,踩泥踩成菊花芯,打泥打成莲花瓣”。
   过去,圆器做坯、利坯、剐坯均是在陶车上进行的。陶车由以下各项组成:
  立轴:俗称车桩。用一段圆径约4厘米、长约1.5米的杉木刨成上细下粗的圆形,上端锯成凹形。将杉木的三分之一埋于地下,用较大的卵石将杉木四周塞紧夯实,以确保陶车在旋转时不致晃动。
  立轴顶:俗称车桩杪(起轴承作用)。将一段长约15厘米、粗约4厘米的檀木作成弹头形,四周刨平,下端作成凸形,置尿中浸泡十余日,取出。用坯泥搓成长条,围于车桩杪尖顶四周,再将桐油淋于尖顶,点燃,待桐油烧尽,速扔于尿中,浸泡十余日,取出,将下端凸形嵌于车桩顶部的凹形内,再用2个铁环一上一下将锒嵌处牢牢固住。
  车坑:俗称车垄。在车桩四周,挖成深约1.2米、边长约1.3米的正方形坑或圆形坑(利坯、剐坯陶车的车坑为方形,做坯陶车的车坑为圆形),坑底、坑壁均用砖砌筑。
   陶车围壁:在车坑上面,用木板作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围壁(一
   泥锅车独立的,围壁为正方形;两车并列的,围壁为长方形),正面设1个或2个能开能关的小门。
   车盘:用数块厚约3-5厘米的樟木板拼成一块圆径为1.1米的圆板,再在圆板正面距边沿10厘米处凿一圆形浅坑,然后在圆板背面的中央安上4根长约1.2米的方扁形杉木,4根杉木的尾端嵌入一圆径约12厘米的瓷荡箍,再用铁丝在嵌荡箍处将4根杉木固紧。另外,还需在车盘背面中央挖出一个呈八角形的浅坑,将底为八角形、口沿为圆形的瓷质顶碗嵌入坑内。一切妥当后,再将车盘置于车桩之上(顶碗须归中放于车杪之上)。车盘的正面一般与地面平行。
  做坯之前,须从储泥房取出若干经过踩练、拍打、陈腐之后的泥料,放于垫有青石板的揉泥凳之一端,分批反复将泥揉匀。泥揉妥后,即可开始做坯。
  做坯又叫拉坯。做坯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一)放尺:因为从湿坯到干坯有一个收缩,干坯在窑内焙烧时又有一个收缩,故在做坯前须根据泥料的性能、产品的规格及器型放好尺,一般情况下,泥坯的尺寸须比成瓷放大20-25%。(二)入座:上陶车,坐于坐垫上,两脚张开分别弯曲伸向坐架前方两则。先用搅车棍的一端插入车盘上的浅坑中将车启动,待车盘转速达到要求时,将搅车棍放下,双肘放于两膝上。取此种坐势的作用有二,一是可防止陶车旋转时擦伤人体;二是两膝顶住两肘,能稳住手臂,可防止因手臂抖动而致坯体不规整。(三)揉练泥团:车盘旋转起来后,速将泥团摔搭于车盘中心,双手蘸水将泥团包紧,用力向下揉挤,挤成圆墩后,再向上揉抱挤拉。这样反复三次揉练后,即可。泥团经过揉练,可消除泥料中的气泡及因摔搭而产生的应力或断层。(四)拉坯:拉坯时,用双手分别捏住泥柱上端,逐渐将其拉成喇叭状,手持瓷质制坯廊从内造型,从外托拉泥坯,两手用力,速度、动作均须一致。拉成粗胎后,用手指将坯胎摘下,放于托坯板或托饼之上。接着,又开始拉下一个坯胎。每拉一只坯,均须将泥头向下揉挤一下,以潸除泥头中的积水和气泡。托坯板放满泥坯后,由打杂工将其棒走,或晾、晒于晒架上,或晾于其它坯架上,让其干固。
  泥坯适度干固后,即开始印坯。方法是将经过刷水的坯覆于模上,用木板拍打坯底,使之紧固,然后双手揉整底坝,再用双手拍打坯体外壁,边拍边转动,至坯体的内形与模型完全吻合,即可脱模。待坯体晾干后,须按上法再印一次。印坯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可以把已变形的泥坯印平整,二是可以使规格、形状不一的泥坯统一到一个规格、一种形状上来。
  泥坯印好后,还须经过利坯,利坯又称修坯。其操作顺序大致为:上陶车,启动车盘,待转速达到要求时,将坯件覆放于利脑上,并使其定准位置。然后用坯刀将坯底圈足部分利出一凸起的柄,再按坯体的曲线运刀,利出坯体外部造型,此为粗修。粗修后须进行捺水、荡内釉,稍干后再进行精修埔旨修后的坯胎,要求形态标准,刀路均匀平整,厚薄得当。
  陶车构造示意图利好后的坯胎还须进行施釉(俗称杀合坯)。施釉一般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一)捺内水:捺水工或坐或站,用羊毛制的水笔带水擦洗坯体内壁,清除脏尘,光滑内体。特别精致的大件产品,还须用女人的头发擦磨抛光坯体内壁。这种擦磨,旧称打阴子。(二)荡釉:即施内釉。操作时右手持釉勺,先把釉浆搅匀,左手拿坯,右手舀釉,坯口与釉勺口斜对,釉浆自坯体中心浇进,连续2至4次(精细产品釉浆应稀些,并应浇3至4次),前几次浇时须将手腕轻轻旋转,最后一次须将手腕使劲旋转,使坯体内壁直至口沿布釉均匀、平整?不积釉,不欠釉。(三)捺外水:捺时须清除坯体外部灰尘,光滑坯体外表,坯体外部若有明显毛孔,要用泥浆补平。(四)蘸外釉:即施外釉。操作时,右手持蘸釉鞭(又称蘸釉钩)托稳坯的底部,左手大姆指顶住坯体外部启动坯底,其它四指顶住坯体内底,然后将坯浸入釉盆内,使坯体口沿与盆内釉面持平。若口沿没有蘸上釉,俗称“欠釉”,即制品不合格;若釉浸进入了坯内,俗称“进士”(取浸死之谐音),即制品也不合格。(五)施底釉:例如施大件坯体的底釉,须用双手拿坯,左手五指张开,轻托坯内底,右手协调左手将坯反转,坯底朝上,右手拿竹端舀釉倒进坯内,左手将坯轻轻旋转,使釉均匀布满底部和周沿。再把坯体反转来,底部斜向朝下,对着釉盆上下抖动,使余釉落入釉盆。紧接着用水笔擦干明水,擦清坝沿积釉,使坯胎在烧结过程中不致粘坝沿。
   坯体施好内、外釉后,即进行剐坯。剐坯工使用的陶车和操作方法,与利坯工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利坯工只修整坯体外壁,剐
  揉泥坯则专修泥坯的底部。陶车快速旋转后,即将坯底朝上,置于利脑定位后,先用剐坯刀把坯底柄切平,底坝规格达标后,再剐出坝沿,然后镂剐底部内腔,最后滚圆坝沿。要求坝沿如同灯芯草,底剐下肩要透明。
  坯胎剐妥后,再施底釉,重坯过架,点数验收,然后进行装坯。装坯一般要经过这样几道手脚:(一)整匣:将烧好的响匣,从窑厂担运到坯坊。装坯前,须先用竹刷刷去匣钵上的灰粒浮渣,然后用笔将釉浆涂于匣钵的内壁下部和外壁底部,这样烧出的瓷器才不会出现黄口缺陷。焙烧了多次的匣钵,若出现缺口或小裂,须用匣泥或釉泥将其补好。若装小器坯件,还须用刹利蔑将匣钵口沿下部箍牢。(二)铺渣放垫饼:灰渣系由老糠灰(谷壳烧后的灰渣)与高岭粉混制而成,中小件和适宜垫硬饼的制品,匣钵内底只需略铺一层灰渣作垫底,上面再放硬垫饼,使焙烧过程中坯体不变形。不用硬垫饼装烧的大件制品,灰渣则须垫厚一些,并用压板将其压平。(三)装坯:装小器坯件的顺序一般为:先将坯从料板上取下,扫去、吹去坯内灰尘,然后将坯放在垫饼之中心,不可偏斜。若偏斜,坯胎在焙烧过程中便容易变形。每只匣钵装满坯后,须用羊毛笔轻拂坯内灰渣,然后将坯内灰尘吹去。(四)重匣:民国时计量,小
   印坯
  蘸釉器坯件每一窑担为4手匣钵,每手一般为5至8只,但每手匣钵高度应大体一致。装坯工每装完一手后,再装下一手。装完两手或一担后,由装坯工挑运至窑厂存落。存落时,匣钵须重叠好,一般一担为一根匣柱。(五)开窑:开窑时,先由烧窑工在窑室内从上至下一手一手托下,再由装坯工装捧到窑凳(木制长凳形架子)上,然后将瓷器取出,瓷器取出后,又由装坯工将空匣叠齐,一手一手地捧至落里存放。
  解放前,景德镇圆器制坯行业的管理方式比较独特,其管理的模式一般为:厂主一一管事一一头师傅一一板板。较大的厂家,在若干名管事中通常还另设一名总管事’(俗称坐台子);较小的厂家,通常则由厂主自己兼任管事。
  民国时期,圆器制坯厂家招收或辞退工人,或工人向厂主提出辞职,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一)雇请工人一般是一年一雇,即在头年第四季度就须将次年所需的工人雇妥。雇请的方式为:厂主一般不直接雇请生产工人,只雇请一名“头师傅”(“头师傅”,相当于今天工厂中的生产组长),然后由“头师傅”出面雇请“板板”(“板板”,即每一工种的头头),最后由“板板”出面雇请伙计(伙计,即生产工人)。但无论是“头师傅”雇请“板板”,还是“板板”雇请伙计,人选物色好后,均须事先向厂主汇报,厂主认可后,方能正式录用(俗称“定事”)。(二)圆器装小器行业通常每隔20年才开禁招收一次学徒。开禁时须先将装坯篮涂成红色,然后由人们挑着红篮游街,并边游边吹号奏乐、燃放鞭炮,此称“开红禁”。其时,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首歌,歌日:“装坯开了禁,乡下得了信,丢掉田不作,漏夜赶上镇,三吊二百钱,买根压肩棍(压肩棍,即扁担。这里讲的压肩棍,即工作岗位)。”歌中所描绘的正是邻县农民当年赶来镇上投师学艺的情形。若遇装小器工人人手紧缺,亦可三、五年开一次禁,开禁时也要挑篮游街,但篮上不得涂红。若在街上平安通行,则表示群众同意开禁收徒。此种做法,称为“开黑禁一。过去,景德镇圆器装小器工人皆为“五府十八帮一的人。五府,就是南康府、饶州府、抚州府、九江府、南昌府;十八帮,就是装小器行业内部划分的十八个组。每帮(组)中设头目(又称街师傅)数人,负责处理本帮(组)的事务。每年自农历四月初一至十八日,一天一个帮依次集会吃酒,轮到初一集会吃酒的称初一帮,轮到初二集会吃酒的称初二帮,……轮到十八日集会吃酒的称十八帮。其时每次开禁招收学徒,只能招籍贯为上述五府的人。(三)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既是厂主同工人结算工资的日子,又是年中更换人员的日子。这一天,厂主可以更换“头师傅”,“头师傅”可以更换“板板”,“板板”可以向“头师傅”辞职,伙计也可以向“板板打辞职。(四)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为制坯厂家确定次年用人的日子。这一天,有些厂主要请工人吃一顿很象样的“人工饭”。席间,如厂主同你谈次年生产的打算,即暗示明年他还继续请你;如厂主同你闭口不谈次年生产的打算,只是对你讲些感谢之类的客套话,即暗示明年他不再请你。若工人次年不愿继续在厂主家做工,也可在席间当面言明。
  那时候,工人虽同在一个作坊干活,但有的是吃“红饭”,有的则是吃“黑饭"。所谓“红饭”、“黑饭”,既是资本家采取的一种用工方式,也是一种剥削手段。资本家根据市场变化和生产季节灵活使用“红饭一、“黑饭”。生产旺季和市场好的时候,“黑饭”可以变“红饭一;生产淡季和市场不好的时候,“红饭”又可变为“黑饭”。就是同一个工人,这个月吃的是“红饭一,下个月就可能吃“黑饭”。“红饭”、“黑饭一千活都是一样的,只是待遇有所不同(1只红饭每月为3斗米、半斤油、1斤盐、72枚铜钱、12两肉等,1只黑饭每月为3斗米)。做“头”的,有兼职、专职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有1只“红饭”红使用。
  “红饭”中,还含有各种酒钱:一是三月起手酒钱,二是四月廿六人工酒钱,三是五月初五起手酒钱(五月端午节要休息三天),四是七月半起手酒钱(七月半要休息三天),五是八月中秋起手酒钱(中秋节要休息三天),六是九月重阳酒钱,七是十月廿六人工酒钱,八是冬至酒钱。每次酒钱为32枚铜钱。人工就是雇用关系变更的日子,如果老板不用你了,就没有这个钱那个钱了;如果老板继续留用你,那就有上述讲的那些钱。以两个利坯的劳动组织为例,旺季时,打杂工享受2个“红饭”,做坯工享受1个“红饭”、1个“黑饭”,印坯工享受2个“红饭一,利坯工享受2个“红饭”,杀合坯工享受2个“红饭”,剐坯工享受1个“红饭”、1个“黑饭”;淡季时,打杂工享受1个“红饭”、1个黑饭,做坯工享受1个“红饭”,印坯工享受1个“红饭、1个“黑饭一,利坯工享受1个“红饭”、1个“黑饭”,杀合坯工享受1个“红饭”、1个黑饭,剐坯工享受1个“红饭”。
  以前,圆器行业(琢器、烧瓷、彩瓷行业亦同)中还普遍实行了一种“散做”、,带位子”的特殊做法。什么叫“散做”?“散做”通常是指:(一)厂家的I临时工,称“散做”;(二)工人因事、因病不能上班,临时请人代班,被请者则为“散做”。什么Ⅱ“带位子”?“带位子”通常是指:一个工人除干本身一份工作外,另增干0.25个人或0.5个人或0.75个人或1个人的工作,增干的那部分工作,称“带位子”。带0.25个人的位子,称二毫五位子;带0.5个人的位子,称五毫位子;带0.75个人的位子,称七毫五位子;带1个人的位子,称一个位子,余类推。过去带位子,有多种形式,有带本工种位子的,也有带别的工种位子的;有在本厂带位子的,也有在别的厂家带位子的。凡带了位子的,可按所带位子的多少增领工资。工人为了养家糊口,起早贪黑地干。而老板在不增加厂房和设备的情况下,多出产品多得利,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
  旧社会,圆器制坯行业中的学徒一般要学3年,第一年帮师傅于活,只有饭吃,没有分文工资;第二年除吃饭外,可得一担半米;第三年除吃饭外,可得两担半米。第四年,还得继续帮师傅干一年,除吃饭外,可得三担米。第四年干完,即可出师。出师时,一般要办一桌象样点的酒席请师傅、亲友及工友们吃,席前须跪在地下谢师。当日,还要赠送二双新布鞋给师傅穿。过去,学徒是很苦的。一些老工人告诉我,解放前景德镇有个圆器厂家叫余炳顺,这个厂家中有个姓王的利坯师傅,平时好赌,不愿干活,全靠几个徒弟为其干活,、布时有的徒弟未完成当天的工作量,他便先将绳索放入水中浸湿,再“令徒弟脱去衣服,仅留短裤不脱,然后用绳索一鞭一鞭朝徒工身上抽去,一鞭一条血痕,旁观者无不伤心落泪。老工人还告诉我,旧社会,有一个姓刘的徒弟,因患脑膜炎,伏在工作台上,而师傅则以为他偷懒,走过去几巴掌便将他打死了。后来,这位师傅仅用50块银元便了结了这场人命。还有,抗战时期,有个叫吴延凯的徒弟,有一天忘记了给利坯师傅王柳根泡茶,为这,竟被师傅打得当场吐血。
  解放前,圆器制坯行业劳动条件极差,制坯工人十分辛苦。那时候,打杂工人被称为“牛”,说是“一条牛,江边游,江边又无草,还说江边好”;做坯工因长年累月盘膝坐于陶车上,以致两下肢关节变形,走起路来一跨一跨,故被称为“螃蟹”;杀合坯工干活时要不停地跑来跑去,故被称为“马”;剐坯工天天要剐碗底,故被称为“土狗”(一种在土里打洞的昆虫);大器装坯工要常常两肩扛着料板、坯胎往窑里送,好似抬轿,故被称为“轿夫”;小器装坯工挑坯使用的是两头翘起的扁担,挑坯时不能走快,形同骆驼行走,故被称为“骆驼”;印坯工因两只手须一天到晚朝模型上拍打,故被称为“鹅”;利坯工因操作时须盘着双腿扑在陶车上,久而久之,背驼了,腰伸不直了,故被称为“虾公”……这些外号,正是当年陶工受贬受辱、牛马生涯,的真实写照。
  再说说琢器制坯业。琢器比圆器更复杂,工艺要求也更高。解放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业主和工人多为丰城人和抚州人。在这个行业中,又分大件、粉定、古坛、官盖、滑石器、淡描器、针匙、博古器、灯.盏等各业。大件制坯业主要生产大型圆形瓶、缸、盘、壶、盆、坛等精细瓷器和普通瓷器;粉定制坯业主要生产中、小型圆形瓶、壶、钵、盅、杯、坛、罐、盆、缸等精细瓷器和普通瓷器;古坛制坯业主要生产淡描花坛等瓷器;官盖制坯业主要生产各类连盖茶杯;滑石器制坯业主要生产粗糙瓷器;淡描器制坯业主要生产粗糙青花瓷器;针匙制坯业主要生产瓷器羹瓢;博古器制坯业主要生产各种异形瓷器;灯盏制坯业主要生产瓷器灯盏。解放前,琢器大件、粉定、古坛、官盖、滑石器、淡描器等行业的劳动组织,是以“草鞋一(以上劳动组织中大都配有装坯、打杂等工种,因他们干活时常穿草鞋,故这些工种俗称“草鞋”)为单位进行组合的。大件制坯业每双“草鞋”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工人3-4人。粉定制坯业每双“草鞋”配备的工人数,要视所生产的品种而定。生产白器者,每双“草鞋”约配3名工人;生产青花器者,约配5名工人。古坛制坯业每双“草鞋”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备工人6名。官盖制坯业,1双“草鞋”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1/6个做坯工(即每月在这个劳动组织中干5天),1个利坯工,1个打杂装坯工。2双“草鞋”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1/3个做坯工(即每月在这个劳动组织中干10天),2个利坯工,1个补水工,1个施釉工,1个打杂装坯工。3双“草鞋”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1/2个做坯工(即每月在这个劳动组织中干15天),3个利坯工,1个补水工,1个施釉工,1个打杂装坯工。滑石器制坯业,1双“草鞋”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3-4名工人。2双“草鞋一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6-7名工人。3双“草鞋”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9-10名工人。淡描器制坯业,1双“草鞋”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工人(含画坯工)4-5人。2双“草鞋”的劳动组织中,配有工人(含画坯I)7-8人。针匙、汤匙制坯行业的劳动组织,是以制坯模型为单位进行组合的。如针匙制坯行业,每副模型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1/3个制坯工,1/3个吹釉工。灯盏制坯行业的劳动组织,是以陶车为单位进行组合的。0.5乘陶车的劳动组织中,通常配有做坯、印坯Il人,装坯、打杂工1人,利坯工1人。1乘陶车的劳动组织中,配有打杂工1人,做坯工1人,印坯工1人,利坯I2人,装坯工1人。雕削、博古器制坯行业的劳动组合则无一定模式,随意性比较大。如雕削制坯业,多者一厂数十人,少者则一厂1人。
  琢器坯料、釉料的制备方法与圆器坯料、釉料的制备方法相差无几。做坯的方法与圆器做坯的方法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一)琢器的坯做得比圆器厚得多,通常厚度为1-1.5厘米;(二)琢器有的品种往往1件坯要做成几段。比如做花瓶,有的就要做成3段,一段为瓶颈,一段为瓶身,一段为瓶底。(三)做特大坯件时,其做法又大不相同,作时须先将坯泥搓成条状,在车盘上围成一个圆圈,这时须由2人面对地攀转车盘,2人搀扶着做坯工的左右腋,由做坯工艰难地将坯做成所需之形状,成形后,将其放于一旁,再如法围制第二个、第三个圆圈……待各段成形后,再用泥浆将其一段一段粘接起来,然后进行修补。
  坯做好后,待其干至一定程度,即进行整坯。方法是用刀将坯底拍紧,以防制品裂底(俗称水拆)。待整好后的坯胎干至一定程度时,即进行利坯。以利花瓶为例,其制作顺序一般为:上陶车,先用搅车棍将车启动,待车盘转速’达到要求时,将瓶颈置于利脑上,定死位,用坯刀分别将其上、下、内、外利至所需之高、低、大、小、厚、薄及形状,取下,放于一旁,再利瓶底、瓶身,方法与利瓶颈同。瓶身利好后,将瓶身下端朝上置于利脑上,接着用瓷瓢舀上泥浆,淋适量于瓶身接头处,将瓶底下端朝上放于瓶身的接头上,用手轻轻将其扇死定位,再用坯刀将接头处修平,接着将已粘接好的坯体取出,换成下端朝下,用坯刀伸人瓶内,将接头处修平,然后用瓷瓢舀上泥浆,淋适量于瓶身接头处,将瓶颈放于接头上,用手轻轻将其扇死定位,再用坯刀将接头处修平,即妥。在整个利坯过程中,要多次启动车盘,使其不停地旋转;利坯时,要屏住呼吸;为测定所利坯体的厚薄,利时还须时而用手指轻轻弹击坯体,并细心听其发出的响声,从响声大小来判断坯体各部位的厚薄。利薄胎器时,除采用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毛笔蘸水将水由坯胎的口沿直线滴流而下的方法来观察坯体的厚薄,如若坯体上显出的水迹均匀,说明坯体各部位厚薄一致;反之,坯体上显出的水迹就有显有暗,这即说明坯
  琢器做坯体各部位厚薄不一致,须进一步精修。精修薄胎制品的工艺要求极高,要将十几毫米厚的泥坯精修至蛋壳那样薄,难度的确很大,往往少一刀嫌厚,多一刀即破。
  待利好的花瓶坯胎干至一定程度时,即进行荡内水。方法是先用笔扫去瓶内的灰尘、坯屑,再用竹端舀清水倒于坯内,用手摇荡坯体,然后转动坯体将水倒出。
   内水荡好后,即施内釉,方法是先用竹端从釉缸中舀上釉浆,倒于坯内,用手摇荡坯体,然后转动坯体将多余的釉倒人釉缸。
   施过内釉的坯体,还须补外水,其方法与圆器产品补外水大致相同。
  外水补过之后,即施外釉。若施大件产品,通常采用浇釉法。浇釉前,须先将一块木板搁于釉盆上,再将坯件放在木板上,双手各执一碗,从釉盆中舀釉浆从左右两个方向淋浇于坯体表层。对某些琢器产品,有时还采取“吹”的方式来施釉,方法是先将釉浆盛入设有吹筒,喷蛆的白铁壶内,再将喷咀对着坯体,用嘴对着吹筒吹气,壶中的釉浆便纷纷扬于坯的表层。如此反复数遍,至坯体上的釉层达到所要求的厚度即止。
  坯胎的内、外釉施过之后,即进行剐坯。以剐花瓶为例,其方法为:操作者登上陶车,先用搅车棍将车盘启动,待车盘转速达到要求时,将坯胎上端朝下置于利脑上,用手将坯扇死定位,再用坯刀
  琢器利坯修掉圈足上的少许釉层,使圈足露出一圈胎骨。接着,取出坯胎,换成下端朝下,用手将坯扇死定位,再用坯刀修掉瓶口一圈釉层,然后用锒釉笔蘸上釉浆,均匀地锒于瓶之口沿。
  坯胎剐好后,即进行装坯,其整匣、涂浆、铺渣、放垫饼、放坯、叠匣的方法与圆器操作大致相同。若装特大产品,其方法则有所不同。例如装大缸、大瓶,须先将大缸放于匣钵的底板上,再将匣壁一圈一圈叠放于匣底之上,然后用耐火泥将各层之间的接头缝封好,最后盖匣盖。
   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制坯行业外,旧时在制坯行业中,还另有注浆、雕塑、雕锒等多种制坯行业。
   注浆制坯,多设于琢器行业内。注浆的模具系用石膏制成。石膏是一种硫酸盐沉积岩,化学成分为硫酸钙
   带二个分子的结晶水,其化学式为CaS04-2H20,颜色分别为白色、浅蓝、灰色、浅黄色等,属纤维状和块状结构的固体,其硬度为2(莫氏标准),比重为2.32。煅烧后失去1.5个水分子的石膏称半水石膏,它比原重量约减轻15.7%,制造石膏模具用的正是这种石膏。在半水石膏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后它又会重新还原为二水石膏。人们之所以选用石膏制造模具正是看中了石膏的这一特性。
   加工石膏,一般是先将石膏表层的杂质洗去,再用石碓将其椿成细粉,然后将它放人凹底的铁锅中去炒,炒制温度一般控制在160-170aC,炒好的石膏务必存放在干燥处,以防石膏受潮,受了潮的石膏会变为二水石膏,这种石膏便失去胶凝性了。
  制造母模通常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一)先在立式小陶车的模底上用石膏浇注比木模稍大点的石膏圆柱体,待石膏硬化后再用刀具将其修成原始模种。(二)在原始模种上涂以洋干漆,用金属皮
  吹釉围成比母模大些的圆框浇注石膏,待硬化后取出,用硫磺或石膏翻制出工作模胎。(三)浇注生产用模,还必须有一个外套。制作外套的方法是:先在漆好洋干漆的原始模种上用金属皮围成比母模大些的圆框浇注石膏,然后按模型所需的厚度和外型,将石膏圆柱体利成工作模外套,外套配上了工作模胎,就得到了完整的工作模种。有了工作模种,便可以用它浇注生产模型了。所浇注的模型,要求工作表面光滑,无油迹,无气孔,、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
  民国时,注浆成形的方法仅有两种:一为空心注浆法。这种注浆法用的模型没有塑芯。操作时须先将较稀的泥浆注入模腔内,停留一定时间后,倒出多余的浆,让模型继续吸取泥浆中的水,使其体积逐渐收缩。待模内的泥坯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将泥坯取出。二为实心注浆法。方法是将较浓的泥浆注入两快石膏模型合拢后形成的空隙中,泥浆注入模型后没有多余的泥浆倒出,待泥坯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将泥坯从模内取出。
  雕塑制坯,多设于琢器行业内,但也有设于圆器行业内的。雕塑,主要分堆雕、捏雕、浮雕、刻花、镂雕及圆雕等。用笔蘸取泥(釉)浆在坯体上堆填各种凸出纹样的装饰技法,称堆雕。堆雕又分两种:一种为堆泥,也称堆花,方法是用手指或毛笔将白色泥浆或彩色泥浆往坯体上堆,堆出各种纹样。另一种为堆釉,方法是用毛笔蘸取白色釉浆在施好色釉的坯体上堆填纹样。捏雕,也称“捏花”,方法是用手将湿泥塑造出各种动物、植物或其它形象。浮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笔蘸取泥浆或用泥料在坯体上填、堆出各种纹样,然后在花纹上进行镂、雕、刻,使纹样凸出坯体,三度空间。另一种是先用石膏模印出立体瓷泥纹样,然后将纹样粘贴于坯体,再在纹样上进行镂、雕、刻。刻花的方法主要是用刀具或其它工具在平整的坯体表面刻出凹槽状的花纹或图案。镂雕又称镂通花、镂空,通常以镂空为主,同时运用圆雕、捏雕、堆雕等技法在坯体上把装饰纹样雕通,再在上面寄贴花卉或加彩。圆雕的方法是用湿泥塑出人物、动物、植物等各种造型。雕锒行业,也是多于琢器行业内的。制作四角、六角、八角等器物,通常采用雕锒法,方法是先将湿泥放于白布上,再用手把湿泥拍打成片状,待泥片稍干后,用泥浆将泥片相互锒接成所需形状,待粗坯干至适当程度时,用坯刀将其修刮平整。
  解放前,景德镇的琢器制坯厂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独立劳动者。那时候,若自己有技术,只须买几块瓷土,买几只匣钵,就可以制坯。坯制好后,拿到窑户老板处去搭烧。烧好后就可以拿到外地去卖。卖掉了再做。如若赚了钱,他就可以带几个徒弟,雇几个工人,做起小老板来。生意不好时,自己又到别的厂家去打工。
  旧时,因琢器制坯厂家的规模一般都很小,故管理层次也较少,多数厂家的三码头工种或刁削工种由厂主自己兼任。琢器厂家的工人多为沾亲带故,大都由业主自己出面雇请。当年的端午节,若业主请某工人上馆吃“泡茶”(一碗茶,两根油条),即说明业主继续留用某工人干到七月半;到七月半,若业主又请某工人上馆吃“泡茶”,即说明业主继续留用某工人干到当年腊月;若到腊月业主再请某工人上馆吃“泡茶”,即表明业主次年上半年仍继续留用某工人。反之,凡其中有一次未被业主请去吃“泡茶打的,则表明这个工人从此已被业主辞退了。
   景德镇陶瓷的釉下装饰,主要有青花、青花玲珑、釉里红、斗彩、窑彩、影青刻花等。由于这些釉下装饰均是在坯厂内进行的,因此
   刻花它属于制坯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青花装饰。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其花,清新明丽,幽靓雅致;其釉,晶莹柔润,白’中泛青。景德镇的青花装饰始创于元代,至明代已臻成熟。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青花瓷器的器型更为复杂,装饰更为丰富。但在解放前的近百年中,由于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使大批工人被迫改行,四处流散,至解放前夕,全镇从事青花装饰的工人已由清末的3000多人减至100余人,使青花瓷生产处奄奄一息的状态中。
  绘制青花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绘时一般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一是设计画面。设计通常在纸上或在坯体上进行。如若在纸上搞,不但要注意使纹样适应各种器物的造型曲面,而且最后还须将纹样画到坯体上去方可定稿。二是过稿。方法是先在定稿的坯体上用浓黄蔑灰按纹样勾线j然后用棉纸或毛边纸贴在纹样上,再用手指或压子轻轻在纸背上擦摩,使纹样清楚地翻印在纸面上。接着用浓黄蔑灰按翻印下来的纹样在纸上重描一遍,最后将纸贴于坯体上,用手指在纸背擦摩,使纹样清楚地印在坯体上。三是勾线。勾线,就是用画笔蘸上青花料,在坯体上勾勒出纹饰线条。勾线时运笔要缓慢,料的厚薄要相等,线条的粗细要均匀。四是分水。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先勾线,后在纹样的线条内分水。另一种是先分水,然后勾勒轮廓,此种方法多适用于写意画。
  手绘青花装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为白描青花也叫青花白描,其特点是只用料色勾线而不分水;二为白地青花。在装饰对象的轮廓内“分水”的方法,称白地青花。其特点是画面对比明显,形象清晰;三为青地白花。方法是在纹饰轮廓线外“分水”,使纹饰处于空白状,形成青色底子,白色装饰。
  青花玲珑装饰。青花玲珑瓷又称“米通”瓷,外国朋友则称它为“嵌玻璃的瓷器一。这一品种,是在同一件瓷器上,既绘有青翠欲滴的“青花”,又布有碧绿透明的“玲珑一(镂孔),二者互相衬托,相映生辉。制作青花玲珑,大体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一)选好装饰部位。一般来说,玲珑眼宜装饰在坯体较薄的部位。(二)刻玲珑眼。方法是用金属小刀在坯体上刻出各种形状的镂孔,然后用笔蘸玲珑釉填入镂孔中,至填满止。(三)配以青花纹饰。就是在刻、填了玲珑眼的坯体上配以各种青花装饰。
  釉里红装饰。这一装饰始创于元代,其装饰步骤与青花装饰大体相同,即先用笔蘸釉里红彩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在坯体表层施以透明釉,最后入窑焙烧。因红色纹样系从釉里透出,故称“釉里红”。
  窑彩,亦称釉下彩。绘制窑彩一般要经过这样几道手脚:(一)过稿。单件作品一般可直接在坯体上起稿、勾线。多件复杂的作品通常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在未施釉或已施釉的坯体上设计画面;(2)用铅笔将坯体上的画面拷贝到纸上;(3)按铅笔轮廓线在拷贝纸的背面勾填木炭烟脂;(4)将已拷贝画面的纸覆于坯体表面,用手按摩,使之转印到坯体上。(二)勾线。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一是用画笔蘸上浓墨汁在坯体上勾勒纹样;二是用笔蘸上浓墨汁或调料,再加入少量乳香油画料,在坯体上勾勒纹样;三是用压印的方法代替手工印线。(三)分水。当坯体上的线条干后,便可开始分水,即在线条内填人各种颜色。
  影青刻花装饰。这一装饰属传统陶瓷装饰方法之一。用这种方法装饰起来的瓷器,透过釉层,可窥见刻在釉层下面的各种花纹。其瓷青淡幽雅,颇为秀丽。装饰时一般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一)设计。起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用笔在坯体上描绘纹样,然后依样运刀刻划;另一种是先审度器物造型和选定装饰部位,然后直接用刀在坯体上刻划纹样。(二)刻划。方法是以刀代笔,采取刻、剔、扒等几种方法在坯体上刻划出各种不同的花纹。所刻出的线条有宽有窄,有虚有实,转折变化多样。
  颜色釉装饰。景德镇产的高温颜色釉瓷,系用铁、铜、钴、锰等氧化物配制成不同的色料,施于泥坯或瓷胎之表层,经高温焙烧而成的一种瓷器。这种瓷器,釉面五光十色,斑驳璀璨,被人们赞之为“人造宝石”。颜色釉装饰,通常是在坯厂内进行的,也属制坯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解放前,景德镇配制颜色釉,一般采用天然原料。由于天然原料的成份复杂,且组成也不尽相同,同一天然原料,这一批和那一批的成份有时相差很大,即使是很有经验的艺人,在配制颜色釉时若不经过反复试验,也难保其所配色釉的色泽前后一致。那时候,颜色釉的配方全由私人掌握,艺人决不将配方传于外人,有的甚至传子不传女。
   民国早、中期,景德镇所烧制的颜色釉瓷器品种共达数十种,其中主要品种有:
  钧红釉。釉层肥厚,红而且浓,滋润均匀,华而不俗,釉层中有细小的龟裂纹理。此釉在高温焙烧的过程中虽会向下淌流,但色釉一般不脱口。据文献记载,早在宋代,我国就已烧制出钧红釉瓷器,因它最初为河南禹县钧窑所烧制,故称“钧红”。钧红釉瓷器属我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铜红釉品种,它的诞生,结束了当时青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不能不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可是,自元代后,禹县钧窑日渐衰落,至明初已不能烧制钧红釉瓷器了。但值得庆幸的是,禹县烧制钧红釉的技艺被其它产瓷区继承了下来。景德镇自宋末起就已开始烧制钧红釉瓷器。
  祭红釉。釉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祭红釉瓷器为景德镇所创制,始创于明永乐、宣德年间。因古时皇室常以它作祭器,故称“祭红”。古代,人们在配制祭红釉料时,往往将黄金、珊瑚、玛瑙、玉石等珍贵之物掺入釉料中’,真可谓不惜工本。即使这样,也往往烧制不出好的成品。由于祭红釉瓷器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它色釉更为名贵。
  郎窑红釉。釉色似初凝牛血,红而鲜艳,晶莹光亮,器物内外有较大的龟裂纹理。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因其于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督陶官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故称“郎窑红”。
  美人醉釉。又称粉红釉、孩儿脸釉、豇豆红釉、桃花片釉等,初创于明代,清代有很大发展。相传,明代有一皇帝正与贵妃饮酒作乐时,有人呈上一件景德镇刚创出的淡红色瓷器,其釉酷似贵妃醉酒后脸部泛出的红润肤色,皇帝触景生情,当即以“美人醉”命之。该釉色调淡雅,柔和悦目,给人以含蓄的美感。
  三阳开泰釉。该釉的外观为:在乌黑发亮的釉面上,呈现三处扁圆形的红釉,形同初升的太阳。红釉四周,喷射出黄、青、绿各色釉丝,好似太阳的光芒,故称“三阳开泰”。古代易经上有“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之说,意为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物复苏。古人把此釉称为“三阳开泰”,明显地寓有吉祥之意。三阳开泰釉瓷器为清乾隆年间所创。
  钧红花釉。始创于宋代,釉色为:在红色底釉上重现蓝白交错的色丝,形态各异,有的象风中漫舞的杨柳,有的象节日多彩的礼花,有的象翻滚起伏的波涛。因该釉系用钧红釉作底釉,在底釉上再施以别的釉料而烧成的,故名“钧红花釉”。
   乌金釉。釉色乌黑透亮,属我国名贵色釉之一。它是在建窑、黑定窑所烧制的一种相近似的色釉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茶叶末釉。釉色为:在褐绿色釉中,自然而均匀地布满着美丽的黄色星点,因黄色星点好似茶叶细末,故称“茶叶末釉”。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汝窑就已生产出这种釉。清时,此釉曾被列为官窑的秘釉之一。
  霁蓝釉。釉色为深蓝,色泽深沉,浓淡均匀。由于该釉具有不淌流无纹理、易烧成等特点,故宜装饰在各种瓷器上。在已烧成的霁蓝釉瓷器上用金水饰以各种花纹者,称“霁蓝描金彩瓷器一。
   解放前,白胎选瓷也是在坯厂内进行的,因此它也属制坯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时各制坯厂家的选瓷工作多由管事人员或业主兼任。
  选瓷人员判断瓷器的质量和划分瓷器的等级,主要是通过看、听的方法来进行。看,就是正看瓷器的顶端和内部,翻看瓷器的底部,转看瓷器的外部,并把瓷器放在水平面上看它的平整程度,再看瓷器釉面是否光润。若检验成套器皿,还要看各件产品的釉色、画面、光泽等是否一致,器型式样是否谐调。此外,还要看产品表面有无缺陷。听,就是用手指或棍棒轻轻敲击瓷器,从瓷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瓷器的质量。方法是将产品放在手上或桌上,用手指或棍棒轻敲口沿,如声音清脆,即表明瓷胎致密,瓷化完全,质量良好;如声音沙哑,即表明瓷胎有破损,或没有烧熟。对中、小型口径的碗类制品,可重叠成筒(10个为1筒)听测,方法是先将碗撂好筒口,对准花面,然后拿在手中抖动旋转,若瓷碗发出清脆之声,即表明这筒瓷碗质量良好,如夹有沙哑之声,即表明其中有的瓷碗已破损。在通常情况下,通过看、听便能确定产品的等级。
  选瓷人员一般还善于分析产品缺陷。分析时,通常要根据缺陷的症状,从主观(操作)、客观(泥、釉以及自然条件等)两个方面作分析,有时甚至要作破坏性的查验(即将瓷器打破),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放前,各圆器、琢器制坯厂家对制瓷原料都比较珍惜,普遍做到了这样几点:(一)原料进厂后,要按种类、大小、干湿,分别堆码整齐,并记入帐簿。(二)好原料用于生产上等瓷器,差原料用于做下等瓷器。既不可将好原料做下等瓷器,也不可将差原料做上等瓷。(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破坯、坯粉,要将其晒干后重新淘洗,继续用于制瓷。(四)平时流人晒架塘中的泥浆,要定期或不定期将其捞起、晒干,重新淘洗后继续用于制瓷,或卖于别的厂家制作粗瓷。(五)定期或不定期地铲挖坯房内坡阶及某些地面之表层泥土(俗称“脚板屎”),晒干后重新淘洗,然后用于制瓷或制托坯垫饼,或卖于别的厂家制作粗瓷。(六)平时在坯厂内不小心打破了坯,要将坯屑全部拾起来;运坯到窑厂时,在途中或在窑厂内打破了坯,也要将坯屑拾回坯厂,淘洗后继续用于制瓷。(七)瓷土经过淘洗,所滤出的泥渣(俗称检渣),厂家也舍不得将其倒掉,而是用它掺以别的原料,用于制作粗瓷,或用于制作托坯垫饼,或卖给别的厂家制渣胎碗。(八)生产时粘附在工具、设备、衣服上的原料,要将其刮人或抖入淘桶中,淘洗后继续用于制瓷。(九)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还常常使人到附近山上去挖取山土,用于制作托坯垫饼。
  旧时,各圆器、琢器制坯厂家对在制品的质量也普遍抓得很紧。一是对各工种的工作质量有一定要求,每个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按这些要求行事。二是每个工种、每道工序都负有检查坯胎质量的义务。工人在操作时,都要检查每件坯胎上是否存有缺陷,如发现有缺陷,凡能整修好的,要及时交与有关工种进行整修;凡不能整修好的,即将其打破重新淘洗后再用于制坯。这样关关设卡,使一些肉眼能见的缺陷大都被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这种做法,俗称“一脚压一脚,毛病不过脚”。三是每次开窑后,先由选瓷工把瓷器一一选过,然后由伙佬送饭时将患了毛病(缺陷)的瓷器挑回坯厂给生产工人看。这样,工人就能亲眼看到自己所制的瓷器存有一些什么缺陷,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消灭或减少这些缺陷。四是若发现存架坯胎大批患病(例如原料配方过软或过硬、坯釉发裂等)或造型、尺寸不符合要求而又无法整好时,厂家便会果断地将所有患病或造型、尺寸不符合要求的坯胎全部倒人淘桶重新淘洗,然后再重做坯胎。五是为了保证瓷器的质量,各制坯厂家还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定,每个工人都须严格照这些规定行事。例如:规定工人不准在储泥桶内洗手,不准穿脏鞋进入泥房,不准将油、盐、口痰、鼻涕沾污原料或坯体,所进的原料不经“试照”不准投入使用,锉坯刀时不准将铁屑锉人原料中或坯胎上,等等。
  旧社会,制坯行业一般是实行计件工资,即:除膳食由厂主负担外,另按工人所产制品件数的多少来计发工资。一般厂家多取以下办法:每年分别于农历七月、十月、年终与工人结算3次。按照惯例,每次结算后应及时将工资发给工人,可是许多老板却没有照规矩做,老是拖欠工人的工资,将钱用于囤积原燃材料,在那物价飞涨的年代,等到老板将工资补发给工人时,钱已经大大贬值了,甚至一天的工资连1斤青菜也买不到。另外,其时也有以实物来充当工资的,即工人帮业主制作的产品烧成后,业主只须按比例给一定数额的产品给工人,不必另发工资。
  抗日战争后,特别是1946年以后,各圆器、琢器制坯厂家的厂主为刺激工人更加卖命地为其干活,把基本工资压得很低,遂将私贴、私补增至了100余种。其中,以肉为内容的补贴主要有:起手肉、歇手肉、知四肉、花朝肉、清明肉、人工肉、重阳肉、冬至肉、检渣饼子肉、、淘灰釉肉、阴子肉、墨迹肉、剐齐子肉、做坯肉、打箍肉、青花肉、配釉肉、上石板肉、讨料肉、开窑肉、水帐肉、饼子肉、扫灰肉、挑篮肉、打高岭肉、大器肉、棒坯肉、炉里肉、淘高岭肉、起晒架塘肉、剐月心肉等;以钱为内容的补贴主要有:刀子钱、补匣钱、接土匣钱、草鞋钱、搭肩钱、大酒钱、小酒钱、装软饼子钱、扫灰钱、吊线钱、度匣钱、起车垄钱、挖脚板屎钱、挖检渣钱、淘检渣钱、淘余土钱、挑土匣钱、搬料板钱、使用钱、黄烟钱、草帽钱、扇子钱、画笔钱、发锉钱、背搭钱、烂山钱、扁担钱、焕票钱、满砖钱、挖老土子钱、打样钱、开模钱、削挎钱、削边钱、填釉钱、四季补贴钱、脚步补贴钱等;以酒、茶、点、米为内容的补贴主要有:起手茶、起手面、定事茶、盘缠米、做大件酒、满窑酒、开窑酒、挛窑酒、端阳酒、中元酒、中秋酒等。这些补贴中,有些是历代陶瓷工人通过斗争才争到的,有些则是老板们挖空心思想出来剥削工人的花招。上面所讲到的这个肉,那个肉,其中不少须付出额外劳动才能享受到的,比如起晒架塘肉,只有当工人免费为厂家将晒架塘中的下脚料全部捞取上来之后,老板才给点肉给这位付出额外劳动的工人吃。如未付额外劳动,老板是不会白给你吃的。另外,这些补贴中,有许多并未列进计件单价,这样做对老板们比较有利,加上去或拿下来均比较自由,生意好时可以加上去,生意不好时又可以拿下来,不致形成固定不变的规矩。
  解放前,每当瓷业生意不好时,就有大批瓷业工人失业,失业后的工人只得靠卖菜、作田、砍柴、卖苦力赚钱养家糊口。那年月,即便未失业的工人,因季节关系,每年也只能在老板家干七、八个月,其余三、四个月也是失业。在失业的几个月中,也要靠自己另谋生路。那时的陶瓷工人是相当苦的,就连回乡过春节路过张天渡时,也要下到河里,在刺骨的水中摸几条鲇鱼回家过年。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古今谈

《景德镇陶瓷古今谈》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景德镇陶瓷古今谈》主要描写了景德镇从古至今陶瓷的工业发展历史,工业经验和陶瓷销售等内容。

阅读

相关作品

钧红釉
相关作品
祭红釉
相关作品
郎窑红釉
相关作品
美人醉釉
相关作品
三阳开泰釉
相关作品
钧红花釉
相关作品
乌金釉
相关作品
茶叶末釉
相关作品
霁蓝釉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