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陶瓷产业基地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754
颗粒名称: 四、陶瓷产业基地建设
分类号: F407.71
页数: 4
页码: 160—163
摘要: 陶瓷产业基地建设主要描述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基地;陶瓷研发基地;陶瓷教育交流基地;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陶瓷产业 基地建设 景德镇

内容

2008年5月8日,科技部火炬计划管理中心批准同意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景德镇陶瓷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为景德镇市进一步聚集高技术陶瓷产业搭建了平台,至2010年,四个基地建设初具雏形,陶瓷产业振兴开创了新格局。
   (一)陶瓷产业基地
  2007年,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人民币的高档墙地砖项目、乐华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的墙地砖项目和高档卫生洁具等三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到浮梁县三龙乡;佛山欧瑞特投资8亿元,建设12条墙地砖生产线的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陶瓷工业园区桃源里;中外合资鸿强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墙地砖及琉璃瓦项目也落户陶瓷工业园区。这些建陶项目的落户标志着景德镇市建筑陶瓷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广东客商投资的和川粉体项目、港资景德镇戴娜丝缇陶瓷项目也落户陶瓷工业园区,陶瓷产业基地迅速形成。
  2003年以来,先后有近百家陶瓷企业在景德镇落户。这些企业的引进,不仅给陶瓷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艺技术,也加快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02010年“景德镇陶瓷出口基地”项目得到省商务厅批复认定,为下一步申报国家级陶瓷产业出口基地奠定了基础。(二)陶瓷研发基地
  2004年以来,景德镇组织实施了国家、省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火炬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陶瓷科技项目近300个,争取科技经费4000余万元,取得环境友好型复合陶瓷透水砖的生产方法、环保型纳米陶瓷刀及其制造方法、陶瓷外螺旋轴套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等陶瓷科技成果近200项,获得大规格陶瓷薄板(砖)的压制成型设备、彩色釉中彩瓷及其制备方法、高孔隙率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等陶瓷专利近100件,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国家级陶瓷技术研发平台相继落户景德镇,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8年,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通过评估验收。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在人才队伍、科研条件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科研设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2亿元。中心现有科研工作者114人,其中博士26人、硕士21人,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化队伍。五年多来,该中心先后承担了一批对行业技术进步有较大影响的国家、部省科技项目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总数为196项,科研经费达3164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部省级项目62项。取得成果142项,其中74项为国际先进水平、4项成果获部省级奖励,许多项目成果突破了行业关键技术,起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三)陶瓷教育交流基地 景德镇陶瓷人才培养以景德镇陶瓷学院和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地,拥有完整的陶瓷教育体系,雄厚的陶瓷系列专业师资队伍。景德镇陶瓷学院仅2007年上半年就引进硕士以上学位人员40人,其中博士后和博士9人,使专任教师硕博比达到48%0学院继2006年左和平等5人被评为全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人选之后,2007年李月明等4人被评为全省第三批百千万工程人选。学院组织申报了“陶瓷艺术与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评选出了“无机材料测试技术”和“陶瓷造型”两门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的候选课程。材料学院、热工系2008年暑期已搬迁到新校区,基本完成了新、老校区的办学格局,景德镇陶瓷学院已构建了硕士、本科和职业教育等较为完善的陶瓷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有硕士点23个,其中5个为省示范性硕士点。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34人,教学设备总值达9000多万元。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推荐下,经科技部的反复审查,景德镇陶瓷学院被授予全国材料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资格,全国共计55家,江西省仅景德镇陶瓷学院和南昌大学两家。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着力开展对外交流,连续举办四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景德镇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和陶瓷高新技术成果展,规格和品位一届比一届高,每届都汇集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
  2007年,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首次由科技部与省政府共同举办。论坛共收到涉及高技术的论文90多篇,论坛以“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技术陶瓷产业化”和“加强交流,促进粉体制备加工、检测及其应用技术的科学发展”为主题,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围绕国家发展高技术陶瓷科技产业最新政策、先进陶瓷粉体材料、透明陶瓷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此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提升了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的档次,为跟踪世界陶瓷发展前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论坛以后每年在瓷博会期间举办一次。 瓷博会及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的举办,汇集了大量的当前国内外高技术陶瓷发展的信息,为景德镇准确把握国内外高技术陶瓷材料与工程发展现状、水平与趋势,找准科研走向,推动技术创新创造了良机,也为景德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陶瓷产业的发展方向,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四)中小企业孵化基地
  2010年,景德镇市政府决定在中国瓷都洁具厂厂区内建设景德镇陶瓷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城区内的中小陶瓷企业,分期分批将散落在城区内的中小陶瓷租赁实体全部腾退入园,在基地形成传统陶瓷聚集。通过引入营销、技术、服务、外包理念,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市瓷局牵头将基地打造成传统陶瓷创新基地,形成创业、就业、再就业基地和特色陶瓷出口基地。 厂房全部建成后,基本可满足城区内多家改制国有陶瓷企业和零星陶瓷生产小作坊的“退城进园”要求,可提供4800个以上工作岗位,形成1.5亿件日用瓷的年产能,年销售收入将达7.5亿元。 基地内拟设置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综合管理、运营发展等四大机构,采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扶持创业”的宗旨,为入驻基地的创业者提供职业辅导、开业指导、专家咨询、社会中介、证照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还提供房租补贴、下岗再就业补贴、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多项服务。 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的设立,有利于实现“原料标准化,辅料专业化,燃料煤气化,产品高档化”,从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上支持陶瓷上档次、上水平,实现景德镇传统名瓷的复兴之路。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的编辑出版,是景德镇地方史志的又一重要资料,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山水、生态、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宜居之城。景德镇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就把陶瓷做成了世界性的大产业,被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以我国现有各类建制市为单位设卷,既记述每座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又从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公共设施、建筑、交通、服务、教育、文化、环境、历史遗产保护等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展望发展远景。每卷书的内容大致由这座城市的历史尤其是当代历史的回顾、城市建设中的问题研究,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等三大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