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749
颗粒名称: 五、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分类号: F752.856
页数: 6
页码: 134—139
摘要: 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主要描述了景德镇的城市定位和商业特色;商业龙头企业与社区商业协调发展;策应大交通、搞活大流通;加强城乡联盟,搞活农村流通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景德镇

内容

城市,即城和市的统一,城只是形式,市才是内容。流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中国工业社会的历程只有300年,而中国的商业形态已经存在3000年了。“以商兴市、用商活市”,在现代社会,城市的商业流通能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景德镇市流通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突出为实现“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服务,围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增强发展后劲的要求,抓好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规划,重点加强交通和信息网络等流通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中高级批发市场和连锁经营,不断开拓流通业的新领域;推进经营业态、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城市流通体系,加快流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建设步伐。(一)适应城市定位,凸显商业特色
  2002年修订的《景德镇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景德镇市的城市性质的表述中包括赣浙皖区域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围绕这个城市定位,充分利用景德镇独特的人文底蕴、精湛的陶瓷艺术和优美的山水景观,加强流通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协调,大力发展“商旅结合”特色商贸流通。景德镇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建设了国贸陶瓷批发市场、陶瓷城旅游购物市场、陶瓷大世界和金昌利精品艺术瓷市场以及雕塑瓷厂、三宝陶艺村、樊家井、陶瓷历史博览区等陶瓷旅游购物区。这些陶瓷市场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枢纽附近,方便了商户、游客参观采购。同时在城西建设了国贸建材批发大市场,不但把运量巨大的建材商场从市中心撤出,而且为物流业的入驻提供了场所,成为景德镇建材贸易的中心,也是赣东北地区一个大型建材贸易中心。而设在城西北高速路口的金三角物流中心为大宗货物的过境中转提供服务。在政府有力的商贸布局规划引领下,市场也在整合聚集。2000年开始,机电产品慢慢在景德镇里村一带聚集销售,形成专业市场。2003年开始,电动车市场在马鞍山集中,到2008年,已经形成了辐射周边的专业一条街。珠山路则成了服装、鞋类、珠宝一条街。
   ▲三宝国际陶艺村里的艺术工作者 在老城区拆迁改造中,市政府充分考虑了商业街建设。中山路在明清时期是景德镇的一条繁华的主街,到现代已显狭窄、拥挤,房屋破败、低矮,火灾隐患特别大,严重影响通行、经营和市民居住。2000年,市政府结合老城区改造,把中山北路改造建设成仿古一条街,作为步行街经营管理。而正在改造的斗富弄建筑颇具明清风格,与中山北路仿古街连接形成“T”字型特色商业街区。
  目前中山北路仿古街的商业业态混杂,大多经营的是现代的服装、电器,与仿古建筑不相称,有悖建街初衷。要通过协调规范中山北路步行街现有经营业态,把古玩、典当、旅游新产品业态归集步行街,建设成一条真正具有瓷都特色的古玩街。要通过规划、引导,把新斗富弄建成具有景德镇明清、民国建筑风格的饮食、茶楼仿古美食一条街。斗富弄东端主要经营地方特色小吃(清汤泡糕、盖浇粉、碱水粑、清明粑、冷粉、油墩子等),以及地方特色菜肴:船板肉(米粉蒸肉)、知事肉、炒田螺、乐平狗肉、粉蒸猪肠、砂钵猪脚、景德板鸡、板鸭、野生蔬菜和茶叶等。斗富弄西端,引进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风味的品牌美食,把新斗富弄建成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食一条街,实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二)商业龙头企业与社区商业协调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市城区各类商业、餐饮网点不足500个,规模最大的卖场只有珠山中路的市百货商场,其经营面积不过2000平方米;大型酒店(宾馆、饭店)也只有砖木结构的景德镇饭店(俗称七层楼)和莲花塘景德镇老宾馆。改革开放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景德镇市商业网点建设得到加快,流通市场的商业连锁、购物超市开始兴起,新型经营业态以其便民、利民“一站式购物”的优势,日益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
  2007年9月,世界零售业500强沃尔玛进入景德镇,沃尔玛广场南路店的正式开业,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巨大的卖场规模、齐全的商品种类、舒适的购物环境,坚持“天天平价”宗旨,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为景德镇市零售业界的“领头羊”。世界先进商业业态和经营理念的引进,掀起了景德镇市现代流通业态发展的新一轮高潮,2006年4月开业的华达百货,由台商投入2000余万元打造了拥有中央空调、电梯运行,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现代一流商厦。同时,快餐店、便民店、美容美发美甲店、艺术摄影店、专卖直销、网上购物、拍卖典当、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也得到长足发展。
   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型卖场逐年增多。截至2007年末,景德镇市区单店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的有沃尔玛、金鼎百货、华达百货、华达购物广场、万客隆广场北路店、浙江商城、锦龙家居世界、新跃广场、豪德广场、十八桥商城;单店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有:景客隆超市广场北路店、苏宁电器、华泰隆、景客隆景德商城店。大中型综合超市和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零售行业的加快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竞争激活了商业,给市民带来实惠。
  2000年以来,景德镇市的餐饮服务业逐步摆脱传统经营模式,随着城市整体发展而日新月异。传统的饭店、饭庄、旅馆(社)基本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大型高档酒店、宾馆,圣山、伊龙、天天渔港、开门子、金叶等高档酒店先后开业。与此同时,肯德基、韩国料理、卡西纳咖啡、两岸咖啡等大批西式餐饮进驻瓷都,构成了中西合璧、传统饮食与洋餐结合,适应当今世界饮食潮流的餐饮新格局。随着餐饮市场的逐步形成,大中型酒店聚集经营的趋势开始凸现,浙江路、昌江大道已分别形成瓷都餐饮一条街。紫晶、西山湖、开门子、金叶、景德镇大酒店、合资宾馆等一批星级、商务宾馆投入营运,基本适应了对外开放城市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彻底改变了景德镇宾馆业落后的面貌。截至2007年底,景德镇市共有星级酒店(宾馆)22个(其中:五星级1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8个、二星级10个)。荣获全国烹饪协会国家级大师2人、国家级名师1人。
  随着近年来新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不断增多,小区内商业设施配套日趋完善,社区商业的雏形开始显现。景德镇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小区——梨树园自交付入住以后,商业服务网点逐渐增加,便民店、餐饮、五金建材、美发美容、干洗、邮电通信、维修、家政服务、医疗卫生等商业服务网点基本齐全,而华达、景客隆、惠家等三家综合性超市先后进入小区,实行连锁经营,基本实现了居民购物不出小区的社区商业建设目标。浙江路社区以其商业网点多、经营规模大、规划布局合理等优势,2006年荣获江西省首批“省级商业示范社区”称号。
   (三)策应大交通、搞活大流通 景德镇市商业网点的发展,扩大了商业组团,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城市繁华。通过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珠山中路、中山北路、中华南路、浙江路、广场北路、林荫路、新厂西路、马鞍山路8条主要商业街,还形成了新跃广场、景德镇商城、金昌利、十八桥商城、中国陶瓷城、豪德建材市场、里村、景东招商场等商业中心。一个大流通、大市场、大商业的新格局已经开始形成。
  围绕城区发展,景德镇市积极推进流通区域扩张,发挥城市商业中心的作用。以景德镇市区向东、西、北郊拓展为契机,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市区为中心的商业“都市圈”。扩大城市商业辐射功能,将浮梁县城、洪源镇、湘湖镇逐步建设成为区域性商业“后花园”,把乐平市区建设成商业区域性“卫星城”。鼓励和引导市区大型流通企业积极向区域商业扩张,指导城市大型商业网点与乡镇农家店走加盟连锁的路子,逐步形成以大型流通企业和安全商品配送中心为枢纽,以连锁超市和便民店为主体的大流通新格局。统一规划,在石岭、昌南大道与206国道交接处、景东大道东端何家桥,分别建设大型商品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向婺源、德兴、万年、波阳、都昌等毗邻县实行物流延伸,扩大商品流通市场,做大市场份额。
  在加快现代零售业发展的同时,发展现代批发业。充分利用景德镇拥有的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优势,力争用5~10年时间,在已有的陶瓷、建材饰材批发市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农副产品、糖酒副食品、家用电器、服装和家具等区域性大型中高级批发市场。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网络,推行竞价拍卖、网上交易等先进交易方式,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提升批发业的现代化水平。使之成为具有物资集散、价格形成、信息集散、推行标准化、促销、服务以及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的中高级批发市场,并打造成为区域性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产品标准化中心。
   (四)加强城乡联盟,搞活农村流通 (1)创立特产品牌。景德镇市生态环境优越,农副土特产品丰富,特别是绿茶、红茶、香菇、竹笋、栗子食品等绿色土特产品资源极为丰富。面对宝贵的资源财富,各级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整合资源,进行深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品牌、打广告,扩大销售,使绿色土特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景德镇除德宇集团创立了“德宇活茶”、“景德板鸡”这两个品牌,在众多的优良农副土特产品中“浮瑶仙芝”等一批茶叶品牌也逐渐做大。个体经营的代表“老曹土特产”在农副土特产品扩销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政府需要继续扶持地方农副特产创品牌、上规模,结合旅游做大做强,努力把景德镇的绿色土特产品培育为系列品牌,让其香飘五洲四海。
  (2)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从2005年起,景德镇市按照商务部的统一部署,在两县(市)一区全面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城乡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丰富农村市场。结合农村基层供销社“国退民进”改革的实际,把改制后的供销社分店纳入“万村干乡”农家店的队伍,实现每个自然村都有农家店,每个村委会都有农资农家店。以农家店的加盟改造为着力点,以试点企业的商品配送为主线,推进“万村干乡市场工程”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市两县(市)一区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面达到100%。三年中,景德镇市经商务部确定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5家,改造农家店331家,改造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总投资达270余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给农村带来了购物环境明显改善、农家店经营品种不断增多、商品价格城乡统一、销售业务迅速提升、商品质量大幅提高等一系列新变化。 同时,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村两级农家店收购农副产品,由各试点企业销往城区,使农产品销售渠道更为畅通。2007年,各试点企业通过农家店直接采(收)购西瓜、甘蔗、芋头、白菜、萝卜等农副产品100多万公斤,实现了产销对接,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卖难”的问题,疏通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真正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的编辑出版,是景德镇地方史志的又一重要资料,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山水、生态、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宜居之城。景德镇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就把陶瓷做成了世界性的大产业,被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以我国现有各类建制市为单位设卷,既记述每座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又从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公共设施、建筑、交通、服务、教育、文化、环境、历史遗产保护等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展望发展远景。每卷书的内容大致由这座城市的历史尤其是当代历史的回顾、城市建设中的问题研究,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等三大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