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区综合交通及市政设施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737
颗粒名称: 四、城区综合交通及市政设施规划
分类号: TU984.191
页数: 6
页码: 75—80
摘要: 城区综合交通及市政设施规划主要描述了景德镇交通规划;市政设施规划;商业布局规划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设施规划 景德镇

内容

(一)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加快南环高速公路建设,并与济广高速公路(城区段)、杭瑞高速公路形成环城高速。拓宽改造206国道、湘官线为一级公路,景虎线为超二级公路。206国道线城区段拓宽为60米。构造外围过境道路网系统。
  新建九江一景德镇一衢州铁路,皖赣铁路进行电气化升级改造,新建皖赣铁路复线,原站址扩建景德镇铁路客站。
   景德镇罗家机场按4D级机场标准原址改扩建。
  复建景德镇港古客运码头,新建景德镇港货运码头,完善市域综合运输体系,打通货物进出的水上通道。
  2.内外交通衔接
  (1)对外交通枢纽布局。中心城区对外客运枢纽分为二级:景德镇市铁路客运枢纽、景德镇航空枢纽规划为一级综合枢纽。景德镇中心客运枢纽、浮粱客运枢纽、汽车南站客运枢纽、景德镇东站客运枢纽规划为二级综合枢纽。规划四个对外货运枢纽:景德镇物流货运枢纽、航空物流货运枢纽、浮梁物流货运枢纽、高新开发区物流货运枢纽。
  (2)对外交通站场规划。铁路客站:规划将九景衢客运的景德镇站、皖赣铁路的景德镇站,在原景德镇铁路客站站址合并扩建,共用景德镇铁路客站,等级为二等站。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客运站设东西交通广场,与城市道路衔接。铁路货站:景德镇铁路南站(景德镇南货站),为三等站;浮梁铁路货运站,为四等站。公路客站:景德镇汽车客运中心站、景德镇客运枢纽站设客运东站、客运南站、浮梁客运站3处。
   (3)高速公路出入口。新建5个高速公路出入口。
  (4)交通廊道。重点建设皖赣铁路及高铁、九景衢铁路、杭瑞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206国道五个廊道。
  3.道路系统规划
  (1)规划目标。城市道路网络实现5分钟通达中心城区主要发展组团、10分钟内到达城市各主要对外客运交通枢纽或与对外主要高速通道、15分钟到达中心城区外围郊区功能组团的发展目标。至2030年,规划道路广场用地共计1428.57公顷,占总城市建设用地的14.57%。
  (2)路网系统。通过改线、扩建和新建等方式形成环形道路网系统,分流各区交通,减轻市区中心的交通压力。完善路网结构,保证干道网畅通,构成“环形加放射”的干道路网系统。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主干路按35~60米控制,次干路为24~32米,支路为20米以下。
  (3)道路交叉口。高速公路出入口:规划保留现有杭瑞高速的两个出口,新建南环线上三个出口;铁路立交口: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采用单跨式立交,避免平面交叉;城市快速路与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建议采取立交方式;次干路以上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采用渠化、展宽等形式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4.公共交通规划 (1)规划目标。大幅度提高景德镇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到2020年公交出行比例达到16%~18%;至2030年达到30%~35%0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公交服务一体化和客运服务公交化,中心城区范围内公交一体化发展。
  公共交通由城市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出租车共同构成。规划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并将中心城区周边城镇统筹规划,加速发展城市快速公交,规划远期公交标准车总数达到900辆。
  (2)城市公交系统规划布局。一是快速公交线应作为骨干公交线贯通中心城区大部分枢纽,快速公交线路的间距约在1—2千米左右,快速公交线应能够快速连接中心城区及四大片区,并将交通线路延伸至近郊城镇,安排有朝阳大道、新昌路、金岭大道、昌江大道、昌南大道、紫晶路、西山路、瓷都大道、通站路、何家桥路、高岭大道等主干道。线路采用大容量的快速公交(BRT)方式。
  二是公交干线主要沟通老城区与其他板块交通枢纽以及其他片区之间的交通枢纽,方便各片区之间的联系,形成对快速公交线的补充和辅助。公交支线强调覆盖性和便捷性,实现对公交干线客流的有效补给。其中,外围公交支线通过连接外围乡镇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公交换乘枢纽,实现两者的良好衔接。 (3)出租车发展规划。控制出租车规模,总量控制在1800辆以内,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为市民提供优质优价的服务。
  (4)慢行、静态交通设施规划。规划提倡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方式,积极为包括交通弱势群体在内的步行者及非机动车使用者创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环境。构建促进慢行交通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安全的慢行交通通道,扩大慢行街区和步行街范围。
   (二)市政设施规划
  1.给排水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中心城区最高日用水量近期42万立方米、中期45.5万立方米、远期54万立方米。 城市给水工程以昌江、南河、东河为城市主要水源,为保证城市供水水源安全,中远期可考虑多水源供水,把浯溪口水库作为中心城区的水源。 保持洋湖水厂、观音阁水厂的现状供水规模,主要负责向主城区昌江以东区域供水;扩大黄泥头水厂日供水规模至3万立方米,主要负责景东片区南河一带区域用水;扩大浮梁水厂日供水规模至6万立方米,主要负责向浮梁片区、罗家片区供水;扩大第四水厂日供水规模至20万立方米,主要负责向主城区昌江以西区域、高新片区、景东大道沿线以及罗家片区供水;规划在城区东部东河沿岸新建第五水厂,水源近期取自东河,远期取自浯溪口水库,近期规模日供水量4万立方米,远期规模16万立方米,主要向景东片区供水。规划中远期观音阁水厂作为备用水厂。 排水工程规划排水模式为雨污分流制,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系统。在城市新区,直接采用雨污分流制,旧城区截流式合流制逐步过渡到雨污分流制。 中心城区平均日污水排放量近期24万吨、污水处理率80%;中期25.5万吨、污水处理率85%;远期32万吨,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 近期完善建设西瓜洲城市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每日12万吨,其服务范围为景东片区和东市区;新建吕蒙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服务范围为昌江以西城区,西河以南的城区,一期规模每日8万吨,远期规模每日16万吨。规划近期在城市西北向西河旁建设罗家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罗家片区、浮梁片区,一期规模每日2万吨,二期规模每日4万吨。 雨水排水主要依据地势,部分地区适于依靠重力流排除雨水,部分地区依靠泵站强排。规划在中心城区主要道路下敷设雨水干管,同时利用原有排水沟作为采用分流制后的雨水排水通道,沿河防汛墙敷设的截流管作为采用分流制后的污水排水通道。加强环境整治和清洁管理,保证排水管道的畅通。
  2.能源工程规划
  燃气工程规划景德镇市区燃气气源以川气、西气东输的天然气为主,管道天然气不能到达的区域辅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远期取消人工煤气。 规划近期中心城区居民用户2015年气化率95%,其中天然气气化率为63%,液化石油气气化率为30%,人工煤气气化率为2%;规划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居民用户气化率为97%,其中天然气气化率为90%,液化石油气气化率为7%。2015年天然气用量为44545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用量为11487吨,人工煤气用量为16047万立方米;2030年天然气用量为130689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用量为4724吨。规划在高新片区梧桐大道建设天然气门站,门站的最终设计规模为每小时25万立方米。在浮梁片区建设一座燃气储配站。规划在高压管网上设高中压调压站7座,中压管网成环布置,主环网远期形成四个环。
  加油站布局规划加油站按0.9~1.2公里的服务半径设置。加油站总数17处,新建6处。
  电力工程规划景德镇市区负荷为:2015年用电量规模每小时24亿千瓦,供电最大负荷480兆瓦;2020年用电量规模每小时35亿千瓦,供电最大负荷673兆瓦;2030年用电量规模每小时54亿千瓦,供电最大负荷970兆瓦。
  景德镇市发电厂在鲇鱼山镇异地重建,装机机组2台60万千瓦;同时新建500千伏变电站一座(规模3×750兆伏安)’与江西500千伏主网架相连。推进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到2030年,中心城区范围内需要110千伏变电站12座,110干伏变总容量1847兆伏安,其中需新建8座110千伏变电站。220干伏变电站6座,220千伏变总容量2070兆伏安,其中需新建4座220千伏变电站。规划110千伏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220千伏变电站布局在中心城区外围。高压走廊成环网状布局。
  3.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至规划期末,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运输密闭化,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密闭压缩式收运和分类处理,压缩转运率达90%,垃圾清运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规划期末设小型转运站32个,每2~3平方公里设置一座,用地面积大于800平方米。垃圾运输距离超过20公里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工业区及仓储区内的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由企业自行运往垃圾处理场。
  近期保留宋家山生活垃圾处理场,同时新建方家山垃圾处理场,日处理能力为800吨,总库容920万立方米,占地面积60公顷,使用年限为25年。远期新建一个生活垃圾处理场。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公共厕所应不少于165个,环卫所按每5万人设一个。
   (三)商业布局规划
   景德镇城区内金融单位布局较分散,未形成较为集中的金融区,而大型商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珠山路、广场南路、浙江路及马鞍山路一代,小商品市场位于中山路,在广场周边及广场南路分布有数个陶瓷市场,在迎宾大道建有中国陶瓷城及陶瓷市场,中山北路为商业步行街。城市东部昌河工业园区内,尚无大型商业设施。
  商业用地分布不均衡,珠山路及广场南路附近是商业密集的地区,但昌江西岸、城市东部及北部的市中心区商业设施不足,尤其缺乏大型的商业设施,商业网点分布不均衡导致市中心区人流过于集中,造成交通不畅甚至拥堵;现有商业区缺乏统一规划,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缺乏,导致购物环境较差,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疏散市中心的商业功能。在迎宾大道、珠山路及广场南路布置金融设施,保留现有金融业,兴建集金融、商贸、保险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将其打造成为城市主要的金融中心。在东北片区布置少量金融业,主要满足城市居民基本需求。规划商业服务设施按4级配套:市级商业主中心,主要是迎宾大道、紫晶路的新城市商业集中区;市级商业副中心,即老城区的商业集中区;组团级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各城区各组团内的商业集中点;居住区级商业中心,主要分布于居住区中心位置,方便城市居民进行日常生活消费品的采购。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的编辑出版,是景德镇地方史志的又一重要资料,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山水、生态、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宜居之城。景德镇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就把陶瓷做成了世界性的大产业,被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以我国现有各类建制市为单位设卷,既记述每座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又从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公共设施、建筑、交通、服务、教育、文化、环境、历史遗产保护等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展望发展远景。每卷书的内容大致由这座城市的历史尤其是当代历史的回顾、城市建设中的问题研究,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等三大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
相关地名